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纳式蚊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94418发布日期:2021-11-25 13:23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可收纳式蚊帐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床上用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收纳式蚊帐。


背景技术:

2.每当夏季到来时,除了炎热之外还往往有恼人的蚊子与苍蝇伴随,人们为了避免蚊子的叮咬而使用各种蚊香、蚊香液、电蚊香及杀蚊喷雾剂等产品灭蚊,这些产品虽然灭蚊效果比较理想,但是对人体都有害且对环境也会产生污染。特别是在夜晚人们深睡于床上更容易受到蚊子的叮咬,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为避免在灭蚊的同时对自身造成伤害人们就往往选择在床上架设一种隔离蚊子的蚊帐来避免蚊子的叮咬。
3.例如公告号为cn203262764u公开的一种带折叠蚊帐的床,包括床体及床垫,所述床垫设置于床体上,所述床体上设有床头挡板,所述床体两侧各设有一个蚊帐架转轴,所述蚊帐架转轴将蚊帐架两端的脚铰接于床体两侧上,所述蚊帐架的数量为四个至十个,所述每个蚊帐架上均缝接着相配合的蚊帐网。该实用新型将蚊帐设计为可折叠式的结构,并且将蚊帐与床体合二为一,在使用蚊帐时,只要将床体上的蚊帐架拉转并贴近至床头挡板位置处,这样就展开了蚊帐并起到隔离了蚊子的作用,如果在使用完蚊帐时,只要将床头挡板位置处的蚊帐架拉转至并放置于床体上即可。
4.然而,发明人认为,该种带折叠蚊帐的床在使用时,将蚊帐进行折叠收纳后,睡眠空间暴露在蚊帐外,蚊虫等仍然容易进入并潜伏在睡眠空间内,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在蚊帐折叠收纳后蚊虫等不易进入并潜伏在睡眠空间内,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收纳式蚊帐。
6.本技术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可收纳式蚊帐,包括:
8.帐底;
9.第一帐面,第一帐面的一侧与所述帐底的一侧连接;
10.帐体,所述帐底和第一帐面未连接的各侧均与所述帐体连接;
11.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设置为至少两个,所述支撑骨架用于支撑所述帐体,所述支撑骨架的底部直接/间接铰接于所述帐底靠近第一帐面的相对两侧,不同所述支撑骨架的顶部与所述帐体不同位置连接;
12.在至少两个支撑骨架的转动行程上,所述帐体具有展开状态,当所述帐体处于展开状态,至少一个所述支撑骨架顶部与所述帐体的连接位置在帐底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支撑骨架的铰接处靠近第一帐面的一侧,至少一个所述支撑骨架顶部与所述帐体的连接位置在帐底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支撑骨架的转动连接处远离第一帐面的一侧;
13.其中,所述第一帐面靠近帐底的一侧设有第一拉链部,所述帐体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拉链部,两个所述第二拉链部分别位于第一拉链部长度方向的两端,并分别与第一拉
链部长度方向的两端相连。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第一拉链部拉开,将蚊帐套设在床垫外,具体使帐底压于床垫下,床垫位于第一帐面、帐底和帐体形成的空间内,然后转动支撑骨架,使得至少一个支撑骨架顶部与帐体的连接位置在帐底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支撑骨架的铰接处靠近第一帐面的一侧,至少一个支撑骨架顶部与帐体的连接位置在帐底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支撑骨架的转动连接处远离第一帐面的一侧,相邻支撑骨架之间的帐体展开,此时支撑骨架将帐体撑起,然后将第一拉链部闭合,使得帐体能够持续保持平衡状态;将第一拉链部拉开,然后施力将支撑骨架朝向远离第一帐面的一侧转动,使得支撑骨架带动帐体转动至帐底一侧,相邻支撑骨架之间的帐体折叠,同时支撑骨架和帐底之间的帐体折叠,第一张体覆盖于床垫上,从而实现蚊帐折叠收纳的同时,睡眠空间仍被蚊帐笼罩,蚊虫等不易进入并潜伏在睡眠空间内。
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帐体包括:
16.帐顶,所述帐顶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于帐底远离所述第一帐面的一侧,以及第一帐面远离与帐底连接的一侧;
17.其中,所述帐顶的另外相对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帐面,所述第二帐面与所述第一帐面的一侧以及帐底的一侧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帐顶和两个第二帐面的设置,结合帐底和第二帐面,形成一个帐内空间,蚊虫等不易进入。
1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帐体横截面呈拱形,所述支撑骨架呈与所述帐体横截面适配的拱形。
2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骨架由至少两根单元杆拼接而成。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骨架的拆卸式设置,便于携带和运输。
2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
23.至少两个安装座,两个安装座分别设置在所述帐底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帐底靠近所述第一帐面的一侧,所述支撑骨架的底部铰接于两个所述安装座上。
2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骨架由三根单元杆拼接而成,三根所述单元杆分别为顶杆和两根立杆,其中,两根所述立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安装座上,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杆的两端。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立杆和一根顶杆,实现对帐体展开状态时的形状限定,顶杆对帐顶起到支撑作用,立杆也能够对第二帐面起到支撑作用。
