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43007发布日期:2024-04-08 13:43阅读:12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在具有自动送米装置的电饭锅中,米仓的下米阀通过气泵驱动气体从而将下米阀顶开,这种阀体控制方式不够稳定,并且气体的流动还会对物料的输送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

3、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烹饪腔;下料仓,设置于壳体上,下料仓上开设有下料口,下料口与烹饪腔相连通;阀体组件,与下料仓相连接,阀体组件能够相对于下料仓移动,以开启或关闭下料口;驱动组件,与阀体组件相连接,用于驱动阀体组件移动。

4、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壳体用于放置烹饪器具的加热部件、控制部件以及相关电路等部件,从而对烹饪器具的相关部件进行保护,避免相关部件直接暴露于外部,保证烹饪器具的稳定运行以及使用安全性。具体地,壳体可以采用金属材质进行制作,以保证壳体的强度。

5、进一步地,烹饪器具的壳体内设置有烹饪腔,烹饪腔用于在对物料进行烹饪时对物料进行盛放,具体地,在烹饪过程中,物料放置于烹饪腔内,同时向烹饪腔内注水,然后,通过加热部对烹饪腔进行加热,从而使得烹饪腔内的水沸腾,以实现对物料进行煮制。

6、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下料仓,并且,下料仓上开设有下料口,下料口与烹饪腔相连通,下料仓用于在向烹饪腔内输送物料的过程中,对物料进行临时存储,然后将下料仓内的物料通过下料仓上所开设的下料口输送至烹饪腔内。进一步地,在下料口处,烹饪器具还设置有阀体组件,阀体组件用于对下料口进行开启或关闭,从而实现控制下料仓内的物料向烹饪腔内输送。具体地,下料阀组件与下料仓相连接,并且,下料阀组件能够相对于下料仓移动,也即,当下料阀组件移动至关闭位置时,下料阀组件能够将下料口封闭,从而使得下料仓内的物料无法进入烹饪腔内,相应地,当下料阀组件移动至开启位置时,下料口被打开,下料仓内的物料能够通过下料口进入烹饪腔内。

7、通过下料仓和下料阀组件的设置,可以在物料输送的过程中对物料进行存放,然后通过控制下料阀组件来控制物料进入烹饪腔内。从而能够提高下料量的控制的精准度,在输送至下料仓内的物料过多时,可以控制下料阀组件的开关,保证进入到烹饪腔内的物料量的准确性,进而保证烹饪效果。

8、具体地,在垂直方向上,下料仓可以位于烹饪腔的上方,相应地,下料口可以开设于下料仓的底壁上,从而使得下料口开启时,物料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从下料口落入烹饪腔内,简化了烹饪器具的操作过程。

9、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下料阀组件相连接,从而使得驱动组件在运行过程中,能够直接作用于下料阀组件上,从而驱动下料阀组件移动,以实现开启或关闭下料口。通过将驱动组件的设置,相较于相关技术中所用应的通过气泵带动气体对下料阀进行推动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驱动组件能够直接与下料阀组件相连接,也即能够使得驱动组件的驱动力直接作用于下料阀组件上,从而使得驱动组件运行时能够直接带动下料阀组件移动,既能够保证下料阀组件开启或关闭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避免气体作用于下料仓内的物料而导致物料飞溅,也即保证了物料能够稳定快速地从下料口进入烹饪腔内。

10、具体地,驱动组件可以与下料阀组件相抵接,使得驱动组件能够相对于下料阀组件滑动。或者,驱动组件与下料阀组件之间可以转动连接。从而使得在驱动组件推动下料阀移动的过程中,驱动组件的运动轨迹和下料阀组件的运动轨迹能够互补干涉。可以理解的是,当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的移动方向与下料阀的移动方向不相同时,如果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下料阀组件之间为刚性连接,那么二者的移动方向发生干涉,导致无法顺利地实现下料阀的开启或关闭,因此,通过将驱动组件与下料阀组件之间设置为相抵接或者设置为转动连接,可以避免二者的移动干涉,保证下料阀组件的顺利开启和关闭。

11、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下料仓和下料阀组件的设置,能够提高下料量的控制的精准度,在输送至下料仓内的物料过多时,可以控制下料阀组件的开关,保证进入到烹饪腔内的物料量的准确性,进而保证烹饪效果。进一步地,通过将驱动组件的设置,使得驱动组件能够直接与下料阀组件相连接,也即能够使得驱动组件的驱动力直接作用于下料阀组件上,从而使得驱动组件运行时能够直接带动下料阀组件移动,既能够保证下料阀组件开启或关闭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避免气体作用于下料仓内的物料而导致物料飞溅,也即保证了物料能够稳定快速地从下料口进入烹饪腔内。

12、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阀体组件包括:连接部,与下料仓相连接,且与驱动组件相连接;阀体,与连接部相连接;其中,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连接部移动,以带动阀体开启或关闭下料口。

14、在该技术方案中,阀体组件可以包括连接部,通过连接部可以实现阀体组件与驱动组件之间的连接,具体地,阀体组件的一侧与下料仓相连接,另一侧与驱动组件相连接,在驱动组件运行的过程中,输出端作用于连接部,从而使得连接部能够相对于下料仓移动。

