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辅助睡眠的儿科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59434发布日期:2022-05-11 08:44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辅助睡眠的儿科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儿科护理技术领域,涉及儿科护理床,特别涉及一种可辅助睡眠的儿科护理床。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儿科护理床多为固定式的,无法进行晃动的,这使得婴幼儿不易入睡,容易哭闹,从而给医护人员带来诸多不便,增加工作量,因此,现在亟需一种可辅助睡眠的儿科护理床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辅助睡眠的儿科护理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辅助睡眠的儿科护理床,包括:床架主体、床体、驱动机构以及蚊帐,床体铰接在所述床架主体上端内部,所述床架主体下端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床体下端与所述驱动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床架主体上活动安装有蚊帐,所述床架主体包括侧架一、连接杆、侧架二、底杆、置物架以及支撑架,所述侧架一包括插孔、加强竖杆、加强横杆以及磁铁块一,所述床体包括框架、栏杆、床板、摆动结构、固定块以及连接环,所述栏杆包括短杆、泡沫防撞层,所述摆动结构包括连接转杆一、连接转筒一、连接转筒二、连接转杆二以及摆动杆,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钢丝绳、滑轮结构一、滑轮结构二、盒体、驱动齿轮、链条、连接头、拉杆、导向筒、回位弹簧、限位头、安装架、传动杆、轴承、脚踏板、棱杆、盖帽、扭簧以及脚蹬,所述滑轮结构一包括固定架、导向轮,所述盒体包括矩形通孔、刷板、刷毛,所述安装架包括安装座以及抱箍,所述脚蹬包括铰接座、铰接头以及脚掌垫,所述蚊帐上设有磁铁块二。
5.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侧架二与所述侧架一规格相同,所述侧架一与侧架二的左端之间下侧、右端之间下侧分别设有连接杆,所述侧架一下端与侧架二下端之间设有底杆,置物架设置在所述底杆前侧,所述置物架靠近侧架一,所述侧架一上表面、侧架二上表面分别开设有插孔,所述支撑架通过插孔插接在侧架一上端与侧架二上端之间,加强横杆设置在所述侧架一上端内部,所述加强横杆上侧设有加强竖杆,所述加强横杆左侧前表面开设有三角通孔,所述三角通孔内活动插接有限位插杆,所述侧架一前侧、侧架二后侧分别对称设有磁铁块一,所述侧架一左侧、右侧和侧架二左侧、右侧分别设有磁铁块一,磁铁块一与所述磁铁块二活动连接。
6.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摆动结构分别铰接在所述框架上端左侧前表面、后表面和上端右侧前表面、后表面,所述摆动杆上端外侧设有连接转筒二,所述连接转筒二与连接转杆二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转杆二安装在侧架一内或者侧架二内侧,连接转筒一设置在所述摆动杆下端内侧,所述连接转筒一与连接转杆一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转杆一安装在框架上端左侧前表面、后表面和上端右侧前表面、后表面,栏杆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左侧、右侧、
前侧以及后侧,所述短杆安装在框架左侧、右侧、前侧以及后侧,所述短杆外表面包裹有泡沫防撞层,所述框架底部设有床板,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床板下表面中间,所述固定块上活动安装有连接环。
