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2953发布日期:2023-04-01 00:50阅读:54来源:国知局
吸入器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安装于抽吸式清洁机的吸入器具。


背景技术:

2.已开发了各种各样被安装于抽吸式清洁机的吸入器具(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吸入器具具备:壳体,划分有向下方开口的吸入空间,以便将地面上的尘埃吸入;清扫辊,在吸入空间内被转动驱动。
3.壳体中,在壳体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心形成有向吸入空间开口的流道。该流道为了使被吸入到吸入空间的尘埃流动到清洁机而设。
4.清扫辊以经由吸入空间下端的开口而与地面接触的方式被保持在吸入空间内。清扫辊在吸入空间内沿着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并且基于壳体而被两侧支撑。
5.为了促进去除附着于清扫辊外周部的尘埃,专利文献1的吸入器具具有多个被设置于壳体内侧面的突条部。这些突条部以倾斜的姿势从壳体内侧面突出,并且与清扫辊的外周部接触,以便使附着于清扫辊外周部的尘埃向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移动。
6.当清扫辊转动时,附着于清扫辊外周部的尘埃依随突条部的倾斜而移动到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在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由于上述的流道开口,因此,移动到中央位置的尘埃接受比较强的抽吸力而被吸入流道。
7.在长的尘埃(例如毛发)缠绕于清扫辊的情况下,即使使所缠绕的尘埃沿着清扫辊的轴向移动而使其到达接受强的抽吸力的位置,该尘埃有时也不能从清扫辊被去除。此情况下,缠绕清扫辊的尘埃便会积聚在清扫辊的长边方向的中央位置。
8.现有技术文献
9.专利文献
10.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0-166826号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尘埃附着在清扫辊上的状态的吸入器具。
12.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吸入器具被安装于抽吸尘埃的清洁机。吸入器具包括:2个清扫辊,分别可以转动,以清扫尘埃,并且在所述吸入器具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被配置,以便在远端之间形成空隙;以及,送出部,被形成为使附着于所述2个清扫辊的外周部的尘埃向所述2个清扫辊的所述远端之间的所述空隙移动,并且将移动到所述2个清扫辊的所述远端的尘埃推出到所述2个清扫辊的所述远端之间的所述空隙。
13.上述的吸入器具能够消除尘埃附着在清扫辊上的状态。
14.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的说明和附图的图示将变得更为明了。
附图说明
15.图1是清洁机的简略侧视图。
16.图2是被构成为可安装于清洁机的吸入器具的简略展开立体图。
17.图3是吸入器具的内部结构的简略图。
18.图4是吸入器具的简略纵剖视图。
19.图5是被构成为可安装在吸入器具的壳体的主体部上的盖构件的滑动片的简略俯视图。
20.图6是滑动片的简略背视图。
21.图7是滑动片的简略底视图。
22.图8是吸入器具的盖构件的简略底视图。
23.图9是被设置在盖构件的内侧面的送出部的简略图。
24.图10是送出部的简略剖视图。
25.图11是表示尘埃缠绕于清扫辊时作用于尘埃的力的简略图。
26.图12是盖构件的简略剖视图。
27.图13是盖构件的简略剖视图。
28.图14是另外的送出部的简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图1是安装有吸入器具100的清洁机101的简略侧视图。图2是吸入器具100的简略展开立体图。图3是表示吸入器具100的内部结构的简略俯视图。图4是吸入器具100的简略纵剖视图。参照图1至图4来说明清洁机101及吸入器具100。
30.清洁机101具备:内置抽吸风扇(未图示)及驱动抽吸风扇的马达(未图示)的清洁机主体部102;从清洁机主体部102往吸入器具100延伸设置的软管103;设置于软管103的操作部104。软管103的远端部被构成为能够与吸入器具100连接。操作部104被构成为通过接受使用者的操作而使清洁机主体部102及吸入器具100工作。从清洁机主体部102及吸入器具100往操作部104的电线布线沿软管103进行。
