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床垫的分区软硬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与流程

文档序号:32252779发布日期:2022-11-19 02:2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床垫的分区软硬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床垫的分区软硬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的一些智能床垫划分为左分区和右分区,并且这些智能床垫可以根据输入的左分区软硬度调节指令,对左分区进行充气以调节左分区的软硬度;以及,根据输入的右分区软硬度调节指令,对右分区进行充气以调节右分区的软硬度,从而可以实现左分区和右分区的软硬度的独立调节。
3.在实践中发现,在左、右分区中的某一分区上的用户起床离开该分区时,若另一分区上的另一用户翻身至上述某一分区,则该另一用户时常会因为软硬度发生变化而感到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床垫的分区软硬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能够避免用户从该智能床垫的左、右分区中的某一分区翻身至另一分区时因为软硬度不一致而产生不适感。
5.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一种智能床垫的分区软硬度调节方法,所述智能床垫划分为左分区和右分区,并且所述左分区的软硬度与所述右分区的软硬度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6.所述智能床垫检测到第一分区上的第一用户起床离开所述第一分区;其中,所述第一分区是所述左分区或所述右分区;
7.所述智能床垫识别第二分区上是否存在第二用户;若存在,将所述第一分区的软硬度调节至与所述第二分区的软硬度一致;所述第二分区是所述左分区和所述右分区中除所述第一分区之外的另一分区。
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智能床垫将所述第一分区的软硬度调节至与所述第二分区的软硬度一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9.所述智能床垫识别所述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与所述第二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是否一致;
10.若不一致,所述智能床垫将所述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调节至与所述第二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一致。
11.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智能床垫将所述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调节至与所述第二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一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2.所述智能床垫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
13.所述智能床垫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的睡姿,并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用户的
睡姿。
14.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智能床垫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用户的睡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5.所述智能床垫接收到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包括指定时长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令对所述第二用户执行所述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所述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16.所述智能床垫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检测所述第二用户当前是否佩戴有指定的可穿戴设备;若是,控制所述指定的可穿戴设备执行所述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所述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17.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中,若所述智能床垫检测出所述第二用户当前未佩戴有指定的可穿戴设备,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18.所述智能床垫检测所述第二用户是否从所述第二分区翻身至所述第一分区;若否,对所述第二分区执行所述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所述第二用户变换睡姿;若是,对所述第一分区执行所述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所述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19.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一种智能床垫,所述智能床垫划分为左分区和右分区,并且所述左分区的软硬度与所述右分区的软硬度不同,所述智能床垫包括:
20.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到第一分区上的第一用户起床离开所述第一分区;其中,所述第一分区是所述左分区或所述右分区;
21.第一识别单元,用于识别第二分区上是否存在第二用户;
22.第一调节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识别单元识别出所述第二分区上存在第二用户时,将所述第一分区的软硬度调节至与所述第二分区的软硬度一致;所述第二分区是所述左分区和所述右分区中除所述第一分区之外的另一分区。
2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智能床垫还包括:
24.第二识别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将所述第一分区的软硬度调节至与所述第二分区的软硬度一致之后,识别所述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与所述第二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是否一致;
25.第二调节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识别单元识别出所述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与所述第二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不一致时,将所述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调节至与所述第二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一致。