7.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杆设有四根,四根所述连接杆分为两组,所述底杆设有多根,侧架一下端与侧架二下端之间等距设置有多根所述底杆,所述置物架为一种u形板,所述侧架一上侧安装有一根加强横杆,所述侧架二上侧安装有一根加强横杆,每一根所述加强横杆上侧均设有多根加强竖杆,所述侧架一左表面上侧、下侧和右表面上侧、下侧分别设有一个磁铁块一,所述侧架一前表面上侧、下侧分别设有三个磁铁块一,所述侧架二左表面上侧、下侧和右表面上侧、下侧分别设有一个磁铁块一,所述侧架二前表面上侧、下侧分别设有三个磁铁块一,所述支撑架为一种u形中空管,磁铁块二的数量与所述磁铁块一的数量相同,且磁铁块二的位置与磁铁块一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限位插杆外侧端设有圆形手柄,所述限位插杆内侧端设有杆体,所述杆体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所述蚊帐中间设有拱形主体,所述拱形主体左端、右端分别设有侧边一,所述侧边一为矩形蚊帐布片,所述侧边一的长度和宽度与床架主体左表面、右表面的长度和宽度相同,所述拱形主体前侧、后侧分别设有侧边二,所述侧边二为矩形蚊帐布片,所述侧边二的长度和宽度与床架主体前表面、后表面的长度和宽度相同,床架主体的设置,方便安装活动的床体,磁铁块一与磁铁块二方便固定蚊帐。
8.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短杆的数量与所述泡沫防撞层的数量相同,所述泡沫防撞层侧表面垂直断开,所述摆动结构设有四个,两个所述摆动结构安装在侧架一上端左侧与框架上端左侧之间和侧架一上端右侧与框架上端右侧之间,两个所述摆动结构安装在侧架二上端左侧与框架上端左侧之间和侧架二上端右侧与框架上端右侧之间,床板下表面中间通过螺钉安装有所述固定块,所述框架左端前侧下方、后侧下方设有三角盲孔,所述三角盲孔内活动插接有限位插杆,摆动结构的设置,便于床体进行摆动运动。
9.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滑轮结构一横向安装在侧架一右端与侧架二右端之间的连接杆上,所述滑轮结构二竖向安装在侧架一右端与侧架二右端之间的底杆上,滑轮结构二与所述滑轮结构一规格相同,所述固定架上活动安装有导向轮,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导向轮中间,所述钢丝绳上端固定在连接环上,所述钢丝绳依次穿过滑轮结构一、滑轮结构二,所述钢丝绳与滑轮结构一上的导向轮、滑轮结构二上的导向轮滚动连接,所述钢丝绳下端通过绳孔与限位头右端固定连接,拉杆右端设置有所述限位头,所述拉杆右侧活动安装有回位弹簧,所述导向筒内部开设有导向孔,所述拉杆右侧通过导向孔活动安装在导向筒内,所述导向筒通过安装架安装在底杆上,所述导向筒通过抱箍安装在安装座上表面,弧形凹槽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表面中间,所述拉杆左端与连接头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头左端铰接在链条右端,所述链条左端通过铰接杆铰接在驱动齿轮的齿牙上,所述驱动齿轮通过传动杆活动安装在盒体内,矩形通孔设置在所述盒体右表面上侧,所述矩形通孔上侧、下侧分别安装有刷板,所述刷板内侧表面设有刷毛,所述链条左端通过矩形通孔活动安装在盒体内,底杆上安装有所述盒体,所述传动杆通过轴承安装在侧架二下端,所述传动杆靠近侧架二一端设有棱杆,所述棱杆与轴承之间安装有扭簧,所述棱杆上插接有脚踏板,所述棱杆外端活动安装有盖帽,侧架二下端安装有所述脚蹬,所述脚蹬位于脚踏板左上侧,所述铰接座安装在侧架二下端,所述脚掌垫通过铰接头与铰接座铰接连接,防滑纹设置在所述脚掌垫
表面。