31.为了得到比软管103的内部空间更宽幅的抽吸区域,吸入器具100被安装于软管103的远端。吸入器具100被构成为一边清扫地面上的尘埃一边将该尘埃吸入。
32.吸入器具100具有:壳体120,划分吸入空间110,该吸入空间110向下方开口,以便将地面上的尘埃吸入;清扫辊131、132,分别包含由壳体120保持的转动轴320、321。而且,吸入器具100具有与上述的转动轴320、321分别连接的驱动机构150。
33.为了在吸入器具100的宽度方向上得到宽阔的吸入空间110,壳体120在宽度方向上具有比前后方向更宽的形状。吸入空间110被形成在壳体120的前侧。
34.如图2所示,壳体120包含:具有在俯视下向前方开口的大致c字形状的主体部121;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主体部121装拆的盖构件122。而且,壳体120包含用于将盖构件122安装于主体部121的上爪141至144、载置板145以及连接部292。
35.主体部121包含:一对侧部123、124,被设置在彼此离开间隔的位置上,以便在宽度方向上隔着吸入空间110;后部125,被设置在侧部123、124及吸入空间110的后侧(亦即清洁机主体部102侧)。侧部123、124及后部125具有空心结构。侧部123、124及后部125的内部空
间用于将驱动机构150收容在主体部121内。
36.后部125具有:上壁部191;后壁部192;前壁部240(参照图4);用于软管103与吸入器具100的连接的连接凹部193。
37.上壁部191以从上侧封盖后部125的内部空间的方式而呈大致水平的姿势被设置。上壁部191在上下方向上具有指定的厚度,并且形成前缘面198(参照图2)。
38.后壁部192以从后侧封盖后部125的内部空间的方式而被构成。详细而言,后壁部192以在与前缘面198相反的一侧竖立设置的姿势连接于上壁部191,并且与上壁部191形成角隅部。
39.连接凹部193以在壳体120的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位置处相对于由后壁部192和上壁部191形成的角隅部向前方及下方凹陷的方式而被形成。连接凹部193用于吸入器具100与软管103的连接。
40.连接凹部193包含一对在吸入器具100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离开间隔的侧壁部194、195和被设置在这些侧壁部194、195的下端之间的下壁部196。在下壁部196形成有开口部197(参照图3)。从开口部197延伸设置并且与吸入空间110相连的流道241(参照图4)被形成在后部125内(未图示)。开口部197是与软管103的内部空间相连的部分。
41.前壁部240(参照图4)相对于上壁部191的前缘面198而在后侧以将后部125的内部空间与吸入空间110隔开的方式被竖立设置。换言之,前壁部240形成吸入空间110的后端。上述的流道241在前壁部240(吸入器具100的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位置)上开口。
42.侧部123以从后部125的左端部分在前方突出的方式而被设置。侧部123是相对于吸入空间110而位于左侧的部分。侧部123具有:弯曲壁部181,被构成为从上侧封盖侧部123的内部空间;前壁部182,被构成为从前侧封盖侧部123的内部空间;内侧壁部172,被构成为从吸入空间110侧封盖侧部123的内部空间。
43.弯曲壁部181在前缘面198的左端部分与前缘面198的下缘一体化,并且从与前缘面198连接的部分向前下方弯曲地延伸设置。弯曲壁部181是让盖构件122载置的部分。
44.前壁部182在弯曲壁部181的下侧以竖立设置的姿势而被设置。前壁部182在前后方向上具有指定的厚度,并且具有从弯曲壁部181的下端向前方突出的上端面183。前壁部182的上端面183用于支撑盖构件122的下端。在前壁部182的上端面183形成有向上方开口的卡合孔部184。卡合孔部184用于将盖构件122的下部固定于主体部121。
45.内侧壁部172在吸入空间110的左侧以竖立设置的姿势而被设置,以划分吸入空间110的左端。内侧壁部172在吸入器具100的宽度方向上具有指定的厚度。内侧壁部的外周面185的上部与弯曲壁部181在右侧相邻,具有与前壁部182同样的弯曲形状。外周面185的下部与前壁部182在右侧相邻,并且与前壁部182同样地呈竖立设置的姿势。
46.在内侧壁部172设置有通孔及凹部。清扫辊131的转动轴320穿通内侧壁部172的通孔。转动轴320用的轴承380从吸入空间110侧嵌入内侧壁部172的凹部。内侧壁部172的通孔及凹部以让转动轴320成为倾斜姿势的方式形成,该倾斜姿势为转动轴320的远端(吸入空间110侧的端部)相对于转动轴320的基端而位于前下方的姿势。