15、进一步地,阀体组件还包括阀体,阀体用于对下料仓上的下料口进行封堵,从而实现下料口的开启或关闭。具体地,阀体与连接部相连接,在驱动组件运行的过程中,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作用于连接部上,从而使得连接部能够相对于下料仓移动,进一步,阀体连接于连接部上,从而使得连接部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阀体相对于下料仓移动,当阀体远离下料仓的下料口时,下料口开启,此时下料仓内的物料能够从下料口下落至烹饪腔内。当下料过程完成之后,控制驱动组件带动连接部移动,以使得连接部带动阀体逐渐靠近下料口,直至阀体与下料仓相贴合,以实现对于下料口的关闭。

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下料仓上还开设有通孔,通孔与下料口相对,连接部包括:连接杆,穿设于通孔中,连接杆的一端与阀体相连接;阀盖,与连接杆的另一端相连接,阀盖的一侧用于与下料仓相抵接,另一侧用于与驱动组件相连接。

17、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部可以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穿过下料仓,并且,连接杆的一端用于与驱动组件相连接,另一端用于与阀体相连接。相应地,在下料仓上还开设有通孔,并且,通孔与下料口相对,从而使得连接杆在穿过通孔之后能够与下料口相对,进而使得连接于连接杆上的阀体能够与下料口相对。

18、进一步地,连接部还包括阀盖,阀杆与连接杆的一端相连,用于与驱动组件相连接,相应地,阀体与连接杆的另一端相连接。通过阀盖的设置,可以实现将驱动组件与阀盖相连接,以使得驱动组件将驱动力直接作用于阀盖上,进而使得阀盖带动连接杆以及连接杆另一端的阀体移动,也即实现了将驱动组件的作用力直接作用于阀体上,保证阀体开启和关闭的稳定性。

1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阀盖包括第一导向斜面,第一导向斜面与连接杆的移动方向之间的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90度;驱动组件与第一导向斜面相抵接,且驱动组件和阀盖能够相对滑动。

20、在该技术方案中,阀盖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并且,第一导向斜面与连接杆的移动方向之间具有夹角,夹角大于0且小于90度,也即,第一导向斜面与连接杆的移动方向之间既不平行也不垂直。进一步地,驱动组件与第一导向斜面相抵接,当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作用于第一导向斜面时,无论驱动组件作用于第一导向斜面上的力的方向如何,由于第一导向斜面相对于连接杆的移动方向倾斜设置,因此,作用于第一导向斜面上的力会产生与连接杆移动方向相同的分力,该分力能够推动连接杆沿预设的移动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通过驱动组件带动阀体组件相对于下料仓移动,以实现下料口的开启或关闭。

21、进一步地,驱动组件与导向斜面之间还能够相对滑动,也即,在阀盖移动的过程中,驱动组件沿导向斜面滑动,从而使得驱动组件不必改变输出端的移动方向,即可保持对阀盖的作用力不变,进而实现驱动组件持续作用于阀盖,保证阀体开启的稳定性。

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下料仓包括:仓体,设置于壳体上;仓盖,盖设于仓体的开口,仓盖上开设有通孔;其中,阀盖用于与仓盖相抵接,且位于下料仓的外部。

23、在该技术方案中,下料仓可包括仓体和仓盖,其中,仓体设置于壳体上,仓盖盖设于仓体的开口处,通过仓体和仓盖的设置,可以实现下料仓的开启和关闭,从而便于用户对下料仓进行清洗和维护,也便于用户定期对下料仓内的情况进行检查。

24、进一步地,通孔可以设置于仓盖上,下料口可以设置于仓体的底壁,相应地,连接杆依次穿过仓盖上的通孔和仓体上的下料口,阀盖连接于连接杆靠近通孔的一端,并且,阀盖位于仓盖的上方,相应地,阀体连接于连接杆靠近下料口的移动。在阀盖移动的过程中,当驱动组件带动阀盖远离仓盖时,连接于连接杆另一端的阀体能够靠近仓体的底壁,直至与仓体的底壁相抵接以实现将下料口封闭,也即实现了下料口的关闭。当驱动组件带动阀盖靠近仓盖时,连接于连接杆另一端的阀体逐渐远离仓体的底壁,也即朝向下料仓的外部移动,既能够实现下料口的开启,也避免了阀体对物料的移动造成干扰。与此同时,当阀盖与仓盖的上表面相抵接时,能够停止移动,也即对阀体的移动进行限位,此时驱动组件停止运行,使得下料口保持开启的状态。

2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阀体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下料仓相连接,另一端与阀体相连接。

26、在该技术方案中,阀体组件还可以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下料仓相连接,另一端与阀体相连接。通过弹性件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实现阀体与下料仓之间的可移动连接,使得阀体能够相对于下料仓移动,以开启或关闭下料口。另一方面,弹性件还可以实现阀体的自动复位。具体地,当驱动组件带动连接杆移动时,连接杆能够带动阀体远离下料仓,此时下料口被打开,物料能够从下料仓进入烹饪腔。与此同时,弹性件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也即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当下料完成时,驱动组件可以之间将作用于阀盖的作用力撤销,此时弹性将失去外力作用,回复弹性形变,从而带动阀体靠近下料仓并与下料仓相抵接,以实现下料口的关闭。也就是说,通过弹性件的设置,在关闭下料口时,无需驱动组件对阀盖进行驱动,只需撤销驱动力即可,进一步降低了烹饪器具的操作难度,提高烹饪器具的运行稳定性。

