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组件、电机组件、机体组件及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63391发布日期:2022-06-10 21:43阅读:61来源:国知局
风道组件、电机组件、机体组件及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料理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道组件、电机组件、机体组件及料理机。


背景技术:

2.料理机在高速运行过程中,由电机提供动力,整机正常运行时电机的声音是破壁机的重要噪声来源,电机噪声频率通常比较高,使得整机在运行时听感比较差,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3.现有的电机罩体采用上端面完全开放的方式进风,大部分的电机高频噪声通过上端开口直接辐射至外界,使得整机噪声较大且听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风道组件,旨在保证电机散热的情况下,减少电机噪声的影响。
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包括:
6.内罩体,所述内罩体为一端开口的筒体,所述内罩体开设有风道口;和
7.外罩体,所述外罩体自所述开口套设于所述内罩体外,所述外罩体与所述内罩体围合形成用于容纳电机的容置腔,所述外罩体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罩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风道连通所述容置腔和所述风道口。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罩体与所述内罩体的所述开口的端部之间形成空隙,所述风道通过所述空隙连通所述容置腔和所述风道口。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罩体与所述内罩体之间的空隙的距离值h的范围为:5mm≤h≤8mm。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口设于所述内罩体的底部的中心;
11.和/或,所述风道口为圆形开口;
12.和/或,所述风道口被设置为正对所述电机;
13.和/或,所述风道口处设置有出风格栅;
14.和/或,所述风道环绕内罩体的外周面设置;
15.和/或,外界空气经由所述风道进入所述容置腔,并从所述风道口流出所述容置腔。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罩体的外表面凸设有供杯体连接的多个连接柱。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罩体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柱,所述多个第一安装柱沿所述外罩体的高度方向延伸,一所述第一安装柱连接一所述连接柱,所述第一安装柱背离所述连接柱的端部设有安装孔;
18.和/或,所述内罩体背离所述开口的端部设有第二安装柱。
19.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和风道组件,所述风道
组件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组件,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外罩体设有让位孔,所述电机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开口以及所述让位孔设置。
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让位孔与所述转轴间隙配合,间隙量为1~2mm。
21.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机体组件,所述机体组件包括:
22.杯体;
23.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机组件,所述外罩体背离所述内罩体的表面的凸设有多个连接柱,所述杯体连接所述连接柱,所述内罩体的底部设有风道口;及
24.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通过所述风道口抽取所述容置腔内的气体或向所述容置腔内吹送气体。
2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
26.蜗壳,所述蜗壳内形成风腔,所述风道口形成翻边结构,所述蜗壳卡接所述翻边结构以使所述风腔连通所述容置腔;
27.风机,所述风机设于所述风腔内;及
28.风管,所述风管连通所述风腔。
29.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料理机,所述料理机包括:
30.壳体,所述壳体形成安装空间,并设有连通所述安装空间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和