47.右侧的侧部124具有与左侧的侧部123左右对称的结构。考虑到这些侧部123、124的对称性,侧部124援引侧部123的说明。
48.上爪141至144及载置板145(参照图2)从上壁部191的前缘面198向前方突出。
49.载置板145是在吸入空间110的上侧从前缘面198突出的大致三角形形状的板部分。载置板145具有在吸入器具100的宽度方向上与吸入空间110大致相等的长度。载置板145被设置在与内侧壁部172的外周面185的上端部分大致相等的高度位置上。载置板145的左端位于相对于左侧的内侧壁部172向右侧离开间隔的位置,在载置板145的左端与左侧的内侧壁部172之间形成有空隙。载置板145的右端位于相对于右侧的内侧壁部172向左侧离开间隔的位置,在载置板145的右端与右侧的内侧壁部172之间形成有空隙。
50.上爪141在载置板145的左端与内侧壁部172的外周面185的上端之间的空隙的上侧从前缘面198向前方突出。上爪141位于比内侧壁部172的外周面185的上端及载置板145的上侧面较高的位置,在上爪141与内侧壁部172的外周面185的上端及载置板145的上侧面之间形成有插入空间291。插入空间291用于将盖构件122安装于主体部121。
51.上爪143在相对于上爪141向左侧离开间隔的位置处从前缘面198向前方突出。上爪143的从前缘面198突出的突出量小于上爪141的从前缘面198突出的突出量。
52.上爪142、144以分别与上爪141、143左右对称的布局从前缘面198突出。考虑到对称性,上爪142、144援引上爪141、143的说明。
53.盖构件122以从上侧封盖吸入空间110的方式而被构成。盖构件122具有主板部211和一对固定挡板部212、213。
54.主板部211是盖构件122被安装到主体部121时载置于载置板145的部分。主板部211以封盖吸入空间110的前侧及上侧的方式而被构成,并且在吸入器具100的宽度方向上具有与吸入空间110大致相等的长度。主板部211包含:上板部221,以与侧部123的上部大致相等的曲率向前下方弯曲;下板部222,从上板部221的下端缘向下方突出,并且封盖吸入空间110的前侧。上板部221在盖构件122被安装到主体部121时从上侧覆盖左右的上爪141、142。
55.固定挡板部212从上板部221的左缘向左方突出。固定挡板部212被构成为在盖构件122被安装到主体部121时载置在左侧的侧部123上。即,固定挡板部212具有与内侧壁部172的外周面185及前壁部171的弯曲壁部181的弯曲形状相随的弯曲形状。
56.在固定挡板部212的上端形成有在吸入器具10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槽部223。槽部223以允许上爪143在槽部223内与滑动片216的下部卡合的方式而被形成。即,槽部223以能够让上爪143在槽部223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而被形成。此外,槽部223具有在槽部223的右端与上爪141的下侧的插入空间291相连那样的深度。
57.固定挡板部213具有相对于主板部211而与固定挡板部212左右对称的结构。考虑到对称性,固定挡板部213援引固定挡板部212的说明。
58.连接部292设置于盖构件122。详细而言,连接部292包含:滑动片216、217,分别被配置于固定挡板部212、213的槽部223;下爪部214、215,分别从固定挡板部212、213的下缘向下方突出。
59.滑动片216被构成为能够沿着槽部223在吸入器具100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在图2中,滑动片216处于从固定挡板部212的左端缘向左侧突出的位置,其能够从图2所示的位置向右方移动。图5表示了滑动片216的简略俯视图。图6表示了滑动片216的简略背视图。图7表示了滑动片216的简略底视图。参照图2、图5至图7,进一步说明盖构件122。
60.滑动片216包含由使用者操作的呈大致矩形板状的操作片231、从操作片231的右
端向右方突出的突出片232、设置于操作片231的下侧面的卡合部233。
61.突出片232被构成为:在使用者操作操作片231而使滑动片216向右方移动时,通过形成在槽部223的右端的开口而进入到上爪141的下侧的插入空间291(在图5中,上爪141以虚线而被表示)。此时,上爪141位于盖构件122的主板部211与突出片232之间。如图5所示,在滑动片216移动到右方时,上爪141成为越过突出片232而突出到前方的状态。
62.卡合部233被形成在如下的位置:在使用者操作操作片231而使滑动片216向右方移动时与上爪143啮合。详细而言,卡合部233具有:被设置在相对于操作片231的下侧面向下方离开间隔的位置上的下板部235;将下板部235与上爪143相连的连接板部236。在使用者操作操作片231而使滑动片216向右方移动时,上爪143进入到形成在下板部235与操作片231的下侧面之间的空间。
