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电器的提手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41423发布日期:2022-03-12 15:01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饪电器的提手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烹饪电器的提手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市面上的电饭煲一般配套有沥锅,为了便于用户提取或放置沥锅,在沥锅上设有提手,参见说明书附图中的图7所示,1’是沥锅,2’是提手,现有技术中是将提手2’直接焊接固定在沥锅1’上形成一个沥锅组件,由于提手2’与沥锅1’内壁是线与面的焊接,生产时需要做辅助的工装夹具,影响生产效率、提高人工成本;提手2’与沥锅1’焊接后,线提手端面外露,影响美观及清洗时容易出现刮伤现象。
3.中国专利文献号cn213786806u于2020年11月05日公开了一种易提取蒸箅及烹饪器具,具体公开了包括本体和提手,当该蒸箅整体放入锅中后,提手受自身重力的作用向本体的一侧转动,本体的中心到提取段的距离大于本体的半径,提手上的提取段可以在本体的内壁上。但该连接方式存在着本体放置较大和较重的食物时,提手容易产生变形,导致提手容易与本体松动、移位或脱离等现象。
4.因此,有待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安全性高、可靠性强、工艺简单、减少生产工序、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烹饪电器的提手固定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6.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烹饪电器的提手固定装置,所述烹饪电器包括沥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锅的内侧壁上设有提手,所述提手与所述沥锅转动连接,所述沥锅上设有凸起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开口和安装孔,所述提手从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安装孔内,且未超出所述安装孔远离所述提手的一端。
7.上述实施例的烹饪电器的提手固定装置,沥锅与提手遵循先定位后固定的原则,提手从开口伸入安装孔内,以使提手定位在安装孔上,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提高烹饪电器的装配效率;再者,固定部能够将提手的端面进行隐藏,体现了整体感、增加了美观度,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8.所述固定部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沥锅内侧壁上。
9.所述固定部呈长条形、方形、半圆形或异形。
10.所述提手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二支臂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二支臂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
11.所述第二支臂与所述安装孔为可拆卸式连接。
12.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之间为圆弧过渡。
13.所述提手至少为金属材料折弯成型。
14.所述沥锅至少为金属材料拉伸成型。
15.所述烹饪电器至少包括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16.本实用新型采用烹饪电器的提手固定装置,沥锅的内侧壁上设有提手,沥锅上设有凸起的固定部,沥锅与提手遵循先定位后固定的原则,提手从凸起的固定部的开口处伸入其安装孔内,以使提手稳定地定位在安装孔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提高烹饪电器的装配效率;再者,沥锅侧壁上设置的凸起固定部能够将提手的端面进行隐藏,提升了沥锅的整体感、增加了美观度,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煲体和沥锅分解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沥锅和提手装配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0.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沥锅和提手分解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沥锅取出时提手摆放示意图。
23.图7为现有技术中沥锅和提手装配结构示意图。
24.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25.1-沥锅,2-提手,201-第一支臂,202-第二支臂,3-固定部,301-开口,302-安装孔,4-锅体,401-内胆,5-锅盖。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7.第一实施例
28.参见图1-图4所示,本烹饪电器的提手固定装置,烹饪电器包括沥锅1,沥锅1的内侧壁上设有提手2,提手2与沥锅1转动连接,沥锅1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凸起的固定部3,固定部3上设有开口301和安装孔302,提手2从开口301伸入安装孔302内,且未超出安装孔302远离提手2的一端。
29.需要说明的是,烹饪电器包括但不限于电饭煲或电压力锅,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本文以电压力锅为例进行具体说明,电压力锅包括锅体4以及与锅体4转动连接的锅盖5,锅体4内设有容纳沥锅1的内胆401。
30.进一步来说,沥锅1与提手2遵循先定位后固定的原则,具体地,提手2从凸起固定部3的开口301伸入其安装孔302内,以使提手3安稳地定位在安装孔302内,且未超出安装孔302远离提手2的一端,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提高烹饪电器的装配效率;再者,沥锅1侧壁上设置的凸起固定部3能够将提手2的端面隐藏,提升了沥锅1的整体感、增加了美观度,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31.参见图2所示,固定部3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固定部3设置在沥锅1内侧壁上。
32.具体地,固定部3设有四个,四个固定部3分别对齐设置在沥锅1内侧壁上;需要说明的是,沥锅1和固定部3可以为一体式冲压成型结构,也可以为分别式结构,沥锅1和固定部3为一体式冲压成型结构时,沥锅1和固定部3同时加工,从而可以简化制造难度,提高制造效率,并且可以降低沥锅1的模具投入和生产制造成本;沥锅1和固定部3为分别式结构
时,沥锅1和固定部3单独制造,再通过铆接、焊接或螺钉连接等方式将两者连接固定。
33.参见图3所示,固定部3呈长条形、方形、半圆形或异形。优选地,固定部3为长条形。
34.提手2至少为金属材料折弯成型。
35.沥锅1至少为金属材料拉伸成型。
36.第二实施例
37.本烹饪电器的提手固定装置,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
38.参见图5和图6所示,提手2包括第一支臂201和第二支臂202,第一支臂201与所述第二支臂202一体式设计,第二支臂202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孔302内。
39.具体地,第一支臂201和第二支臂202在自然状态下处于相互竖直的状态,与沥锅1侧壁抵靠接触,当用户需要从内胆401中取出煲体4时,提起提手2,使得第一支臂201远离沥锅1内腔转动,其操作简单方便,避免用户在取出沥锅1时手离内胆401太近从而烫伤;当用户将沥锅1放置至内胆401中时,第一支臂201向着沥锅1内腔转动并与沥锅1侧壁抵靠接触,避免锅盖5盖合在内胆401上方时第一支臂201向上顶锅盖5,影响产品使用。
40.第二支臂202与安装孔302为可拆卸式连接。
41.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支臂202与安装孔302可通过卡接或活动铆接等;具体地,当用户将沥锅1放置至内胆401后,用户根据个人选择可将提手2拆卸,避免提手2与沥锅1一起加热烹饪,导致提手2温度过高需要冷却一段时间后才可以提取沥锅1或需要用户戴着手套提取沥锅1,造成不便利情形发生。
42.第一支臂201和第二支臂202之间为圆弧过渡。采取这样子的设置进一步保证第一支臂201和第二支臂20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43.其它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
44.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