31.机体组件,所述机体组件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机体组件,所述机体组件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3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外罩体和内罩体配合安装以形成容纳电机的容置腔,外罩体的内底面形成容置腔的上壁面,外罩体的内侧壁与内罩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风道,内罩体开设有风道口,风道连通容置腔和风道口。在保证通风散热的情况下,电机运行所产生的噪声被外罩体所隔绝,避免了电机上方完全开放式的漏声问题,从而使高频噪声在传播途径中被阻断,降低电机辐射噪声对外界的影响。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34.图1为本实用新型料理机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35.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体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机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7.图4为图3中电机组件一实施例a处的放大示意图;
38.图5为本实用新型风道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9.附图标号说明:
40.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风道组件210电机100a容置腔211转轴
10内罩体300机体组件10a风道口310杯体11第二安装柱330风机组件30外罩体331蜗壳30a让位孔333风机31连接柱335风管33第一安装柱400料理机200电机组件410壳体
41.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3.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道组件100,其应用于料理机400,如榨汁机、破壁机、搅拌机等等,以在料理机400运行时,减少电机210噪声的影响,提升运行品质。
46.以下将就风道组件100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并以料理机400水平放置为例进行介绍,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风道组件100包括内罩体10和外罩体30,内罩体10为一端开口的筒体,内罩体10开设有风道口10a;外罩体30自开口套设于内罩体10外,外罩体30与内罩体10围合形成用于容纳电机210的容置腔100a,外罩体30的内侧壁与内罩体10的外侧壁之间形成风道(未图示),风道连通容置腔100a和风道口10a。
47.本实施例中,内罩体10的开口大致呈腰圆形,内罩体10具有围成开口的侧围板,该侧围板一端围成上述开口,另一端连接有底板,风道口10a开设于底板,侧围板和底板为一体结构。外罩体30亦为大致具有腰圆状截面的筒罩体,且外罩体30具有相比于内罩体10略大的尺寸以使外罩体30得以罩设于内罩体10外。其中,外罩体30和内罩体10之间形成连通上述容置腔100a的风道,电机210运行过程中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热量,外部气流通过风道进入容置腔100a内,待与电机210换热后,热气流从风道口10a排出容置腔100a。这样,可在容置腔100a内形成气流流动,使得容置腔100a内外的空气得以交换,此时,电机210周围的热空气由风道口10a不断地被排出,容置腔100a外的冷空气由风道不断地被引入而来到电机
210周围,对电机210进行冷却降温,从而使得电机210的温度处于正常范围内,保障电机210的正常工作状态。可以理解地,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外部气流亦可以自风道口10a进入容置腔100a,与电机210换热后,从风道排出,其有益效果不再赘述。
48.进一步地,电机210运行过程中还会产生持续的高频噪声,在以往的料理机400中,电机210导风罩的上端面完全开放,大部分噪声通过导风罩上端的开口直接辐射至外界,使得料理机400噪声较大且听感较差。而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至图5,风道组件100形成用于容纳电机210的容置腔100a,外罩体30的内底面形成容置腔100a的上壁面,电机210运行所产生的噪声被外罩体30所隔绝,避免了电机210上方完全开放式的漏声问题,从而使高频噪声在传播途径中被阻断,降低电机210辐射噪声对外界的影响。
49.因此,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在保证电机210散热的同时对电机210导风罩结构进行优化,采用外罩体30和内罩体10配合安装以形成容纳电机210的容置腔100a,并用以隔绝电机210运行所产生的高频噪声,从而实现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提高电机210罩的隔声效果,提升料理机400的运行品质。
50.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外罩体30与内罩体10的开口的端部之间形成空隙,风道通过空隙连通容置腔100a和风道口10a。外罩体30呈倒扣的形式安装于料理机400内,内罩体10被上述外罩体30罩盖,内罩体10开口的端部朝向外罩体30的内底面。上述内底面和内罩体10开口的端部间留有一定的距离,二者之间形成供气流通过的空隙。进入风道内的气流经由上述空隙流入容置腔100a内,进而冷却电机210,并不断进行气流的循环。
