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动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8333发布日期:2022-09-30 17:37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动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电动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动清洁刷作为清洁的工具,备受消费者的关注。但是,现有电动清洁刷的刷头,在使用时,由于与滚筒两端接触的壳体侧壁较厚,用户在清理墙根等场景无法贴合到墙面,清洁存在较大的死角,达不到较好的清洁效果,而且现有的电动清洁装置难以实现较为密闭的密闭腔室容纳电机,电机容易进水便不方便清洗,使用后容易导致污渍的残留,滋生大量细菌并发出恶臭。因此,市面上急需一种电动清洁装置,既能有较薄的壳体侧壁,较小的清洁死角,又能够方便的清洗清洁装置,避免污渍残留滋生细菌,保持电动清洁装置自生的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动清洁装置,通过将电机密闭于清洁滚筒内的结构,既能避免在壳体侧壁设置动力传递原件,使电动清洁装置能够有较小的壳体侧壁,减小清洁死角,又能容易的实现电机防水,方便的清洗清洁装置,避免污渍残留滋生细菌,保持电动清洁装置自生的清洁。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动清洁装置一种新型电动清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清洁腔,所述清洁腔底部设置有安装开口,所述安装开口处设置有清洁滚筒,所述清洁滚筒内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所述清洁滚筒转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端以及输出轴,所述驱动组件的固定端与所述安装开口的第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容纳腔沿所述清洁滚筒的轴向设置,相应地,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沿所述清洁滚筒的轴向设置,且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与所述清洁滚筒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驱动组件的固定端与所述安装开口的第一侧壁固定连接,以形成第一支撑点,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设置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与所述清洁滚筒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转盘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开口的第二侧壁,以形成第二支撑点,将所述驱动组件支撑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以使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转动间隙。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圆形凸台,所述驱动组件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圆形凸台。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驱动组件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圆形凸台,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可旋转的支撑于所述安装开口的第二侧壁,所述圆形凸台设置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设置有第
二限位槽,所述清洁滚筒一端卡设于第一限位槽,另一端卡设于第二限位槽。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转盘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套设于所述圆形凸台,所述输出轴包括传动轴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且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转盘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轴承,且与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壳体。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且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壳体固定于所述圆形凸台,且所述电机两端设置有密封塞,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密封塞形成密闭的第二容纳腔,所述密封塞将所述电机密封于所述容纳腔内。