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桌和组合家具

文档序号:30556884发布日期:2022-06-29 02:59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桌和组合家具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桌和组合家具。


背景技术:

2.多功能摆架(也称“变形金刚桌”),通过运用“摆”的原理实现了架子与桌子之间的灵活转换,可对有限空间进行充分利用,且满足了家具的多用性。但该多功能摆架需要地面支撑,并且为了防止侧翻,其底部需要设置较大和较重的支架,导致占用空间相对较大,且重量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折叠桌和组合家具,实现了书架与桌子灵活转换,能够节省空间和减小重量,用户体验好。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叠桌,所述折叠桌包括:第一板体,用于安装在家具的支撑架上;至少一个第二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并排设置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板体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板体连接;并排设置的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板体的第三侧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板体连接,所述第三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其中,所述第一杆体、所述第二杆体、所述第三杆体和所述第四杆体能够一起相对所述第一板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且在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二板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板体平移,使得: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并排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一侧位于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二侧之间;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间隔地层叠设置。
5.可选地,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三杆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第四侧处,所述第四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所述第一杆体和/或所述第三杆体上可转动地设置有遮挡件,所述遮挡件能够在收纳状态和遮挡状态之间转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遮挡件处于收纳状态,其延伸方向与所连接的杆体的延伸方向一致;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遮挡件处于遮挡状态,所述遮挡件的远离所连接的杆体的自由端朝向与所连接杆体在所述第四侧处相对的杆体延伸,且所述遮挡件在所述第一板体的第四侧处位于层叠设置的相邻两个第二板体之间或位于相邻的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
6.可选地,所述遮挡件为可伸缩件,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遮挡件处于收缩状态;在所述遮挡状态,所述遮挡件处于伸长状态;所述遮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三杆体中的一者上,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三杆体中的另一者上设置有固定部,在所述第二位置,处于所述伸长状态的所述遮挡件的远离所连接的杆体的自由端能够安装在所述固定部处。
7.可选地,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三杆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第
四侧处,所述第四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所述第一杆体上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遮挡件,所述第三杆体上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二遮挡件;所述第一遮挡件和所述第二遮挡件分别能够在收纳状态和遮挡状态之间转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一遮挡件和所述第二遮挡件处于收纳状态,所述第一遮挡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杆体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二遮挡件与所述第三杆体的延伸方向一致;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一遮挡件和所述第二遮挡件均处于遮挡状态,所述第一遮挡件和所述第二遮挡件朝向彼此延伸,且在所述第一板体的第四侧位于层叠设置的相邻两个第二板体之间或位于相邻的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遮挡件和所述第二遮挡件中的至少一者为可伸缩件;和/或,所述第一遮挡件和所述第二遮挡件正对设置,所述第一遮挡件的远离第一杆体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遮挡件的远离第三杆体的自由端间隔或连接。
8.可选地,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板体的板面和所述第二板体的板面齐平,且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和/或,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板体的板面和所述第一板体的板面平行,且沿着竖直方向层叠设置。
9.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板体上设置有可折叠的支腿,所述支腿的高度与所述支撑架的高度相同,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支腿处于支撑状态;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支腿处于折叠状态。
