一种饮品冷却装置及饮品恒温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0470发布日期:2022-02-09 11:12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饮品冷却装置及饮品恒温容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恒温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饮品冷却装置及饮品恒温容器。


背景技术:

2.恒温器,即为能使壶中的水保持恒温的水壶,作为烧水壶的一种,恒温器凭借使用方便快捷、能提高长久保温功能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尤其是一些需要喂养婴儿的家庭,恒温器可以用作调奶器使用,使用恒温器能够通过恒温的水冲泡奶粉。但恒温器中液体由100
°
自然冷却降温至适合冲泡奶粉的温度时效率较慢,影响及时给婴儿喂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饮品冷却装置及饮品恒温容器,旨在实现对容器体内液体快速冷却降温。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饮品冷却装置,所述饮品冷却装置包括:
5.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内腔;
6.第一间隔部,所述第一间隔部位于所述内腔,并将所述内腔分隔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
7.其中,沿所述饮品冷却装置的周向,所述第二容纳腔包围所述第一容纳腔设置,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放置容器体,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填充有冷却介质。
8.本技术中,第二容纳腔内放置有冷却介质,通过该冷却介质能够快速吸收第一容腔内放置容器体的热量,进而迅速将容器体内加热后的液体冷却至低温,相比于容器体内加热后的液体自然降温,缩短等待时间。且该第二容纳腔围绕第一容纳腔设置,即第二容纳腔包围容器体设置,加大了冷却介质的吸热效果。并且通过第一间隔部将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分隔开,以免冷却介质流动至第一容纳腔内,影响第一容纳腔内容器体的放置。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
10.本技术中,第二容纳腔内的冷却介质在使用前放置冰箱进行冷冻,使用时从冰箱中取出并放入第二容纳腔内,冷冻后的冷却介质能够快速吸收容器体散发出的热量,进而加快容器体内液体降温。且该第二容腔内的冷却介质使用几次后可进行更换,将冷却介质沿由第一开口倒出,在经第一开口向第二容纳腔内倒入新的冷却介质。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容纳腔密封。
12.本技术中,第二容纳腔可以设置为设有冷凝液或相变材料密封腔,该第二容纳腔内的冷凝液或相变材料无需更换。将第二容纳腔设置为密封腔,使其具有较好的绝热作用,使冷凝液或相变材料冷冻后,保持长时间低温,进而提高第二容纳腔的冷凝液或相变材料对容器体中液体的降温效果。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饮品冷却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的第二间隔部,所述第二间隔部将所述第二容纳腔分隔为多个腔格。
14.本技术中,冷却介质放置在多个腔格中,多个腔格中可放置相同的冷却介质,也可
放置不同的冷却介质。该第二间隔部也可作为加强部,提高冷却装置的结构强度。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冷却介质包括冷凝液或相变材料。
16.本技术中,该冷凝液或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能够吸热,从而对第一容纳腔内放置的容器体中的液体进行降温。
17.上述冷凝液或相变材料具体可以为水、芒硝、硫酸氢铵、硫酸氢钠、硝酸铵等。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侧壁涂有导热涂料。
19.本技术中,可以在第一容纳腔的靠近容器体的侧壁上涂设导热涂料,进而提高导热能力,以将容器体散发出的热量导向第二容纳腔。
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侧壁涂有导热涂料。
21.本技术中,可以在第二容纳腔的靠近容器体的内侧壁上涂设导热涂料,以将容器体散发出的热量更多的导至第二容纳腔内,以被第二容纳腔内的冷却介质吸收。
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容纳腔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沿所述饮品冷却装置的周向向外扩张。
23.本技术中,第二开口向外扩张设置,对容器体的放置或拿取起到导向作用,方便使用,第二开口的扩张呈弧形结构,形成导向面,以便容器体的放取。
2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饮品恒温容器,所述饮品恒温容器包括:
25.容器体;
26.饮品冷却装置,所述饮品冷却装置为以上所述的饮品冷却装置,所述饮品冷却装置用于冷却所述容器体内的液体。
27.本方案中,将容器体放置在饮品冷却装置中,通过饮品冷却装置冷却容器体内的液体,以将容器体内的液体快速冷却降温至所需的温度,再将容器体由饮品冷却装置中取出,容器体内的温度能够保持在所需的温度状态。
2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容器体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
29.所述容器体设有发热盘,沿所述饮品冷却装置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间隔部的高度高于所述发热盘的高度。
30.本技术中,发热盘设置在容器体的底部,容器体放置第一容纳腔后,第一容纳腔的侧壁高于发热盘的高度,第二容纳腔与第一容纳腔具有共用侧壁(第一间隔部),使第一间隔部高于发热盘的高度,增加第二容纳腔与容器体相对的部分,以提高第二容纳腔中的冷却介质对容器体导热效果。
31.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饮品恒温容器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饮品恒温容器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容器体放置于饮品冷却装置后的剖视示意图;
35.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饮品冷却装置的结构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
37.1-饮品冷却装置;
38.11-第一容纳腔;
39.12-第二容纳腔;
