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睡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58323发布日期:2022-07-06 01:18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婴儿睡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儿童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婴儿睡篮。


背景技术:

2.婴幼儿的出行通常使用婴推儿车,而0~6个月的婴儿脊椎尚未发育成熟,不适合以坐姿出行,对于该年龄段的婴儿,使用婴儿睡篮更为合适。婴儿睡篮可为婴儿提供躺卧空间,更好地保护婴儿脊椎。有的婴儿睡篮还可与婴儿推车、汽车等配合使用,使婴幼儿的出行更加便利。
3.目前,安全性设计在婴儿车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例如夹缝尺寸、材料毒性都设置了相应的行业标准。而对婴儿睡篮安全性的考虑还不够充分,例如,在配合汽车使用时,当出现急转弯、急刹车等意外情况时,如何确保婴儿睡篮有足够的安全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婴儿睡篮,更加安全可靠。
5.本技术提供的婴儿睡篮,包括:
6.睡板,用于承载婴儿;
7.扶手框,与所述睡板相对布置;
8.支撑架,支撑在所述睡板和所述扶手框之间;
9.加强框,位于所述睡板的背向所述扶手框的一侧;
10.布套,具有相对的顶部和底部,其中顶部连接于所述扶手框,底部包覆所述睡板的边缘且夹在所述睡板和所述加强框之间;
11.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睡板、所述布套以及所述加强框,并将三者固定。
12.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13.本技术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所述涉及的部件位置关系是指在展开状态下,折叠状态一般指完全折叠状态,如有中间状态也将特殊说明。在结合实物考量时,各种状态并非特指当前状态,而应理解为具备切换至所述各状态的可能或能力。
14.可选的,所述加强框邻近睡板边缘布置,且在睡板周向上连续延伸或间断分布。
15.可选的,所述加强框为环形,且包括多根依次拼接的管件,相邻两管件之间相互插接。
16.可选的,所述紧固件穿设于相邻两管件的插接部位。
17.可选的,所述加强框固定有多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套设于所述管件,且套设部位遮挡相邻两管件的插接部位。
18.可选的,所述支撑脚的背向所述睡板的一侧设有沉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沉孔。
19.可选的,所述婴儿睡篮还包括用于与婴儿车车架连接的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固定于所述加强框。
20.可选的,所述睡板设有卡槽,所述支撑架为弹性杆件构成的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与所述扶手框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所述卡槽结合。
21.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为多个并排布置的u形架,各u形架包括:
22.横杆,所述横杆卡于所述卡槽内;
23.两根立杆,一端与所述扶手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横杆连接,所述立杆为可形变的弹性材料,用以在所述扶手框和所述睡板之间张紧所述布套。
24.可选的,所述睡板设有加强座,所述卡槽开设于所述加强座,且开口朝向所述扶手框,所述加强座设有引导所述横杆进入所述卡槽的滑坡。
25.本技术提供的婴儿睡篮,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婴儿睡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图1的侧视图;
28.图3为图1的底面视图;
29.图4为图1中a区的放大图。
30.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31.100、睡板;11、卡槽;12、加强座;13、滑坡;2、扶手框;3、支撑架;31、横杆;32、立杆;321、第一杆段;322、第二杆段;4、加强框;41、直管;42、u形管;5、支撑脚;51、沉孔;6、适配器。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3.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3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技术。
35.现有婴儿睡篮的承载结构多采用柔性垫与薄板的复合结构,以确保舒适性和轻便性。这种婴儿睡篮在配合婴儿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使用时,安全性还有待提高。
