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43599发布日期:2022-11-03 06:11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工作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工作台。


背景技术:

2.部分软件的系统较为庞大,测试周期长,使得程序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保持较长的单次工作时间,工作台是程序员在工作过程中用于电脑放置和坐着的辅助装置,为缓解程序员长时间工作的疲劳,提出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工作台。
3.经检索,2021年5月18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12806712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软件开发用工作台,其大致描述为,包括高度调节机构、工作台本体、弹性卡槽式键盘收纳机构和多角度调节式资料放置机构,工作台本体设于高度调节机构上方,工作台本体下壁设有收纳块,弹性卡槽式键盘收纳机构设于工作台本体和收纳块上,多角度调节式资料放置机构设于工作台本体上壁,弹性卡槽式键盘收纳机构包括收纳槽、收纳弹簧、底板、铰接盖板、电磁铁和吸附铁芯,其在使用时不仅方便键盘收纳,而且方便放置查阅参考资料,同时有效提高软件开发工作效率。
4.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程序员使用提供了便利性,但是由于程序员工作状态需要坐着,所以长时间保持同一坐姿极易造成疲劳,甚至对程序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工作舒适性较差,同时工作台本体的高度调节过程对电力需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工作台,其设置有多种坐姿模式,功能性较强,能够有效缓解程序员工作过程中的疲劳,降低对程序员身体健康的影响,同时多种坐姿模式之间的切换调整较为简捷,而且程序员与工作台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较好,移动过程中噪音较小,实用性较好,并且工作台本体的高度调节过程中对电力需求较低。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本体,还包括桌腿系统、外挂系统和座椅系统,其中
9.所述桌腿系统包括两个移动桌腿和两个固定桌腿,对应的移动桌腿和固定桌腿之间连接有折叠结构,两个所述折叠结构均包括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两个所述左固定架的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对应固定桌腿的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右固定架的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移动桌腿的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左固定架的右端均转动连接有左转动架,两个右固定架的左端均转动连接有右转动架,对应的所述左转动架和右转动架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工作台本体的底端与所述安装架的顶端固定连接,左右重合的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之间均连接有引导定位组件,其中
10.所述外挂系统包括两个左辅腿和两个右辅腿,两个所述左辅腿分别滑动连接在对
应所述固定桌腿内,两个所述右辅腿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所述移动桌腿内,对应的左辅腿和右辅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滑道,其中
11.所述座椅系统包括底托架,所述底托架的后端连接有辅助架,所述辅助架上安装有两个挂架,两个所述挂架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滑道上,底托架上转动连接有座椅板,所述座椅板上转动连接有椅背板和两个边架,所述椅背板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扶手架,两个所述扶手架分别与两个所述边架转动连接,两个边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腿板,两个边架中的一个边架与座椅板之间安装有支撑定位组件。
12.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引导定位组件均包括滑动套和滑动杆,两个所述滑动套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所述右固定架的底端,两个所述滑动杆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所述左固定架的底端,两个所述滑动杆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滑动套内,两个滑动套中的一个滑动套上设置有定位口,所述定位口内转动连接有多个逆止弹性片,多个所述逆止弹性片上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同步套,设置有定位口的滑动套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板,滑动连接在该滑动套内的滑动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逆止弹性片匹配的定位辅助口。