10.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弧形槽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且弧形槽靠近导向轮中心位置设有半圆倒角,所述刷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刷板对称安装在矩形通孔上侧、下侧,链条与所述刷毛滑动接触,所述拉杆表面光滑,所述驱动齿轮与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扭簧靠近轴承一端与侧架二固定连接,所述扭簧靠近棱杆一端与脚踏板固定连接,防滑纹设置在所述脚踏板上表面,所述脚踏板下端内部设有正六边形通孔,所述棱杆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正六边形盲孔设置在所述盖帽靠近脚踏板一端内部,所述盖帽远离脚踏板一端设有球面端,所述防滑纹为一种w形的凸纹,所述铰接座外侧设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与铰接头活动接触,驱动机构的设置,方便驱动床体在床架主体上端进行摆动。
11.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床架主体,使得床体能够晃动,避免床体不能晃动而使得婴幼儿不易入睡的问题出现,驱动机构的设计,便于带动床体在床架主体上进行往复摆动运动,帮助婴幼儿快速入睡,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辅助睡眠的儿科护理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发明一种可辅助睡眠的儿科护理床的床架主体与床体连接的示意图。
15.图3为本发明一种可辅助睡眠的儿科护理床的驱动机构与床体连接的示意图。
16.图4为本发明一种可辅助睡眠的儿科护理床的蚊帐的示意图。
17.图5为本发明一种可辅助睡眠的儿科护理床的摆动结构的示意图。
18.图6为本发明一种可辅助睡眠的儿科护理床的栏杆剖视的示意图。
19.图7为本发明一种可辅助睡眠的儿科护理床的盒体剖视的示意图。
20.图8为本发明一种可辅助睡眠的儿科护理床的脚踏板与扭簧连接的示意图。
21.图9为本发明一种可辅助睡眠的儿科护理床的导向筒与安装架连接的示意图。
22.图10为本发明一种可辅助睡眠的儿科护理床的滑轮结构一、滑轮结构二的示意图。
23.图11为本发明一种可辅助睡眠的儿科护理床的脚蹬的示意图。
24.图12为本发明一种可辅助睡眠的儿科护理床的刷板与链条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25.图13为本发明一种可辅助睡眠的儿科护理床的限位插杆的示意图。
26.图中,1-床架主体、11-侧架一、111-插孔、112-加强竖杆、113-加强横杆、1131-三角通孔、1132-限位插杆、114-磁铁块一、12-连接杆、13-侧架二、14-底杆、15-置物架、16-支撑架、2-床体、21-框架、22-栏杆、221-短杆、222-泡沫防撞层、23-床板、24-摆动结构、241-连接转杆一、242-连接转筒一、243-连接转筒二、244-连接转杆二、245-摆动杆、25-固定块、26-连接环、3-驱动机构、31-钢丝绳、32-滑轮结构一、321-固定架、322-导向轮、3221-导向槽、33-滑轮结构二、34-盒体、341-矩形通孔、342-刷板、343-刷毛、35-驱动齿轮、351-铰接杆、36-链条、37-连接头、38-拉杆、39-导向筒、391-导向孔、310-回位弹簧、311-限位头、
3111-绳孔、312-安装架、3121-安装座、31211-弧形凹槽、3122-抱箍、313-传动杆、314-轴承、315-脚踏板、316-棱杆、317-盖帽、318-扭簧、319-脚蹬、3191-铰接座、3192-铰接头、3193-脚掌垫、31931-防滑纹、4-蚊帐、41-磁铁块二。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至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辅助睡眠的儿科护理床,包括:床架主体1、床体2、驱动机构3以及蚊帐4,床体2铰接在床架主体1上端内部,床架主体1下端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3,床体2下端与驱动机构3活动连接,床架主体1上活动安装有蚊帐4。
29.请参阅图1、图2、图4以及图13,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床架主体1包括侧架一11、连接杆12、侧架二13、底杆14、置物架15以及支撑架16,侧架一11包括插孔111、加强竖杆112、加强横杆113以及磁铁块一114,蚊帐4上设有磁铁块二41。