63.下爪部214从固定挡板部212的下缘向下方突出。在盖构件122被安装于主体部121时,下爪部214嵌入到左侧的侧部123的卡合孔部184。
64.下爪部215及滑动片217具有与下爪部214及滑动片216左右对称的结构。考虑到对称性,下爪部215及滑动片217援引下爪部214及滑动片216的说明。
65.驱动机构150具有一对马达151、152和一对驱动带153、154(参照图3)。马达151、152及驱动带153、154被配置在主体部121的内部空间。
66.马达151具有主体部155和从主体部155向左方突出的马达轴156。马达151相对于连接凹部193在左侧被配置于后部125的内部空间。马达151以马达轴156与清扫辊131的转动轴320大致平行的方式而被固定。带轮157安装于马达轴156。此外,带轮340安装于转动轴320的基端部分。
67.驱动带153从后部125的内部空间延伸设置到侧部123的内部空间,并且被挂绕于带轮157、340。
68.马达152及驱动带154相对于连接凹部193被配置在右侧的内部空间。右侧的马达152及驱动带154具有与左侧的马达151及驱动带153左右对称的结构。考虑到对称性,右侧的马达152及驱动带154援引左侧的马达151及驱动带153的说明。
69.清扫辊131除了上述的转动轴320之外,还具有:与转动轴320的远端部分连接的空心的锥形筒部311;设置于锥形筒部311的外周面的多个刷部312。
70.锥形筒部311是在吸入空间110内延伸设置的筒状的部分。详细而言,锥形筒部311从与内侧壁部172在右侧相邻的基端向宽度方向上的吸入空间110的中央位置延伸设置。锥形筒部311的远端相对于吸入空间110的中央位置而位于左侧。
71.锥形筒部311具有从基端往远端逐渐变细的锥形形状。锥形筒部311的基端朝向内侧壁部172开口,转动轴320的远端部分经由基端的开口而插入到锥形筒部311的内部。锥形筒部311具有与转动轴320连接的内部结构(例如花键结合),以使锥形筒部311与转动轴320同轴转动。锥形筒部311基于与转动轴320连接而通过转动轴320被保持于壳体120。
72.锥形筒部311成为与转动轴320同样的倾斜姿势。即,锥形筒部311成为使锥形筒部311的远端的转动中心相对于锥形筒部311的基端的转动中心而位于前下方那样的倾斜姿势。
73.刷部312是在清扫辊131向图2的箭头方向转动时向后方摩擦地面的线状构件。这些刷部312由具有在与地面摩擦时不会伤害地面的程度的软质构件构成。
74.刷部312在锥形筒部311的外周面上从锥形筒部311的基端往远端延伸设置,并且从锥形筒部311的外周面突出。刷部312的从锥形筒部311的外周面突出的突出量在刷部312的全长范围大致恒定。刷部312以呈螺旋状扭歪的姿势被固定于锥形筒部311的外周面。刷部312与锥形筒部311的外周面一起构成清扫辊131的外周部。
75.清扫辊132具有与清扫辊131左右对称的结构。考虑到对称性,清扫辊132援引清扫辊131的说明。
76.清扫辊131的远端相对于宽度方向上的吸入空间110的中央位置而位于左侧,对此,清扫辊132的远端相对于宽度方向上的吸入空间110的中央位置而位于右侧。因此,在清扫辊131、132的远端之间形成有空隙。在该空隙的后侧,形成在壳体120的后部125的流道241开口(参照图4)。
77.在盖构件122的内侧面(面临吸入空间110的面)设置有将附着于清扫辊131、132的外周部的尘埃朝着这些清扫辊131、132的远端之间的空隙送出的送出部250(参照图8)。图8是盖构件122的简略底视图。图9是表示送出部250与清扫辊132之间的简略位置关系的简略俯视图。图10是沿图9所示的x-x线的盖构件122的简略剖视图。参照图8至图10来说明送出部250。
78.送出部250具有在吸入器具100的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并且从盖构件122的内侧面突出的多个突条部251至255。突条部251在与清扫辊131、132的远端之间的空隙对应的位置从盖构件122的内侧面突出。突条部252在相对于突条部251向左方隔开间隔的位置从盖构件122的内侧面突出。突条部253在相对于突条部252向左方隔开间隔的位置从盖构件122的内侧面突出。突条部254、255在相对于突条部251而与突条部252、253左右对称的位置从盖构件122的内侧面突出。
79.突条部251具有在俯视下大致y字形状。详细而言,突条部251包含一对倾斜部261、262和从这些倾斜部261、262连续地延伸设置的中央部263。中央部263被配置在与清扫辊131、132的远端之间的空隙对应的位置(即,在宽度方向上的盖构件122的大致中央位置)。
