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冷凝排气的出水嘴及其即热式的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24795发布日期:2022-03-19 23:1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冷凝排气的出水嘴及其即热式的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产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冷凝排气的出水嘴及其即热式的饮水机。


背景技术:

2.即热式饮水产品很受消费者喜爱,此类产品的特点为应用极速加热体,使加热体中的水极速升温至沸腾,再经过同一管道流出。但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气,沸腾时也会把一部分水汽化,并使水与热气混合,从而造成出水水流忽大忽小、左右飘动、断断续续、断流等状态,甚至影响加热体性能和寿命,使加热体干烧、跳温控等。已然为即热式产品的一大痛点,例如申请号为201210145939.8的一种带出水嘴的水加热器用平衡水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饮水机出热水时忽大忽小、左右飘动、断断续续的缺点,提供一种快速冷凝排气的出水嘴及其即热式的饮水机。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5.一种快速冷凝排气的出水嘴,包括出水壳体和盖合在出水壳体上的盖板,出水壳体内设有供水流动的出水腔,出水壳体一端设有与出水腔连通的进水接头,其另一端设有与出水腔连通的出水口;靠近进水接头一端的出水壳体上设有与出水腔连通的第一排气管,第一排气管一端延伸到出水腔的上端部,其另一端延伸到出水壳体外;第一排气管内固定有冷凝管,冷凝管一端沿着第一排气管伸入到出水腔内,其另一端沿着第一排气管延伸到出水腔外。出水壳体内设计有第一排气管,第一排气管中安装有冷凝管,出水腔内的水蒸气触碰到冷凝管会迅速冷凝成水,并通过第一排气管排出出水壳体,从而达到快速冷凝排气的作用;冷凝管有效的降低了出水腔内的温度,降温后可以减少出水腔内热气的产生,从而减少了水汽混合,起到改善出水流态的作用。冷凝管另一端延伸在出水腔外,有效的与大气环境接触,进行冷凝管的散热及能量交换,保证出水流态及状态始终如一。冷凝管设计在第一排气管内,冷凝水通过第一排气管排出,目的是使冷凝管、冷凝水与进水隔开,避免冷凝管材质对水质产生影响,杜绝重金属等危害。
6.作为优选,出水壳体的顶端设有台阶槽,盖板通过台阶槽盖合在出水壳体上,第一排气管的顶端端面与台阶槽的端面齐平,第一排气管的上端部设有用于与出水腔连通的缺口。第一排气管不仅用于安装冷凝管,方便出水腔内的热水能够通过缺口与冷凝管接触形成冷凝水;第一排气管还能够用于支撑盖板,盖板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出水壳体上。
7.作为优选,靠近出水口一端的出水腔上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二排气管,第二排气管一端延伸到出水腔内,其另一端贯通出水壳体,第二排气管的上端口与盖板之间设有间隙。部分水蒸气会随着水流流动到出水口处,第二排气管能够进一步将这一部分的水蒸气排出,从而使得热水在出水不会出现断断续续或者忽大忽小等现象。
8.作为优选,第二排气管的一侧壁为出水腔的内壁。第二排气管结构紧凑,第二排气
管与出水腔内壁之间没有缝隙,从而方便后期清洁,同时这种结构形式能够有效的减省材料,节约了加工成本。
9.作为优选,靠近出水口一端的出水腔上设有出水槽,出水口和第二排气管都设在出水槽上,出水口的周边还设有数量至少为一个的导流管,导流管的上端口低于出水槽的槽口。出水口在地势较低的位置,方便热水从出水口排出,导流管也是另外一个出水口,两个高低错位的出水口能够更好的分离出气泡,保证出水的稳定性。第二排气管与第一排气管形成空间落差,进一步提高水气的排出。
10.作为优选,导流管的一侧壁为出水腔的内壁。导流管结构紧凑,导流管与出水腔内壁之间没有缝隙,从而方便后期清洁,同时这种结构形式能够有效的减省材料,节约了加工成本。
11.作为优选,出水壳体外固定有与出水口连通的出水管,出水壳体上安装有套装在出水管上的出水接头,出水接头与出水管之间设有流道,第二排气管和导流管的下端口都与流道连通。
12.作为优选,出水接头的内侧壁固定有分隔板,分隔板将流道分隔成排气流道和排水流道,第二排气管的下端口与排气流道连通,导流管的下端口与排水流道连通。水气和水流分隔开,保证热水在排出时的稳定性。
13.一种即热式的饮水机,包括快速冷凝排气的出水嘴。
1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15.出水壳体内设计有第一排气管,第一排气管中安装有冷凝管,出水腔内的水蒸气触碰到冷凝管会迅速冷凝成水,并通过第一排气管排出出水壳体,从而达到快速冷凝排气的作用。
16.冷凝管有效的降低了出水腔内的温度,降温后可以减少出水腔内热气的产生,从而减少了水汽混合,起到改善出水流态的作用。
17.冷凝管另一端延伸在出水腔外,有效的与大气环境接触,进行冷凝管的散热及能量交换,保证出水流态及状态始终如一。
18.冷凝管设计在第一排气管内,冷凝水通过第一排气管排出,目的是使冷凝管、冷凝水与进水隔开,避免冷凝管材质对水质产生影响,杜绝重金属等危害。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位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位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没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没有盖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没有安装出水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出水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25.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
