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53024发布日期:2022-11-19 02:29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洁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清洁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清洁器,其主要用于扫地、拖地以清洁地面等。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市面上出现了兼备有扫地和拖地的家用清洁装置,其通常包括有壳体和设置于壳体上的扫地组件、拖地组件,所述壳体的后端连接有斜向上延伸的推杆,在使用时,可通过推动推杆来使壳体向前移动,可以同时对地面进行扫地和拖地,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传统的清洁装置(业内也称为扫拖地机),其扫地组件一般设置于壳体的前段位置,而拖地组件一般设置于壳体的后段位置,使用者通过推动推杆来使壳体在移动的路线上先扫地后拖地,从而达到对地面的扫地和拖地的清洁。
3.目前,较具代表性的一种家用清洁装置,其扫地组件、垃圾收纳组件、拖地组件自前往后依次设置,使用时,通过电机工作,可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可通过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连同扫地辊转动,此时,主动带轮随着扫地辊转动,并通过同步带带动从动带轮连同拖地辊转动,而随着扫地辊的转动,可将垃圾往垃圾收纳组件方向推送,以起到扫地的作用,而随着被喷湿的拖地辊的转动,可起到拖地的作用。其在实际使用时,扫地辊将垃圾往垃圾收纳组件方向推送时,毛发等长条状(或者线类垃圾)容易经同步带进入到拖地组件的转轴两头造成缠绕困扰,影响清洁装置的正常使用性能。还有,扫地组件、拖地组件所用到的驱动电机,安装于壳体内,需要占用壳体内除扫地组件、垃圾收纳组件、拖地组件之外的空间,影响壳体的进一步小型化设计。
4.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洁器,其利用扫地辊表面可拆换式覆设有魔术贴来粘住头发,避免毛发进入垃圾收纳腔以及进入到拖地组件的转轴两头造成缠绕困扰,而且,魔术贴的毛刷区的左、右端均超出拖地辊的相应左、右端,进一步降低了毛发进入拖地组件的转轴两头造成缠绕的风险。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清洁器,包括有壳体及设置于壳体上的扫地辊、垃圾收纳腔、拖地辊、驱动装置、清洗装置,所述扫地辊、垃圾收纳腔、拖地辊自前往后依次设置,所述扫地辊、拖地辊均左右延伸设置;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拖地辊转动,所述拖地辊的前侧并排紧密设置有传动辊,以使拖地辊转动时摩擦带动传动辊转动;所述传动辊的一端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扫地辊转动;所述扫地辊的表面可拆换式覆设有魔术贴,且魔术贴的毛刷区的左、右端均超出拖地辊的相应左、右端。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拖地辊的一端内部具有中空腔,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其
设置于中空腔内,从而,有效节省壳体设计空间,有利于壳体进一步小型化设计。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于一端驱动拖地辊转动,所述传动机构于另一相对端带动扫地辊转动。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组,其包括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设置于扫地辊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设置于传动辊的一端,所述第三齿轮啮合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之间。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有清洗架、水泵、储水箱和污水箱,所述清洗架设置于拖地辊的一侧并与拖地辊的表面密封贴合,所述清洗架与拖地辊之间形成有清洗腔,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通于清洗腔的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均通过水管分别连通于储水箱、污水箱,所述水泵用于将储水箱的水输送至清洗腔。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洗架的左右端均设置有用于密封清洗腔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上开设有连通于清洗腔的避让口,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分别与相应的第一密封件的避让口连通。