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14399发布日期:2022-06-15 10:44阅读:96来源:国知局
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2.空气炸锅利用高速空气循环的原理,将空气变成“油”,快速加热和脆化食物,做出和油炸类似的美味食物,由于空气炸锅需油量少,烹饪出的食物更加健康,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3.相关技术中的空气炸锅,一般具有用于放置食物的烹饪组件以及位于烹饪组件底部的发热件,烹饪组件的底壁大多为平底结构或是滤网结构,但是,平底结构的烹饪组件在烹饪食材时,油会积聚在烹饪组件的底部,影响口感,并且,由于发热件与平底结构的距离较近,导致位于发热件的高温区内的食材容易焦糊;而滤网结构的烹饪组件虽然油滴可以由滤网中滴落,但是,需要单独设置接油盒等结构,导致产品结构复杂,也不便于清洗,并且,也同样具有位于发热件的高温区内的食材容易焦糊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炸锅,以解决位于发热件的高温区内的食材容易焦糊的问题。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机体,机体内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底部具有第一发热件;烹饪组件,可分离地设置在容纳腔中,并位于第一发热件的上方,烹饪组件包括内锅,内锅的底壁向上凸出形成中间高外周低的结构。
6.本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空气炸锅包括机体和烹饪组件,机体内设置有容纳腔和第一发热件,烹饪组件用于盛放待烹饪食材,且放置在第一发热件的上方,烹饪组件包括内锅,内锅的底壁向上凸出形成中间高外周低的结构,使得内锅的底壁中间部分距离第一发热件较远,从而使得内锅的底壁中间位置不直接与第一发热件接触,导热均匀,不会使食材烧糊,并且,油脂能够从内锅中间的高处流入内锅外圈的低处,使油脂不会聚集在内锅的中间高温处产生大量油烟,并且油脂集中在内锅的外周低处,也能够较好的与食材分离,提升食材的口感;进一步地,相比于平底结构,设置内锅的底壁向上凸出形成中间高外周低的结构,也使得内锅的结构强度好,不易变形。
7.另外,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气炸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8.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锅的底壁包括凸出部和平底部,平底部位于凸出部的外周并与凸出部相连接;第一发热件包括低温区和高温区,高温区位于凸出部的下方,低温区位于平底部的下方。
9.在这些实施例中,进一步说明了内锅的底壁包括凸出部和平底部,第一发热件包括高温区和低温区,其中,高温区的位置与凸出部相对应,位于凸出部的下方,由于凸出部与第一发热件之间的距离较大,从而使得高温区不直接与凸出部接触,凸出部受热均匀,不会使食材烧糊;而低温区的位置与平底部相对应,位于平底部的下方,平底部能够用于暂存
食材滴落的油脂、油滴等,并且,平底部与第一发热件之间的距离也较小,设置平底部与低温区的位置相对应,既能够对平底部进行加热,又不会使得平底部的温度过高,避免积聚在平底部处的油脂、油滴由于温度过高而产生大量油烟。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出部位于内锅内部的表面为平滑的弧面,凸出部和平底部之间平滑过渡连接。
11.在这些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凸出部与食材接触的表面为平滑的弧面,弧面并不影响食材的放置,并且,使得凸出部形状更规整,更有利于加工,也有利于油脂由凸出部沿着平滑的弧面滑动到位于外周的平底部,避免油脂聚集在凸出部上;进一步地,凸出部和平底部之间平滑过渡连接,避免油脂积聚在凸出部和平底部的连接处而导致难以清洗,同时,也能够使得油脂尽可能多地流到平底部上,远离高温区。
12.在一些实施例中,高温区与凸出部之间的间距为10mm至50mm。如此设置,使得高温区与凸出部之间的间距合理,既避免凸出部距离高温区过近而导致温度过高,食材容易焦糊,又避免凸出部距离高温区过远而导致高温区的大部分热量不能传递到凸出部上,导致热效率过低,影响烹饪效果。
13.在一些实施例中,高温区的外周边缘与平底部之间的距离为35mm至80mm。如此设置,使得平度部尽可能地远离高温区,避免积聚在平底部处的油脂、油渣受到过高温度而产生大量油烟;同时,由于内锅的底壁尺寸有限,限制高温区与平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80mm,也能够避免平底部距离高温区过远而导致高温区域过小,影响加热效率。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机体包括:主体,主体上设置有具有侧边开口和上端开口的容纳腔;机头组件,机头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主体,机头组件包括机头和盖体,盖体盖合在上端开口处,机头包括位于盖体下方的第二发热件,烹饪组件能够由侧边开口和上端开口中的任一个与主体分离。
