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出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46670发布日期:2023-05-13 17:3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拉出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拉出引导装置
1.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出引导装置,其具有:可固定在主体上的导轨、中轨和可接合到拉出元件并可在拉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的运动轨,其中,保持在第一滚动体保持架中的滚动体设置在导轨和中轨之间,保持在第二滚动体保持架中的滚动体设置在中轨和运动轨之间,并且第一滚动体保持架通过导引在中轨上的柔性偏转元件与第二滚动体保持架同步,其中包含滚动体的第三滚动体保持架设置在运动轨和中轨之间。
2.ep 2 640 228 b1公开了一种拉出引导装置,其中运动轨相对于中轨和导轨的运动通过控制索被同步。为此,控制索通过偏转滑轮被引导并连接到两个滚动体保持架,以在滚动体保持架在运动轨和中轨之间移动时,中轨和导轨之间的滚动体保持架移动相同程度。连接到控制索的滚动体保持架通过连杆连接到其他滚动体保持架,从而其也连接到控制索。虽然这种控制索产生稳定的运行行为,但存在问题,即当拉动和推动拉出元件时,运动轨会移动一定距离而没有转动运动轨和中轨之间的滚动体,从而导致“打滑”。由于运动轨相对于滚动体保持架的移位,滚动体保持架可能会在到达关闭位置之前停止在挡块位置,其中由蓄力器预紧的自闭装置无法克服在滚动体和运动轨之间的滑动摩擦,从而使拉出元件就呆停在闭合位置之前。为了补偿打滑,必须将拉出元件手动推入关闭位置。
3.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出导向装置,其能够更好地补偿移动拉出导向装置时出现的打滑。
4.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拉出引导装置解决。
5.在本发明的拉出引导装置中,导轨和中轨之间的第一滚动体保持架与中轨和运动轨之间的第二滚动体保持架通过柔性偏转元件同步,即在拉出引导装置运动期间相对于中轨一致移动,其中,具有滚动体的第三滚动体保持架设置在运动轨和中轨之间,其相对于第二滚动体保持架平行于拉出方向可动布置,即不与第二滚动体保持架通过连接件保持刚性距离。第三滚动体保持架增加的这种灵活性,其可以独立于第二滚动体保持架移动,改善了打滑补偿,因为如果第二滚动体保持架由于打滑而在即将到达关闭位置之前被挡块制动,则具有滚动体的第三滚动体保持架仍然可以在关闭方向上移动,以使只需克服两个滚动体保持架之一上的打滑即可将拉出元件移动到关闭位置。因此,只需使保持在第二滚动体保持架上的滚动体相对于运动轨移动而不转动,为此需要克服滚动体上的滑动摩擦。另一方面,第三滚动体保持架上的滚动体可以继续滚动,这就是为什么即使第二滚动体保持架上的滚动体抵靠挡块,更低的拉力也足以将与运动轨一起的拉出元件拉入关闭位置。因此,这种将运动轨移动到关闭位置的拉力只需要克服滚动体保持架上的滚动体上的滑动摩擦力,这也可以通过自闭装置的蓄力器来实现。因为可以补偿拉出引导装置的打滑,这改善了操控性。
6.优选地,第三滚动体保持架可平行于拉出方向在两个挡块之间的运动范围移动。此运动范围的长度可以超过5毫米,例如在20毫米到160毫米之间。第二和第三滚动体保持架之间的一定距离是有利的,这样就可以更好地配重拉出元件的重力。然而,可以使用非常大的运动范围来补偿拉出引导装置在双向移动时可能发生的打滑,以使第三滚动体保持架无需总是只在一个方向上移位。
7.优选地,具有滚动体的第四滚动体保持架设置在导轨和中轨之间,并通过连杆连接到第一滚动体保持架。在这种构造中,三个滚动体保持架因此通过柔性偏转元件同步,当克服滚动体上的滑动摩擦时,第三滚动体保持架则可以独立于其他滚动体保持架平行于拉出方向移动。显然,还可以在运动轨和中轨之间以及中轨和导轨之间分别设置可自由移动的滚动体保持架。滚动体保持架应相对于相应的一对轨以相同的速度移动。偏转元件限定了固定的距离。因此,不可能赶上同步的滚动体保持架。
