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搅拌米粒和去米汤的电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20874发布日期:2022-02-23 22:48阅读:60来源:国知局
可以搅拌米粒和去米汤的电炊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制作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可以搅拌米粒和去米汤的电炊器 。


背景技术:

2.目前,虽然公开了一些低糖煲,能够收集米汤,也降低米饭的含糖量,但由于结构过于简单,即仅在电饭煲的内胆中加一个隔米网架 ,这样的低糖煲不但注水量难以控制,而且主要是靠低温加热剩下米汤来使饭焖熟的,焖熟的米饭不松散且口感不佳,并且由于没有搅拌米粒,焖出来的饭粘稠度高易结成团且稀软,脱糖效果也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搅拌米粒和去米汤的电炊器 ,该电炊器除了能正常煮饭煮粥外,还可以去除米汤,收集米汤、搅拌米粒、传动效率高、搅拌时无声响。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可以搅拌米粒和去米汤的电炊器 ,包括带有上盖的壳体,放置在壳体内的锅体和放置在壳体下方的米汤盒,锅体底部与壳体之间设有加热机构,补水头设在上盖的补水机构,锅体底部设有排液通道和控制排液通道启闭的流道控制机构,排液通道穿过壳体后正对米汤盒的入口,排液通道开口处或锅体中部设有防止米粒落下的滤网盘,锅体内设有一个搅拌组件或多个搅拌组件,壳体外部固定有搅拌电机,其特征在于 :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和安装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杆,搅拌轴从上至下设有搅拌杆孔、凸缘、圆轴体、卡槽或螺丝体和拨片孔,拨片固定在拨片孔上,锅体底面设有通孔,搅拌轴穿过通孔且凸缘压在锅体底面的上侧,卡槽卡上卡环或螺丝体上拧上固定螺丝,将锅体底部的通孔压在凸缘和卡环或固定螺丝之间的圆轴体处,位于壳体下方的搅拌电机与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末端为凹形拨杆,凹形拨杆下方有弹簧顶着凹形拨杆弹性向上且可升降,传动机构末端的凹形拨杆与拨片可拆卸连接,搅拌电机转动,搅拌电机驱使传动机构转动,传动机构的末端的凹形拨杆驱使拨片转动,拨片转动驱使搅拌轴转动,搅拌轴转动驱使搅拌杆转动,搅拌杆转动搅拌米粒,米粒边被搅拌边煮,当米粒被煮到适当的时候,流道控制机构将排液通道开启,锅体内的米汤开始经过排液通道流进米汤盒,当米汤从锅体内流进米汤盒之后,流道控制机构将排液通道关闭,之后补水机构再可以根据需要补水,再蒸饭。
[0006]
进一步地,搅拌轴下端的拨片和传动机构末端的凹形拨杆卡式插接,或者搅拌轴下部与传动机构末端通过轴和筒为套筒式插接,固定螺丝的外部形状为轴且与传动机构末端的筒相配合。
[0007]
进一步地,流道控制机构为安装在排液通道上的磁性堵片或横向插栓;流道控制机的动力源为电磁体或启闭电机。
[0008]
进一步地,流道控制机构为安装在排液通道上的磁性堵片时,磁性堵片一边以固定轴的形式固定在排液通道的轴面上,磁性堵片其余部分以固定轴为轴心做轴向扇形运
动,在磁性堵片自身的重力或在电磁头同磁性堵片共同的磁力作用下磁性堵片做正向轴向扇形运动,磁性堵片扇形运动到排液通道的靠面上,磁性堵片卡在排液通道上,此时排液通道被磁性堵片堵住,米汤不能通过磁性堵片,米汤不能从锅体内流出;或在电磁头同磁性堵片的共同相反磁力作用下磁性堵片做反向轴向扇形运动,磁性堵片从磁性堵片斜靠的排液通道的靠面上扇形运动到排液通道的固定轴的轴面上,流通控制机开启,排液通道上下贯通,米汤从锅体经排液通道流进米汤盒。
[0009]