15.在这些实施例中,机体包括主体和机头组件,在主体上设置有具有侧边开口和上端开口的容纳腔,烹饪组件能够由侧边开口和上端开口中的任一个与主体分离,使得烹饪组件既能够由侧边开口抽出,无需开盖,方便操作;又能够打开盖体由上方取出烹饪组件;实现了开盖式与抽屉式相结合,并且,在打开盖体的情况下还能够由斜上方取出烹饪组件,对拿取及放置烹饪组件的角度限制较小,操作便利;进一步地,在打开盖体并取出烹饪组件的情况下,也使得主体的容纳腔与外界的连通开口面积大,有利于对容纳腔的清洁,清洗无死角,具有使用方便、清洁彻底等多重优势。进一步地,机头包括位于盖体下方的第二发热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单独使用第一发热件加热,也可以配合第二发热件加热,也即上下双层加热,从而无需对食材进行翻面,有利于食材均匀受热,烹饪效率高。
16.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腔的底壁上设置有凹槽,第一发热件设置在凹槽中,第一发热件的上表面不高于容纳腔的底壁。
17.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发热件设置在容纳腔的底壁凹槽中,并限制第一发热件的上表面不高于容纳腔的底壁,使得第一发热件不会外露,在放置烹饪组件时,也不会压到第一发热件,并且,在向外抽拉烹饪组件时,也不会刮蹭到第一发热件,延长第一发热件的使用寿命。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底部的至少部分位于凹槽的外周,容纳腔的底壁支撑平底部。
19.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平底部的至少部分位于凹槽的外周,使得烹饪组件放
置在容纳腔中时,平底部的至少部分能够直接放置在容纳腔的底壁上,容纳腔的底壁直接支撑平底部,一方面,使得烹饪组件的重量不会直接压合在第一发热件上,延长第一发热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得平底部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第一发热件的侧部,减少第一发热件向平底部传递的热量,使得平底部的温度较低,进而避免积聚在平底部处的油脂、油渣受到过高温度而产生大量油烟。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头还包括:保护罩,围设在第二发热件的外部,保护罩不低于内锅的侧壁;内衬,设置在机头中,保护罩与内衬之间围合形成安装腔,第二发热件位于安装腔中;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一扇叶和围设在第一扇叶的外周的排风圈,排风圈与内衬相连接,排风圈位于盖体的上方;第二扇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并位于内衬和第二发热件之间。
21.在这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能够带动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转动。第一扇叶用于降低驱动电机的温度,避免驱动电机及周围空间温度过热而造成部件损坏。第二扇叶用于将第二发热件产生的热空气吹向容纳腔,保证食材的加热效果,并且,第二扇叶在将热空气吹向锅底时还能够吹散锅底的微量油烟,进一步起到无油烟的效果。在第一扇叶的四周设置排风圈,有利于吸入外界的冷空气,并将驱动电机周围的热空气经排风圈吹出,实现循环降温。此外,在盖体打开的情况下第二发热件若直接外露,很容易因误触而烫伤,因此,在第二发热件的下方罩设保护罩,可有效避免用户直接触碰到第二发热件,而且提高视觉安全性。进一步地,保护罩不低于内锅的侧壁,确保在将烹饪组件由主体的侧边开口抽出时保护罩不会与内锅的侧壁产生干涉,有利于实现将烹饪组件由侧边开口抽出,无需开盖,方便操作。
22.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罩包括罩侧壁和罩底壁,罩侧壁和/或罩底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如此设置,使得位于保护罩中的第二发热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多个通孔更快地散到容纳腔中,提升加热效率。
23.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为透明盖。如此设置,用户能够通过透明盖观察到烹饪腔体中的食物颜色、成熟度,进而对烹饪时长和温度等进行调整,避免焦糊,提升烹饪效果。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头与盖体之间可拆卸连接。如此设置,可以将盖体由机头上拆下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25.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26.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炸锅在开盖及取出烹饪组件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炸锅在隐藏烹饪组件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至图4附图标号说明:
31.10空气炸锅,110主体,111容纳腔,1111凹槽,112侧边开口,113上端开口,114第一