26.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智能床垫还包括:
27.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将所述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调节至与所述第二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一致之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
28.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的睡姿;
29.交互单元,用于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用户的睡姿。
30.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交互单元,还用于在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用户的睡姿之后,接收到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包括指定时长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令对所述第二用户执行所述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所述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31.所述智能床垫还包括:
32.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检测所述第二用户当前是否佩戴有指定
的可穿戴设备;
33.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第二用户当前佩戴有指定的可穿戴设备时,控制所述指定的可穿戴设备执行所述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所述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34.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智能床垫还包括:
35.第三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第二用户当前未佩戴有指定的可穿戴设备时,检测所述第二用户是否从所述第二分区翻身至所述第一分区;
36.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三检测单元的检测出所述第二用户未从所述第二分区翻身至所述第一分区时,对所述第二分区执行所述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所述第二用户变换睡姿;或者,在所述第三检测单元的检测出所述第二用户从所述第二分区翻身至所述第一分区时,对所述第一分区执行所述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所述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37.本技术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一种智能床垫,所述智能床垫划分为左分区和右分区,并且所述左分区的软硬度与所述右分区的软硬度不同,所述智能床垫包括:
38.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39.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40.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如下步骤:
41.检测到第一分区上的第一用户起床离开所述第一分区;其中,所述第一分区是所述左分区或所述右分区;
42.识别第二分区上是否存在第二用户;若存在,将所述第一分区的软硬度调节至与所述第二分区的软硬度一致;所述第二分区是所述左分区和所述右分区中除所述第一分区之外的另一分区。
4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第三方面中,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分区的软硬度调节至与所述第二分区的软硬度一致之后,还执行如下步骤:
44.识别所述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与所述第二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是否一致;
45.若不一致,将所述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调节至与所述第二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一致。
46.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第三方面中,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调节至与所述第二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一致之后,还执行如下步骤:
47.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
48.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的睡姿,并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用户的睡姿。
49.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第三方面中,所述处理器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用户的睡姿之后,还执行如下步骤:
50.接收到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包括指定时长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令对所述第二用户执行所述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所述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51.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检测所述第二用户当前是否佩戴有指定的可穿戴设备;若是,控制所述指定的可穿戴设备执行所述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所述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52.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第三方面中,若所述处理器检测出
所述第二用户当前未佩戴有指定的可穿戴设备,所述处理器还执行如下步骤:
53.检测所述第二用户是否从所述第二分区翻身至所述第一分区;若否,对所述第二分区执行所述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所述第二用户变换睡姿;若是,对所述第一分区执行所述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所述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54.本技术实施例第四方面公开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或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的智能床垫的分区软硬度调节方法中的步骤。