2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不同所述支撑骨架的转轴的排列方向为:自靠近所述帐底朝向远离所述帐底、自远离所述第一帐面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帐面倾斜。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满足多个支撑骨架之间均具有一定距离的转动行程。
2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骨架设置为四根。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根支撑骨架的设置,对帐体的支撑效果更佳,且较为美观。
3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帐体设有至少一种以下任一形状
的第三拉链部:
31.弧形、折弯形。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或折弯型的第三拉链部便于使用者出入帐体。
3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当所述帐体上的第二拉链部为折弯形时,所述第三拉链部包括:
34.第一链体;
35.至少两个第二链体;
36.其中,两个所述第二链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链体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链体靠近帐底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链体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拉链部被拉开时,帐体开口较小,从而减少蚊虫进入的可能性。
3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9.1、使用时,将第一拉链部拉开,将蚊帐套设在床垫外,具体使帐底压于床垫下,床垫位于第一帐面、帐底和帐体形成的空间内,然后转动支撑骨架,使得至少一个所述支撑骨架顶部与所述帐体的连接位置在帐底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支撑骨架的铰接处靠近第一帐面的一侧,至少一个所述支撑骨架顶部与所述帐体的连接位置在帐底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支撑骨架的转动连接处远离第一帐面的一侧,相邻支撑骨架之间的帐体展开,此时支撑骨架将帐体撑起,然后将第一拉链部闭合,使得帐体能够持续保持平衡状态;将第一拉链部拉开,然后施力将支撑骨架朝向远离第一帐面的一侧转动,使得支撑骨架带动帐体转动至帐底一侧,相邻支撑骨架之间的帐体折叠,同时支撑骨架和帐底之间的帐体折叠,第一张体覆盖于床垫上,从而实现蚊帐折叠收纳的同时,睡眠空间仍被蚊帐笼罩,蚊虫等不易进入并潜伏在睡眠空间内;
40.2、支撑骨架的拆卸式设置,便于携带和运输;
41.3、第三拉链部被拉开时,帐体开口较小,从而减少蚊虫进入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42.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3.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4.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蚊帐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45.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46.附图标记说明:1、帐底;2、第一帐面;3、帐体;31、帐顶;32、第二帐面;4、支撑骨架;41、顶杆;42、立杆;5、床垫;6、安装座;7、第一拉链部;8、第二拉链部;9、第三拉链部;91、第一链体;92、第二链体。
具体实施方式
4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8.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收纳式蚊帐,参照图1、图2和图3,其包括帐底1、第一帐面2、帐体3和支撑骨架4,帐底1、第一帐面2和帐体3的材质可以是网纱等网状材质,支撑骨架4可以是硬塑料等具有一定硬度的轻质材料,第一帐面2的一侧与帐底1的一侧连接;在一实施
例中,帐底1为矩形以与床垫5适配,第一帐面2的一侧与帐底1的一侧连接;第一帐面2也成矩形,第一帐面2的短边侧和帐底1的短边侧相连,第一帐面2和帐底1的宽度一致,第一帐面2和帐底1的两长边相平齐,帐底1和第一帐面2未连接的各侧均与帐体3连接。
49.进一步地,帐体3包括帐顶31,帐顶31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于帐底1远离第一帐面2的一侧,以及第一帐面2远离与帐底1连接的一侧,帐顶31的另外相对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帐面32,第二帐面32与第一帐面2的一侧以及帐底1的一侧连接。具体地,帐顶3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帐底1远离第一帐面2的一侧,以及第一帐面2远离与帐底1连接的一侧,帐顶31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帐面32,两个第二帐面32分别和帐底1的两宽边侧连接。
50.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支撑骨架4设置为至少两个,支撑骨架4用于支撑帐体3,支撑骨架4的底部直接/间接铰接于帐底1靠近第一帐面2的相对两侧,支撑骨架4可以是位于帐体3外部或者帐体3内部,其中,直接铰接指的是二者之间具有可相对转动、且直接连接的关系,间接铰接指的是二者之间具有可相对转动、但未直接连接的关系;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可收纳式蚊帐还包括至少两个安装座6,两个安装座6分别设置在帐底1的相对两侧,可选地,两个安装座6分别设置在帐底1的两宽边侧,两个安装座6位于帐底1靠近第一帐面2的一侧,安装座6可以是安装在帐底1上,也可以是安装在第二帐面32上,还可以是安装在外界的床垫5或者床架上,支撑骨架4的底部铰接于两个安装座6上,确定地,支撑骨架4的铰接轴长度方向与帐底1的宽度方向一致,以使得支撑骨架4均能够转动至帐底1长度方向的一侧。