发热件,1141高温区,1142低温区,120机头组件,121机头,1211排风圈,122盖体,123第二发热件,124触控面板,125保护罩,126内衬,127驱动电机,128第一扇叶,129第二扇叶,130烹饪组件,131内锅,1311凸出部,1312平底部,132壳体,132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4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空气炸锅10。
33.然而,本技术可按照许多不同的形式例示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具体实施例。更确切地说,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技术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且将要把本技术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应被理解为本公开的实施形态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3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10,包括:机体,机体内设置有容纳腔111,容纳腔111的底部具有第一发热件114;烹饪组件130,可分离地设置在容纳腔111中,并位于第一发热件114的上方,烹饪组件130包括内锅131,内锅131的底壁向上凸出形成中间高外周低的结构。
35.本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空气炸锅10包括机体和烹饪组件130,机体内设置有容纳腔111和第一发热件114,烹饪组件130用于盛放待烹饪食材,且放置在第一发热件114的上方,烹饪组件130包括内锅131,内锅131的底壁向上凸出形成中间高外周低的结构,使得内锅131的底壁中间部分距离第一发热件114较远,从而使得内锅131的底壁中间位置不直接与第一发热件114接触,导热均匀,不会使食材烧糊,并且,油脂能够从内锅131中间的高处流入内锅131外圈的低处,使油脂不会聚集在内锅131的中间高温处产生大量油烟,并且油脂集中在内锅131的外周低处,也能够较好的与食材分离,提升食材的口感;进一步地,相比于平底结构,设置内锅131的底壁向上凸出形成中间高外周低的结构,也使得内锅131的结构强度好,不易变形。
36.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组件130还包括壳体132,壳体132与内锅131相连接,壳体132围设在内锅131的外部,能够防止内锅131外露,壳体132上具有把手1321,便于取出烹饪组件130。
37.对于内锅131和第一发热件114的具体结构及相互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内锅131的底壁包括凸出部1311和平底部1312,平底部1312位于凸出部1311的外周并与凸出部1311相连接;第一发热件114包括低温区1142和高温区1141,高温区1141位于凸出部1311的下方,低温区1142位于平底部1312的下方。
38.在这些实施例中,进一步说明了内锅131的底壁包括凸出部1311和平底部1312,第一发热件114包括高温区1141和低温区1142,其中,高温区1141的位置与凸出部1311相对应,位于凸出部1311的下方,由于凸出部1311与第一发热件114之间的距离较大,从而使得高温区1141不直接与凸出部1311接触,凸出部1311受热均匀,不会使食材烧糊;而低温区1142的位置与平底部1312相对应,位于平底部1312的下方,平底部1312能够用于暂存食材滴落的油脂、油滴等,并且,平底部1312与第一发热件114之间的距离也较小,设置平底部1312与低温区1142的位置相对应,既能够对平底部1312进行加热,又不会使得平底部1312的温度过高,避免积聚在平底部1312处的油脂、油滴由于温度过高而产生大量油烟。
39.在具体应用中,第一发热件114为发热管,呈多圈的分布。可以理解的是,高温区
1141和低温区1142为一体成型的整体,此处是为了便于说明而进行的区域划分。相关技术中的发热管的根部不可避免的具有冷端,具体地,发热管根部长度35mm至55mm范围内为冷针,不发热,该部分的发热管形成第一发热件114的低温区1142;而与发热管的根部相连的管体可以弯曲、盘绕分布,形成多圈管体,这一部分的管体正常发热,形成第一发热件114的高温区1141。
40.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出部1311位于内锅131内部的表面为平滑的弧面,凸出部1311和平底部1312之间平滑过渡连接。
41.在这些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凸出部1311与食材接触的表面为平滑的弧面,弧面并不影响食材的放置,并且,使得凸出部1311形状更规整,更有利于加工,也有利于油脂由凸出部1311沿着平滑的弧面滑动到位于外周的平底部1312,避免油脂聚集在凸出部1311上;进一步地,凸出部1311和平底部1312之间平滑过渡连接,避免油脂积聚在凸出部1311和平底部1312的连接处而导致难以清洗,同时,也能够使得油脂尽可能多地流到平底部1312上,远离高温区1141。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高温区1141与凸出部1311之间的间距为10mm至50mm。如此设置,使得高温区1141与凸出部1311之间的间距合理,既避免凸出部1311距离高温区1141过近而导致温度过高,食材容易焦糊,又避免凸出部1311距离高温区1141过远而导致高温区1141的大部分热量不能传递到凸出部1311上,导致热效率过低,影响烹饪效果。