80.倾斜部261以如下的倾斜姿势延伸设置,即,在俯视下在清扫辊131以锥形筒部311的外周面向前方移动的方式转动时,将附着于清扫辊131的外周部的尘埃送出到中央部263那样的姿势。详细而言,倾斜部261从位于清扫辊131的外周部的上侧的基端(后端)一边向前方倾斜一边朝中央部263延伸设置。倾斜部261包含:接触部264,与清扫辊131的外周部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延出部265,在与清扫辊131的外周部在上下方向上不重叠的位置从接触部264向斜前方延伸出。
81.接触部264的下缘具有弯曲的形状(参照图10),以使接触部264以大致恒定的进入量进入刷部312。接触部264进入刷部312的进入量被设定为如下的大小:可充分地捕集到附着于清扫辊131的外周部的尘埃且不会对清扫辊131产生过大的阻力。接触部264为了在与刷部312接触的情况下将附着于刷部312的尘埃移动到清扫辊131的远端侧而被设置。
82.接触部264与刷部312接触,对此,延出部265位于与清扫辊131、132的远端之间的空隙对应的位置而不与这些清扫辊131、132的外周部接触。延出部265的前端连接于中央部263。延出部265的从盖构件122的内侧面突出的突出量随着往与中央部263连接的连接部分(亦即延出部265的前端)行进而逐渐变大。
83.中央部263相对于倾斜部261向前方弯曲地延伸出。中央部263从盖构件122的内侧
面向清扫辊131、132的中心轴突出,并且进入到清扫辊131、132的远端之间的空隙。中央部263的从盖构件122的内侧面突出的突出量大于接触部264的从盖构件122的内侧面突出的突出量。中央部263及延出部265构成将尘埃推出到清扫辊131、132的远端之间的空隙的推出部266。
84.倾斜部262被设置为相对于中央部263与倾斜部261左右对称,以将附着于清扫辊132的外周部的尘埃送出到清扫辊131、132的远端之间的空隙。考虑到对称性,倾斜部262援引倾斜部261的说明。
85.突条部252以与接触部264大致平行的姿势延伸设置。突条部252在从突条部252的远端(前端)起的指定区间的范围在清扫辊131的转动方向(图9所示的箭头方向)上位于接触部264的上游侧。突条部252的在清扫辊131的转动方向上与接触部264重叠的部分在以下的说明中被称作“重叠部271”。重叠部271为了将尘埃交接到接触部264而被设置。
86.其余的部分在清扫辊131的轴向上相对于接触部264的基端(后端)而位于清扫辊131的基端侧,在清扫辊131的转动方向上不与接触部264重叠。该部分在以下的说明中被称作“捕集部272”。捕集部272为了捕集附着在相对于接触部264的基端而位于清扫辊131的基端侧的尘埃而被设置。
87.突条部252的下缘具有弯曲的形状,以使突条部252以大致恒定的进入量进入刷部312。突条部252的从盖构件122的内侧面突出的突出量考虑突条部252及接触部264的接触部分上的清扫辊131的粗细的不同而被设定,以便获得与接触部264的进入刷部312的进入量大致相等的进入量。详细而言,清扫辊131在与突条部252接触的接触部分比与接触部264接触的接触部分粗。因此,为了获得与接触部264的进入量大致相等的进入量,突条部252的突出量比接触部264的突出量小。
88.突条部253以与突条部252大致平行的姿势延伸设置。突条部253在从突条部253的远端(前端)起的指定区间的范围在清扫辊131的转动方向上位于突条部252的上游侧。突条部252的在清扫辊131的转动方向上与突条部252重叠的部分,在以下的说明中被称作“重叠部273”。重叠部273为了将尘埃交接到突条部252而被设置。
89.其余的部分在清扫辊131的轴向上相对于突条部252的基端(后端)而位于清扫辊131的基端侧,在清扫辊131的转动方向上不与突条部252重叠。该部分在以下的说明中被称作“捕集部274”。捕集部274为了捕集附着在相对于突条部252的基端而位于清扫辊131的基端侧的尘埃而被设置。
90.与突条部252的下缘同样地,突条部253的下缘具有弯曲的形状,以使突条部252以大致恒定的进入量进入刷部312。此外,为了使突条部253以与突条部252进入刷部312的进入量大致相等的进入量进入刷部312,突条部253从盖构件122的内侧面突出的突出量小于突条部252的突出量。
91.以下,说明吸入器具100及清洁机101的动作。
92.在操作部104被操作后,清洁机101工作,抽吸力便经由软管103及形成在吸入器具100的后部125的流道241而作用到吸入空间110。其结果,地面上的尘埃便经由吸入空间110的朝下的开口流入到吸入空间110。此后,尘埃经由流道241及软管103而被收集到清洁机101内。
93.此期间,内置于吸入器具100的马达151工作,马达151的驱动力经由驱动带153而
被传递到转动轴320。由于转动轴320的远端部分在锥形筒部311的内部被连结于锥形筒部311,因此,清扫辊131与转动轴320一起转动。
94.此时,突出在锥形筒部311的外周面上的刷部312在与地面接触的情况下,将地面上的尘埃清扫,并且向后方送出。由于在清扫辊131的后方形成有流道241,因此,在清扫辊131的后侧,作用有比较强的抽吸力。因此,被刷部312向后方送出的尘埃接受比较强的抽吸作用而被吸入清洁机101内。