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洗架设置于拖地辊的后侧,所述清洗架的前端具有两个上下间距式布置并朝前延伸设置的第一凸起,两个第一凸起之间形成有第一凹位,所述清洗腔形成于第一凹位与拖地辊之间所围构的区域内。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位于下侧的第一凸起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拖地辊的表面接触。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洗架设置于拖地辊的前侧,所述清洗架呈l形状,所述清洗架包括有竖板部和横板部,所述横板部自竖板部的上端向后延伸设置,所述竖板部的下端接触于传动辊的上端,所述横板部的后端接触于拖地辊的表面,所述清洗腔形成于竖板部、横板部、传动辊、拖地辊之间所围构的区域内;或者:所述清洗架设置于拖地辊的前侧,所述清洗架呈c形状,所述清洗架具有向前凹设的第二凹位,所述清洗架的上端、下端均接触于拖地辊上并设置于传动辊的上端,所述清洗腔形成于第二凹位、拖地辊之间所围构的区域内;或者:所述清洗架设置于拖地辊的前侧,所述清洗架呈c形状,所述清洗架具有向上凹设的第三凹位,所述清洗架的上端接触于拖地辊,其下端接触于传动辊,所述清洗腔形成于第三凹位、传动辊、拖地辊之间所围构的区域内。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左、右内侧对应拖地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侧面,同样地,所述壳体的左、右内侧对应扫地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侧面,所述第一安装侧面往内偏离第二安装侧面布置。
1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将垃圾收纳腔前置,便于扫地辊将垃圾迅速送入垃圾收纳腔,尤其是,借由拖地辊的动力经传动辊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扫地辊转动,省去了扫地辊所需的驱动装置,利用扫地辊表面可拆换式覆设有魔术贴来粘住头发,避免毛发进入垃圾收纳腔以及进入到拖地组件的转轴两头造成缠绕困扰,而且,魔术贴的毛刷区的左、右端均超出拖地辊的相应左、右端,进一步降低了毛发进入拖地组件的转轴两头造成缠绕的风险。
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中并未显示驱动装置、水管);图2是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图;图3是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之第三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本发明之第四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19.附图标识说明:10、壳体
ꢀꢀꢀꢀꢀꢀꢀꢀꢀꢀꢀꢀꢀꢀꢀ
101、垃圾收纳腔102、导引板
ꢀꢀꢀꢀꢀꢀꢀꢀꢀꢀꢀꢀ
103、第一安装侧面104、第二安装侧面
ꢀꢀꢀꢀꢀꢀ
11、主壳体12、上盖
ꢀꢀꢀꢀꢀꢀꢀꢀꢀꢀꢀꢀꢀꢀꢀ
13、推杆131、万向球
ꢀꢀꢀꢀꢀꢀꢀꢀꢀꢀꢀꢀ
14、滚轮20、扫地辊
ꢀꢀꢀꢀꢀꢀꢀꢀꢀꢀꢀꢀꢀ
21、魔术贴30、拖地辊41、传动辊
ꢀꢀꢀꢀꢀꢀꢀꢀꢀꢀꢀꢀꢀ
411、接触部42、第一齿轮
ꢀꢀꢀꢀꢀꢀꢀꢀꢀꢀꢀ
43、第二齿轮44、第三齿轮
ꢀꢀꢀꢀꢀꢀꢀꢀꢀꢀꢀ
501、清洗腔51、清洗架
ꢀꢀꢀꢀꢀꢀꢀꢀꢀꢀꢀꢀꢀ
511、第一凸起512、第一凹位
ꢀꢀꢀꢀꢀꢀꢀꢀꢀꢀ
513、第二凸起514、第二凹位52、水泵
ꢀꢀꢀꢀꢀꢀꢀꢀꢀꢀꢀꢀꢀꢀꢀ
53、储水箱54、污水箱
ꢀꢀꢀꢀꢀꢀꢀꢀꢀꢀꢀꢀꢀ
55、第一密封件551、避让口
ꢀꢀꢀꢀꢀꢀꢀꢀꢀꢀꢀꢀ
56、第二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四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21.如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实施例一的具体结构;一种防头发缠绵的扫地机,包括有壳体10及设置于壳体10上的扫地辊20、拖地辊30、驱动装置、清洗装置;其中:所述扫地辊20、拖地辊30前后间距式并可转动式设置于壳体10上,所述扫地辊20、拖地辊30的下端均露于壳体10的外侧,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用于收纳垃圾的垃圾收纳腔(图中并未显示),所述拖地辊30位于垃圾收纳腔的后方,所述扫地辊20设置于垃圾收纳腔的前侧;所述扫地辊20、拖地辊30均左右延伸设置;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拖地辊30转动,优选地,所述拖地辊30的一端内部具有中空腔,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其设置于中空腔内,有效节省壳体设计空间,有利于壳体进一步小型化设计。所述拖地辊30的前侧并排紧密设置有