51.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内罩体10朝向外罩体30的端面抵接外罩体30的内底面,且内罩体10开口的端部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通风孔,多个通风孔连通容置腔100a。通风孔的形状可以是方形,亦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在此不作限定。可以理解地,通风孔可以是直接开设于内罩体10上,亦可以是内罩体10开口的端部形成多个缺口,多个缺口与外罩体30的内底面配合形成上述通风孔。如此,亦是符合本技术外罩体30与内罩体10的开口的端部之间形成空隙的构想,亦在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
52.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外罩体30与内罩体10之间的空隙的距离值h的范围为:5mm≤h≤8mm。若h大于8mm,即外罩体30与内罩体10之间的空隙大于8mm,电机210运行所产生的噪声便不能得到有效的隔绝,其仍可能通过上述空隙,自风道传出料理机400,干扰用户的听觉;若h小于8mm,即外罩体30与内罩体10之间的空隙小于8mm,此种情况下,风道组件100虽可以较好的隔绝噪声,但容易导致容置腔100a内的进风量不足,而使电机210运行而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得以排出,长此以往,容易使电机210产生故障,影响料理机400的使用体验。因此,为兼顾料理机400的散热性能和降噪表现,本实施例中,优选空隙的距离值h的范围为:5mm≤h≤8mm。
53.参照图2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风道口10a设于内罩体10的底部的中心,本实施例中,内罩体10的底部大致呈腰圆形,设于中心的风道口10a方便内部结构的排布及内罩体10的安装对正,具有良好的结构兼容性;
54.在一实施例中,风道口10a为圆形开口;
55.在一实施例中,风道口10a被设置为正对电机210,电机210运行而产生的热量可较为直接地经风道口10a排出,提高散热效率;
56.在一实施例中,风道口10a处设置有出风格栅,用以引导气流;
57.在一实施例中,风道环绕内罩体10的外周面设置,气流经环设于内罩体10外周面的风道涌入容置腔100a,或气流自容置腔100a内由风道涌出,此种情况下,上述空隙亦是环设于内罩体10开口端部上的环状空间。
58.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上述实施例可进行组合,组合而成的实施例仍至少具有其原有的有益效果。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电机210设于容置腔100a正中,风道口10a设于内罩体10的底部的中心且风道口10a正对电机210,此时,涌入容置腔100a的气流经过电机210,并直接从设于电机210下方的风道口10a排出,电机210的转轴211、风道口10a的中心在同一条轴线上,结构稳定可靠,且散热效果好。
59.参照图2、图3及图5,外罩体30的外表面凸设有供杯体310连接的多个连接柱31。在一实施例中,外罩体30呈倒扣的形式安装于料理机400内,外罩体30的内底面形成容置腔100a的上壁面,外罩体30的外底面凸设连接柱31,以供杯体310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外罩体30的外底面共设有四个连接柱31,外罩体30的外底面大致呈腰圆形,该腰圆形由矩形和位于矩形相对两侧边的两个半圆拼接而成,四个连接柱31分别设于该矩形的四个角点处。如此,可使杯体310较为稳定地连接于外罩体30,结构简单可靠。
60.而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外罩体30的外底面可以是其他有效的形状,而相应的,四个连接柱31呈矩阵形式沿外底面的周向设置,以连接杯体310。
61.再一次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外罩体30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柱33,多个第一安装柱33沿外罩体30的高度方向延伸,一上述第一安装柱33连接一上述连接柱31,第一安装柱33背离连接柱31的端部设有安装孔。本实施例中,连接柱31与第一安装柱33为上下连通的一体结构,第一安装柱33部分嵌入外罩体30的外周面,并通过安装孔进行安装。如此,一方面可较为方便地将外罩体30安装于料理机400的壳体410内,一方面,上下一体的结构为杯体310提供良好的强度支撑,使风道组件100具有稳定的结构形式,提升料理机400的可靠性。此外,内罩体10背离开口的端部设有第二安装柱11,内罩体10通过第二安装柱11安装于料理机400的壳体410内。
62.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机组件200,电机组件200包括电机210和风道组件100,风道组件100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组件100,由于本电机组件2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63.其中,参照图2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电机210设于容置腔100a内,外罩体30设有让位孔30a,电机210设有转轴211,转轴211穿过开口以及让位孔30a设置。本实施例中,电机210的转轴211依次穿过开口和让位孔30a伸出容置腔100a,以与料理机400的其他器件连接。外罩体30底部还设有环绕让位孔30a若干个连接孔,电机210通过上述连接孔与外罩体30或杯体310连接。