36.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婴儿睡篮,安全性能更好。
37.参考图1~图4,本技术的婴儿睡篮包括睡板1、扶手框2、支撑架3、加强框4、布套以及紧固件(未示出)。睡板1用于承载婴儿,扶手框2与睡板1相对布置,支撑架3支撑在睡板1和扶手框2之间,加强框4位于睡板1的背向扶手框2的一侧,布套具有相对的顶部和底部,其
中顶部连接于扶手框2,底部包覆睡板1的边缘且夹在睡板1和加强框4之间,紧固件穿设于睡板1、布套以及加强框4,并将三者固定。
38.使用时,睡板1在底侧,靠近地面,扶手框2在顶侧,睡板1支撑在婴儿下方,布套围在婴儿侧周。布套的顶部可绕置于扶手框2或固定连接于扶手框2,通过支撑架3撑开睡板1和扶手框2,将布套张紧。支撑架3自身可以是无法变形的固定结构,使结构简单可靠。支撑架3自身也可以是可形变结构或具有相对运动部件的活动结构,以便在闲置时收折,减少占用的空间。布套将睡板1的边缘包覆,防止锋利边缘对人体造成伤害,且外形美观。布套可以仅包覆睡板1的边缘部位,使睡板1的中部暴露于外。布套也可以将睡板1的底面完全包覆,使外形更简洁。
39.加强框4位于睡板1的底部,这样睡板1或布套的底面不容易因接触地面而磨破,经久耐用。加强框4的外周轮廓整体呈环形,环形内部可以设置或不设置加强筋,当婴儿睡篮受到水平方向的冲击时,加强框4能够吸收大部分冲击载荷,使睡板1免于折断或造成二次伤害。加强框4可以采用实心结构,强度高,收折体积小。加强框4也可以采用空心结构,兼顾结构强度和轻便性。
40.加强框4邻近睡板1边缘布置,且在睡板周向上连续延伸或间断分布。加强框4与睡板1的边缘保持合适的距离,一方面,在通常视角的使用状态下,加强框4的材质和颜色不会暴露在外,对婴儿的视觉亲和力更好,避免产生排斥。另一方面,加强框4距离睡板1的边缘较近,利于冲击载荷尽快传递至加强框4,减少风险。
41.加强框4为环形,且包括多根依次拼接的管件,相邻两管件之间相互插接,质量轻,加工方便。管件的材质可选用不锈钢、铝合金、耐磨塑料、碳素等。以图3为例,加强框4包括两根直管41和两根u形管42。两根直管41并排布置,两根u形管42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相应侧的直管41。分段结构不仅加工便利,而且组合成的近似矩形结构不易变形。当然,加强框4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分段结构或螺纹连接等其它连接形式。
42.为简化组装步骤,紧固件穿设于相邻两管件的插接部位。通过将紧固件锁紧,一方面在高度方向上将睡板1、布套以及加强框4固定,另一方面在水平方向上将各管件相互固定成加强框4,从而简化了安装步骤,并使管件间的连接更牢固。
43.参考图2,加强框4固定有多个支撑脚5,支撑脚5套设于管件,且套设部位遮挡相邻两管件的插接部位。支撑脚5的底面可低于加强框4的底面,代替加强框4起到支撑地面的作用,减少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通过支撑脚5遮挡管件间的拼接缝隙,并进一步加固管件间的连接部位,提高了加强框4的安全性。
44.支撑脚5的背向睡板1的一侧设有沉孔51,紧固件穿设于沉孔51。利用支撑脚5和沉孔51保护紧固件的端头,防止紧固件刮伤周围环境。支撑脚5可采用柔性材质,起到缓冲作用,使紧固件更牢固地锁紧。
45.婴儿睡篮还包括用于与婴儿车车架(未示出)连接的适配器6,适配器6固定于加强框4。与婴儿车配合使用时,传统的婴儿睡篮的载荷传递需要经过支撑架3或布套等薄弱环节,本实施例的婴儿重量经过加强框4和适配器6传递至婴儿车车架,安全性更高。
46.为方便收折婴儿睡篮,睡板1设有卡槽11,支撑架3为弹性杆件构成的框架结构,支撑架3的顶部与扶手框2连接,支撑架的底部与卡槽11结合。使用状态下,依靠支撑架3的弹力撑开扶手框2和睡板1,将布套张紧。收折时,施力使支撑架3发生弹性形变,支撑架3的底
部脱离卡槽11而解锁,进而折叠布套。
47.支撑架3为多个并排布置的u形架,各u形架包括横杆31和两根立杆32。使用状态下,横杆31卡于卡槽11内,两根立杆32的一端与扶手框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横杆31连接。立杆32为可形变的弹性材料,用以在扶手框2和睡板1之间张紧布套。
48.收折时将立杆32弯曲,使横杆31脱离卡槽11,再转动u形架至与扶手框2平行。横杆31和立杆32可由金属杆一体折弯形成,以减少使用连接件,使婴儿睡篮内部更安全。具体的,立杆3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杆段321和第二杆段322,第一杆段321和第二杆段322之间呈90
°
~150
°
的夹角,兼顾使用状态下的支撑力和收折所需压力。使用状态下,u形架的压应力与布套的拉应力相互平衡,进一步地,第一杆段321和第二杆段322大致与相应侧的布套平行,收折更方便。
49.睡板1设有加强座12,卡槽11开设于加强座12,以免造成睡板1的强度损失。卡槽11的开口朝向扶手框2,加强座12设有引导横杆31进入卡槽11的滑坡13。
50.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5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