95.在清扫辊131清扫地面上的尘埃时,长的尘埃有时会缠绕于清扫辊131(参照图11)。由于清扫辊131具有越往远端越细的锥形形状,因此,长的尘埃的缠绕力的分力易于朝向清扫辊131的远端侧。因此,能够使缠绕于清扫辊131的长的尘埃往清扫辊131的远端移动。
96.由于清扫辊131越往远端越细,因此,在清扫辊131的远端侧的长的尘埃的缠绕力相比于清扫辊131的基端侧而易于变小。因此,使缠绕于清扫辊131的尘埃往清扫辊131的远端侧移动的分力随着尘埃接近清扫辊131的远端而易于变小。虽然基于清扫辊131的锥形形状而产生的使尘埃往远端侧的移动效果在清扫辊131的远端的附近变小,但是,该移动效果基于送出部250而被补偿。以下,说明送出部250的对尘埃的移动效果。
97.在尘埃附着于图9所示的点p1的位置的情况下,当清扫辊131转动时,该尘埃在送出部250中位于清扫辊131的最基端侧的突条部253的基端(后端)侧的部分(亦即捕集部274)被捕集。随着清扫辊131转动,该尘埃依随突条部253的倾斜而向斜前方移动,并到达突条部253的远端(前端)(在图9中,为点p2的位置)。图9的点p2位置是在清扫辊131的转动方向上的突条部252的上游侧。
98.突条部253的远端(前端)是与相对于突条部253而被设置在清扫辊131的远端侧的突条部252在清扫辊131的转动方向重叠的重叠部273。因此,当清扫辊131在尘埃附着于清扫辊131的外周部的状态下进一步转动时,尘埃便移动到在清扫辊131的转动方向上与突条部252接触的位置(在图9中,为点p3的位置)。当清扫辊131进一步转动时,尘埃依随突条部252的倾斜而到达突条部252的远端(前端)(在图9中,为点p4的位置)。图9的点p4的位置是在清扫辊131的转动方向上的接触部264的上游侧。
99.突条部252的远端(前端)是与相对于突条部252而被设置在清扫辊131的远端侧的接触部264在清扫辊131的转动方向重叠的重叠部271。因此,当清扫辊131在尘埃附着于清扫辊131的外周部的状态下进一步转动时,尘埃便移动到在清扫辊131的转动方向上与接触部264接触的位置(在图9中,为点p5的位置)。
100.当清扫辊131进一步转动时,尘埃依随接触部264的倾斜而往清扫辊131、132的远端之间的空隙移动。推出部266(延出部265及中央部263)以比送出部250的另外的部分大的突出量进入清扫辊131、132之间的空隙。因此,尘埃基于推出部266而被推出到清扫辊131、132的远端之间的空隙内。
101.基于推出部266,流道241在清扫辊131、132的远端之间的空隙的后侧开口。因此,基于推出部266而被推出到清扫辊131、132的远端之间的空隙内的尘埃接受来自流道241的抽吸力,并且经由流道241及软管103而被收集到清洁机101。
102.如上所述,基于清扫辊131的锥形形状而形成的对尘埃的移动能力在清扫辊131的远端的附近比在清扫辊131的基端侧弱。此情况下,预想尘埃会积聚在清扫辊131的远端附
近而在清扫辊131的附近形成尘埃的块体。例如,尘埃的块体的一部分有可能附着在清扫辊131的外周部,而其余的部分会成为突出到清扫辊131、132之间的空隙的状态。
103.在尘埃的块体如上述那样附着于清扫辊131的情况下,其突出到清扫辊131、132之间的空隙的部分基于推出部266而被推出到清扫辊131、132之间的空隙内。此时,附着于清扫辊131的外周部的尘埃的块体的部分被拉向清扫辊131的远端侧。因此,尘埃的往清扫辊131的远端侧的移动基于送出部250而被补偿。
104.接触部264及突条部252、253的突出量对应于清扫辊131的锥形形状而被设定,接触部264及突条部252、253的进入刷部312的进入量为彼此大致相等。该进入量以不会对清扫辊131的转动给予过大的阻力的方式而被设定,因此,不会对驱动清扫辊131的马达151附加过大的负荷。
105.关于送出部250的检查,由于盖构件122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主体部121拆卸,因此,基于使用者从主体部121卸下盖构件122并将其上下反转,能够容易地检查送出部250。此时,由于吸入空间110成为向上方开口的状态,因此,使用者能够从吸入空间110的上侧访问清扫辊131、132,能够检查及维护清扫辊131、132。
106.基于使用者将盖构件122的下爪部214、215分别插入侧部123、124的卡合孔部184,盖构件122的下部便被固定于主体部121。此后,使用者使滑动片216、217从图2所示的位置向宽度方向上的盖构件122的中央位置滑动时,盖构件122的上部便也被固定于主体部121。