64.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让位孔30a与转轴211间隙配合,间隙量为1~2mm。即让位孔30a与转轴211间缝隙宽度为1~2mm,以确保让位孔30a和转轴211配合紧凑,结构紧密。若间隙量过大,一方面转轴211运行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易使电机210噪声自让位孔30a传出外界,影响料理机400的运行品质。若间隙量过小,亦会影响转轴211的运行,故本实施例优选间隙量为1~2mm,既可以确保电机210转轴211稳定运行,又可以保证容置腔100a的密闭性,有效隔绝噪声。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若外罩体30开设有连接孔,连
接孔与安装件的间隙量亦为1~2mm,这里的安装件可以是设于电机210上的安装柱,该安装柱穿过连接孔并连接杯体310的底部。
65.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机体组件300,该机体组件300包括杯体310和电机组件200,该电机组件2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其中,外罩体30背离内罩体10的表面的凸设有多个连接柱31,杯体310连接于连接柱31,内罩体10的底部设有风道口10a。由于本机体组件3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66.在一实施例中,杯体310内设有刀具,电机210转轴211穿过让位孔30a并连接上述刀具,电机210运行以驱动刀具旋转来进行食物处理。具体地,如图2所示,杯体310周向设有四个安装耳,外罩体30的外底面设有四个连接柱31,一安装耳对应连接于一连接柱31,其中,连接柱31与第一安装柱33为上下连通的一体结构。也就是说,四条第一安装柱33和连接柱31的一体结构承载杯体310及杯体310内食物的重量,结构简单那可靠。
67.再次参照图2,进一步地,该机体组件300还包括风机组件330,风机组件330通过风道口10a抽取容置腔100a内的气体或向容置腔100a内吹送气体。本实施例中,电机组件200设有风道组件100,风道组件100包括内罩体10和外罩体30,内罩体10为一端开口的筒体,内罩体10的底部开设有风道口10a,外罩体30自开口套设于内罩体10外,外罩体30与内罩体10围合形成用于容纳电机210的容置腔100a,外罩体30的内侧壁与内罩体10的外侧壁之间形成风道,风道连通容置腔100a和风道口10a。当风机组件330运行时,风机333将容置腔100a内的气流自风道口10a吸出,以使容置腔100a内形成负压状态,容置腔100a外部的气流由风道引入容置腔100a内,这样,可在容置腔100a内形成气流流动,使得容置腔100a内外的空气得以交换。
68.在一实施例中,风机组件330包括蜗壳331、风机333及风管335,蜗壳331内形成风腔,风机333设于风腔内,风道口10a形成翻边结构,蜗壳331卡接翻边结构以使风腔连通容置腔100a,风管335连通风腔。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中,蜗壳331朝向风道口10a的一侧开设有吸风口,翻边结构设于内罩体10的外底面,并相对该外底面凸出少许,围成风道口10a的边缘周向向外卷曲翻折,蜗壳331卡接于翻边结构。蜗壳331内可设便于导流的螺线结构,或者,蜗壳331的外形可制成顺风机333吹出的风向的螺旋结构,亦或者,蜗壳331可简单制成半圆或半椭圆的形状,只要蜗壳331可以实现良好的导风效果,在此不多作形状的限定。
69.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料理机400,料理机400包括:
70.壳体410,壳体410形成安装空间,并设有连通安装空间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71.机体组件300,该机体组件3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机体组件300设于安装空间内。由于本料理机4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72.结合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5,在此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料理机400的壳体410大致呈长方体状,壳体410内形成安装空间,上述机体组件300设于安装空间内。壳体410侧壁上伸出出料口,供杯体310内的流质流出,壳体410上端设有入料口,入料口旋设杯盖,打开杯盖,用户可将待料理的食物放入杯体310。
73.以料理机400水平放置为例,安装空间内,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电机组件200和杯体310,电机组件200包括风道组件100和电机210,风道组件100形成容置腔100a,电机210设
于容置腔100a内。风道组件100包括外罩体30和内罩体10,外罩体30和内罩体10间形成连通容置腔100a的风道,外部气流自进风口进入安装空间,再经由风道进入容置腔100a,与电机210换热后,被风机333吸出,并随风管335自出风口排出。如此,在保证电机210散热的同时对电机210导风罩结构进行优化,采用外罩体30和内罩体10配合安装以形成容纳电机210的容置腔100a,并用以隔绝电机210运行所产生的高频噪声,从而实现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提高电机210罩的隔声效果,提升料理机400的运行品质。
7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