5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6.本技术实施例中,智能床垫检测到第一分区上的第一用户起床离开第一分区,第一分区是左分区或右分区;进一步的,智能床垫在识别出第二分区上存在第二用户时,将第一分区的软硬度调节至与第二分区的软硬度一致,第二分区是左分区和右分区中除第一分区之外的另一分区,这样在第二用户从第二分区翻身至第一分区时由于软硬度保持一致不会使第二用户产生不适感。可见,实施本技术实施例,能够避免用户从该智能床垫的左、右分区中的某一分区翻身至另一分区时因为软硬度不一致而产生不适感。
附图说明
5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5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智能床垫的分区软硬度调节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5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智能床垫的分区软硬度调节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6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用户预先为智能床垫的第一分区设置适合第一用户的温度的场景示意图;
6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智能床垫的分区软硬度调节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6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智能床垫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6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智能床垫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64.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智能床垫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6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智能床垫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6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6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
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6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床垫的分区软硬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能够避免用户从该智能床垫的左、右分区中的某一分区翻身至另一分区时因为软硬度不一致而产生不适感。以下进行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69.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智能床垫的分区软硬度调节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图1所示的方法中,该智能床垫划分为左分区和右分区,并且左分区的软硬度与右分区的软硬度不同。示例性的,该智能床垫可以为智能气囊床垫,其中,该智能床垫的左分区中的气囊的充气饱和度可以被单独控制,并且右分区中的气囊的充气饱和度也可以被单独控制,也即是左分区的软硬度(由左分区中的气囊的充气饱和度决定)可以被单独控制,并且右分区的软硬度(由右分区中的气囊的充气饱和度决定)也可以被单独控制,从而可以使得左分区的软硬度与右分区的软硬度不同,以满足左分区上的用户和右分区上的用户的不同软硬度的需求。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0.101、智能床垫检测到第一分区上的第一用户起床离开第一分区;其中,第一分区是左分区或右分区。
7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智能床垫可以通过摄像头检测到第一分区上的第一用户起床离开第一分区;或者,智能床垫也可以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第一分区上的第一用户起床离开第一分区,例如可以在第一分区设置检测第一用户在床状态或离床状态的压力传感器。
72.一般地,该智能床垫的左分区只供一个人睡觉,并且右分区也只供另一个人睡觉,因此,第一分区上的第一用户可以理解为是在第一分区上睡觉的一个用户(如丈夫)。
73.102、智能床垫识别第二分区上是否存在第二用户;若存在,执行步骤103;若否,结束本流程。
7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智能床垫可以通过摄像头检测到第二分区上是否存在第二用户;或者,智能床垫也可以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第二分区上是否存在第二用户,例如可以在第二分区设置检测第二用户在床状态或离床状态的压力传感器。
75.可以理解的,第二分区上的第二用户可以理解为是在第二分区上睡觉的另一个用户(如妻子)。
76.103、智能床垫将第一分区的软硬度调节至与第二分区的软硬度一致;其中,第二分区是左分区和右分区中除第一分区之外的另一分区。
7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智能床垫可以将第一分区的软硬度与第二分区的软硬度进行比较,若比较出第一分区的软硬度大于第二分区的软硬度,则智能床垫可以单独的控制第一分区中的气囊放气至第一分区中的气囊的充气饱和度与第二分区中的气囊的饱和度保持一致,从而使得实现将第一分区的软硬度调节至与第二分区的软硬度一致;
78.或者,若比较出第一分区的软硬度小于第二分区的软硬度,则智能床垫可以单独的控制第一分区中的气囊充气至第一分区中的气囊的充气饱和度与第二分区中的气囊的饱和度保持一致,从而使得实现将第一分区的软硬度调节至与第二分区的软硬度一致。
79.可见,实施图1所示的方法时,当第二用户从该智能床垫的第二分区翻身至该智能床垫的第一分区时,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的软硬度会保持一致,这样不会第二用户产生不
适感。可见,实施图1所示的方法能够避免用户(如第二用户)从该智能床垫的左、右分区中的某一分区翻身至另一分区时因为软硬度不一致而产生不适感。
80.请参阅图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智能床垫的分区软硬度调节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图2所示的方法中,该智能床垫划分为左分区和右分区,并且左分区的软硬度与右分区的软硬度不同。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1.201、智能床垫检测到第一分区上的第一用户起床离开第一分区;其中,第一分区是左分区或右分区。
82.202、智能床垫识别第二分区上是否存在第二用户;若存在,执行步骤203~步骤204;若否,结束本流程。
83.203、智能床垫将第一分区的软硬度调节至与第二分区的软硬度一致;其中,第二分区是左分区和右分区中除第一分区之外的另一分区。
84.其中,实施上述步骤201~步骤203,能够避免用户(如第二用户)从该智能床垫的左、右分区中的某一分区翻身至另一分区时因为软硬度不一致而产生不适感。