8.在优选设计中,运动轨的横截面为u形,具有向下突伸的腿。这允许运动轨侧向稳定地引导在中轨上。
9.用于同步滚动体保持架的偏转元件优选为拉索形式,其通过可旋转安装在中轨上的偏转滑轮被导引。或者,偏转元件也可以设计为皮带。偏转滑轮基本上可以布置在中轨上的空腔中。偏转滑轮也可以布置在中轨下方,其轴线基本上垂直于拉出方向。偏转滑轮也可以侧向布置在中轨上。为有效安装,偏转滑轮可以分别固定在中轨的末端,例如固定于中轨端面上设置的相应接收座或凹槽。在这种情况下,偏转元件可以这样布置:偏转元件的一段布置在中轨的一侧,偏转元件的另一段布置在中轨的相反侧,例如,一段布置在中轨上方的安装位置,另一段布置在中轨内或下方。通过这种方式,偏转元件被布置在拉出引导装置中,以保护其免受环境影响。
10.为了获得稳定的引导,第二和第三滚动体保持架呈u形包绕中轨。滚动体可以布置在相对两侧以及连接腹板上,连接腹板在安装位置是水平的,其中根据拉出引导装置的重量和长度来选择一个接一个排布的滚动体的数量。滚动体优选为圆柱形,但也可以是桶形、球形或设计成球珠。任选地,滚动体保持架还可以包括滑动元件,以在两个邻轨之间提供间距。背靠背滚动体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直径。背靠背滚动体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或具有不同的结构。
11.优选地,至少一个位置固定的、可旋转安装的辊设置在中轨上以支撑运动轨,尤其是在沿纵向看的中心区域。在至少部分拉出运动期间,第二滚动体保持架可以沿拉出方向位于辊的前面。在至少部分拉出运动期间,第三滚动体保持架沿拉出方向位于辊后面。
12.下面参考附图通过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解释,其中:
13.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拉出引导装置的透视图;
14.图2示出了图1的拉出引导装置的分解图;
15.图3示出了具有滚动体保持架的中轨的分解图;
16.图4示出了中轨与两个滚动体保持架处于组装位置的透视图;
17.图5a至5c示出了拉出引导装置的几个视图,第三滚动体保持架位于不同位置;以及
18.图6示出了具有两个滚动体保持架的控制索的详细视图。
19.拉出引导装置1包括由金属板弯曲成的三个轨。即,导轨2、中轨3和运动轨4。导轨2可以固定在家具或家用电器的主体上。为此,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导轨基本上为角形。运动轨4用于保持拉出元件,例如抽屉、搁板、药剂柜或其他拉出元件。紧固装置40设置在后端,用于将拉出元件固定到运动轨4上。
20.图2示出了拉出引导装置1的分解视图。导轨2的横截面为角形,并且在水平腿上具有向上突伸的腹板21,其上形成有角度的水平轨道22。此外,自闭装置20安装在导轨2上,其
可以接合到运动轨4上的驱动器,以便在即将到达关闭位置之前通过蓄力器将运动轨4缩回关闭位置。任选地,也可以省去这种自闭装置20。自闭装置20还可以设置在其它轨2、3、4之一中。代替自闭装置20,还可以在轨2、3、4上设置弹出装置或自闭装置和弹出装置的组合。
21.具有滚动体12的第一滚动体保持架5设置在中轨3和导轨2之间,其围绕轨道22和腹板21。滚动体保持架5连接到拉索形式的偏转元件9,其围绕两个偏转滑轮10和11可动安装。偏转滑轮10和11分别可旋转地布置在中轨3的端部。偏转元件9的一部分位于中轨3上方,偏转元件9的另一部分布置在中轨3内或下方。
22.具有滚动体12的第二滚动体保持架6设置在运动轨4和中轨3之间,以便引导运动轨4在中轨3上移动。具有滚动体12的第三滚动体保持架7设置在距离第二滚动体保持架6一定距离处,其以基本u形方式围绕中轨3。滚动体保持架6例如通过焊接、粘结或机械连接而连接到柔性偏转元件9,滚动体保持架7则相对于偏转元件9是可动的,以使第三滚动体保持架7相对于第二滚动体保持架6也是可动的。
23.具有滚动体12的第四滚动体保持架8设置在导轨2和中轨3之间,其通过连杆15与第一滚动体保持架5连接。第一滚动体保持架5与柔性偏转元件9接合,使得第四滚动体保持架8也与柔性偏转元件9一起移动。任选地,第四滚动体保持架8也可以直接连接到柔性偏转元件9而不通过连杆15。第一滚动体保持架5和第四滚动体保持架8也可以设计为一个长的滚动体保持架。
