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鞋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91802发布日期:2023-02-28 20:01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鞋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鞋凳。


背景技术:

2.手术过程通常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三大环节。其中,手术前及手术后医护人员均需要进行鞋子的更换。
3.但是,现有技术中通常设置发鞋机发放手术鞋,设置更鞋柜存储日常鞋,医护人员需要在更鞋柜处更换手术鞋,这需要医护人员需要拿着手术鞋走到更鞋柜处进行更换,不但流程繁琐,而且还会增加细菌传播的几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鞋凳,以解决更换鞋子流程繁琐的问题。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发鞋凳,包括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的一端开设有污鞋腔,另一端开设有净鞋腔,所述壳体主体转动连接有第一外壳板和第二外壳板,所述第一外壳板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污鞋腔,所述第二外壳板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净鞋腔,所述壳体主体上还设有信息载体,所述信息载体记录有工件信息,通过智能设备扫描所述工件信息,能向所述发鞋凳发送动作信号,使所述第一外壳板打开所述污鞋腔;当所述污鞋腔关闭且所述污鞋腔内收纳有污鞋时,所述第二外壳板打开所述净鞋腔。
7.作为发鞋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污鞋腔与所述净鞋腔内均开设有壳体卡接口,所述第一外壳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主体,另一端固连有第一锁扣,所述第二外壳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主体,另一端固连有第二锁扣;所述第一锁扣卡合于所述污鞋腔内的所述壳体卡接口中,所述第二锁扣卡合于所述净鞋腔内的所述壳体卡接口中。
8.作为发鞋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鞋凳还包括控制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能够接收所述动作信号,将所述第一锁扣推出所述污鞋腔内的所述壳体卡接口,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污鞋腔内的状态,当所述污鞋腔内的所述壳体卡接口内卡合有所述第一锁扣且所述污鞋腔内收纳有所述污鞋时,将所述第二锁扣推出所述净鞋腔内的所述壳体卡接口。
9.作为发鞋凳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显示灯和导光件,所述显示灯能够投影于所述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主体的上方,所述显示灯与所述控制组件和所述检测组件均通信连接;当所述污鞋腔内收纳有所述污鞋时,所述导光件显示第一灯光,当所述发鞋凳故障时,所述导光件显示第二灯光,当所述污鞋腔内未收纳有所述污鞋时,所述导光件显示第三灯光。
10.作为发鞋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主体的下方开设有垂直于所述发鞋凳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走线通道以及平行于所述发鞋凳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走线通道;所述第一走线通道内穿过有连接线缆,所述第二走线通道的两端被走线通道塞封堵。
11.作为发鞋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污鞋腔内设有通风孔和消毒单元,所述消毒单元用于对所述污鞋腔进行消毒操作,通过所述通风孔能够连通所述污鞋腔和外部环境。
12.作为发鞋凳的优选技术方案,一个所述污鞋腔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净鞋腔被配置为一个发鞋组,所述发鞋凳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发鞋组,所述发鞋组在垂直于所述发鞋凳的长度的方向上并排设置。
13.作为发鞋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净鞋腔内还设有第二连杆、第二分隔板和第二鞋罩,所述第二分隔板贴设于所述第二外壳板位于所述净鞋腔内的一侧,所述第二分隔板背离所述第二外壳板的一侧固连有所述第二鞋罩,所述第二鞋罩开设有第二鞋槽,当净鞋的一端部分置于所述第二鞋槽内时,所述净鞋的鞋底抵靠于所述第二分隔板背离所述第二外壳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外壳板,另一端滑设于所述净鞋腔的内侧壁。