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密封塞包括第一密封塞和第二密封塞,所述第一密封塞上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设置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连接所述壳体外部,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壳体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塞设置有塞孔,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塞孔与所述输出轴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清洁滚筒包括内筒以及覆在所述内筒外的清洁棉,所述清洁腔内设置有清洁管道以及金属挤压片,所述金属挤压片设置于所述清洁管道的上部,所述金属挤压片接触所述清洁棉,在所述清洁腔内还设置有进水装置,所述进水装置设置在所述金属挤压片的上部。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清洁管道的出口处设置机体连接部,用以连接机体,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滚轮。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电机密闭于清洁滚筒内的结构,既能避免在壳体侧壁设置动力传递原件,使电动清洁装置能够有较小的壳体侧壁,减小清洁死角,又能容易的实现电机防水,方便的清洗清洁装置,避免污渍残留滋生细菌,保持电动清洁装置自生的清洁。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0.图3是沿清洁滚筒的剖视图;
21.图4是沿清洁管道的剖视图;
22.图5是图3的a处的放大图;
23.图6是图3的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参照图1-6,一种新型电动清洁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设置有清洁腔11,清洁腔11
底部设置有安装开口13,安装开口13处设置有清洁滚筒3,清洁滚筒3内设置有第一容纳腔33,第一容纳腔33内设置有驱动组件2,驱动组件2用以驱动清洁滚筒3转动。通过上述结构,电机21密闭于清洁滚筒3内,既能避免在壳体侧壁设置动力传递原件,使电动清洁装置能够有较小的壳体侧壁,减小清洁死角,又能容易的实现电机21防水,方便的清洗清洁装置,避免污渍残留滋生细菌,保持电动清洁装置自生的清洁。
25.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包括固定端20以及输出轴24,驱动组件2的固定端20与安装开口13的第一侧壁131固定连接,第一容纳腔33沿清洁滚筒3的轴向设置,相应地,驱动组件2的输出轴24沿清洁滚筒3的轴向设置,且驱动组件2的输出轴24与清洁滚筒3固定连接。其中,驱动组件2的固定端20与安装开口13的第一侧壁131固定连接,以形成第一支撑点,驱动组件2的输出轴24设置有第二转盘62,第二转盘62与清洁滚筒3固定连接,且第二转盘62可转动地连接于安装开口13的第二侧壁132,以形成第二支撑点,将驱动组件2支撑于第一容纳腔33内,以使驱动组件2与第一容纳腔33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转动间隙。通过上述结构,驱动组件2通过第一支撑点与第二支撑点固定在安装开口12上,且驱动组件2的固定端20固定在机身1上,在驱动组件2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转盘61与第二转盘62,第一转盘61与第二转盘62的外径大于驱动组件2,清洁滚筒套设于驱动组件2的外部,且清洁滚筒3卡设与第一转盘61与第二转盘62之间,驱动组件2驱动第二转盘62转动,以使驱动组件2驱动清洁滚筒转动。
26.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31设置有圆形凸台18,驱动组件2的固定端20固定于圆形凸台18。通过上述结构,驱动组件2的第一壳体22固定在圆形凸台18上,连接管道14从圆形凸台内18穿过,第一转盘61套设于圆形凸台18上,通过简单的结构是实现既能固定第一壳体22,又能使第一侧壁131与第一壳体22之间的第一转盘61自由转动。
27.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的固定端20固定于圆形凸台18,驱动组件2的输出轴24可旋转的支撑于安装开口13的第二侧壁132,圆形凸台18设置有第一转盘61,第一转盘61设置有第一限位槽611,输出轴24上设置有第二转盘62,第二转盘62设置有第二限位槽621,清洁滚筒3一端卡设于第一限位槽611,另一端卡设于第二限位槽621。通过上述结构,驱动组件2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盘61和第二转盘62,且第一转盘61与第二转盘62可以自由转动,清洁滚筒3卡设于第一转盘61和第二转盘62上的限位槽内,且清洁滚筒3的内壁与驱动组件2之间有间隙,驱动组件2驱动第二转盘62转动,以使驱动组件2驱动清洁滚筒3转动。