进一步地,流道控制机构为安装在排液通道上的横向插栓时,横向插栓横向插入排遣液通道上并可来回移动,横向插栓穿过排液通道整体时,排液通道关闭,米汤不能从锅体流出,横向插栓退出排液通道时,排液通道开启,米汤可以从锅体通过排液通道流进米汤盒,横向插栓的远离排液通道的一端设有能使横向插栓可以来回移动的受力孔或受力杆,启闭电机的传动机构的推拉板上设有与横向插栓的受力孔或受力杆相配合的的推拉杆或推拉孔,推拉杆或推拉孔的来回移动驱使横向插栓相应来回移动,横向插栓在排液通道的来回移动,排液通道相应的开启和闭合;电磁体或启闭电机及其传动机构固定在壳体上。
[0010]
进一步地,搅拌轴上设有一枝或多枝搅拌杆,搅拌杆可摆动且为一段或多段。
[0011]
进一步地,锅体内中间段可拆卸的设有滤网盘时,搅拌轴上端穿过滤网盘,搅拌杆位于滤网盘上方,水能通过滤网盘但米粒不能通过滤网盘。
[0012]
进一步地,上盖上设有补水头,上盖内设有补水箱或壳体外部设有补水箱或米汤盒旁设有补水箱,补水箱设在方便操作处和设有加水的盖口,补水箱的水根据需要通过水泵注入锅体内。
[0013]
进一步地,壳体上缘设有凹缺口,锅体上缘设有防转耳,防转耳相配合地卡放在壳体上缘的凹缺口中,伸出锅体底部的外缘设有保护裙。
[0014]
进一步地,锅体被搅拌轴穿过的部分设有防水密封圈,排液通道的各连接处设有的密封机构。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6]
该电炊器除了能正常煮饭煮粥外,还可以收集米汤、搅拌米粒、制作锅巴饭,传动效率高、搅拌时无声响,还方便清洗。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0021]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示意图。
[0022]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的示意图。
[0023]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流道控制器开启示意图。
[0024]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五中流道控制器关闭示意图。
[0025]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流道控制器开启示意图。
[0026]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六中流道控制器关闭示意图。
[0027]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可弹性升降的拨片碰到凹形拨杆的拨杆示意图。
[0028]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可弹性升降的拨片卡合到凹形拨杆的凹处示意图。
[0029]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和实施例四的轴与筒的筒套插接示意图。
[0030]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拨片卡合到可弹性升降的凹形拨杆的凹处示意图。
[0031]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拨片碰到可弹性升降的凹形拨杆的拨杆示意图。
[0032]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搅拌组件形状一的示意图。
[0033]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搅拌组件形状二的示意图。
[0034]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中搅拌组件形状三的示意图。
[0035]
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中搅拌组件形状四的示意图。
[0036] 图中:1-上盖;2-壳体;3-锅体;4-米汤盒;5-搅拌电机;6-传动机构;7-加热机构;8
‑ꢀ
电磁体(启闭电机);9-排液通道;10-滤网盘;11-磁性堵片;12-电磁头;13-凸缘;14
‑ꢀ
搅拌杆孔; 15-螺丝体(卡槽);16-固定螺丝(卡环);17-搅拌杆;18-防转耳;19-凹缺口;20-排汽孔;21
‑ꢀ