传动辊41,以使拖地辊30转动时摩擦带动传动辊转动;所述传动辊41的一端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扫地辊20转动;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于一端驱动拖地辊30转动,所述传动机构于另一相对端带动扫地辊20转动。所述扫地辊20的表面可拆换式覆设有魔术贴21,利用魔术贴21来粘住头发,避免毛发进入垃圾收纳腔以及进入到拖地组件的转轴两头造成缠绕困扰。魔术贴21为一次性可拆换件,其表面粘附比较多的毛发后,使用者可以将魔术贴21拆下丢弃,并重新包覆新的魔术贴21,使用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优选地,所述魔术贴21的毛刷区的左、右端均超出拖地辊30的相应左、右端,进一步降低了毛发进入拖地组件的转轴两头造成缠绕的风险。此处,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0的左、右内侧对应拖地辊3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侧面103,同样地,所述壳体10的左、右内侧对应扫地辊2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侧面104,所述第一安装侧面103往内偏离第二安装侧面104布置,这样,使得魔术贴21的毛刷区的左、右端均超出拖地辊30的相应左、右端。
22.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组,其包括有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和第三齿轮44,所述传动辊41可转动式设置于拖地辊30的前侧,所述垃圾收纳腔位于传动辊41的前侧,此处,所述传动辊41以将拖地辊30与垃圾收纳腔101之间隔绝,避免线状垃圾与拖地辊30接触,所述第一齿轮42设置于扫地辊20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43设置于传动辊41的一端,所述第三齿轮44啮合于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之间,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壳体10的另一侧并驱动连接于拖地辊30上;所述传动辊41的表面设置有接触部411,所述接触部411与拖地辊30之间形成紧密配合,所述拖地辊30的表面具有拖地面,所述接触部411和拖地面均为软性材质,且,所述第一齿轮42的外径小于第二齿轮43、第三齿轮44;接触部411的设置,有利于提高了传动辊41与拖地辊30之间摩擦接触效果,从而保证了传动辊41良好的传动效果,提高了传动辊41的传动精度。
23.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有清洗架51、水泵52、储水箱53和污水箱54,所述清洗架51设置于拖地辊30的一侧并与拖地辊30的表面密封贴合,所述清洗架51与拖地辊30之间形成有清洗腔501,所述壳体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通于清洗腔501的进水口、出水口(图中并未显示),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均通过水管分别连通于储水箱53、污水箱54,所述水泵52用于将储水箱53的水输送至清洗腔501;如此,通过传动组件的设计,利用驱动装置驱动拖地辊转动以带动传动辊转动,配合第一至第三齿轮的联动控制扫地辊转动,实现了拖地辊、扫地辊共用驱动装置,减少产品的耗电能力和制作成本,有利于产品内的空间布局,同时,清洗装置的设置,以达到拖地辊表面的加湿和清洁,从而提高拖地辊对地板的清洁效果,结构设计巧妙合理,使用稳定,适用范围广。
24.还有,所述清洗架51的左右端均设置有用于密封清洗腔的第一密封件55,所述第一密封件55上开设有连通于清洗腔501的避让口551,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分别与相应的第一密封件55的避让口551连通;此处,所述避让口551小于进水口、出水口,如此,第一密封件的设置,以使清洗腔具有较佳的密封效果,避免了液体渗入其他部件内而造成不良影响。
25.以及,所述垃圾收纳腔101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导引垃圾进入垃圾收纳腔的导引板102,如此,魔术贴21的设置,头发、线类等垃圾粘住在魔术贴21上,以使清理垃圾收纳腔的同时把粘在魔术贴21上的垃圾一同清理,同时,导引板102的设置,有利于扫地辊20将垃圾扫入并落入垃圾收纳腔101内。
26.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一中,所述清洗架51设置于拖地辊30的后侧,所述清洗架51
的前端具有两个上下间距式布置并朝前延伸设置的第一凸起511,两个第一凸起511之间形成有第一凹位512,所述清洗腔501形成于第一凹位512与拖地辊30之间所围构的区域内;优选地,位于下侧的第一凸起511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密封件56,所述第二密封件56与拖地辊的表面接触形成紧密配合;如此,进一步提高了清洗腔的密封性能,保证了其他部件的正常使用,可用性佳;使用时,干净的水从储水箱53到水泵52中经过水管从进水口进入清洗腔501,干净的水与拖地辊30接触,利用拖地辊30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密封件56与拖地辊30之间产生挤压以使拖地辊30内的水分挤出形成污水并流入清洗腔501内,再从污水口流出然后进入到污水箱54内。