30.侧架二13与侧架一11规格相同,侧架一11与侧架二13的左端之间下侧、右端之间下侧分别设有连接杆12,侧架一11下端与侧架二13下端之间设有底杆14,置物架15设置在底杆14前侧,置物架15靠近侧架一11,侧架一11上表面、侧架二13上表面分别开设有插孔111,支撑架16通过插孔111插接在侧架一11上端与侧架二13上端之间,加强横杆113设置在侧架一11上端内部,加强横杆113上侧设有加强竖杆112,加强横杆113左侧前表面开设有三角通孔1131,三角通孔1131内活动插接有限位插杆1132,侧架一11前侧、侧架二13后侧分别对称设有磁铁块一114,侧架一11左侧、右侧和侧架二13左侧、右侧分别设有磁铁块一114,磁铁块一114与磁铁块二41活动连接。
31.连接杆12设有四根,四根连接杆12分为两组,底杆14设有多根,侧架一11下端与侧架二13下端之间等距设置有多根底杆14,置物架15为一种u形板,侧架一11上侧安装有一根加强横杆113,侧架二13上侧安装有一根加强横杆113,每一根加强横杆113上侧均设有多根加强竖杆112,侧架一11左表面上侧、下侧和右表面上侧、下侧分别设有一个磁铁块一114,侧架一11前表面上侧、下侧分别设有三个磁铁块一114,侧架二13左表面上侧、下侧和右表面上侧、下侧分别设有一个磁铁块一114,侧架二13前表面上侧、下侧分别设有三个磁铁块一114,支撑架16为一种u形中空管,磁铁块二41的数量与磁铁块一114的数量相同,且磁铁块二41的位置与磁铁块一114的位置相对应,限位插杆1132外侧端设有圆形手柄,限位插杆1132内侧端设有杆体,杆体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所述蚊帐4中间设有拱形主体,所述拱形主体左端、右端分别设有侧边一,所述侧边一为矩形蚊帐布片,所述侧边一的长度和宽度与床架主体1左表面、右表面的长度和宽度相同,所述拱形主体前侧、后侧分别设有侧边二,所述侧边二为矩形蚊帐布片,所述侧边二的长度和宽度与床架主体1前表面、后表面的长度和宽度相同。
32.在实际使用时,当夏天蚊虫较多的时候,先将支撑架16通过插孔111安装在侧架一11、侧架二13的上端之间,随后取出蚊帐4,将蚊帐4中间的拱形主体覆盖在支撑架16上,并
将拱形主体四周的磁铁块二41一一对应侧架一11、侧架二13上侧的磁铁块一114,先将拱形主体固定在支撑架16上,随后将限位插杆1132插接在加强横杆113上的三角通孔1131内,限位插杆1132上的杆体穿过三角通孔1131进入框架21上的三角盲孔内,限位插杆1132将床体2固定,而后将蚊帐4上拱形主体左侧的侧边一放下,使得拱形主体左侧的侧边一上的磁铁块二41与侧架一11左侧、侧架二13左侧的磁铁块一114连接,将拱形主体左侧的侧边一固定,重复上述操作步骤,将余下的拱形主体前侧的侧边二、拱形主体右侧的侧边一以及拱形主体后侧的侧边二通过磁铁块一114和磁铁块二41进行固定。
33.通过设置床架主体1,方便安装活动的床体2,磁铁块一114与磁铁块二41通过磁力连接,方便蚊帐4的拆装,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限位插杆1132的设置,方便固定床体2,使得床体2无法左右晃动,以此保证蚊帐4在需要被固定时,不会因为床体2的左右晃动,而使得拱形主体左侧、右侧的侧边一被掀开,保证了蚊帐4的密封性,避免蚊虫进入,保证婴幼儿能够不受蚊虫的侵扰,从而快速入睡。
34.请参阅图2、图3、图5以及图6,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列,床体2包括框架21、栏杆22、床板23、摆动结构24、固定块25以及连接环26,栏杆22包括短杆221、泡沫防撞层222,摆动结构24包括连接转杆一241、连接转筒一242、连接转筒二243、连接转杆二244以及摆动杆245。
35.摆动结构24分别铰接在框架21上端左侧前表面、后表面和上端右侧前表面、后表面,摆动杆245上端外侧设有连接转筒二243,连接转筒二243与连接转杆二244转动连接,连接转杆二244安装在侧架一11内或者侧架二13内侧,连接转筒一242设置在摆动杆245下端内侧,连接转筒一242与连接转杆一241转动连接,连接转杆一241安装在框架21上端左侧前表面、后表面和上端右侧前表面、后表面,栏杆22分别设置在框架21左侧、右侧、前侧以及后侧,短杆221安装在框架21左侧、右侧、前侧以及后侧,短杆221外表面包裹有泡沫防撞层222,框架21底部设有床板23,固定块25设置在床板23下表面中间,固定块25上活动安装有连接环26。