补水箱;22-补水头;23-感温器;24-保护裙; 25-筒; 26-圆轴体; 27-通孔; 28-拨片; 29-搅拌组件;30-推拉板; 31-推拉杆(推拉孔); 32受力孔(受力杆) 33-横向插栓; 34-拨片孔; 35-凹形拨杆;36-长条缺口; 37弹簧; 38-固定轴; 39-轴面; 40-靠面;41-搅拌轴。
[0037]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9]
如图1至6所示,在这个六实施例中,可以搅拌米粒和去米汤的电炊器包括带有上盖1的壳体2(与常规电饭煲一样,上盖1内侧固定有感温器23和排汽孔20),放置在壳体2内的锅体3和放置在壳体2下方的米汤盒4,锅体3底部与壳体2之间设有加热机构7 ,补水头22设在上盖1的补水机构,锅体3底部设有排液通道9和控制排液通道9启闭的流道控制机构,排液通道9穿过壳体2后正对米汤盒4的入口,排液通道9开口处或锅体3中部设在防止米粒落下的滤网盘10,锅体3内设有一个搅拌组件29或多个搅拌组件29,壳体2外部固定有搅拌电机5,其特征在于 :搅拌组件29包括搅拌轴41和安装在搅拌轴41上的搅拌杆17,搅拌轴41从上至下设有搅拌杆孔14、凸缘13、圆轴体26、卡槽15或螺丝体15和拨片孔34,拨片28固定在拨片孔上34,锅体3底面设有通孔27,搅拌轴41穿过通孔27且凸缘13压在锅体3底面的上侧,卡槽15卡上卡环16或螺丝体15上拧上固定螺丝16,将锅体3底部的通孔27压在凸缘13和卡环16或固定螺丝16之间的圆轴体26处,位于壳体2下方搅拌电机5与传动机构6连接,传动机构6末端为凹形拨杆35,凹形拨杆35的下方设有弹簧37顶着凹形拨杆35弹性向上且可升降,传动机构6末端的凹形拨杆35拨片28可拆卸连接,搅拌电机5转动,搅拌电机5驱使传动机构6转动,传动机构6的末端的凹形拨杆35驱使搅拌轴41下端的拨片28转动,搅拌轴41末端的拨片28转动驱使搅拌轴41转动,搅拌轴41转动驱使搅拌杆17转动,搅拌杆17转动搅拌米粒,米粒边被搅拌边煮,当米粒被煮到适当的时候,排液通道9上的流道控制机构开启,锅体3内的米汤开始经过排液通道9流进米汤盒4,当米汤从锅体3内流进米汤盒4之后,排液通道9上的流道控制机构关闭,之后补水机构再可以根据需要补水,再蒸饭;由于该电炊器可以一边煮米一边搅拌,还可以去除米汤和收集米汤,所以做出的米饭松散有咀劲很好吃;另外,搅拌组件29和流道控制机构部分组件可以随锅体3一并从壳体2内取出,并且流道控制机构部分组件和搅拌轴41下端的固定螺丝16及拨片28都在锅体3底部的保护裙24内,这样非常方便清洗又保护锅体3底部保护裙内的各组件。
[0040] 2.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11、图12、图13、图14和图15所示,在这六种实施例中,搅拌轴41下端的拨片28和传动机构6末端的凹形拨杆35卡合式插接,或者搅拌轴41下部与传动机构6末端通过轴和筒25的套筒式插接(如图2、图4、图13),固定螺丝16的外部形状设为轴且与传动机构末端的筒25相配合;这里优选卡合插接,因为多数情况下拨片28可直接卡合到凹形拨杆35的凹处(如图1、图5、图12、图14),但也有将锅体3放入壳体2的过程中,拨片28在放下的时候可能正好碰到凹形拨杆35的拨杆不能下到凹形拨杆35的凹处的少数情况(如图3、图6、图11、图15),但由于凹形拨片35下方设有弹簧37顶着凹形拨杆35弹性向上且可升降,或者拨片28中间设有长条缺口36且被搅拌轴41下端的拨片孔34的插梢穿过,拨片28可以会顺着长条缺口36升降,当凹形拨杆35在搅拌电机5通过传动机构6的驱使下转动时,凹形拨杆35的拨杆与t形拨片位置发生相对移动,当拨片28移动到凹形拨杆35的凹处时,凹形拨杆35下方的弹簧37顶着凹形拨杆35向上移动,拨片28与凹形拨杆35卡合(如图5、图14),或者拨片28在自身的重力和弹簧37的弹力的作用或仅在拨片28的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顺着长条缺口36向下移动,拨片28会向下移动到凹形拨杆35的凹处,拨片28与凹形拨杆35卡合(如图1、图12),之后凹形拨杆35转动就会拨动拨片28同时转动了;当然也可以将拨片28设在传动机构的末端,将凹形拨杆35设搅拌轴41的下端。