51.可设想地,帐底1每侧的安装座6可以为多个,多个安装座6分别供多个支撑骨架4铰接,不同支撑骨架4的铰接轴可以共轴,也可以是不共轴的,在不同的支撑骨架4的铰接轴共轴的情况下,多个支撑骨架4之间做让位设置以使得多个支撑骨架4之间转动不产生干涉;结合图4,在不同支撑骨架4的铰接轴不共轴的情况下,多个支撑骨架4的铰接轴的排列方向为:自靠近帐底1朝向远离帐底1、自远离第一帐面2朝向靠近第一帐面2倾斜,同样可满足多个支撑骨架4之间均具有一定距离的转动行程。
52.不同支撑骨架4的顶部与帐体3不同位置连接;在一实施例中,不同支撑骨架4的顶部与帐体3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连接,此处所说的支撑骨架4的顶部是相对于支撑骨架4铰接轴为底部来说的,支撑骨架4的顶部可以是与上述帐体3的帐顶31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和上述帐体3的第二帐面32固定连接。
53.其中,当相邻支撑骨架4之间的夹角由大变小时,相邻支撑骨架4之间的帐体3折叠,当相邻支撑骨架4之间的夹角由小变大时,相邻支撑骨架4之间的帐体3展开;在至少两个支撑骨架4的转动行程上,帐体3具有展开状态,当帐体3处于展开状态,至少一个支撑骨架4顶部与帐体3的连接位置在帐底1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支撑骨架4的铰接处靠近第一帐面2的一侧,至少一个支撑骨架4顶部与帐体3的连接位置在帐底1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支撑骨架4的转动连接处远离第一帐面2的一侧。
54.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支撑骨架4设置为四根,其中,当帐体3处于展开状态,两根支撑骨架4顶部与帐体3的连接位置在帐底1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支撑骨架4的转动连接处远离第一帐面2的一侧,一根支撑骨架4顶部与帐体3的连接位置在帐底1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支撑骨架4的转动连接处,一根支撑骨架4顶部与帐体3的连接位置在帐底1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支撑骨架4的铰接处靠近第一帐面2的一侧。
55.在一实施例中,支撑骨架4由至少两根单元杆拼接而成。
56.相应地,上述由帐顶31和第二帐面32组成的帐体3截面呈匚形,则支撑骨架4可对应设置为匚形架,即:支撑骨架4底部为匚形的两个端部,两个端部分别和上述帐底1两侧的安装座6铰接。
57.进一步地,当支撑骨架4为匚形架,支撑骨架4由三根单元杆拼接而成,三根单元杆分别为顶杆41和两根立杆42,其中,两根立杆42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安装座6上,另一端分别连接于顶杆41的两端。
58.上述由帐顶31和第二帐面32组成的帐体3截面呈匚形,可替代地,帐体3的截面也可以是拱形或是其余形状。当帐体3横截面呈拱形时,支撑骨架4可以设置为与帐体3横截面适配的拱形,为与截面呈拱形的帐体3适配,第一帐面2应相应地设置延伸帐面以保证周缘与帐体3适配。
59.必不可少地,第一帐面2靠近帐底1的一侧设有第一拉链部7,帐体3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拉链部8,两个第二拉链部8分别位于第一拉链部7长度方向的两端,并分别与第一拉链部7长度方向的两端相连。
60.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当帐体3处于展开状态,第一拉链部7和两个第二拉链部8呈匚形,且均与帐底1平行。
61.此外,帐体3设有至少一种以下任一形状的第三拉链部9:弧形、折弯形。第三拉链9主要用途为蚊帐支撑起来后供使用者进出蚊帐的门户,且,第三拉链部9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可以是分布于帐体3的各处;可选地,当第三拉链部9为弧形时,可以是呈拱形,即弧形的开口处朝向帐体3设置,当帐体3上的第二拉链部8为折弯形时,第三拉链部9包括:第一链体91,以及至少两个第二链体92;其中,两个第二链体92分别位于第一链体91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第二链体92靠近帐底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链体91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第二链体92和第一链体91之间可以是垂直但连接处通过圆弧过渡,该种设置使得第三拉链部被拉开时,帐体3开口较小,从而减少蚊虫进入的可能性。
62.此外,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拉链所用的拉链头均采用双面拉链头,以便于使用者在蚊帐内外较为方便地启闭拉链。
63.实施原理:使用时,将第一拉链部7拉开,将蚊帐套设在床垫5外,具体使帐底1压于床垫5下,床垫5位于第一帐面2、帐底1和帐体3形成的空间内,然后转动支撑骨架4,使得至少一个支撑骨架4顶部与帐体3的连接位置在帐底1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支撑骨架4的铰接处靠近第一帐面2的一侧,至少一个支撑骨架4顶部与帐体3的连接位置在帐底1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支撑骨架4的转动连接处远离第一帐面2的一侧,相邻支撑骨架4之间的帐体3展开,此时支撑骨架4将帐体3撑起,然后将第一拉链部7闭合,使得帐体3能够持续保持平衡状态;将第一拉链部7拉开,然后施力将支撑骨架4朝向远离第一帐面2的一侧转动,使得支撑骨架4带动帐体3转动至帐底1一侧,相邻支撑骨架4之间的帐体3折叠,同时支撑骨架4和帐底1之间的帐体3折叠,第一张体覆盖于床垫5上,从而实现蚊帐折叠收纳的同时,睡眠空间仍被蚊帐笼罩,蚊虫等不易进入并潜伏在睡眠空间内,且折叠后使得房间视觉空间开阔。
6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
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