13.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定位组件包括转动管和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通过转轴安装在两个所述边架中靠近左侧的一个边架上,所述转动管通过转动座安装在所述座椅板上,转动杆滑动连接在所述转动管内,且转动杆上设置有相对于转动管位置限定的限定组件。
14.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所述限定组件包括相互滑动连接的子架和母架,且所述子架与母架之间设置有弹性簧,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用于子架和母架配合定位的双定位槽。
15.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所述挂架包括上钩挂架和下限位挂架,所述上钩挂架和下限位挂架之间通过多个连接螺栓连接,所述滑道滑动连接在上钩挂架和下限位挂架配合形成的区域内。
16.作为上述方案再进一步的,所述滑道上设置有与所述上钩挂架匹配的内凹陷。
17.作为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架包括前竖架和后竖架,所述前竖架和后竖架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下限位挂架的底端,前竖架的底端和后竖架的底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辅助杆和辅助套,所述辅助杆辅助套之间滑动连接,辅助套的前端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底托架之间固定连接。
18.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座椅板上和腿板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
19.作为上述方案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钩挂架和下限位挂架的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起。
20.作为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移动桌腿上均安装有移动轮。
21.(三)有益效果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工作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3.1.本技术中,通过座椅系统的设计,方便程序员的坐下,设置有多种坐姿模式,功能性较强,能够有效缓解程序员工作过程中的疲劳,降低对程序员身体健康的影响,通过支撑定位组件的设计,便于实现座椅板、椅背板和腿板三者相对位置调整后的稳定定位,使多种坐姿模式之间的切换调整较为简捷。
24.2.本技术中,通过外挂系统的设计,实现座椅系统与桌腿系统之间的相对安装,从而便于工作台本体位置调整时座椅系统的随动调整,而且程序员与工作台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较好,移动过程中噪音较小,实用性较好。
25.3.本技术中,通过折叠结构的设计,能够实现移动桌腿和固定桌腿均对于工作台本体的安装,同时可以实现工作台本体的高度调整,通过引导定位组件的设计,便于调整后的折叠结构的限定,从而达到工作台本体高度调整后的位置的稳定,并且工作台本体的高度调节过程中对电力需求较低。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公开的多功能一体化工作台的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公开的多功能一体化工作台的左转动架、右转动架和安装架等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技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公开的多功能一体化工作台的转动座、子架和母架等配合的分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公开的多功能一体化工作台的滑动杆、逆止弹性片和同步套等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实施例
33.请参阅图1-6,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本体1,还包括桌腿系统、外挂系统和座椅系统,桌腿系统包括两个移动桌腿2和两个固定桌腿3,左右对应的移动桌腿2和固定桌腿3之间连接有折叠结构,通过折叠结构的设计,能够实现移动桌腿2和固定桌腿3均对于工作台本体1的安装,同时可以实现工作台本体1的高度调整,两个折叠结构均包括左固定架4和右固定架5,两个左固定架4的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固定桌腿3的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右固定架5的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移动桌腿2的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移动桌腿2上均安装有移动轮42,便于移动桌腿2的移动,两个左固定架4的右端均转动连接有左转动架6,两个右固定架5的左端均转动连接有右转动架7,左右重合的左转动架6和右转动架7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安装架8,工作台本体1的底端与安装架8的顶端固定连接,左右重合的左固定架4和右固定架5之间均连接有引导定位组件,两个引导定位组件均包括滑动套18和滑动杆19,两个滑动套18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右固定架5的底端,两个滑动杆19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左固定架4的底端,两个滑动杆19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动套18内,两个滑动套18中的一个滑动套18上设置有定位口,定位口内转动连接有多个逆止弹性片20,多个逆止弹性片20上转动连接有同步套21,设置有定位口的滑动套18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板22,滑动连接在该滑动套18内的滑动杆19上设置有与逆止弹性片20匹配的定位辅助口23,通过引导定位组件的设计,便于调整后的折叠结构的限定,从而达到工作台本体1高度调整后的位置的稳定,并且工作台本体1的高度调节过程中对电力需求较