85.204、智能床垫识别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与第二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是否一致;若是,结束本流程;若不一致,执行步骤205~步骤207。
86.其中,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可以是第一用户预先为第一分区设置的适合第一用户的温度,而第二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可以是第二用户预先为第二分区设置的适合第二用户的温度。
87.205、智能床垫将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调节至与第二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一致。
8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智能床垫可以内置有智能空气芯片(如多功能air-circle智能空气芯片),该智能空气芯片可以通过空气应用技术驱动冷热风循环运作,精准的调节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使得调节后的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与第二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一致。
89.其中,该智能空气芯片通过空气应用技术驱动冷热风循环运作,精准的调节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的实现方式与现有技术中该智能空气芯片通过空气应用技术驱动冷热风循环运作,精准的调节某一床垫分区的温度的实现方式相同,本技术实施例不作赘述。
90.其中,实施上述步骤204~步骤205,能够避免用户(如第二用户)从该智能床垫的左、右分区中的某一分区翻身至另一分区时因为分区温度不一致而产生不适感。
91.206、智能床垫确定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
92.示例性的,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用户的手机、平板或腕式电子设备。
93.207、智能床垫获取第二用户的睡姿,并向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发送第二用户的睡姿。
94.其中,实施上述步骤206~步骤207,使得离开智能床垫的第一用户可以获悉智能床垫上的第二用户的睡姿是否正确,进而在第二用户的睡姿不正确时可以及时提醒第二用户变换睡姿,以避免不正确的睡姿对第二用户的身体造成损伤(如颈腰背部软组织劳损、血液循环受阻、生育障碍、脊柱受损等)。
95.在一些场景中,第一用户的左脚穿着第一鞋子,第一用户的右脚穿着第二鞋子,其
中,第一鞋子的内侧与第二鞋子的内侧相对,并且第一鞋子的内侧设置有微型投影仪和感应摄像头;进一步的,第一鞋子可以直接与该智能床垫无线连接;相应的,第一用户预先为第一分区设置适合第一用户的温度的方式可以为:
96.第一用户可以移动其穿着的第一鞋子划出第一指定轨迹(如三角形轨迹),该第一指定轨迹(如三角形轨迹)用于触发第一鞋子输出智能床垫的温度设置界面;相应的,第一鞋子在检测出其划出的该第一指定轨迹(如三角形轨迹)时,通过无线连接向该智能床垫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获取该智能床垫的温度设置界面;以及,第一鞋子在通过无线连接获取到该智能床垫发送的该智能床垫的温度设置界面之后,可以控制微型投影仪投射出该智能床垫的温度设置界面;其中,该智能床垫的温度设置界面至少可以包括“左分区”选项、“右分区”选项、“确认”选项、温度范围条以及温度显示框;在此基础上,当第一鞋子通过感应摄像头检测到第二鞋子的鞋尖依次触及该智能床垫的温度设置界面包括的“左分区”选项和“确认”选项时,第一鞋子可以识别出第一用户选择第一分区;进一步的,当第一鞋子通过感应摄像头检测到第二鞋子的鞋尖触及该温度范围条中的某一目标温度时,在该温度显示框中显示出该目标温度;更进一步的,在该温度显示框中显示出该目标温度之后,当第一鞋子通过感应摄像头检测到第二鞋子的鞋尖触及“确认”选项时,第一鞋子可以识别出该温度显示框中显示出的该目标温度即是适合第一用户的温度;相应的,第一鞋子可以向该智能床垫发送包括该目标温度和第一分区的分区编号(第一分区的分区编号与第二分区的分区编号不同)的温度设置指令;而该智能床垫收到该温度设置指令之后,可以将该目标温度和第一分区的分区编号输入该智能床垫内置的智能空气芯片(如多功能air-circle智能空气芯片),以使该智能空气芯片根据第一分区的分区编号识别出第一分区,并通过空气应用技术驱动冷热风循环运作,精准的调节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为该目标温度,从而实现第一用户预先为第一分区设置适合第一用户的温度。
97.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在通过无线连接(以双箭头虚线表示)获取到该智能床垫发送的该智能床垫的温度设置界面之后,可以控制第一鞋子的内侧设置的微型投影仪投射(虚线表示投射范围)出该智能床垫的温度设置界面;其中,该智能床垫的温度设置界面可以包括“左分区”选项、“右分区”选项、“确认”选项、温度范围条25℃~40℃以及温度显示框;在此基础上,当第一鞋子通过感应摄像头检测到第二鞋子的鞋尖依次触及该智能床垫的温度设置界面包括“左分区”选项和“确认”选项时,第一鞋子可以识别出第一用户选择了第一分区;进一步的,当第一鞋子通过感应摄像头检测到第二鞋子的鞋尖触及该温度范围条25℃~40℃中的目标温度30℃时,在该温度显示框中显示出目标温度30℃;更进一步的,在该温度显示框中显示出该目标温度30℃之后,当第一鞋子通过感应摄像头检测到第二鞋子的鞋尖触及“确认”选项时,第一鞋子可以识别出该温度显示框中显示出的该目标温度30℃即是适合第一用户的温度;相应的,第一鞋子可以向该智能床垫发送包括该目标温度30℃和第一分区的分区编号的温度设置指令;而该智能床垫收到该温度设置指令之后,可以将该目标温度30℃和第一分区的分区编号输入该智能床垫内置的智能空气芯片(如多功能air-circle智能空气芯片),以使该智能空气芯片根据第一分区的分区编号识别出第一分区,并通过空气应用技术驱动冷热风循环运作,精准的调节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为该目标温度30℃,从而实现第一用户预先为第一分区设置适合第一用户的温度。
98.实施上述方式,使得第一用户能够在既无需发出语音指令又无需动手操作的情况下便捷的为第一分区预先设置适合第一用户的温度。特别的,当第一用户是发音困难的用户和/或动手困难的用户时,上述方式更能提高第一用户预先为第一分区设置适合第一用户的温度时的体验感。
9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用户预先为第二分区设置的适合第二用户的温度的方式可以与第一用户预先为第一分区设置的适合第一用户的温度的方式类似,此处不作赘述。
1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与该智能床垫建立直接的无线连接的方式可以如下:
101.第一用户在进入该智能床垫的热点的覆盖范围之后,可以触发其左脚穿着的第一鞋子扫描周围的热点的唯一标识;示例性的,第一用户在进入该智能床垫的热点的覆盖范围之后,可以移动其左脚穿着的第一鞋子划出第二指定轨迹(如方形轨迹),该第二指定轨迹用于触发第一鞋子扫描周围的热点的唯一标识;相应的第一鞋子在检测出其划出的该第二指定轨迹时,检测扫描周围的热点的唯一标识;以及,可以控制第一鞋子的内侧设置的微型投影仪投射出热点选择界面,热点选择界面包括扫描到的周围的热点的唯一标识和“确认”选项;在此基础上,当第一鞋子通过感应摄像头检测到第二鞋子的鞋尖依次触及热点选择界面包括的周围的热点的唯一标识中的该智能床垫的热点的唯一标识和“确认”选项时,第一鞋子可以识别出第一用户选择该智能床垫的热点;以及,控制微型投影仪投射出密钥输入界面,密钥输入界面包括多个待选字符和密钥显示框;在此基础上,当第一鞋子通过感应摄像头检测到第二鞋子的鞋尖触及密钥输入界面包括的多个待选字符中的部分或全部的待选字符时,按待选字符的被触及顺序,将被触及的该部分或全部的待选字符进行排序拼接成验证密钥并显示在密钥显示框中;在将被触及的该部分或全部的待选字符进行排序拼接成验证密钥并显示在密钥显示框中之后,当第一鞋子通过感应摄像头检测到第二鞋子的鞋尖触及热点选择界面包括的“确认”选项时,广播包含该智能床垫的热点的唯一标识和该验证密钥的热点接入请求;相应的,该智能床垫收到热点接入请求并识别出该智能床垫的热点的唯一标识时,校验该验证密钥与该智能床垫的热点对应的合法接入密钥是否一致,若一致,允许第一鞋子接入该智能床垫的热点,从而建立第一鞋子与该智能床垫的直接的无线连接。
