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料装置及其应用的料瓶和供料机构、烹饪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30045发布日期:2024-03-05 15:3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供料装置及其应用的料瓶和供料机构、烹饪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烹饪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供料装置及其应用的料瓶和供料机构、烹饪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厨房电器的需求越来越高,小到智能电饭煲大到智能厨房都是为了满足现代人对电器的智能需求。以炒菜为例,传统炒菜需要人工加料,人工加料多半需要经验把控加料量,较难实现标准化和智能化。针对上述问题,作为智能家电的炒菜机应运而生。炒菜机克服了调料添加过程中加料量不好把控等诸多问题,便于标准化和智能化。

2、目前,大多数的炒菜机会配备供料机构。供料机构装配有多个料瓶,每个料瓶用于盛放不同的调料。料瓶中的调料通过供料机构输送至炒菜机中,实现调料自动添加,能够精确把控各种调料的加料量。然而,目前的料瓶由于设计不合理,导致料瓶无法稳定地装配于供料机构,料瓶容易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供料装置及其应用的料瓶和供料机构、烹饪系统,能够使得料瓶稳定地装配于供料机构。

2、本技术提供一种料瓶,该料瓶包括:瓶主体,内部具有用于储存辅料的储料腔;第一定位结构,设于瓶主体;以及第二定位结构,设于瓶主体,且与第一定位结构彼此间隔;其中,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用于配合将瓶主体装配于供料机构,储料腔中的辅料通过供料机构输出至烹饪设备。

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料瓶还包括:第三定位结构,设于瓶主体,且分别与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间隔设置;其中,第一定位结构、第二定位结构及第三定位结构用于配合将瓶主体装配于供料机构。

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第二定位结构及第三定位结构沿第一直线方向依次间隔分布。

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瓶主体的外壁面具有相连的侧壁和底壁;其中,第一定位结构靠近侧壁和底壁的连接位置,且第一定位结构分别沿垂直于侧壁的方向及垂直于底壁的方向延伸;第二定位结构位于底壁,且第二定位结构沿垂直于底壁的方向延伸。

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均为凹槽结构。

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均位于瓶主体的底部;第三定位结构远离瓶主体的底部设置;其中,料瓶还包括:转接组件,设于瓶主体且连通储料腔,储料腔中的辅料通过转接组件输出至供料机构,其中转接组件包括第三定位结构。

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转接组件包括:转接头,远离瓶主体的底部;其中,转接头的至少部分相对瓶主体伸出至外部,以与供料机构相插接,使得转接头与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配合将瓶主体装配于供料机构;以及吸料管,设于储料腔中且连通转接头,吸料管朝储料腔的底部延伸;其中,吸料管被配置为能够响应于转接头和储料腔之间的压差作用,将储料腔中的辅料抽吸至转接头输出。

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转接头的内部设有一端具有出口的出料腔,吸料管连通出料腔,来自吸料管的辅料通过出口输出;转接组件还包括:密封件,设于出料腔中;弹性件,设于出料腔中且连接密封件,弹性件用于使得密封件具有朝向出口移动的趋势。

1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吸料管为柔性材质。

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瓶主体还包括:主体部,设有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延伸部,自主体部的一侧向外延伸且靠近主体部的顶部;其中,转接头自延伸部伸出至外部。

1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瓶主体还包括:瓶身;底盖,设于瓶身的底部且与瓶身对接形成储料腔;其中,第二定位结构位于底盖。

13、相应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供料机构,该供料机构包括:供料主体,设有供料管组;第一限位结构,设于供料主体;以及第二限位结构,设于供料主体,且与第一限位结构彼此间隔;其中,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用于配合将料瓶装配于供料主体,料瓶中的辅料通过供料管组输出至烹饪设备。

1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供料机构还包括:第三限位结构,设于供料主体,且分别与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间隔设置;其中,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及第三限位结构用于配合将料瓶装配于供料主体。