14.作为发鞋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污鞋腔内还设有第一连杆、第一分隔板和第一鞋罩,所述第一分隔板贴设于所述第一外壳板位于所述污鞋腔内的一侧,所述第一分隔板背离所述第一外壳板的一侧固连有所述第一鞋罩,所述第一鞋罩开设有第一鞋槽,当所述污鞋的一端部分置于所述第一鞋槽内时,所述污鞋的鞋底抵靠于所述第一分隔板背离所述第一外壳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板,另一端滑设于所述污鞋腔的内侧壁。
15.作为发鞋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污鞋腔内还设有第三连杆、第三分隔板和第三鞋罩,所述第三分隔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杆滑设于所述污鞋腔内侧壁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三分隔板的底端转动连接有隔板导轮,所述隔板导轮滑设于所述污鞋腔的内侧壁,所述第三分隔板背离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一侧固连有所述第三鞋罩,所述第三鞋罩开设有第三鞋槽,当所述污鞋的一端部分置于所述第三鞋槽内时,所述污鞋的鞋底抵靠于所述第三分隔板背离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分隔板,另一端滑设于所述污鞋腔的内侧壁。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本发鞋凳利用第一外壳板能够打开或封闭污鞋腔的设计,让使用人员能通过智能设备发送动作信号的方式,使第一外壳板打开污鞋腔,从而方便了医护人员放置污鞋的操作,保证了发鞋凳对污鞋收纳的动作能够顺利完成;借助污鞋腔关闭且污鞋腔内收纳有污鞋时,第二外壳板打开净鞋腔的设计,能够使得净鞋腔准确且及时的打开,从而确保了医护人员的换鞋操作能够高效地完成。上述设计分别降低了污鞋腔与净鞋腔误开的风险,保证了污鞋腔与净鞋腔的洁净,同时还提高了医护人员存鞋操作与取鞋操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鞋凳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鞋凳的爆炸图。
20.图中:
21.110、壳体主体;111、壳体卡接口;120、壳体底座;121、底座脚垫;122、第一走线通道;123、走线通道塞;130、侧面壳体;141、壳体顶盖;142、导光件;143、乘坐垫;144、信息载体;
22.210、第二连杆;220、第二分隔板;230、第二外壳板;231、第二锁扣;240、第二鞋罩;
23.310、第一连杆;320、第一分隔板;330、第一外壳板;331、第一锁扣;340、第一鞋罩;350、第三分隔板;351、隔板导轮;360、第三鞋罩。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鞋凳,包括壳体主体110;壳体主体110的一端开设有污鞋腔,另一端开设有净鞋腔,壳体主体110转动连接有第一外壳板330和第二外壳板230,第一外壳板330用于打开或封闭污鞋腔,第二外壳板230用于打开或封闭净鞋腔,壳体主体110上还设有信息载体144,信息载体144记录有工件信息,通过智能设备扫描工件信息,能向发鞋凳发送动作信号,使第一外壳板330打开污鞋腔;当污鞋腔关闭且污鞋腔内收纳有污鞋时,第二外壳板230打开净鞋腔。具体地,壳体主体110的材质为6061铝合金。
29.本发鞋凳利用第一外壳板330能够打开或封闭污鞋腔的设计,让使用人员能通过智能设备发送动作信号的方式,使第一外壳板330打开污鞋腔,从而方便了医护人员放置污鞋的操作,保证了发鞋凳对污鞋收纳的动作能够顺利完成;借助污鞋腔关闭且污鞋腔内收纳有污鞋时,第二外壳板230打开净鞋腔的设计,能够使得净鞋腔准确且及时的打开,从而确保了医护人员的换鞋操作能够高效地完成。上述设计分别降低了污鞋腔与净鞋腔误开的风险,保证了污鞋腔与净鞋腔的洁净,同时还提高了医护人员存鞋操作与取鞋操作的效率。
30.作为优选,乘坐垫143安装于壳体主体110的上方。乘坐垫143的设置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乘坐位置,乘坐位置的设计使得位于乘坐位置上的医护人员通过转动身体的方式即可使腿部移动至污鞋腔或净鞋腔的附近,上述人性化设计进一步地提高了医护人员换鞋操作的效率。
31.具体地,智能设备优选为手机,信息载体144安装于壳体主体110上,手机能收集并处理工件信息,将其转化为可视化信息,使用人员在接收到可视化信息后,能利用手机向收信组件发送动作信号,使第一外壳板330打开污鞋腔。
32.在本实施例中,污鞋腔与净鞋腔内均开设有壳体卡接口111,第一外壳板33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壳体主体110,另一端固连有第一锁扣331,第二外壳板23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壳体主体110,另一端固连有第二锁扣231;第一锁扣331卡合于污鞋腔内的壳体卡接口111中,第二锁扣231卡合于净鞋腔内的壳体卡接口111中。通过调整第一锁扣331与污鞋腔内的壳体卡接口111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完成对污鞋腔打开或封闭状态的切换,通过调整第二锁扣231与净鞋腔内的壳体卡接口111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完成对净鞋腔打开或封闭状态的切换。第一锁扣331、第二锁扣231与壳体卡接口111的结构简单可靠,生产成本低,同时还能够保证动作准确且有效的完成。