10.可选地,所述折叠桌还包括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转动机构能够使所述第一板体带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杆体、所述第二杆体、所述第三杆体和所述第四杆体一起相对所述支撑架转动。
11.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板体上设置有可折叠的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靠近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二支腿靠近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三侧;其中: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支腿处于折叠状态;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支腿处于支撑状态;所述转动机构能够使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倾斜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位于所述第二侧处的侧边与位于所述第三侧处的侧边的高度位置不同;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为可伸缩件,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的支撑高度不同。
12.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组合家具,所述组合家具包括上述第一方面的折叠桌,所述家具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折叠桌的第一板体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13.可选地,所述家具包括床,所述支撑架包括所述床的扶手。
14.在上述方案中,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能够一起相对第一板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且在转动过程中,第二板体能够相对第一板体平移,使得在第一位置处,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并排设置在同一平面内,这样折叠桌形成较大的板面,可作为桌子使用;在第二位置处,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间隔地层叠设置,可作为书架使用,占用空间较小,从而实现了书架与桌子灵活转换,能够节省空间和减小重量,用户体验较好。
15.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
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7.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桌的一种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的折叠桌的另一种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桌的一种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3所示的折叠桌的另一种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桌的一种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家具的一种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图6所示的组合家具的另一种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桌的一种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折叠桌的另一种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折叠桌包括第一板体1、至少一个第二板体2、并排设置的第一杆体p1和第二杆体p2以及并排设置的第三杆体p3和第四杆体p4。
26.其中,第一板体1用于安装在家具的支撑架上。至少一个第二板体2位于第一板体1的一侧。第一杆体p1和第二杆体p2在第一板体1和至少一个第二板体2的第二侧与第一板体1和至少一个第二板体2连接。第三杆体p3和第四杆体p4在第一板体1和至少一个第二板体2的第三侧与第一板体1和至少一个第二板体2连接,第三侧与第二侧相对。
27.第一杆体p1、第二杆体p2、第三杆体p3和第四杆体p4能够一起相对第一板体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且在转动过程中,第二板体2能够相对第一板体1平移。如图1所示,在第一位置处,至少一个第二板体2与第一板体1并排设置在同一平面内,至少一个第二板体2位于第一板体1的第一侧,第一侧位于第三侧和第二侧之间,这样折叠桌形成较大的板面,可作为桌子使用。如图2所示,在第二位置处,至少一个第二板体2与第一板体1间隔地层叠设置,这样折叠桌可以作为书架使用,占用空间较小。也就是说,本技术实施例的折叠桌,能够在书架与桌子之间灵活转换,实现了家具的灵活多用性,能够节省空间,提升用户体验。
28.进一步地,由于本技术的折叠桌可与家具结合使用,而家具本身重量一般较大,因此折叠桌与家具连接后,可有效防止折叠桌侧翻,这样无需为了避免折叠桌侧翻而设计较大较重的底部支架,可减小折叠桌的重量和体积,有利于进一步节省空间,同时也能够降低成本。
29.继续参考图1和图2,当相邻板体之间的间距较大时,为了防止放置在板体上的物品如书掉落。在第二位置,第一杆体p1和第三杆体p3位于第一板体1的第四侧处,第四侧与第一侧相对;第一杆体p1和/或第三杆体p3上可转动地设置有遮挡件z,遮挡件z能够在收纳状态和遮挡状态之间转动。如图1所示,在第一位置处,遮挡件z处于收纳状态,其延伸方向
与所连接的杆体如第一杆体p1的延伸方向一致。如图2所示,在第二位置处,遮挡件z处于遮挡状态,遮挡件z的远离所连接的杆体如第一杆体p1的自由端朝向与连接杆体如第一杆体p1在第四侧处相对的杆体如第三杆体p3延伸,且遮挡件z在第一板体1的第四侧处可位于层叠设置的相邻两个第二板体2之间或位于相邻的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之间。在图2中,遮挡件z位于相邻的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之间。可以理解的是,也可在相邻的第二板体2之间设置遮挡件z。
