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置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58255发布日期:2022-07-06 01:18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置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置物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了充分利用墙壁上的空间来存放物品,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安装在墙面上的置物装置。一般的置物装置包括容器本体,容器本体通过安装部件固定在墙面上,当容器本体内放入物品后,容器本体的背板具有朝向墙面运动的趋势,使得安装部件与墙面的连接处受力较大,导致安装部件容易从墙面上脱落。
3.当需要吊挂物品时,往往会在容器本体的前板或者侧板上设置挂钩,这种设置挂钩的方式会导致置物装置占用较大的背离墙面的方向上的空间,降低了室内空间的利用率。
4.其次,挂钩可沿容器本体的前板或者侧板的延伸方向活动,导致吊挂不稳,容易误操作而致使挂钩上的物品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安装稳定、在背离墙面的方向上占用空间较小的置物装置。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置物装置,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具有背板,所述背板上设有安装部件和位于所述安装部件的下方的支撑筋板,所述支撑筋板能够与待安装面相抵靠以稳定所述容器本体,所述支撑筋板上设有挂钩件。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置物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以上结构的置物装置在容器本体的背板上设置支撑筋板,支撑筋板能够抵靠在待安装面上以提高置物装置的安装稳定性,降低安装部件从待安装面脱落的风险,在支撑筋板上设置挂钩件以用于吊挂物品,无需占用位于容器本体的前方或者容器本体的两侧的空间,改善室内环境的空间利用率。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筋板沿竖直方向延伸以及沿背离所述背板的方向延伸,所述挂钩件包括夹设于所述支撑筋板的弹性安装部。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钩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弹性条和第二弹性条,所述第一弹性条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弹性条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一弹性条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弹性条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一弹性条的上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条的上部之间限定出夹持间隙槽,所述夹持间隙槽构成所述弹性安装部。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条的下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条的下部向上弯折形成钩部。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钩件由金属丝围成一圈,所述金属丝的两端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弹性条和所述第二弹性条为所述金属丝的一部分。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间隙槽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收窄,所述
支撑筋板的厚度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逐渐收窄,所述支撑筋板被夹持于所述第一弹性条与所述第二弹性条之间。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筋板的厚度自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往靠近所述背板的一端逐渐增大。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筋板上设有限制所述弹性安装部相对所述支撑筋板位移的限位卡槽。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筋板与所述背板相连的部位沿所述支撑筋板的侧壁向内凹陷而构成所述限位卡槽。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钩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撑筋板。
18.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置物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图1实施例的一个支撑筋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挂钩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6.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置物装置,包括:容器本体100),容器本体100具有背板110,背板110上设有安装部件200和位于安装部件200的下方的支撑筋板300,支撑筋
板300能够与待安装面相抵靠以稳定容器本体100,支撑筋板300上设有挂钩件400。
28.以上结构的置物装置在容器本体100的背板110上设置支撑筋板300,支撑筋板300能够抵靠在待安装面上以提高置物装置的安装稳定性,降低安装部件200从待安装面脱落的风险,在支撑筋板300上设置挂钩件400以用于吊挂物品,无需占用位于容器本体100的前方或者容器本体100的两侧的空间,改善室内环境的空间利用率。
29.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筋板300沿竖直方向延伸以及沿背离背板110的方向延伸,挂钩件400包括夹设于支撑筋板300的弹性安装部。挂钩件400通过弹性安装部设置在支撑筋板300简化了安装步骤,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30.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挂钩件400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弹性条410和第二弹性条420,第一弹性条410的上端与第二弹性条420的上端相连,第一弹性条410的下端与第二弹性条420的下端相连,第一弹性条410的下部和第二弹性条420的下部向上弯折形成钩部430,第一弹性条410的上部和第二弹性条420的上部之间限定出夹持间隙槽440,夹持间隙槽440构成弹性安装部。可以理解的是,将挂钩件400安装在支撑筋板300上时,第一弹性条410和第二弹性条420件将支撑筋板300夹紧在二者之间,挂钩件400在支撑筋板300的厚度方向上不容易位移,夹持间隙槽440即为弹性安装部,夹紧间隙槽的上端挂靠在支撑筋板300的上端,利用上述结构的挂钩件400吊挂物品时稳定、可靠。
31.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降低挂钩件400的生产加工难度,提高挂钩件400的生产效率,挂钩件400由金属丝围成一圈,金属丝的两端焊接固定,第一弹性条410和第二弹性条420为金属丝的一部分。
32.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间隙槽440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收窄,支撑筋板300的厚度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逐渐收窄,支撑筋板300被夹持于第一弹性条410与第二弹性条420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当挂钩件400由金属丝制作而成时,第一弹性条410的上端与第二弹性条420的上端之间具有折弯而成的弯曲部,从而使得第一弹性条410的上端与第二弹性条420的上端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弹性条410的中下部与第二弹性条420的中下部之间的间距,相应地,为了匹配该夹持间隙槽440的形状,支撑筋板300被设置为厚度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逐渐收窄,从而使得挂钩件400安装在支撑筋板300上更加稳定。
33.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筋板300的厚度自远离背板110的一端往靠近背板110的一端逐渐增大。需要说明的是,将挂钩件400安装在支撑筋板300上时,夹持间隙槽440从支撑筋板300远离背板110的一端往支撑筋板300靠近背板110的一端插入,支撑筋板300的厚度自远离背板110的一端往靠近背板110的一端逐渐增大对挂钩件400的安装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降低挂钩件400的安装难度,方便用户组装使用。
34.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筋板300上设有限制弹性安装部相对支撑筋板300位移的限位卡槽310,限位卡槽310对挂钩件400在支撑筋板300上的位置进行固定,限制挂钩件400在支撑筋板300上位移而避免物品碰撞墙面而产生损坏。
35.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筋板300与背板110相连的部位沿支撑筋板300的侧壁向内凹陷而构成限位卡槽310。需要说明的是,支撑筋板300的两侧都具有一个限位卡槽310,当夹持间隙槽440置于限位卡槽310内时,第一弹性条410和第二弹性条420分别从侧面向内抵靠在对应的限位卡槽310上,同时,当挂钩件400沿背离背板110的方向脱离支撑筋板300时,限位卡槽310能够阻止挂钩件400脱出。
3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挂钩件400可拆卸安装于支撑筋板300,可根据所需使用的挂钩件400的规格来对挂钩件400进行更换。需要说明的是,挂钩件400可通过卡扣连接或者螺纹连接等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撑筋板300上。
37.参见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用户将置物装置安装在待安装面上,安装部件200为吸盘组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部件200还可以采取螺纹紧固件等方式。
38.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