33.具体地,壳体卡接口111为壳体主体110经过冷压变形后形成;第二外壳板230和第一外壳板330的材料均为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copolymer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第一锁扣331和第二锁扣231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34.进一步地,发鞋凳还包括控制组件和检测组件,控制组件能够接收动作信号,将第一锁扣331推出污鞋腔内的壳体卡接口111,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污鞋腔内的状态,当污鞋腔内的壳体卡接口111内卡合有第一锁扣331且污鞋腔内收纳有污鞋时,将第二锁扣231推出净鞋腔内的壳体卡接口111。具体地,控制组件与控制组件通信连接;污鞋腔内的壳体卡接口111内可伸缩设置有第一推动件,第一推动件用于将第一锁扣331推出壳体卡接口111,净鞋腔内的壳体卡接口111内可伸缩设置有第二推动件,第二推动件用于将第二锁扣231推出壳体卡接口111;控制组件能够驱动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移动。上述结构工作准确可靠,保证了污鞋腔与净鞋腔的打开操作能够准确且顺利地完成。
35.本实施例中,通过医护人员推动第一外壳板330的操作,能使第一锁扣331卡合于污鞋腔内的壳体卡接口111;通过医护人员推动第二外壳板230的操作,能使第二锁扣231卡合于净鞋腔内的壳体卡接口111。
36.再进一步地,还包括显示灯和导光件142,显示灯能够投影于导光件142,导光件142安装于壳体主体110的上方,显示灯与控制组件和检测组件均通信连接;当污鞋腔内收纳有污鞋时,导光件142显示第一灯光,当发鞋凳故障时,导光件142显示第二灯光,当污鞋腔内未收纳有污鞋时,导光件142显示第三灯光。上述设计使得医护人员通过观察导光件142的方式即可了解污鞋腔与净鞋腔内的状态,从而避免了医护人员在无法完成换鞋操作的发鞋凳上浪费时间的情况,上述设置减少了医护人员换鞋操作中的不必要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医护人员换鞋的效率。
37.具体地,当导光件142显示第一灯光时,显示灯熄灭;当导光件142显示第二灯光时,显示灯发出红光;当导光件142显示第三灯光时,显示灯发出绿光。
38.在本实施例中,壳体主体110的顶面安装有壳体顶盖141,壳体顶盖141与壳体主体110的顶面围成了控制组件腔,控制组件与部分检测组件安装于控制组件腔内;壳体顶盖141的顶面还安装有导光件142和显示灯,乘坐垫143罩设于导光件142上,壳体顶盖141的外表面贴设有多个信息载体144。
39.作为优选,壳体主体110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显示灯和导光件142均安装于安装
槽内,乘坐垫143封堵安装槽。壳体顶盖141的材质为abs,导光件142的材质为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乘坐垫143的材质为硅胶。
40.具体地,本发鞋凳的外表面还标记有尺码,供医护人员识别,医护人员根据鞋的尺码,能够确认自己所需使用的发鞋凳。
41.在本实施例中,壳体主体110的下方开设有垂直于发鞋凳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走线通道122以及平行于发鞋凳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走线通道;第一走线通道122内穿过有连接线缆,第二走线通道的两端被走线通道塞123封堵。上述设置为与发鞋凳相连接的连接线缆提供了设置的空间,方便了多个发鞋凳在垂直于发鞋凳的长度的方向上并排设置时的连接线缆布置,走线通道塞123封堵第二走线通道的设置能够避免外部环境中的灰尘、碎屑或虫蚁进入第二走线通道内,提高了发鞋凳整体的洁净程度。
42.作为优选,壳体主体110的两个侧面均固连有侧面壳体130,侧面壳体130的材质为abs。侧面壳体130的设置实现了对壳体主体110侧面的防护效果。
43.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走线通道内穿过有连接线缆,第一走线通道122的两端被走线通道塞123封堵。
44.作为优选,壳体主体110的底面固连有壳体底座120,壳体底座120通过底座脚垫121与地面相接触,第一走线通道122和第二走线通道均开设于壳体底座120上。具体地,壳体底座120上还开设有多条走线通道,多条走线通道均位于水平平面内且延伸方向各不相同,未穿设有连接线缆的走线通道的两端均被走线通道塞123封堵。具体地,壳体底座120的材质为abs,底座脚垫121的材质为橡胶,走线通道塞123的材质为abs,第一走线通道122与第二走线通道均由金属管围成,金属管的材质为6061铝合金。
45.作为优选,污鞋腔内设有通风孔和消毒单元,消毒单元用于对污鞋腔进行消毒操作,通过通风孔能够连通污鞋腔和外部环境。上述设置保证了发鞋凳对污鞋的消毒与通风的效果,有效地降低了污鞋对工作环境的污染,保障了工作环境的整洁卫生。