40.13-第一间隔部;
41.14-第二间隔部;
42.15-壳体;
43.2-饮品恒温容器;
44.21-容器体;
45.212-发热盘;
46.22-加热底座。
47.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48.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49.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51.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52.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53.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饮品恒温容器2,该饮品恒温容器2可以为恒温壶、调奶器等。该饮品恒温容器2包括容器体21、加热底座22和饮品冷却装置1,容器体21内用于盛放液体,加热容器体21内液体时,将容器体21放置在加热底座22上,容器体21与加热底座22电连接,加热底座22对容器体21内液体进行加热,待容器体21内液体加热完成后,将容器体21放置在饮品冷却装置1中,通过饮品冷却装置1冷却容器体21内加热后的液体,以将容器体21内的液体快速冷却降温至所需的温度,再将容器体21由饮品冷却装置1中取出,容器体21内的温度能够保持在所需的温度状态。
54.其中,饮品恒温容器2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屏,温度传感器能够感应容器体21内液体的温度,并将温度显示在温度显示屏上,即待容器体21内的液体经饮品冷却装置1冷却降温至所需温度时,可将容器体21从饮品冷却装置1中取出,从而使容器体21内的液体快速降温至所需温度。
55.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饮品冷却装置1包括壳体15和第一间隔部13,该壳体15具有内腔,第一间隔部13位于壳体15的内腔内,并将壳体15的内腔分隔为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12,沿饮品冷却装置1的周向,第二容纳腔12包围第一容纳腔11设置,其中,第一容纳腔11用于放置容器体21,第二容纳腔12用于放置冷却介质。
56.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纳腔12内放置有冷却介质,通过该冷却介质能够快速吸收第一容纳腔11内放置容器体21的热量,进而迅速将容器体21内加热后的液体冷却至低温,相比于容器体21内加热后的液体自然降温,缩短等待时间。且该第二容纳腔12围绕第一容纳腔11设置,即第二容纳腔12包围容器体21设置,加大了冷却介质的吸热效果。并且通过第一间隔部13将第一容纳腔11与第二容纳腔12分隔开,以免冷却介质流动至第一容纳腔11内,影响第一容纳腔11内容器体21的放置。
57.其中,冷却介质包括冷凝液或相变材料。该冷凝液或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能够吸热,从而对第一容纳腔11内放置的容器体21中的液体进行降温。
58.上述冷凝液或相变材料具体可以为水、芒硝、硫酸氢铵、硫酸氢钠、硝酸铵等。
59.进一步地,第一容纳腔11的侧壁涂有导热涂料。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容纳腔11的靠近容器体21的侧壁上涂设导热涂料,或者,可以在第一容纳腔11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均涂设导热涂料,进而提高导热能力,以将容器体21散发出的热量导向第二容纳腔12。
60.如图3所示,该第一容纳腔11由第一间隔部13围成,因此,可以在第一间隔部13涂设导热涂料。
61.第二容纳腔12的内侧壁涂有导热涂料。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二容纳腔12的靠近容器体21的侧壁上涂设导热涂料,以将容器体21散发出的热量更多的导至第二容纳腔12内,以被第二容纳腔12内的冷却介质吸收。
62.如图3所示,该第二容纳腔12由壳体15和第一间隔部13围成,且该第一间隔部13靠近容器体21,因此,可以仅在第一间隔部13涂设导热涂料,或者,可以在第一间隔部13和壳体15的内壁均涂设导热涂料。
6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壳体15具有与第二容纳腔12连通的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能够用于更换第二容纳腔12内的冷却介质。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纳腔12内的冷却介质可以为水或盐水等,饮品冷却装置1使用前放置冰箱进行冷冻,使用时从冰箱中取出,冷却介质形成冰块,通过冰块快速吸收容器体21散发出的热量,进而加快容器体21内液体降温。且该第二容纳腔12内的冷却介质使用几次后可进行更换,将水或盐水沿由第一开口倒出,在经第一开口向第二容纳腔12内倒入新的水或盐水。
64.或者,第二容纳腔12密封。本实施例中,壳体15将冷却介质密封于第二容纳腔12内,此时,冷却介质可以为冷凝液或相变材料,该第二容纳腔12内的冷凝液或相变材料无需更换。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纳腔12密封时,具有较好的绝热作用,使冷凝液或相变材料冷冻后,保持长时间低温,进而提高第二容纳腔12的冷凝液或相变材料对容器体21中液体的降温效果。
65.如图4所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饮品冷却装置1还包括位于第二容纳腔12内的第二间隔部14,第二间隔部14将第二容纳腔12分隔为多个腔格。本实施例中,冷却介质放置在多个腔格中,多个腔格中可放置相同的冷却介质,也可放置不同的冷却介质。该第二间隔部14也可作为加强部,提高饮品冷却装置1的结构强度。
6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容纳腔11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沿饮品冷却装置1的周向向外扩张。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向外扩张设置,对容器体21的放置或拿取起到导向作用,方便使用,第二开口的扩张呈弧形结构,形成导向面,以便容器体21的放取。
67.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容器体21放置于第一容纳腔11;容器体21设有发热盘212,沿饮品冷却装置1的高度方向,第一间隔部13的高度高于发热盘212的高度。本实施例中,发热盘212设置在容器体21的底部,容器体21放置第一容纳腔11后,第一容纳腔11的侧壁高于发热盘212的高度,第二容纳腔12与第一容纳腔11具有共用侧壁(第一间隔部13),使第二容纳腔12高于发热盘212的高度,增加第二容纳腔12与容器体21相对的部分,以提高第二容纳腔12中的冷却介质对容器体21导热效果。
6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