24.所有滚动体保持架5、6、7和8围绕导轨2的一部分或中轨3的三面,其中滚动体12优选布置在每一侧。在这种情况下,在水平轨道上滚动的滚动体12可以设置为比不受重力载荷的侧向滚动体数量更多。滚动体12是圆柱形设计,但在其他设计中,它们也可以是桶形、球形或形成球珠。
25.支撑辊13设置在中轨3的凹槽14处,并略微向运动轨4突出,运动轨4在一段处具有压花腹板41,其在即将到达关闭位置之前在支撑辊13上滚动,以减少前面第二滚动体保持架6处的滚动体12上的载荷。
26.两个辊16也可旋转地安装在中轨3的轴17上,其为运动轨4提供支撑。代替两个辊16,还可以设置仅一个辊或两个以上的辊。辊16固定到位并随中轨3移动。在拉出运动的至少部分期间,第二滚动体保持架6沿拉出方向位于第一辊16之前。在拉出运动的至少部分期间,第三滚动体保持架7沿拉出方向位于第一辊16之后。
27.在图3中,详细示出了中轨3的区域。在中轨3上形成有突出的挡块30,其形成第三滚动体保持架7的运动范围的限制。具有滚动体12的第三滚动体保持架7可以独立于第二滚动体保持架6移动,后者固定于柔性偏转元件9。第一滚动体保持架5和第四滚动体保持架8也固定于柔性偏转元件9。
28.在图4中,所示中轨在组装位置。可以看出,第二滚动体保持架6和第三滚动体保持架7彼此间隔一定距离布置。偏转元件9的一段位于中轨3上方,另一段位于中轨3内或下方。在这种情况下,偏转滑轮10和11基本上布置在中轨3的空腔内。
29.在图5a至5c中,所示拉出引导装置1处于关闭位置,第三滚动体保持架相对于第二滚动体保持架6布置在不同位置。在图5a中,第三滚动体保持架7处于中间位置,与第二滚动体保持架6隔开预定距离。当拉出元件打开和关闭时,在滚动体保持架6和7处的滚动体12和运动轨4之间可能产生打滑。这改变了运动轨4的位置,而没有转动滚动体12以及移动滚动
体保持架6和7。这种打滑会导致第三滚动体保持架7相对于第二滚动体保持架6移位,例如到图5b所示的位置,滚动体保持架7在此抵接中轨3的挡块30。在图5c中,第三滚动体保持架7已移近第二滚动体保持架6,例如距离在2cm到15cm之间,其中第三滚动体保持架7可以抵靠运动轨上未示出的挡块。无论何种情况,第三滚动体保持架7被布置成根据图5a至5c中的位置在平行于拉出方向的一定运动范围内是可移位的,并且相对于第二滚动体保持架6是可动的。
30.如果运动轨4移动到关闭位置,则自闭装置20的驱动器在即将到达关闭位置之前接管关闭运动,其中驱动器通过蓄力器沿关闭方向预紧。如果运动轨4由于打滑已相对于第二滚动体保持架6移位而使第二滚动体保持架6现在撞上挡块,则自闭装置可以通过蓄力器沿关闭方向进一步移动运动轨4,其中必须克服第二滚动体保持架6上的滚动体12的滑动摩擦。另一方面,第三滚动体保持架7上的滚动体12可以滚动,以使只有明显较低的滚动摩擦必须在那里克服。自闭装置20的蓄力器可以设计成,即使具有滚动体12的第二滚动体保持架6已经与挡块接触并因此必须克服滑动摩擦,也可以确保运动轨4的自动位移。
31.在图6中,详细示出了在两个偏转滑轮10和11之间的柔性偏转元件9。第一滚动体保持架5和第二滚动体保持架6通过例如通过焊接、胶合或机械紧固装置固定于偏转元件9。柔性偏转元件9可以由几个独立段组成,其在滚动体保持架5和6的区域内相互连接。
32.所示的拉出引导装置1仅应理解为示例性。本发明也适合用于家具或家用电器的其它类型的拉出引导装置。
33.标记清单1
ꢀꢀꢀꢀ
拉出引导装置
[0034]2ꢀꢀꢀꢀ
导轨
[0035]3ꢀꢀꢀꢀ
中轨
[0036]4ꢀꢀꢀꢀ
运动轨
[0037]5ꢀꢀꢀꢀꢀ
滚动体保持架
[0038]6ꢀꢀꢀꢀꢀ
滚动体保持架
[0039]7ꢀꢀꢀꢀꢀ
滚动体保持架
[0040]8ꢀꢀꢀꢀꢀ
滚动体保持架
[0041]9ꢀꢀꢀꢀ
偏转元件
[0042]
10 偏转滑轮
[0043]
11
ꢀꢀꢀꢀꢀ
偏转滑轮
[0044]
12
ꢀꢀꢀꢀꢀ
滚动体
[0045]
13
ꢀꢀꢀꢀꢀ
支撑辊
[0046]
14
ꢀꢀꢀꢀꢀ
凹槽
[0047]
15
ꢀꢀꢀꢀꢀ
连杆
[0048]
16 辊
[0049]
17 轴
[0050]
20
ꢀꢀꢀꢀꢀ
自闭装置
[0051]
21
ꢀꢀꢀꢀꢀ
腹板
[0052]
22 轨道
[0053]
30 停止
[0054]
40
ꢀꢀꢀꢀꢀ
紧固装置41
ꢀꢀꢀꢀꢀ
腹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