46.具体地,消毒单元(图中未示出)设于污鞋腔内,包括等离子体消毒装置和紫外消毒装置,可实现对污鞋腔消毒和除臭的作用。通风孔(图中未示出)开设于污鞋腔的左右两侧和底部,能够实现对污鞋腔通风的效果,进而能够避免污鞋腔因长时间封闭而产生异味,影响发鞋凳后续的使用。
47.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污鞋腔和与该污鞋腔对应的净鞋腔被配置为一个发鞋组,发鞋凳包括至少一个发鞋组,发鞋组在垂直于发鞋凳的长度的方向上并排设置。多个发鞋组的设置极大地提高了医护人员换鞋操作的效率;并排设置减少了发鞋组占用的空间,方便了医护人员寻找对应的污鞋腔和净鞋腔。具体地,发鞋组还包括对应的导光件142、显示灯、控制组件和检测组件。
48.作为优选,净鞋腔内还设有第二连杆210、第二分隔板220和第二鞋罩240,第二分隔板220贴设于第二外壳板230位于净鞋腔内的一侧,第二分隔板220背离第二外壳板230的一侧固连有第二鞋罩240,第二鞋罩240开设有第二鞋槽,当净鞋的一端部分置于第二鞋槽内时,净鞋的鞋底抵靠于第二分隔板220背离第二外壳板230的一侧,第二连杆21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外壳板230,另一端滑设于净鞋腔的内侧壁。具体地,第二连杆210的材质为不锈钢,第二分隔板220的材质为不锈钢,第二鞋罩240的材质为abs。
49.上述结构稳定可靠,使得净鞋腔在打开时,位于第二鞋罩240内的净鞋能够部分伸
出净鞋腔,从而方便了医护人员的取放,第二分隔板220与第二鞋罩240的设置实现了对净鞋的定位,减少了净鞋在净鞋腔内的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降低了净鞋腔因净鞋与净鞋腔内构件发生冲突纠缠而无法顺利开启或关闭的风险,保证了净鞋腔能够顺利且高效的工作。第二连杆210的设置限定了第二分隔板220与第二鞋罩240在净鞋腔内转动的轨迹,降低了第二分隔板220与第二鞋罩240在转动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的风险。
50.污鞋腔内还设有第一连杆310、第一分隔板320和第一鞋罩340,第一分隔板320贴设于第一外壳板330位于污鞋腔内的一侧,第一分隔板320背离第一外壳板330的一侧固连有第一鞋罩340,第一鞋罩340开设有第一鞋槽,当污鞋的一端部分置于第一鞋槽内时,污鞋的鞋底抵靠于第一分隔板320背离第一外壳板330的一侧,第一连杆31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外壳板330,另一端滑设于污鞋腔的内侧壁。具体地,第一连杆310的材质为不锈钢,第一分隔板320的材质为不锈钢,第一鞋罩340的材质为abs。
51.上述结构稳定可靠,使得污鞋腔在打开时,位于第一鞋罩340内的污鞋能够部分伸出污鞋腔,从而方便了医护人员的取放,第一分隔板320与第一鞋罩340的设置实现了对污鞋的定位,减少了污鞋在污鞋腔内的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降低了污鞋腔因污鞋与污鞋腔内构件发生冲突纠缠而无法顺利开启或关闭的风险,保证了污鞋腔能够顺利且高效的工作。第一连杆310的设置限定了第一分隔板320与第一鞋罩340在污鞋腔内转动的轨迹,降低了第一分隔板320与第一鞋罩340在转动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的风险。
52.进一步地,污鞋腔内还设有第三连杆、第三分隔板350和第三鞋罩360,第三分隔板350的侧面与第一连杆310滑设于污鞋腔内侧壁的一端转动连接,且第三分隔板350的底端转动连接有隔板导轮351,隔板导轮351滑设于污鞋腔的内侧壁,第三分隔板350背离第一分隔板320的一侧固连有第三鞋罩360,第三鞋罩360开设有第三鞋槽,当污鞋的一端部分置于第三鞋槽内时,污鞋的鞋底抵靠于第三分隔板350背离第一分隔板320的一侧,第三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三分隔板350,另一端滑设于污鞋腔的内侧壁。具体地,第三连杆的材质为不锈钢,第三分隔板350的材质为不锈钢,第三鞋罩360的材质为abs,隔板导轮351的材质为橡胶。
53.通过第三连杆的设计,使得第一外壳板330在转动时,能够同时带动第三分隔板350和固连于第三分隔板350上的第三鞋罩360进行转动,使位于第三鞋罩360内的污鞋能够部分伸出污鞋腔,从而方便了医护人员的取放,第三分隔板350与第三鞋罩360的设置实现了对污鞋的定位。隔板导轮351的设计,避免了第三分隔板350的底端与污鞋腔的内侧壁的直接摩擦,保障了污鞋腔的开启与关闭动作能够顺利完成,同时还延长了发鞋凳的使用寿命。第三连杆于隔板导轮351的设置减少了第三分隔板350及收纳于第三鞋罩360内污鞋在污鞋腔内的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降低了污鞋腔因污鞋与污鞋腔内构件发生冲突纠缠而无法顺利开启或关闭的风险,保证了污鞋腔能够顺利且高效的工作。第第三连杆的设置还限定了第三分隔板350与第三鞋罩360在污鞋腔内转动的轨迹,降低了第三分隔板350与第三鞋罩360在转动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的风险。具体地,第三分隔板350与第一分隔板320在第一外壳板330打开与封闭的过程中始终平行。
54.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
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