102.其中,实施上述方式,使得第一用户能够在既无需发出语音指令又无需动手操作的情况下建立其第一鞋子与该智能床垫之间的直接的无线连接。特别的,当第一用户是发音困难的用户和/或动手困难的用户时,上述方式更能提高第一用户建立其第一鞋子与该智能床垫之间的直接的无线连接时的体验感。
10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206中,智能床垫确定的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可以是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相应的,在上述步骤207中,智能床垫向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发送第二用户的睡姿的方式可以为:
104.智能床垫检测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是否仍直接的无线连接智能床垫,若是,直接向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发送第二用户的睡姿;若否,智能床垫向云端发送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的唯一标识(如第一鞋子的mac地址)和第二用户的睡姿,以使云端根据第一鞋子的唯一标识,将第二用户的睡姿发送给第一鞋子;相应的,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获取到该智能床垫或云端发送的第二用户的睡姿,并控制第一鞋子的内侧设置的微型投
影仪投射出第二用户的睡姿以供第一用户观看。
105.其中,实施上述实施方式,使得第一用户可以直接的观看到第二用户的睡姿。
1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获取到该智能床垫或云端发送的第二用户的睡姿之后,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107.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执行提示操作,该提示操作用于提示第一用户可以观看第二用户的睡姿;示例性的,该提示操作可以为振动提示操作或灯效提示操作;
108.以及,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检测到第一鞋子移动时的第三指定轨迹(如圆形轨迹),该第三指定轨迹(如圆形轨迹)用于触发第一鞋子控制第一鞋子的内侧设置的微型投影仪投射出第二用户的睡姿;
109.以及,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根据该第三指定轨迹,执行控制第一鞋子的内侧设置的微型投影仪投射出第二用户的睡姿以供第一用户观看的步骤。
110.其中,实施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提升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控制微型投影仪投射出第二用户的睡姿的准确性。
111.请参阅图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智能床垫的分区软硬度调节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图4所示的方法中,智能床垫划分为左分区和右分区,并且左分区的软硬度与右分区的软硬度不同。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2.其中,步骤401~步骤407与前面实施例中的步骤201~步骤207相同,此处不作复述。
1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406中,智能床垫确定的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可以是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相应的,在上述步骤407中,智能床垫向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发送第二用户的睡姿的方式可以为:
114.智能床垫检测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是否仍直接的无线连接智能床垫,若是,直接向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发送第二用户的睡姿;若否,智能床垫向云端发送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的唯一标识(如第一鞋子的mac地址)和第二用户的睡姿,以使云端根据第一鞋子的唯一标识,将第二用户的睡姿发送给第一鞋子;相应的,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获取到该智能床垫或云端发送的第二用户的睡姿,并控制第一鞋子的内侧设置的微型投影仪投射出第二用户的睡姿以供第一用户观看。
115.其中,实施上述实施方式,使得第一用户可以直接的观看到第二用户的睡姿。
1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获取到该智能床垫或云端发送的第二用户的睡姿之后,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117.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执行提示操作,该提示操作用于提示第一用户可以观看第二用户的睡姿;示例性的,该提示操作可以为振动提示操作或灯效提示操作;
118.以及,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检测到第一鞋子移动时的第三指定轨迹(如圆形轨迹),该第三指定轨迹(如圆形轨迹)用于触发第一鞋子控制第一鞋子的内侧设置的微型投影仪投射出第二用户的睡姿;
119.以及,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根据该第三指定轨迹,执行控制第一鞋子的内侧设置的微型投影仪投射出第二用户的睡姿以供第一用户观看的步骤。
120.其中,实施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提升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控制微型投影仪投射出第二用户的睡姿的准确性。
121.408、智能床垫接收到该电子设备发送的包括指定时长的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用于指令对第二用户执行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1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控制第一鞋子的内侧设置的微型投影仪投射出第二用户的睡姿以供第一用户观看之后,可以检测第一鞋子前、后发生的两次踩踏之间的间隔时长作为指定时长,并直接向该智能床垫或通过云端向该智能床垫发送包括该指定时长的控制指令。
123.409、智能床垫根据该控制指令,检测第二用户当前是否佩戴有指定的可穿戴设备;若是,执行步骤410;若否,执行步骤411。