30.并且,遮挡件z为可伸缩件。如图1所示,在收纳状态,遮挡件z处于收缩状态。如图2所示,在遮挡状态,遮挡件z处于伸长状态。遮挡件z设置在第一杆体p1和第三杆体p3中的一者上,第一杆体p1和第三杆体p3中的另一者上设置有固定部g,在第二位置,处于伸长状态的遮挡件z的远离所连接的杆体的自由端能够安装在固定部g处。在图1和图2中,遮挡件z设置在第一杆体p1上,固定部g设置在第三杆体p3。遮挡件包括两段,在如图1所示的收纳状态,位于顶部的第一段可收纳在位于底部的第二段内;在如图2所示的遮挡状态,第二段的一端可与第一杆体p1可转动连接,第一段伸出第二段设置,且第一段的远离第二段的自由端能够安装在固定部g处。另外,需说明的是,还可以在其他杆体上设置遮挡件z,并且折叠件z的位置和数量也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31.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桌的一种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折叠桌的另一种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第二位置,第一杆体p1和第三杆体p3位于第一板体1的第四侧处,第四侧与第一侧相对。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杆体p1上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遮挡件z1,第三杆体p3上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二遮挡件z2;第一遮挡件z1和第二遮挡件z2分别能够在收纳状态和遮挡状态之间转动。
32.如图3所示,在第一位置处,第一遮挡件z1和第二遮挡件z2处于收纳状态,第一遮挡件z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杆体p1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遮挡件z2与第三杆体p3的延伸方向一致。
33.如图4所示,在第二位置处,第一遮挡件z1和第二遮挡件z2均处于遮挡状态,第一遮挡件z1和第二遮挡件z2朝向彼此延伸,且在第一板体1的第四侧位于层叠设置的相邻两个第二板体2之间或位于相邻的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之间。
34.并且,在一个例子中,第一遮挡件z1和第二遮挡件z2中的至少一者为可伸缩件。另外,第一遮挡件z1和第二遮挡件z2可正对设置,第一遮挡件z1的远离第一杆体p1的自由端和第二遮挡件z2的远离第三杆体p3的自由端间隔或连接。在图4中,第二遮挡件z2为可伸缩件,第一遮挡件z1和第二遮挡件z2正对设置,处于伸长状态的第二遮挡件z2的自由端与第一遮挡件z1连接,这样能够更好地防止物品从板体上掉落。
35.需说明的是,在图3和图4中,仅以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设置遮挡件”为例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还可在相邻的第二板体2之间设置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z2。
36.另外,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折叠桌,在第一位置处,第一板体1的板面和第二板体2的板面可齐平,且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在第二位置,第二板体2的板面和第一板体1的板面平行,且沿着竖直方向层叠设置。
37.并且,为了使桌子状态的折叠桌的状态更加稳定,以便提升用户体验效果,可在至少一个第二板体2上设置可折叠的支腿t,支腿t的高度与支撑架的高度相同。在一个例子
中,支腿t可设置在距离第一板体1最远的的第二板体2上。在第一位置,折叠桌形成较大的板面,可作为桌子使用,支腿t处于支撑状态,使桌面的状态更加稳定。在第二位置,第二板体2与第一板体2间隔地层叠设置,可以作为书架使用,此时无需支撑桌面,支腿t处于折叠状态,能够减少占用空间。
38.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桌的一种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折叠桌还可包括转动机构3,设置在第一板体1上,转动机构3能够使第一板体1带动至少一个第二板体2、第一杆体p1、第二杆体p2、第三杆体p3和第四杆体p4一起相对支撑架转动。
39.在一个例子中,转动机构3可使第一板体1绕第一中心线转动,第一中心线与第一板体1的第一侧处的侧边的延伸方向一致,这样当需要使用桌子时,转动机构3可使桌子的板面沿水平方向延伸,当无需使用桌子时,为了获得更大的空间,转动机构3可使桌子由沿水平方向延伸切换为沿竖直方向延伸,即可与墙面的延伸方向一致,方便收纳,能够节省空间。
40.在另一个例子中,如图5所示,至少一个第二板体2上设置有可折叠的第一支腿t1和第二支腿t2,第一支腿t1靠近第二板体2的第二侧,第二支腿t2靠近第二板体2的第三侧。在第二位置时,支腿t处于折叠状态。在第一位置,支腿t处于支撑状态;转动机构3能够使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倾斜转动,使得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的位于第二侧处的侧边与位于第三侧处的侧边的高度位置不同;第一支腿t1和第二支腿t2为可伸缩件,第一支腿t1和第二支腿t2的支撑高度不同。由于桌面倾斜设置,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用户使用桌子时的操作角度,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效果。
4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家具的一种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组合家具的另一种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和图7所示,组合家具可包括上述的折叠桌,家具10设置有支撑架101,折叠桌20的第一板体1安装在支撑架101上。其中,家具可为床,支撑架101可为床的扶手。
42.如图6所示,在第一位置,第二板体2与第一板体1并排设置在同一平面内,这样折叠桌形成较大的板面,可作为桌子使用;如图7所示,在第二位置,第二板体2与第一板体1间隔地层叠设置,这样折叠桌可作为书架使用,占用空间较小,从而实现了书架与桌子灵活转换,能够节省空间和减小重量,用户体验较好。
43.本技术实施例的折叠桌,取消了多功能摆架的底部支架,不再局限于地板上,可将其应用在家具上如双层床或上床下桌的上铺,实现安装固定在床上的“横为桌,竖为架”的目的,从而能够节约空间的,提高空间的有效利用率,方便使用者/学生在床上写作业、使用电脑等。
44.具体地,由于单独的桌子,需要每次使用前取出,使用后再放回,操作十分不方便,且占用空间相对较大。本技术实施例的折叠桌,可在学生宿舍的上铺广泛应用,将折叠桌固定在上铺床边的围栏/扶手上,同时可对板体的宽度和数量进行调整,将双边摆调整为单边摆,最下面的板体可与围栏/扶手连接,围栏/扶手可作为一侧的桌腿,并可在最上面一层板体上设置可折叠的支腿。这样折叠桌竖起作为书架使用时可将支腿折叠,收纳在板体下方,当折叠桌横向摆成桌子时可将板体下方的支腿展开作为桌腿。即不作为桌子使用时还可作为床边的书架来使用,桌子和书架之间的转换非常方便。
45.进一步地,由于家具本身重量一般较大,因此折叠桌与家具连接后,可有效防止折
叠桌侧翻,这样无需为了避免折叠桌侧翻而设计较大较重的底部支架,可减小折叠桌的重量和体积,有利于进一步节省空间,同时也能够降低成本,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46.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