36.短杆221的数量与泡沫防撞层222的数量相同,泡沫防撞层222侧表面垂直断开,摆动结构24设有四个,两个摆动结构24安装在侧架一11上端左侧与框架21上端左侧之间和侧架一11上端右侧与框架21上端右侧之间,两个摆动结构24安装在侧架二13上端左侧与框架21上端左侧之间和侧架二13上端右侧与框架21上端右侧之间,床板23下表面中间通过螺钉安装有固定块25,框架21左端前侧下方、后侧下方设有三角盲孔,三角盲孔内活动插接有限位插杆1132。
37.在实际使用时,当床体2向左或者向右摆动时,四个摆动结构24同时运动,且摆动方向均与床体2的框架21摆动方向同步,床体2在摆动过程中,摆动结构24上的连接转杆一241在连接转筒一242内转动,同时摆动结构24上的连接转杆二244在连接转筒二243内转动,当栏杆22上的泡沫防撞层222被婴幼儿撕破,此时可以手动将泡沫防撞层222通过掰开其侧表面的垂直断开位置,将泡沫防撞层222从短杆上拆下,重新换上新的泡沫防撞层222,掰开其侧表面断开部位,将泡沫防撞层222套在短杆221上即可。
38.请参阅图3、图7、图8、图9、图10、图11以及图12,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驱动机构3包括钢丝绳31、滑轮结构一32、滑轮结构二33、盒体34、驱动齿轮35、链条36、连接头37、拉杆38、导向筒39、回位弹簧310、限位头311、安装架312、传动杆313、轴承314、脚踏板315、
棱杆316、盖帽317、扭簧318以及脚蹬319,滑轮结构一32包括固定架321、导向轮322,盒体34包括矩形通孔341、刷板342、刷毛343,安装架312包括安装座3121以及抱箍3122,脚蹬319包括铰接座3191、铰接头3192以及脚掌垫3193。
39.滑轮结构一32横向安装在侧架一11右端与侧架二13右端之间的连接杆12上,滑轮结构二33竖向安装在侧架一11右端与侧架二13右端之间的底杆14上,滑轮结构二33与滑轮结构一32规格相同,固定架321上活动安装有导向轮322,导向槽3221设置在导向轮322中间,钢丝绳31上端固定在连接环26上,钢丝绳31依次穿过滑轮结构一32、滑轮结构二33,钢丝绳31与滑轮结构一32上的导向轮322、滑轮结构二33上的导向轮322滚动连接,钢丝绳31下端通过绳孔3111与限位头311右端固定连接,拉杆38右端设置有限位头311,拉杆38右侧活动安装有回位弹簧310,导向筒39内部开设有导向孔391,拉杆38右侧通过导向孔391活动安装在导向筒39内,导向筒39通过安装架312安装在底杆14上,导向筒39通过抱箍3122安装在安装座3121上表面,弧形凹槽31211设置在安装座3121上表面中间,拉杆38左端与连接头37螺纹连接,连接头37左端铰接在链条36右端,链条36左端通过铰接杆351铰接在驱动齿轮35的齿牙上,驱动齿轮35通过传动杆313活动安装在盒体34内,矩形通孔341设置在盒体34右表面上侧,矩形通孔341上侧、下侧分别安装有刷板342,刷板342内侧表面设有刷毛343,链条36左端通过矩形通孔341活动安装在盒体34内,底杆14上安装有盒体34,传动杆313通过轴承314安装在侧架二13下端,传动杆313靠近侧架二13一端设有棱杆316,棱杆316与轴承314之间安装有扭簧318,棱杆316上插接有脚踏板315,棱杆316外端活动安装有盖帽317,侧架二13下端安装有脚蹬319,脚蹬319位于脚踏板315左上侧,铰接座3191安装在侧架二13下端,脚掌垫3193通过铰接头3192与铰接座3191铰接连接,防滑纹31931设置在脚掌垫3193表面。
40.弧形槽横3221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且弧形槽3221靠近导向轮322中心位置设有半圆倒角,刷板342设有两个,两个刷板342对称安装在矩形通孔341上侧、下侧,链条36与刷毛343滑动接触,拉杆38表面光滑,驱动齿轮35与传动杆313固定连接,扭簧318靠近轴承314一端与侧架二13固定连接,扭簧318靠近棱杆316一端与脚踏板315固定连接,防滑纹31931设置在脚踏板315上表面,脚踏板315下端内部设有正六边形通孔,棱杆316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正六边形盲孔设置在盖帽317靠近脚踏板315一端内部,盖帽317远离脚踏板315一端设有球面端,防滑纹31931为一种w形的凸纹,铰接座3191外侧设有承托板,承托板与铰接头3192活动接触。