1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供料机构包括至少两组限位结构组合,每组限位结构组合均包括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及第三限位结构,以通过不同的限位结构组合将不同的料瓶装配于供料主体;其中,供料机构定义有相互垂直的第一直线方向和第二直线方向;属于同一限位结构组合的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及第三限位结构沿第一直线方向依次间隔分布,各组限位结构组合沿第二直线方向依次间隔分布。

1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供料主体包括:支撑座,内部具有用于容置供料管组的管组腔;以及称重托盘,包括:第一承托部,设于支撑座;以及第二承托部,设于第一承托部且相对第一承托部沿远离支撑座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一限位结构靠近第一承托部和第二承托部的连接位置,第二限位结构位于第一承托部,第三限位结构位于第二承托部。

1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位于第一承托部和第二承托部的连接位置;第二限位结构相对第一限位结构远离第二承托部;第三限位结构位于第二承托部远离第一承托部的端部。

1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承托部的内部设有连通至管组腔的过渡腔;且第二承托部远离第一承托部的端部设有抽料口,抽料口用以与料瓶相插接,使得抽料口与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配合将料瓶装配于供料主体;供料管组包括:抽料管,一端连通抽料口,另一端经过渡腔延伸至管组腔中;以及负压泵,设于管组腔中,且连接另一端;其中,负压泵用于在抽料管的内部营造负压环境,使得料瓶中的辅料经抽料口和抽料管输出。

1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抽料口中设有顶杆,顶杆用于当抽料口与料瓶相插接时使得抽料口连通料瓶的内部空间。

2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抽料管为柔性材质。

2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供料机构还包括:罩体,罩设于支撑座,以与支撑座配合形成用于容置称重托盘和料瓶的腔体。

2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供料机构包括至少两组限位结构组合,每组限位结构组合均包括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以通过不同的限位结构组合将不同的料瓶装配于供料主体;其中,不同的限位结构组合具有不同的第二限位结构,使得每组限位结构组合用于装配对应的料瓶。

2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结构为凸设于供料主体表面的柱状结构,且第二限位结构的外周面具有防呆平面;其中,不同限位结构组合的第二限位结构具有不同朝向的防呆平面。

24、相应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供料装置,该供料装置包括料瓶和供料机构;料瓶包括:瓶主体,内部具有用于储存辅料的储料腔;第一定位结构,设于瓶主体;以及第二定位结构,设于瓶主体,且与第一定位结构彼此间隔;且供料机构包括:供料主体,设有供料管组;第一限位结构,设于供料主体;以及第二限位结构,设于供料主体,且与第一限位结构彼此间隔;其中,第一定位结构配合第一限位结构,且第二定位结构配合第二限位结构,以将瓶主体装配于供料主体,储料腔中的辅料通过供料管组输出至烹饪设备。

25、相应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烹饪系统,该烹饪系统包括烹饪设备和供料装置,供料装置包括料瓶和供料机构;料瓶包括:瓶主体,内部具有用于储存辅料的储料腔;第一定位结构,设于瓶主体;以及第二定位结构,设于瓶主体,且与第一定位结构彼此间隔;且供料机构包括:供料主体,设有连接烹饪设备的供料管组;第一限位结构,设于供料主体;以及第二限位结构,设于供料主体,且与第一限位结构彼此间隔;其中,第一定位结构配合第一限位结构,且第二定位结构配合第二限位结构,以将瓶主体装配于供料主体,储料腔中的辅料通过供料管组输出至烹饪设备。

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供料装置及其应用的料瓶和供料机构、烹饪系统。料瓶具有彼此间隔的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供料机构具有彼此间隔的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第一定位结构配合第一限位结构,且第二定位结构配合第二限位结构,使得料瓶和供料机构之间至少形成两点支撑,能够使得料瓶稳定地装配于供料机构,尽可能避免料瓶在供料机构上晃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