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工学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07940发布日期:2022-03-02 05:28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工学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座椅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工学椅。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的工学椅都是一个整体,不方便折叠和收纳。而有折叠功能的座椅一般都是一些基础的木制或金属支架的塑料座椅,常用于餐厅等公共场所,但是家用或者办公使用的功能性座椅通常不具备折叠的功能,不易于收纳整理。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工学椅。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可折叠工学椅,包括:椅脚;坐垫,所述坐垫设于所述椅脚的上端;两扶手,两所述扶手连接所述坐垫的左右端;其中,还包括:靠背,所述靠背可转动地靠近所述坐垫或者远离所述坐垫;头枕,所述头枕设于所述靠背的上端。
6.上述的一种可折叠工学椅,其中,所述靠背包括:下靠背,所述下靠背连接所述坐垫的后端;上靠背,所述上靠背可上下移动地与所述下靠背连接,同时,所述上靠背可转动地与所述下靠背连接。
7.上述的一种可折叠工学椅,其中,所述下靠背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外框,并且所述外框设有沿上下方向的条状孔。
8.上述的一种可折叠工学椅,其中,所述外框的上端和所述条状孔的上端均高于所述下靠背。
9.上述的一种可折叠工学椅,其中,所述上靠背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沿上下方向插入所述外框,同时,所述上靠背通过所述连接件可转动地与所述外框的上端连接。
10.上述的一种可折叠工学椅,其中,还包括:定位件,所述连接件的下端设有通孔,所述定位件可匹配插入所述条状孔和所述通孔。
11.上述的一种可折叠工学椅,其中,还包括: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设于所述坐垫与所述椅脚的连接处;坐垫调节杆,所述坐垫调节杆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并且控制所述坐垫沿上下方向升降;靠背调节杆,所述靠背调节杆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并且控制所述下靠背倾斜。
12.上述的一种可折叠工学椅,其中,还包括: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设于所述上靠背与所述头枕的连接处,并且控制所述头枕沿上下方向移动。
1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的靠背具有上靠背和下靠背两个部分,上靠背和下靠背通过连接件和外框连接,实现折叠功能节省空间的同时,上靠背还能高度调节提高不同人群的入座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折叠工学椅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折叠工学椅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折叠工学椅的爆炸图。
18.图4a至图4c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折叠工学椅的使用的示意图。
19.附图中:1、椅脚;2、坐垫;3、扶手;4、头枕;51、下靠背;52、上靠背;53、连接件;54、通孔;6、外框;61、条状孔;7、定位件;81、第一控制装置;82、坐垫调节杆;83、靠背调节杆;91、第二控制装置;92、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图1是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可折叠工学椅的示意图,图2是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可折叠工学椅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3是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可折叠工学椅的爆炸图,图4a至图4c是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可折叠工学椅的使用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至图4c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可折叠工学椅,包括:椅脚1和坐垫2,坐垫2设于椅脚1的上端。优选地,椅脚1和坐垫2之间还具有气缸,即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椅脚1,气缸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坐垫2。
22.进一步的,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可折叠工学椅还包括:靠背,靠背设置于坐垫2的后端。靠背相对坐垫2具有转动性,转动后的靠背可靠近坐垫2,即靠背可靠近或者贴近坐垫2,使得与之平行或者接触;靠背相对坐垫2具有转动性,转动后的靠背可远离坐垫2,即靠背可远离坐垫2使得与之形成角度,便于人坐在坐垫2上时,背部可靠于靠背。
23.再有,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可折叠工学椅还包括:两个扶手3,两个扶手3分别连接坐垫2的左右两端,并且两个扶手3可分别连接靠背的左右两端。
24.此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可折叠工学椅还包括:头枕4,头枕4设于靠背的上端。
25.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26.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至图4c所示,上述的靠背包括:下靠背51和上靠背52,下靠背51设置于坐垫2的后端,上靠背52与下靠背51连接,并且上靠背52可相对下靠背51上下移动,以满足不同高度的人。同时,上靠背52还可相对下靠背51实现转动性,以此上靠背52可转动地靠近坐垫2,即上靠背52转动后与坐垫2平行或者接触,实现座椅的折叠性。或者上靠背52也可转动地远离坐垫2与之形成角度,便于人坐在坐垫2上时,背部可靠于上靠背52和下靠背51。
27.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两个扶手3分别连接下靠背51的左右两端。
28.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下靠背51设有外框6,外框6具体的设于下靠背51的后部。外框6的内部沿上下方向形成贯通,并且外框6的侧边还设有沿上下方向的条状孔61,条状孔61与外框6的内部相贯通。
29.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外框6的上端和条状孔61的上端均高于下靠背51的上端面。
30.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外框6的上端接触下靠背51的端低于外框6的上端远离下靠背51的端。
31.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上靠背52设有连接件53,连接件53向下突出于上靠背52的下端,上靠背52通过连接件53可沿上下方向插入外框6的内部,以调节上靠背52的高度,满足不同高度的人。此外,当上靠背52向上移动,连接件53的下端位于外框6的上端时,上靠背52可通过连接件53相对外框6的上端实现转动。
32.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可折叠工学椅还包括:定位件7,连接件53的下端设有通孔54,定位件7可匹配插入条状孔61和通孔54中。当上靠背52通过连接件53插入外框6的内部时,定位件7插入条状孔61和连接件53的通孔54,以此实现位置固定。
33.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可折叠工学椅还包括:第一控制装置81、坐垫调节杆82和靠背调节杆83,第一控制装置81设于坐垫2与椅脚1的连接处。坐垫调节杆82连接第一控制装置81,并且通过坐垫调节杆82控制气缸沿上下方向升降。靠背调节杆83连接第一控制装置81,并且通过靠背调节杆83控制下靠背51的倾斜角度。通过坐垫调节杆82和靠背调节杆83带动坐垫2实现高度调节,带动下靠背51实现角度调节,以适应不同人群的舒适度。当然,上述的坐垫调节杆82和靠背调节杆83的控制形式也可为常规的形式,只需满足高度和角度调节即可。
34.更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可折叠工学椅还包括:第二控制装置91,第二控制装置91设于上靠背52与头枕4的连接处。第二控制装置91设有控制开关92,通过控制开关92控制头枕4沿上下方向移动,以适应不同人群的舒适度。当然,上述的第二控制装置91的控制形式也可为常规的形式,只需满足高度和角度调节即可。
35.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使用方式:
36.请参见图4a至图4c所示,折叠不使用时:
37.步骤一:松开定位件7,使得上靠背52连同连接件53相对下靠背51向上移动。
38.步骤二:连接件53的通孔54向上移动至靠近条状孔61的上端位置时,由于外框6的上端高于下靠背51的上端面,上靠背52通过连接件53相对下靠背54实现转动,以此使得上靠背52靠近或者贴近坐垫2,实现座椅的折叠性。
39.步骤三:拧紧定位件7,确保上靠背52的位置固定。
40.使用时则反向操作上述步骤即可。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