41.在实际使用时,当需要通过晃动床体2来辅助婴幼儿快速入睡时,手动将限位插杆1132从三角通孔1131中抽出,并将限位插杆1132放置在置物架15上,由于脚掌垫3193通过铰接头3192与铰接座3191铰接,且铰接座3191外侧设有承托板,随后护理人员手动将脚蹬319上的脚掌垫3193向外侧拉动,直至脚掌垫3193水平放置且铰接头3192与承托板水平接触,而后护理人员一只脚的脚掌部分放置在脚掌垫3193上,而后将脚踝部分放置在脚踏板315上,此时护理人员一脚掌与脚掌垫3193接触点为圆心,使得脚部在围绕脚掌与脚掌垫3193接触点进行往复下踩和上抬动作,当护理人员的脚部下踩时,由于脚蹬319位于脚踏板315左上侧,带动脚踏板315上端下移,再由于脚踏板315通过正六边形通孔安装在棱杆316上,棱杆316与传动杆313固定连接,且传动杆313通过轴承314固定,这使得脚踏板315带动棱杆316、传动杆313在轴承314内转动,转动的传动杆313带动驱动齿轮35逆时针转动,由于
链条36左端通过铰接杆351、齿牙与驱动齿轮35铰接,逆时针转动的驱动齿轮35带动链条36左移,将链条36收卷,链条36通过盒体34上的矩形通孔341进入盒体34内,在链条36靠近矩形通孔341时,与刷板342上的刷毛343接触,链条36上侧、下侧均设有带有刷毛343的刷板342,将链条36上的灰尘杂物清扫掉,同时在刷毛343上涂有润滑油,使其对链条36进行润滑,链条36整体左移的同时,带动连接头37左移,由于连接头37与拉杆38螺纹连接,拉杆38跟随左移,而导向筒39在安装架312上的安装座3121和抱箍3122的共同作用下被固定在底杆14上,拉杆38在导向孔391的导向作用下,平稳左移,由于导向筒39和限位头311的存在,回位弹簧310被压缩,且限位头311通过绳孔3111与钢丝绳31下端固定连接,这使得钢丝绳31下端被向左牵引,钢丝绳31与滑轮结构一32、滑轮结构二33上的导向轮322接触的部分,在导向槽3221的作用下与导向轮322滚动连接,钢丝绳31整体被向左牵引,且钢丝绳31上端通过连接环26与床体2下端的固定块25连接,进一步使得床体2被向右拉动,由于床体2通过摆动结构24与侧架一11、侧架二13铰接连接,这使得床体2向右上侧移动。
42.当护理人员的脚部在下踩后抬起时,由于扭簧318靠近轴承314一端与侧架二13固定连接,扭簧318靠近棱杆316一端与脚踏板315固定连接,扭簧318在旋钮时产生的扭力带动脚踏板315复位,脚踏板315复位过程中带动棱杆316顺时针转动复位,进一步使得传动杆313带动驱动齿轮35顺时针转动复位,与此同时,回位弹簧310在压缩时产生的弹力与扭簧318共同作用,使得链条36快速回位,回位弹簧310带动拉杆38向右移动,直至回位弹簧310复原,在回位弹簧310复原的过程中,钢丝绳31被放松,失去拉力的床体2向原本位置复原,由于床体2在下移时产生惯性动能,床体2会向左上侧移动,此时床体2会通过钢丝绳31、拉杆38、链条36将力传递给驱动齿轮35,进一步通过传动杆313传递给扭簧318,扭簧318产生缓冲扭力,阻止床体2继续向左上侧移动,随后护理人员的脚部再次下踩,如此反复操作,使得床体2在床架主体1上端进行左右往复摆动。
43.通过设置驱动机构3,便于护理人员利用脚踩的方式晃动床体2,使得护理人员的双手解放,能够更好的哄婴幼儿入睡,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四个摆动结构24对称设置,使得床体2能够在床架主体1上端平稳的进行往复摆动运动,改变以往床体2固定的结构模式,刷板342和刷毛343的设置,便于清理链条36上的灰尘和杂物,同时为链条36刷润滑油,以此延长链条36与驱动齿轮35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后期维护成本,脚蹬319和脚踏板315的设置,使得护理人员以抖腿的方式进行晃动床体2,节省护理人员的体力,降低其劳动强度,盖帽317的设置,避免护理人员的脚部在脚蹬319上滑脱后而刮伤。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