28.本实施例中,第一转盘61设置有第一轴承2412,第一转盘61与第一轴承2412的外圈连接,第一轴承2412的内圈套设于圆形凸台18,输出轴24包括传动轴2421和第二轴承2423,第二轴承2423套设于传动轴2421,且第二轴承2423的外圈固定于第一壳体22,第二转盘62的一端与传动轴242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轴承2424,且与第三轴承2424的内圈连接,第三轴承2424的外圈固定于壳体1。通过上述结构,第一转盘61通过第一轴承2412固定在壳体1上且可以自由转动,第二转盘62固定在传动轴2421上,传动轴2421一端通过第二轴承2423固定于第一壳体,一端通过第三轴承2424固定于壳体,电机21可以驱动传动轴2421自由传动,以使电机21驱动第二转盘62运动,清洁滚筒2卡设与第一转盘61与第二转盘62之间,第二转盘62转动带动清洁滚筒的转动,以使电机21主轴可带动清洁滚筒3的转动。
29.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包括电机21,且电机20固定于第一壳体22的内部,第一壳体22固定于圆形凸台18,且电机21两端设置有密封塞23,第一壳体22与密封塞23形成密闭
的第二容纳腔20,密封塞23将电机21密封于容纳腔20内。通过上述结构,第一壳体22固定于壳体1,电机21设置于第一壳体22内部,以使电机21固定于壳体1,电第一壳体22与密封塞23形成密闭的第二容纳腔20,通过简单的结构组成防水性较好的密闭第二容纳腔20,电机置于第二容纳腔20内可以有效防止水等液体进入电机损坏电机等元件,用户可以方便的清洗,使壳体内部保持清洁。
30.本实施例中,密封塞23包括第一密封塞231和第二密封塞232,第一密封塞231上设置有连接口2311,连接口2311设置有连接管道14,连接管道14连接壳体1外部,电机21通过连接管道14与壳体1外部电源电连接,第二密封塞232设置有塞孔2321,电机21的电机轴211穿过塞孔2321与输出轴24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连接管道14连接在第一密封塞231的连接口2311上,以使电机21在密封环境下于壳体1外部的电源连接,电机21的电机轴211穿过塞孔2321与输出轴24连接,在塞孔2321处设置有防水圈,防水圈套设于电机21的电机轴,在第二密封塞231处电机21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也可较好的实现防水,以使电机21在密闭环境下能够正常的驱动驱动组件2,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电动机较好的防水效果,以使清洁装置能够用水清洗,方便的保持电动清洁装置自身的清洁。
31.本实施例中,清洁滚筒3包括内筒31以及覆在内筒外的清洁棉32,清洁腔11内设置有清洁管道12以及金属挤压片15,金属挤压片15设置于清洁管道12的上部,金属挤压片15接触清洁棉32,在清洁腔11内还设置有进水装置16,进水装置16设置在金属挤压片15的上部。通过上述结构,清洁滚筒3设置为内筒31和覆在内筒外31的清洁棉32,清洁棉32材质柔软有吸水性,具有较好的清洁效果,内筒31材质较硬固定位置以及保持清洁滚筒3的形状,以使清洁清洁棉32工作时不变形,且还可以实现清洁棉32的更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电动清洁装置为配合电动清洁机使用,电动清洁机为新型电动清洁装置提供电源,电动清洁机内部设置有抽吸装置,抽吸装置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电动清洁装置的清洁管道连接,通过清洁管道抽吸清洁腔内的污水,金属挤压片15与清洁滚筒接触呈挤压清洁棉32的状态,金属挤压片15与清洁滚筒3将清洁腔11隔为上清洁腔111和下清洁腔112,金属挤压片15上部设置有进水装置16,当清洁滚筒3转动时,清洁滚筒依次经过金属挤压片15-进水装置16-安装开口13-金属挤压片15,清洁棉32在进水装置16处被进水装置16输入的清水湿润,清洁棉32转动至安装开口13处时对地面进行擦拭,擦拭污垢后清洁棉上清水变为污水,清洁棉32转动至金属挤压片15处,金属挤压片15将清洁棉32上的污水挤下,此时污水滴在下清洁腔112内,清洁管道将下清洁腔112内的污水吸走,当清理的污垢为液体状态时,关闭进水装置16,停止清水的输入,清洁棉32直接在安装开口13吸入污水,清洁棉32转动至金属挤压片15处,金属挤压片15将清洁棉32上的污水挤下,再由清洁管道13将污水吸走,通过简单的金属挤压片15、进水装置16,轻松实现对污垢的清洗以及清洁滚筒3的自我清洗。
32.本实施例中,清洁管道12的出口处设置机体连接部17,壳体1底部设置有滚轮4。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动清洁装置能与电动清洁机配合连接,电动清洁机为新型电动清洁装置提供电源,电动清洁机内部设置有抽吸装置,抽吸装置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电动清洁装置的清洁管道连接,通过清洁管道抽吸清洁腔内的污水,壳体1底部设置的滚轮可以减少壳体1底部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以使新型电动清洁装置可以顺畅的清洁地面。
33.如上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实用新型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