43.如图1所示,图1中高温区1141与凸出部1311之间的间距标注为h,值得说明的是,图1中标注的h为高温区1141与凸出部1311的最高点之间的距离,也即高温区1141与凸出部1311之间的最大距离满足大于等于10mm小于等于50mm;可以理解的是,高温区1141与凸出部1311其他较低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甚至高温区1141与凸出部1311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也满足大于等于10mm小于等于50mm,也即高温区1141与凸出部1311的最小距离也在10mm至50mm之间。
4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高温区1141的外周边缘与平底部1312之间的距离为35mm至80mm。如此设置,使得平度部尽可能地远离高温区1141,避免积聚在平底部1312处的油脂、油渣受到过高温度而产生大量油烟;同时,由于内锅131的底壁尺寸有限,限制高温区1141与平底部1312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80mm,也能够避免平底部1312距离高温区1141过远而导致高温区1141域过小,影响加热效率。
45.如图1所示,图1中高温区1141的外周边缘与平底部1312之间的距离标注为l,值得说明的是,图1中标注的l为高温区1141的外周边缘与平底部1312的外圈边缘之间的距离,也即高温区1141的外周边缘与平底部1312之间的最大距离,需满足大于等于35mm小于等于80mm;可以理解的是,高温区1141的外周边缘与平底部1312的内圈边缘之间的距离也满足大于等于35mm小于等于80mm,也即高温区1141的外周边缘与平底部1312之间的最小距离也在35mm至80mm之间。
46.对于机体的具体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机体包括:主体110,主体110上设置有具有侧边开口112和上端开口113的容纳腔111;机头组件120,机头组件120可转动地连接于主体110,机头组件120包括机头121和盖体122,盖体122盖合在上端开口113处,机头121包括位于盖体122下方的第二发热件123,烹饪组件130能够由侧边开口112和上端开口113中的任一个与主体110分离。
47.在这些实施例中,机体包括主体110和机头组件120,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主体110上设置有具有侧边开口112和上端开口113的容纳腔111,烹饪组件130能够由侧边开口112和上端开口113中的任一个与主体110分离,使得烹饪组件130既能够由侧边开口112抽出,无需开盖,方便操作;又能够打开盖体122由上方取出烹饪组件130;实现了开盖式与抽屉式相结合,并且,在打开盖体122的情况下还能够由斜上方取出烹饪组件130,对拿取及放置烹饪组件130的角度限制较小,操作便利;进一步地,在打开盖体122并取出烹饪组件130的情况下,也使得主体110的容纳腔111与外界的连通开口面积大,有利于对容纳腔111的清洁,清洗无死角,具有使用方便、清洁彻底等多重优势。进一步地,机头121包括位于盖体122下方的第二发热件123,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单独使用第一发热件114加热,也可以配合第二发热件123加热,也即上下双层加热,从而无需对食材进行翻面,有利于食材均匀受热,烹饪效率高。
48.在具体应用中,第一发热件114和第二发热件123可以持续加热,也可以间歇加热,可以同步加热,也可以交替加热。
49.可选地,第二发热件123为发热管,呈多圈的分布。
50.为了方便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机头组件120还包括触控面板124,触控面板124设置在机头121的顶面,触控面板124方便用户操作。
51.对于机头121与主体110之间的连接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机头121的第一端具有向下延伸的支撑部,支撑部用于与空气炸锅10的主体110可转动连接,盖体122连接于机头121的第二端,并围绕机头121的第二端周向分布。可选地,盖体122为透明盖,机头121的中间段横置在容纳腔111的上方,通过机头121第一端向下延伸的支撑部连接于主体110,而将透明盖设置在机头121的第二端,由于支撑部主要位于机头121的第一端,降低了机头121支撑结构遮挡透明盖的问题,可在保证机头121的安装稳定度的情况下,为透明盖留有足够的安装和外露空间,保证可视效果。而且,使透明盖围绕连接部周向分布,有利于用户多角度观察容纳腔111中的食材,提高可视效果。
52.对于第一发热件114的具体设置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容纳腔111的底壁上设置有凹槽1111,第一发热件114设置在凹槽1111中,第一发热件114的上表面不高于容纳腔111的底壁。