107.即,在滑动片216、217向盖构件122的中央位置滑动后,滑动片216、217的卡合部233便与从壳体120的上壁部191的前缘面198向前方突出的上爪143、144卡合。此时,滑动片216的突出片232从固定挡板部212的槽部223的右端突出,进入到上爪141的下侧的插入空间291。同样,滑动片217的突出片232从固定挡板部212的槽部223的左端突出,进入到上爪142的下侧的插入空间291。
108.如上所述,只要使用者将盖构件122的下爪部214、215分别插入侧部123、124的卡合孔部184,盖构件122便被恰当地固定于主体部121。然而,在下爪部214、215向侧部123、124的卡合孔部184的前侧偏移的状态下,为了使盖构件122从上侧封盖吸入空间110,使用者有可能将盖构件122设置在主体部121上。
109.图12表示了在下爪部214、215分别插入卡合孔部184的状态时的左侧的槽部223的右端周边的盖构件122的简略剖视图。图13表示了在下爪部214、215向侧部123、124的卡合孔部184的前侧偏移的状态下在盖构件122被设置在主体部121上时的左侧的槽部223的右端周边的盖构件122的简略剖视图。在图12及图13中,滑动片216的突出片232位于图2所示的位置。
110.在下爪部214、215处于分别插入卡合孔部184的状态时,突出片232整体位于上爪141的下侧,在滑动片216的移动方向上与插入空间291重合。即,突出片232和上爪141在滑动片216的移动方向不重合。
111.另一方面,在下爪部214、215处于向侧部123、124的卡合孔部184的前侧偏移的状态(下爪部214、215未嵌入卡合孔部184的状态)时,盖构件122被设置在相对于图12所示的位置向前侧偏移的位置。此外,由于下爪部214、215未向下方插入卡合孔部184,因此,盖构件122被设置在相对于图12所示的位置翘起的位置。由于盖构件122的位置相对于图12所示的盖构件122的位置而向前侧且上侧偏移,因此,滑动片216的突出片232也相对于图12所示
的突出片232的位置而向前侧且上侧偏移。
112.上爪141被构成为在滑动片216的移动方向上与向前侧且上侧偏移的突出片232重合。即,如图5所示,上爪141的远端相对于突出片232而位于前侧。因此,即使在突出片232处于向前方偏移的位置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上爪141也会在滑动片216的移动方向上与处于向上侧偏移的位置的突出片232部分地重合。在图13所示的状态下,当使用者使滑动片216向右方移动时,突出片232的远端会碰到上爪141的左侧面而阻止滑动片216的移动。其结果,使用者便易于觉察到盖构件122未被正确地设置于主体部121。
113.关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被配置在与清扫辊131、132的远端之间的空隙对应的位置上的突条部251被构成为从清扫辊131、132双方去除尘埃。作为替代方案,也可以如图14所示那样在与清扫辊131、132的远端之间的空隙对应的位置上设置2个突条部256、257。在图14中,突条部256被构成为去除清扫辊131的远端的尘埃,突条部257被构成为去除清扫辊132的远端的尘埃。
114.关于上述的实施方式,送出部250被设置在盖构件122的内侧面。作为替代方案,送出部250也可以被设置于壳体120的后部125的前壁部240(流道241开口的部分的上侧或下侧的部分)。
115.关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壳体120具有主体部121和能够从主体部121拆卸的盖构件122。作为替代方案,壳体120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具有作为主体部121的局部的对应于盖构件122的部分,使得对应于盖构件122的部分不能从另外的部分分离。此情况下,壳体120在结构上得以简化。
116.上述的实施方式,主要具备以下的构成。
117.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吸入器具被安装于抽吸尘埃的清洁机。吸入器具包括:2个清扫辊,分别可以转动,以清扫尘埃,并且在所述吸入器具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被配置,以便在远端之间形成空隙;以及,送出部,被形成为使附着于所述2个清扫辊的外周部的尘埃向所述2个清扫辊的所述远端之间的所述空隙移动,并且将移动到所述2个清扫辊的所述远端的尘埃推出到所述2个清扫辊的所述远端之间的所述空隙。
118.根据上述的构成,附着于2个清扫辊的外周部的尘埃基于送出部而被送出到远端侧。到达这些清扫辊的远端的尘埃基于送出部而被推出到这些清扫辊的远端之间的空隙,附着于清扫辊的外周部的尘埃被去除。