1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智能床垫根据该控制指令,向指定的可穿戴设备发送检测指令,该检测指令用于指令该指定的可穿戴设备检测第二用户当前是否佩戴该指定的可穿戴设备;以及,该智能床垫可以接收到该指定的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检测结果,并根据该检测结果识别出检测第二用户当前是否佩戴有该指定的可穿戴设备;若是,执行步骤410;若否,执行步骤411。
125.410、智能床垫控制该指定的可穿戴设备执行该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并结束本流程。
1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控制指令还可以包括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前、后发生的两次踩踏的平均力度值;相应的,智能床垫控制该指定的可穿戴设备执行该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可以包括:
127.智能床垫根据上述平均力度值,确定出对应的目标振动力度;其中,该目标振动力度与上述平均力度值成正比例关系,即上述平均力度值越大时,该目标振动力度越大;反之,上述平均力度值越小时,该目标振动力度越小;
128.以及,智能床垫控制该指定的可穿戴设备执行时长为该指定时长的、振动力度为该目标振动力度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129.411、智能床垫检测第二用户是否从第二分区翻身至第一分区;若否,执行步骤412;若是,执行步骤413。
130.412、智能床垫对第二分区执行该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并结束本流程。
1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控制指令还可以包括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前、后发生的两次踩踏的平均力度值;相应的,智能床垫对第二分区执行该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可以包括:
132.智能床垫根据上述平均力度值,确定出对应的目标振动力度;其中,该目标振动力度与上述平均力度值成正比例关系;
133.以及,智能床垫对第二分区执行时长为该指定时长的、振动力度为该目标振动力度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13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智能床垫的第二分区的下面可以设置按摩头,相应的,智能床垫可以控制第二分区的下面设置的按摩头对第二分区执行时长为该指定时长的、振动力度为该目标振动力度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135.413、智能床垫对第一分区执行该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13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控制指令还可以包括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前、后发生
的两次踩踏的平均力度值;相应的,智能床垫对第一分区执行该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可以包括:
137.智能床垫根据上述平均力度值,确定出对应的目标振动力度;其中,该目标振动力度与上述平均力度值成正比例关系;
138.以及,智能床垫对第一分区执行时长为该指定时长的、振动力度为该目标振动力度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13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智能床垫的第一分区的下面可以设置按摩头,相应的,智能床垫可以控制第一分区的下面设置的按摩头对第一分区执行时长为该指定时长的、振动力度为该目标振动力度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140.其中,实施上述步骤408~步骤413,智能床垫可以根据离开智能床垫的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发送控制指令,有效的提醒第二用户变换睡姿,以避免不正确的睡姿对第二用户的身体造成损伤(如颈腰背部软组织劳损、血液循环受阻、生育障碍、脊柱受损等)。
141.此外,实施图4所示的方法还能够避免用户(如第二用户)从该智能床垫的左、右分区中的某一分区翻身至另一分区时因为软硬度不一致而产生不适感。
142.请参阅图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智能床垫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所示的智能床垫可以划分为左分区和右分区,并且左分区的软硬度与右分区的软硬度不同。如图5所示,该智能床垫包括以下步骤:
143.第一检测单元501,用于检测到第一分区上的第一用户起床离开第一分区;其中,第一分区是左分区或右分区;
144.第一识别单元502,用于识别第二分区上是否存在第二用户;
145.第一调节单元503,用于在第一识别单元502识别出第二分区上存在第二用户时,将第一分区的软硬度调节至与第二分区的软硬度一致;第二分区是左分区和右分区中除第一分区之外的另一分区。
146.其中,第一调节单元503将第一分区的软硬度调节至与第二分区的软硬度一致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前面实施例中的步骤103,本技术实施例不作赘述。
147.可见,应用图5所示的智能床垫时,当第二用户从该智能床垫的第二分区翻身至该智能床垫的第一分区时,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的软硬度会保持一致,这样不会第二用户产生不适感。可见,应用图5所示的智能床垫时能够避免用户(如第二用户)从该智能床垫的左、右分区中的某一分区翻身至另一分区时因为软硬度不一致而产生不适感。
148.请参阅图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智能床垫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所示的智能床垫是由图5所示的智能床垫进行优化得到的。与图5所示的智能床垫相比,图6所示的智能床垫还可以包括:
149.第二识别单元504,用于在第一调节单元503将第一分区的软硬度调节至与第二分区的软硬度一致之后,识别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与第二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是否一致;
150.第二调节单元505,用于在第二识别单元504识别出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与第二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不一致时,将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调节至与第二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一致。
151.其中,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可以是第一用户预先为第一分区设置的适合第一
用户的温度,而第二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可以是第二用户预先为第二分区设置的适合第二用户的温度。