低。
34.还需进一步说明的是,外挂系统包括两个左辅腿9和两个右辅腿10,两个左辅腿9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固定桌腿3内,两个右辅腿10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移动桌腿2内,左右重合的左辅腿9和右辅腿10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滑道11,通过外挂系统的设计,实现座椅系统与桌腿系统之间的相对安装,从而便于工作台本体1位置调整时座椅系统的随动调整,而且程序员与工作台本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较好,移动过程中噪音较小,实用性较好,座椅系统包括底托架12,底托架12的后端连接有辅助架,辅助架上安装有两个挂架,两个挂架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道11上,挂架包括上钩挂架32和下限位挂架33,上钩挂架32和下限位挂架33之间通过多个连接螺栓34连接,上钩挂架32和下限位挂架33的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起,滑道11滑动连接在上钩挂架32和下限位挂架33配合形成的区域内,挂架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使挂架整体相对于滑道11的安装和拆卸较为方便,滑道11上设置有与上钩挂架32匹配的内凹陷,提高上钩挂架32在滑道11上位置滑动过程中的方向性,辅助架包括前竖架35和后竖架36,前竖架35和后竖架36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下限位挂架33的底端,前竖架35的底端和后竖架36的底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辅助杆37和辅助套38,辅助杆37辅助套38之间滑动连接,辅助套38的前端滑动连接有连接杆39,连接杆39与底托架12之间固定连接。
35.还需更进一步说明的是,底托架12上转动连接有座椅板13,座椅板13上转动连接有椅背板14和两个边架15,椅背板14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扶手架16,两个扶手架16分别与两个边架15转动连接,两个边架15之间固定连接有腿板17,通过座椅系统的设计,方便程序员的坐下,设置有多种坐姿模式,功能性较强,能够有效缓解程序员工作过程中的疲劳,降低对程序员身体健康的影响,座椅板13上和腿板17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倒角40和第二倒角41,提高座椅板13与腿板17两者之间转动后的接触,两个边架15中的一个边架15与座椅板13之间安装有支撑定位组件,支撑定位组件包括转动管24和转动杆25,转动杆25通过转轴26安装在两个边架15中靠近左侧的一个边架15上,转动管24通过转动座27安装在座椅板13上,转动杆25滑动连接在转动管24内,通过支撑定位组件的设计,便于实现座椅板13、椅背板14和腿板17三者相对位置调整后的稳定定位,使多种坐姿模式之间的切换调整较为简捷,且转动杆25上设置有相对于转动管24位置限定的限定组件,限定组件包括相互滑动连接的子架28和母架29,且子架28与母架29之间设置有弹性簧30,转动杆25上设置有用于子架28和母架29配合定位的双定位槽31,便于限定转动杆25相对于转动管24的位置。
36.综上所述,该多功能一体化工作台在使用时,首先将该多功能一体化工作台放置在所需使用的地点,同时工作台本体1上还可以安装诸如背景技术中的公开号为cn112806712a的一种软件开发用工作台中的弹性卡槽式键盘收纳机构和多角度调节式资料放置机构,程序员办公过程中坐在座椅板13上进行办公,同时若想改变椅背板14相对于座椅板13的角度时,可以通过相互压动子架28和母架29,使子架28与母架29克服弹性簧30的弹力而相互靠近,使子架28和母架29均退出双定位槽31,然后通过控制子架28和母架29在转动杆25上的位置,调整完成后松开子架28与母架29,使两者相互靠近再次完成在转动杆25上的定位,实现转动杆25与转动管24之间的限位的调整,便于实现椅背板14相对于座椅板13之间的角度的调整,进而实现程序员坐下依靠姿势的辅助调整,当程序员需要相对于工作台本体1调整坐姿角度时,由于座椅系统整体悬挂,所以调整过程中不与地面接触形
成摩擦,舒适性较好的同时调整较为方便,噪音较小,当需要对工作台本体1的高度进行调整时,将工作台本体1抬起,然后松开即可,此过程中工作台本体1升高带动两个安装架8升高,安装架8升高在固定桌腿3与移动桌腿2的自身重量的作用下,使左转动架6相对于安装架8转动,同时右转动架7也相对于安装架8转动,此过程中左固定架4和右固定架5相互靠近,从而使相互滑动连接的滑动套18和滑动杆19发生相对滑动,完成工作台本体1的高度的调整后,松开工作台本体1,安装有逆止弹性片20的一个滑动套18通过逆止弹性片20与定位辅助口23的配合,实现对于该滑动套18内的滑动杆19与该滑动套18之间的限位,实现调整后的工作台本体1的高度的保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