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车与学步车之间可转变的多功能车

文档序号:29338533发布日期:2022-03-20 02: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婴儿车与学步车之间可转变的多功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1)、趴伏机构(2)、支撑机构(3)、电控机构(5)和行走机构(4);所述支撑机构(3)底部与所述行走机构(4)固定连接;所述趴伏机构(2)包括上盘(21);所述上盘(21)的一侧与所述扶手(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盘(21)的底面与所述支撑机构(3)的顶端铰接;所述上盘(21)的顶面靠近所述扶手(1)的一侧固接有靠背;所述上盘(21)的底面靠近所述扶手(1)的一侧两端分别固接有第一连杆(22);所述第一连杆(22)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23);所述第二连杆(23)的一端铰接有坐垫(24);所述坐垫(24)远离所述第二连杆(23)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宽布条(25);所述宽布条(25)的一端与所述上盘(21)的底面铰接;所述行走机构(4)包括底盘(41);所述底盘(41)上固定安装有所述电控机构(5);所述底盘(41)底面转动连接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电控机构(5)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3)底部与所述底盘(41)顶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车与学步车之间可转变的多功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第一分支架和两个第二分支架;所述第一分支架包括第一支板(31);所述第一支板(31)外侧面卡接并套设有第一滑套(32);所述第一滑套(32)远离所述第一支板(31)的一端铰接有固定板(33);所述固定板(33)底端与所述底盘(41)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支架顶端与所述上盘(21)的底面铰接,所述第二分支架底端与所述行走机构(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婴儿车与学步车之间可转变的多功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支架包括第二支板(34);所述第二支板(34)外侧面卡接并套设有第二滑套(35);所述第二滑套(35)远离所述第二支板(34)的一端铰接有人字架(36);所述人字架(36)底端与所述底盘(41)顶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车与学步车之间可转变的多功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机构(5)包括传感器、通讯系统、控制系统和刹车系统;所述传感器和所述控制系统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底盘(41)上;所述传感器、所述通讯系统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刹车系统与所述滚轮相适配;所述刹车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婴儿车与学步车之间可转变的多功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包括大轮(42)和小轮(43);所述大轮(42)和所述小轮(43)之间铰接有连接板(44);所述连接板(44)与所述底盘(41)底面转动连接;所述刹车系统分别与所述大轮(42)和所述小轮(43)相适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婴儿车与学步车之间可转变的多功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21)顶面靠近所述靠背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手动开关(6);所述手动开关(6)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车与学步车之间可转变的多功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21)为环形结构;所述上盘(21)的内侧面粘贴有防撞胶条。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婴儿车与学步车之间可转变的多功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速度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和若干超声波传感器(7);若干所述超声波传感器(7)分别等间距固定安装于所述底盘(41)外侧面;所述速度传感器和所述倾角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底盘(41)一侧中部;所述速度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和若干所述超声波传感器(7)
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婴儿车与学步车之间可转变的多功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轮(42)和所述小轮(43)分别为万向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车与学步车之间可转变的多功能车,包括扶手、趴伏机构、支撑机构、电控机构和行走机构;支撑机构底部与行走机构固定连接;趴伏机构的上盘的一侧与扶手的一端固定连接;上盘的底面与支撑机构的顶端铰接;上盘的顶面靠近扶手的一侧固接有靠背;上盘的底面靠近扶手的一侧两端分别固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有坐垫;坐垫一侧可拆卸连接有宽布条;宽布条的一端与上盘的底面铰接;行走机构包括底盘;底盘上固定安装有电控机构和若干滚轮;支撑机构底部与底盘顶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可以在学步车和婴儿车间进行自由转换目的,并能够自动刹车,提高其安全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光旭 付平 王运洋 贾维辉 杨文政 吴俊飞 白杨 张明赛 周玉婷 吴思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0.28
技术公布日:2022/3/1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