15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调节单元505可以内置有智能空气芯片(如多功能air-circle智能空气芯片),该智能空气芯片可以通过空气应用技术驱动冷热风循环运作,精准的调节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使得调节后的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与第二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一致。
15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6所示的智能床垫还包括:
154.确定单元506,用于在第二调节单元505将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调节至与第二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一致之后,确定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
155.获取单元507,用于获取第二用户的睡姿;
156.交互单元508,用于向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发送第二用户的睡姿。
15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确定单元506确定的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可以是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相应的,交互单元508向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发送第二用户的睡姿的方式可以为:
158.交互单元508检测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是否仍直接无线连接智能床垫,若是,直接向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发送第二用户的睡姿;若否,交互单元508向云端发送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的唯一标识(如第一鞋子的mac地址)和第二用户的睡姿,以使云端根据第一鞋子的唯一标识,将第二用户的睡姿发送给第一鞋子;相应的,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获取到该智能床垫或云端发送的第二用户的睡姿,并控制第一鞋子的内侧设置的微型投影仪投射出第二用户的睡姿以供第一用户观看。
159.其中,实施上述实施方式,使得第一用户可以直接的观看到第二用户的睡姿。
160.其中,应用图6所示的智能床垫能够避免用户(如第二用户)从该智能床垫的左、右分区中的某一分区翻身至另一分区时因为分区温度不一致而产生不适感。
161.此外,应用图6所示的智能床垫使得离开该智能床垫的第一用户可以获悉该智能床垫上的第二用户的睡姿是否正确,进而在第二用户的睡姿不正确时可以及时提醒第二用户变换睡姿,以避免不正确的睡姿对第二用户的身体造成损伤(如颈腰背部软组织劳损、血液循环受阻、生育障碍、脊柱受损等)。
162.请参阅图7,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智能床垫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所示的智能床垫是由图6所示的智能床垫进行优化得到的。在图7所示的智能床垫中,交互单元508还用于在向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发送第二用户的睡姿之后,接收到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发送的包括指定时长的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用于指令对第二用户执行该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163.相应的,图6所示的智能床垫还可以包括:
164.第二检测单元509,用于根据该控制指令,检测第二用户当前是否佩戴有指定的可穿戴设备;
165.控制单元510,用于在第二检测单元509检测出第二用户当前佩戴有指定的可穿戴设备时,控制该指定的可穿戴设备执行该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16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检测单元509可以根据该控制指令,向指定的可穿戴设备发送检测指令,该检测指令用于指令该指定的可穿戴设备检测第二用户当前是否佩戴该指
定的可穿戴设备;以及,第二检测单元509可以接收到该指定的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检测结果,并根据该检测结果识别出检测第二用户当前是否佩戴有该指定的可穿戴设备。
16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控制指令还可以包括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前、后发生的两次踩踏的平均力度值;相应的,控制单元510控制该指定的可穿戴设备执行该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可以包括:
168.控制单元510根据上述平均力度值,确定出对应的目标振动力度;其中,该目标振动力度与上述平均力度值成正比例关系,即上述平均力度值越大时,该目标振动力度越大;反之,上述平均力度值越小时,该目标振动力度越小;
169.以及,控制单元510控制该指定的可穿戴设备执行时长为该指定时长的、振动力度为该目标振动力度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17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7所示的智能床垫还包括:
171.第三检测单元511,用于在第二检测单元509检测出第二用户当前未佩戴有指定的可穿戴设备时,检测第二用户是否从第二分区翻身至第一分区;
172.上述的控制单元510,还用于在第三检测单元511的检测出第二用户未从第二分区翻身至所述第一分区时,对第二分区执行该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或者,在第三检测单元511的检测出第二用户从第二分区翻身至第一分区时,对第一分区执行该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17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控制指令还可以包括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前、后发生的两次踩踏的平均力度值;相应的,控制单元510对第二分区执行该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可以包括:
174.控制单元510根据上述平均力度值,确定出对应的目标振动力度;其中,该目标振动力度与上述平均力度值成正比例关系;
175.以及,控制单元510对第二分区执行时长为该指定时长的、振动力度为该目标振动力度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17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510对第一分区执行该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可以包括:
177.控制单元510根据上述平均力度值,确定出对应的目标振动力度;其中,该目标振动力度与上述平均力度值成正比例关系;