27.因此,本实施例一中,通过各部件的设计,利用扫地辊20设置于垃圾收纳腔101的前侧,以使扫地辊20将垃圾直接扫入垃圾收纳腔101内,以便于垃圾收纳腔101、扫地辊20和拖地辊30的清理,同时,传动组件的设置,利用驱动装置驱动拖地辊30转动以带动传动辊20转动,配合齿轮组的联动控制扫地辊20转动,实现了拖地辊30、扫地辊20共用驱动装置,减少产品的耗电能力和制作成本,有利于产品内的空间布局,同时,清洗装置的设置,以达到拖地辊30表面的加湿和清洁,从而提高拖地辊30对地板的清洁效果,结构设计巧妙合理,使用稳定,适用范围广。
28.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二中,所述清洗架51设置于拖地辊30的前侧,所述清洗架51的下端接触于传动辊41的接触部上,所述清洗架51与接触部紧密配合,所述清洗架51的后端朝向拖地辊延伸设置有第二凸起513,所述清洗腔501形成于第二凸起513、接触部、拖地辊30之间所围构的区域内;使用时,干净的水从储水箱53到水泵52中经过水管从进水口进入清洗腔501,干净的水与拖地辊30接触,利用拖地辊30在转动的过程中,拖地辊30带动传动辊41转动并使接触部与拖地辊30之间产生挤压以使拖地辊30内的水分挤出形成污水并流入清洗腔501内,再从污水口流出然后进入到污水箱54内。
29.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三中,所述清洗架设置于拖地辊的前侧,所述清洗架呈c形状,所述清洗架具有向前凹设的第二凹位,所述清洗架的上端、下端均接触于拖地辊上并设置于传动辊的上端,所述清洗腔形成于第二凹位、拖地辊之间所围构的区域内;使用时,干净的水从储水箱53到水泵52中经过水管从进水口进入清洗腔501,干净的水与拖地辊30接触,利用拖地辊30在转动的过程中,拖地辊30与清洗架41之间产生挤压以使拖地辊30内的水分挤出形成污水并流入清洗腔501内,再从污水口流出然后进入到污水箱54内;或者,所述清洗架的上端接触于拖地辊,其下端接触于传动辊,所述清洗腔形成于第二凹位、拖地辊之间所围构的区域内;使用时,干净的水从储水箱53到水泵52中经过水管从进水口进入清洗腔501,干净的水与拖地辊30接触,利用拖地辊30在转动的过程中,拖地辊30带动传动辊41转动并使接触部与拖地辊30之间产生挤压以使拖地辊30内的水分挤出形成污水并流入清洗腔501内,再从污水口流出然后进入到污水箱54内。
30.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四中,所述清洗架设置于拖地辊的前侧,所述清洗架为斜向延伸设置的板状,所述清洗架的上端接触于拖地辊,其下端接触于传动辊,所述清洗腔形成
于清洗架、传动辊、拖地辊之间所围构的区域内;使用时,干净的水从储水箱53到水泵52中经过水管从进水口进入清洗腔501,干净的水与拖地辊30接触,利用拖地辊30在转动的过程中,拖地辊30带动传动辊41转动并使接触部与拖地辊30之间产生挤压以使拖地辊30内的水分挤出形成污水并流入清洗腔501内,再从污水口流出然后进入到污水箱54内。
31.以及,所述壳体10包括有主壳体11、上盖12和推杆13,所述主壳体11具有上端敞口的第一腔室,所述上盖12可拆卸式设置于主壳体11的上端以封闭第一腔室,所述扫地辊20、拖地辊30、传动辊41、清洗架51和驱动装置均设置于第一腔室内,所述主壳体11的右端具有安装槽,所述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和第三齿轮44均设置于安装槽内,所述推杆13用于控制清洁器移动,所述推杆13设置于主壳体11的后端,所述推杆11内设置有第二腔室,所述水泵52、储水箱53和污水箱54均设置于第二腔室内;优选地,所述推杆上设置有手柄;此处,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垃圾垃圾收纳腔,所述扫地辊20设置于垃圾垃圾收纳腔的前端,所述传动辊41设置于垃圾收纳腔的后端上侧,还有,所述水泵52、储水箱53和污水箱54并不局限于设置于第二腔室内,也可设置于第一腔室内并位于拖地辊30的后方。
32.还有,所述推杆13的下端可调式设置于主壳体11上,所述推杆13的下端连接有万向球131,所述主壳体11上设置有匹配万向球的安装位,所述万向球适配定位于安装位内,优选地,所述主壳体11的下端后侧设置有滚轮14,如此,利用万向球使得推杆在主壳体上转向进而使得整个清洁器进行转向,从而实现清洁器调节方向对其他位置的地面进行清扫,同时,滚轮的设置,以便于清洁器的移动操作。
33.优选地,所述推杆上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有pcb板和连接于pcb板上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露于推杆的外侧,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若干控制按钮,所述pcb板分别连接于水泵、驱动装置。
34.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将垃圾收纳腔前置,便于扫地辊将垃圾迅速送入垃圾收纳腔,尤其是,借由拖地辊的动力经传动辊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扫地辊转动,省去了扫地辊所需的驱动装置,利用扫地辊表面可拆换式覆设有魔术贴来粘住头发,避免毛发进入垃圾收纳腔以及进入到拖地组件的转轴两头造成缠绕困扰。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