119.关于上述的构成,吸入器具也可以还包括:壳体,以划分有向下方开口的吸入空间并且在所述吸入空间内保持所述2个清扫辊的方式而被构成。所述送出部也可以包含从所述壳体的内侧面突出到所述吸入空间内的突条部。所述突条部也可以包含:接触部,以倾斜的姿势接触所述2个清扫辊中的一方的清扫辊的外周部,以使附着于所述一方的清扫辊的尘埃随着所述一方的清扫辊的转动而移动到所述一方的清扫辊的远端;以及,推出部,从所述接触部以进入到所述2个清扫辊的所述远端之间的所述空隙的方式延伸设置。
120.根据上述的构成,附着于一方的清扫辊的外周部的尘埃基于突条部的接触部而被送出到该清扫辊的远端。此后,尘埃基于突条部的推出部而被推出到2个清扫辊的远端之间的空隙。例如,在处于尘埃的一部分附着于清扫辊的外周部且尘埃的其余的部分突出到2个清扫辊的远端之间的空隙的状态时,尘埃的突出到空隙的部分基于突条部而被推入空隙内。此时,尘埃的附着于外周部的部分被拉向清扫辊的远端侧。其结果,能够促进从清扫辊
的外周部去除尘埃。
121.关于上述的构成,所述接触部的从所述壳体的所述内侧面突出的突出量也可以小于所述推出部的从所述壳体的所述内侧面突出的突出量。
122.根据上述的构成,由于突条部的接触部的突出量比较小,因此突条部不会过分强烈地接触清扫辊。即,突条部不会对清扫辊的转动产生过大的阻力。
123.关于上述的构成,所述送出部也可以包含从所述壳体的所述内侧面突出的另外的突条部,以捕集在相对于所述接触部的基端而靠基端侧附着于所述一方的清扫辊的尘埃。所述另外的突条部也可以被构成为将尘埃在所述一方的清扫辊的转动方向上送出到所述接触部的上游侧。
124.根据上述的构成,在相对于突条部的接触部的基端而靠基端侧附着于清扫辊的外周部的尘埃首先被另外的突条部捕集。该尘埃基于另外的突条部而被送出到接触部的清扫辊的转动方向上的上游侧。该尘埃在附着于清扫辊的外周部的状态下基于清扫辊的转动而绕清扫辊的轴心环行时,与突条部的接触部接触,从而进一步被促进了往清扫辊的远端侧的移动。
125.关于上述的构成,所述一方的清扫辊也可以具有越往所述远端越细的锥形形状。所述接触部的突出量也可以大于所述另外的突条部的突出量。
126.根据上述的构成,由于清扫辊具有越往远端越细的锥形形状,因此,缠绕清扫辊的尘埃的卷绕力的分力易于朝向清扫辊的远端。因此,尘埃的往清扫辊的远端的移动不仅基于送出部而且还基于清扫辊的锥形形状而被促进。
127.此外,由于接触部的突出量比另外的突条部的突出量大,因此,即使清扫辊具有锥形形状,接触部与清扫辊的接触也不会变得过弱。
128.在清扫辊在远端侧变得细窄的情况下,尘埃在清扫辊的远端侧的卷绕力比尘埃在清扫辊的基端侧的卷绕力易于变小。其结果,清扫辊的远端侧的尘埃的卷绕力的分力也变小,基于清扫辊的锥形形状而产生的对尘埃的送出效果变小。该送出效果的下降基于接触部与清扫辊的外周部接触而被补偿。
129.关于上述的构成,吸入器具也可以还包括:壳体,划分有向下方开口的吸入空间。所述壳体包含:主体部,以在所述吸入空间内保持所述清扫辊的方式而被构成;以及,盖构件,以从上侧封盖所述吸入空间的方式而被设置并且被构成为能够从所述主体部拆卸。所述送出部被设置在所述盖构件的内侧面。
130.根据上述的构成,盖构件从上侧封盖吸入空间,防止使用者意外地接触到清扫辊。在盖构件从主体部被卸下时,使用者能够从上侧访问被保持在吸入空间内的清扫辊。因此,容易进行清扫辊的检查及维护。而且,通过将从主体部卸下来的盖构件翻转,使用者能够视觉识别设置在盖构件的内侧面的送出部,使得送出部的检查变得容易。
131.关于上述的构成,吸入器具也可以还包括:连接部,以使所述盖构件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方式而被构成。所述连接部也可以包含:下爪部,从所述盖构件的下缘突出;以及,滑动片,被构成为在所述下爪部的上侧能够在所述盖构件上沿指定的方向滑动。在所述主体部形成有卡合孔部和插入空间,所述卡合孔部让所述下爪部嵌入,所述插入空间是在所述下爪部嵌入在所述卡合孔部的状态下所述滑动片沿所述指定的方向移动时让所述滑动片插入的空间。所述主体部被构成为:在所述下爪部未嵌入所述卡合孔部的状态下且在所述
盖构件为了封盖所述吸入空间而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时,所述滑动片不能插入所述插入空间。
132.根据上述的构成,在将盖构件安装到主体部时,从盖构件的下缘向下方突出的下爪部嵌入于卡合孔。在该状态下,若使用者使设置于盖构件的滑动片沿指定的方向滑动,滑动片便插入到主体部的插入空间。其结果,盖构件基于下爪部及滑动片而被连接于主体部。
133.有时存在如下的情况:在下爪部未嵌入卡合孔部的状态下使用者为了使盖构件封盖吸入空间而欲将盖构件设置于主体部。此情况下,使用者无法将滑动片插入到插入空间。由此,使用者易于觉察到盖构件在主体部上的安装状态不正确。
134.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135.本实施方式的原理适用于被用于清洁作业的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