178.以及,控制单元510对第一分区执行时长为该指定时长的、振动力度为该目标振动力度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179.其中,应用图6所示的智能床垫时,可以根据离开该智能床垫的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发送控制指令,有效的提醒第二用户变换睡姿,以避免不正确的睡姿对第一用户的身体造成损伤(如颈腰背部软组织劳损、血液循环受阻、生育障碍、脊柱受损等)。
180.请参阅图8,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智能床垫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所示的智能床垫可以划分为左分区和右分区,并且左分区的软硬度与右分区的软硬度不同。如图8所示,该智能床垫包括:
181.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801;
182.与存储器801耦合的处理器802;
183.其中,处理器802调用存储器8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如下步骤:
184.检测到第一分区上的第一用户起床离开第一分区;其中,第一分区是左分区或右分区;
185.识别第二分区上是否存在第二用户;若存在,将第一分区的软硬度调节至与第二分区的软硬度一致;第二分区是左分区和右分区中除第一分区之外的另一分区。
18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802将第一分区的软硬度调节至与第二分区的软硬度一致之后,还执行如下步骤:
187.识别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与第二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是否一致;
188.若不一致,将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调节至与第二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一致。
189.其中,实施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避免用户(如第二用户)从该智能床垫的左、右分区中的某一分区翻身至另一分区时因为分区温度不一致而产生不适感。
19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802将第一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调节至与第二分区当前设置的温度一致之后,还执行如下步骤:
191.确定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
192.获取第二用户的睡姿,并向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发送第二用户的睡姿。
193.其中,实施上述实施方式,使得离开该智能床垫的第一用户可以获悉该智能床垫上的第二用户的睡姿是否正确,进而在第二用户的睡姿不正确时可以及时提醒第二用户变换睡姿,以避免不正确的睡姿对第二用户的身体造成损伤(如颈腰背部软组织劳损、血液循环受阻、生育障碍、脊柱受损等)。
19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802确定的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可以是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相应的,处理器802向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发送第二用户的睡姿的方式可以为:
195.检测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是否仍直接无线连接智能床垫,若是,直接向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发送第二用户的睡姿;若否,向云端发送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的唯一标识(如第一鞋子的mac地址)和第二用户的睡姿,以使云端根据第一鞋子的唯一标识,将第二用户的睡姿发送给第一鞋子;相应的,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获取到该智能床垫或云端发送的第二用户的睡姿,并控制第一鞋子的内侧设置的微型投影仪投射出第二用户的睡姿以供第一用户观看。
196.其中,实施上述实施方式,使得第一用户可以直接的观看到第二用户的睡姿。
19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802向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发送第二用户的睡姿之后,还执行如下步骤:
198.接收到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发送的包括指定时长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用于指令对第二用户执行该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199.根据该控制指令,检测第二用户当前是否佩戴有指定的可穿戴设备;若是,控制该指定的可穿戴设备执行该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2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控制第一鞋子的内侧设置的微型投影仪投射出第二用户的睡姿以供第一用户观看之后,可以检测第一鞋子前、后发生的两次踩踏之间的间隔时长作为指定时长,并向该智能床垫发送包括该指定时长的控制指令。
20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控制指令还可以包括第一用户穿着的第一鞋子前、后发生的两次踩踏的平均力度值;相应的,处理器802控制该指定的可穿戴设备执行该指定时长的
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可以包括:
202.根据上述平均力度值,确定出对应的目标振动力度;其中,该目标振动力度与上述平均力度值成正比例关系,即上述平均力度值越大时,该目标振动力度越大;反之,上述平均力度值越小时,该目标振动力度越小;
203.以及,控制该指定的可穿戴设备执行时长为该指定时长的、振动力度为该目标振动力度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20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处理器802检测出第二用户当前未佩戴有指定的可穿戴设备,处理器802还执行如下步骤:
205.检测第二用户是否从第二分区翻身至第一分区;若否,对第二分区执行该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若是,对第一分区执行该指定时长的振动操作以使第二用户变换睡姿。
206.其中,实施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根据离开该智能床垫的第一用户的电子设备发送控制指令,有效的提醒第二用户变换睡姿,以避免不正确的睡姿对第一用户的身体造成损伤(如颈腰背部软组织劳损、血液循环受阻、生育障碍、脊柱受损等)。
207.此外,应用图8所示的智能床垫,还能够避免用户(如第二用户)从该智能床垫的左、右分区中的某一分区翻身至另一分区时因为软硬度不一致而产生不适感。
208.本技术实施例进一步公开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209.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床垫的分区软硬度调节方法及智能床垫、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