26.1—出水壳体
27.2—盖板
28.3—冷凝管
29.4—出水接头
30.10—出水腔
31.11—进水接头
32.12—出水口
33.13—第一排气管
34.14—台阶槽
35.15—第二排气管
36.16—出水槽
37.17—导流管
38.18—出水管
39.41—分隔板
40.100—流道
41.131—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附图1-6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43.实施例1
44.一种快速冷凝排气的出水嘴,包括出水壳体1和盖合在出水壳体1上的盖板2,出水壳体1和盖板2都分别一体成型。出水壳体1内设有供水流动的出水腔10,出水壳体1一端设有与出水腔10连通的进水接头11,进水接头11用于连接其他设备,并将热水引流到出水腔10内,进水接头11一体成型在出水壳体1上;出水壳体1另一端设有与出水腔10连通的出水口12。
45.靠近进水接头11一端的出水壳体1上设有与出水腔10连通的第一排气管13,第一排气管13一端延伸到出水腔10的上端部,其另一端延伸到出水壳体1外,本实施例出水壳体1上设有两个第一排气管13,第一排气管13一体成型在出水壳体1上。
46.第一排气管13内固定有冷凝管3,冷凝管3一端沿着第一排气管13伸入到出水腔10内,其另一端沿着第一排气管13延伸到出水腔10外,进水接头11流出的热水会先进入到第一排气管13的冷凝管3中,并迅速冷凝成水,排出出水嘴,从而达到快速冷凝排气的作用。
47.出水壳体1内设计有第一排气管13,第一排气管13中安装有冷凝管3,出水腔10内的水蒸气触碰到冷凝管3会迅速冷凝成水,并通过第一排气管13排出出水壳体1,从而达到快速冷凝排气的作用
48.冷凝管3有效的降低了出水腔10内的温度,降温后可以减少出水腔10内热气的产生,从而减少了水汽混合,起到改善出水流态的作用。
49.冷凝管3另一端延伸在出水腔10外,有效的与大气环境接触,进行冷凝管3的散热及能量交换,保证出水流态及状态始终如一。
50.冷凝管3设计在第一排气管13内,冷凝水通过第一排气管13排出,目的是使冷凝管3、冷凝水与进水隔开,避免冷凝管3材质对水质产生影响,杜绝重金属等危害。
51.出水壳体1的顶端设有台阶槽14,台阶槽14设在出水腔10的端口四周,盖板2通过台阶槽14盖合在出水壳体1上,第一排气管13的顶端端面与台阶槽14的端面齐平,第一排气
管13的上端部设有用于与出水腔10连通的缺口131,缺口131方便水气能够通过其进入到第一排气管13内并能与冷凝管3接触。
52.第一排气13管不仅用于安装冷凝管3,方便出水腔内10的热水能够通过缺口131与冷凝管3接触形成冷凝水;第一排气管13还能够用于支撑盖板2,盖板2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出水壳体1上。
53.靠近出水口12一端的出水腔10上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二排气管15,第二排气管15一体成型在与出水壳体1上,第二排气管15一端延伸到出水腔10内,其另一端贯通出水壳体1,第二排气管15的上端口与盖板2之间设有间隙。
54.部分水蒸气会随着水流流动到出水口12处,第二排气管115能够进一步将这一部分的水蒸气排出,从而使得热水在出水不会出现断断续续或者忽大忽小等现象。
55.第二排气管15的一侧壁为出水腔10的内壁。第二排气管15结构紧凑,第二排气管15与出水腔10内壁之间没有缝隙,从而方便后期清洁,同时这种结构形式能够有效的减省材料,节约了加工成本。
56.靠近出水口12一端的出水腔10上设有出水槽16,出水口12和第二排气管15都设在出水槽16上,出水口12的周边还设有数量至少为一个的导流管17,导流管17的上端口低于出水槽16的槽口。出水口12相对进水接头11的进水口位置更低,从而方便热水从出水口12排出。导流管17也是另外一个出水口,两个高低错位的出水口能够更好的分离出气泡,保证出水的稳定性。第二排气管15与第一排气管13形成空间落差,进一步提高水气的排出。
57.导流管17的一侧壁为出水腔10的内壁。导流管17结构紧凑,导流管17与出水腔10内壁之间没有缝隙,从而方便后期清洁,同时这种结构形式能够有效的减省材料,节约了加工成本。
58.出水壳体1外固定有与出水口12连通的出水管18,出水管18一体成型在出水壳体1上,出水管18上端口就是出水口12,出水壳体1上安装有套装在出水管18上的出水接头4,出水接头4与出水壳体1卡合连接,即出水壳体1上设有卡槽,出水接头4上设有卡块,出水接头4通过卡块卡合在出水壳体1的卡槽上。出水接头4与出水管18之间设有流道100,第二排气管15和导流管17的下端口都与流道100连通。
59.出水接头4的内侧壁固定有分隔板41,分隔板41一体成型在出水接头4的内壁上,本实施例分隔板41的数量为3块,分隔板41将流道100分隔成排气流道和排水流道,第二排气管15的下端口与排气流道连通,导流管17的下端口与排水流道连通。
60.实施例2
61.实施例2与实施例1特征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出水壳体1的顶端设有台阶槽14,台阶槽14设在出水腔10的端口四周,盖板2通过台阶槽14盖合在出水壳体1上,第一排气管13的顶端端面与台阶槽14的端面之间设有间隙,水气能够通过两者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第一排气管13内并能与冷凝管3接触。第一排气13管不仅用于安装冷凝管3,方便出水腔内10的热水能够通过缺口131与冷凝管3接触形成冷凝水。
62.实施例3
63.一种即热式的饮水机,包括实施例1或2中的快速冷凝排气的出水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