53.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发热件114设置在容纳腔111的底壁凹槽1111中,并限制第一发热件114的上表面不高于容纳腔111的底壁,使得第一发热件114不会外露,在放置烹饪组件130时,也不会压到第一发热件114,并且,在向外抽拉烹饪组件130时,也不会刮蹭到第一发热件114,延长第一发热件114的使用寿命。
5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平底部1312的至少部分位于凹槽1111的外周,容纳腔111的底壁支撑平底部1312。
55.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平底部1312的至少部分位于凹槽1111的外周,使得烹饪组件130放置在容纳腔111中时,平底部1312的至少部分能够直接放置在容纳腔111的底壁上,容纳腔111的底壁直接支撑平底部1312,一方面,使得烹饪组件130的重量不会直接压合在第一发热件114上,延长第一发热件114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得平底部1312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第一发热件114的侧部,减少第一发热件114向平底部1312传递的热量,使得平底部1312的温度较低,进而避免积聚在平底部1312处的油脂、油渣受到过高温度而产生
大量油烟。
5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机头121还包括:保护罩125,围设在第二发热件123的外部;内衬126,设置在机头121中,保护罩125与内衬126之间围合形成安装腔,第二发热件123位于安装腔中;驱动电机127、与驱动电机127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一扇叶128和围设在第一扇叶128的外周的排风圈1211,排风圈1211与内衬126相连接,排风圈1211位于盖体122的上方;第二扇叶129,与驱动电机127的输出轴相连接,并位于内衬126和第二发热件123之间。
57.在这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127能够带动第一扇叶128和第二扇叶129转动。第一扇叶128用于降低驱动电机127的温度,避免驱动电机127及周围空间温度过热而造成部件损坏。第二扇叶129用于将第二发热件123产生的热空气吹向容纳腔111,保证食材的加热效果,并且,第二扇叶129在将热空气吹向锅底时还能够吹散锅底的微量油烟,进一步起到无油烟的效果。在第一扇叶128的四周设置排风圈1211,有利于吸入外界的冷空气,并将驱动电机127周围的热空气经排风圈1211吹出,实现循环降温。此外,在盖体122打开的情况下第二发热件123若直接外露,很容易因误触而烫伤,因此,在第二发热件123的下方罩设保护罩125,可有效避免用户直接触碰到第二发热件123,而且提高视觉安全性。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保护罩125不低于内锅131的侧壁。如此设置,在将烹饪组件130由主体110的侧边开口112抽出时保护罩125不会与内锅131的侧壁产生干涉,有利于实现将烹饪组件130由侧边开口112抽出,无需开盖,方便操作。
5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保护罩125包括罩侧壁和罩底壁,罩侧壁和/或罩底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如此设置,使得位于保护罩125中的第二发热件123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多个通孔更快地散到容纳腔111中,提升加热效率。
6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盖体122为透明盖。如此设置,用户能够通过透明盖观察到烹饪腔体中的食物颜色、成熟度,进而对烹饪时长和温度等进行调整,避免焦糊,提升烹饪效果。
61.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头121与盖体122之间可拆卸连接。如此设置,可以将盖体122由机头121上拆下进行清洗。
62.上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虽然已表示和描述了一些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和完善(例如,可以对不同实施例中描述的不同特征进行组合),这些修改和完善也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63.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64.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65.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
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66.本公开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件、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