[0041] 3.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流道控制机构为安装在排液通道上9的磁性堵片11或横向插栓33;流道控制机的动力源为电磁体8或启闭电机8。
[0042] 4.如图1、图2、图5、图7和图8、所示,流道控制机构设为安装在排液通道9上的磁性堵片11时,磁性堵片11一边以固定轴38的形式固定在排液通道9的轴面39上,磁性堵片11其余部分以固定轴38为轴心做轴向扇形运动,在磁性堵片11自身的重力或在电磁体8的电磁头12同磁性堵片11共同的磁力作用下磁性堵片11做正向轴向扇形运动,磁性堵片11运动到磁性堵片11斜靠在排液通道9的靠面40上,磁性堵片11卡在排液通道9上,此时排液通道9被磁性堵片11堵住,米汤不能通过磁性堵片11,米汤不能从锅体3内流出;或在电磁体8的电磁头12同磁性堵片11的共同相反磁力作用下磁性堵片11做反向轴向扇形运动,磁性堵片11从磁性堵片11斜靠的排液通道9的靠面40上扇形运动到排液通道9的固定轴38的轴面39上,流通控制机开启,排液通道9贯通,米汤从锅体3经排液通道9流进米汤盒4。
[0043] 5.如图3、图4、图6图、9和图10所示,流道控制机构设为安装在排液通道9上的横向插栓33时,横向插栓33横向插入排液通道9上并可来回移动,横向插栓33穿过排液通道9整体时,排液通道9关闭,米汤不能从锅体3流出,横向插栓33退出排液通道9时,排液通道9开启,米汤可以从锅体3通过排液通道9流进米汤盒4,横向插栓33的远离排液通道9的一端设有能使横向插栓33可以来回移动的受力孔32或受力杆32,启闭电机8的传动机构6的推拉板30上设有与横向插栓33的受力孔32或受力杆32相配合的推拉杆31或推拉孔31,推拉杆31或推拉孔31的来回移动驱使横向插栓33相应来回移动,横向插栓33在排液通道9的来回移动,排液通道9相应的开启和闭合;推拉杆31或推拉孔31的来回移动是启闭电机8的启动正转使推拉板30正向移动到固定位之后停止和启闭电机8启动反转使推拉板30反向移动到固定位之后停止,电磁体8或启闭电机8及其传动机构6固定在壳体2上;将横向插栓33的受力孔32或受力杆32的位置和传动机构6的推拉板30上的推拉杆31或推拉孔31的位置设为相对固定,且相应的孔径比杆的直径要大,这样在将锅体3放入壳体2的过程中,杆总能进入孔内。
[0044]
6.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16、图17、图18和图19所示,在这四种实施例中:搅拌轴41上为一枝或多枝搅拌杆17,搅拌杆17可摆动且为一段或多段;由于搅拌杆17可以自由摆动,所以在搅拌的过程中搅拌杆17不会伤到米粒和锅面。
[0045]
7.如图2所示,在这个实施例中,锅体3内中间段设为可拆卸的设有滤网盘10时,搅拌轴41上端穿过滤网盘10,搅拌杆17位于滤网盘10上方,水能通过滤网盘10但米粒不能通过滤网盘10;放滤网盘10到锅体3内之前先将搅拌杆17竖起来(如图17),让滤网盘10穿过搅拌杆17之后再放开置滤网盘10,再放下搅拌杆17。
[0046]
8.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上盖1内侧设有补水头22,上盖1内设有补水箱21或壳体2外部设有补水箱21或米汤盒4旁设有补水箱21,补水箱21设在方便操作处且设有加水的口盖,补水箱21的水根据需要通过水泵精确地注入锅体3内。
[0047]
9.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壳体2上缘设有凹缺口19,锅体3上缘设有防转耳18,防转耳18相配合地卡放在壳体2上缘的凹缺口19中,这样在搅拌组件搅拌米粒的时候就不会带着锅体3一起转动;伸出锅体3底部的外缘设有保护裙24,这样保护裙24内的各组件在锅体3被取出来放下时就不会被碰到而受到保护。
[0048]
10.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和图15所示,锅体3被搅拌轴41穿过的部分设有防水密封圈,排液通道9的各连接处设有的密封机构。
[0049]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 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