2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设置于壳体上;齿条,与齿轮相啮合,齿条与阀盖相抵接;其中,齿轮能够转动,以带动齿条推动阀盖移动。

28、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组件可以包括齿轮以及齿条。其中,齿轮设置于壳体,齿条与齿轮相啮合。在电齿轮转动时,同时齿轮通过与齿条的啮合,带动齿条移动。进一步地,齿条与阀盖相抵接,从而可以推动阀盖移动,具体地,齿条的端部与阀盖的第一导向斜面相抵接,由于第一导向斜面相对于连接杆的移动方向倾斜设置,因此,齿条作用于第一导向斜面上的力会产生与连接杆移动方向相同的分力,该分力能够推动连接杆沿预设的移动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通过驱动组件带动阀体组件相对于下料仓移动,以实现下料口的开启或关闭。同时,在阀盖移动的过程中,齿条能够沿导向斜面滑动,从而使得齿条不必改变输出端的移动方向,即可保持对阀盖的作用力不变,进而实现驱动组件持续作用于阀盖,保证阀体开启的稳定性。

29、通过将驱动组件设置为齿轮以及齿条的配合,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性高,从而可以有效地简化烹饪器具的结构,提高烹饪器具运行的稳定性。

3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件,设置于壳体上,驱动件的输出轴与齿轮相连接,用于驱动齿轮转动。

31、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用于提供驱动力,从而带动齿轮转动,进而使得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能够带动阀盖移动,最终实现通过驱动组件带动阀体相对于下料仓移动,以实现下料口的开启过关闭。

3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齿条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第二导向斜面与第一导向斜面平行,第二导向斜面与第一导向斜面相贴合。

33、在该技术方案中,齿条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并且,第二导向斜面与阀盖上的第一导向斜面平行设置,在齿条作用于阀盖时,齿条上的第二导向斜面可以与阀盖上的第一导向斜面相贴合。随着齿条作用于阀盖上的作用力逐渐增加,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能够相对滑动,此时,由于第一导向斜面相对于连接杆的移动方向倾斜设置,因此,作用于第一导向斜面上的力会产生与连接杆移动方向相同的分力,该分力能够推动连接杆沿预设的移动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通过驱动组件带动阀体组件相对于下料仓移动,以实现下料口的开启或关闭。

34、通过第二导向斜面的设置,可以增加齿条与阀盖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齿条和阀盖的磨损,以提高齿条和阀盖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通过将第二导向斜面设置为与第一导向斜面平行,从而使得第一导向斜面与第二导向斜面之间能够顺利发生相对滑动,进而使得阀盖能够顺利地相对于下料仓移动,以顺利开启或关闭下料口。

3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进料组件,与壳体相连接,进料组件与下料仓相连通,用于向下料仓输送物料。

36、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可以包括进料组件,通过进料组件的设置,可以实现将物料输送至下料仓内,从而提高烹饪器具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用户体验。

3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下料仓上还开设有进料口,进料组件包括:料箱,与壳体相连接;进料管,进料管的一端与料箱相连通,另一端与进料口相连通;驱动部,驱动部的出气口与进料管相连通,用于驱动气体流动以带动物料移动。

38、在该技术方案中,进料组件可以包括料箱,料箱与烹饪器具的壳体相连接面,用于存储物料,在烹饪器具无需进行烹饪时,物料存储于料箱内,当用户需要烹饪时,可以将料箱内的物料输送至烹饪腔内进行烹饪。

39、进一步地,进料组件还包括进料管和驱动部,其中,进料管的一端与储料箱相连通,另一端与下料仓相连通。当用户需要烹饪时,可打开进料管,使得储料箱内的物料进入进料管,同时,驱动部的出气口与进料管相连通,当物料进入进料管中时,驱动部运行,以将进料管内的物料吹送至下料仓内,进而通过下料仓进入烹饪腔内。

4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水箱,与壳体相连接;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与水箱相连通,另一端与烹饪腔相连通。

41、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包括水箱,水箱能够用于存储水,以供烹饪器具在烹饪物料货真清洗物料时使用。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与水箱相连通,另一端与烹饪腔相连通,从而使得水箱中的水能够通过进水管进入烹饪腔内。

42、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排水管,排水管与烹饪腔相连通,通过排水管的设置,能够将烹饪腔内的水排出,进一步提高了烹饪器具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43、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可以包括泵体,烹饪与进水管相连通,通过泵体的设置,可以对水进行驱动,以实现自动进水。相应地,本体还可以与排水管相连通,从而实现将烹饪腔内的水自动排出。

4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集尘组件,设置于壳体上,集尘组件与下料仓相连通,用于收集下料仓中的灰尘。

45、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可以包括集尘组件,通过集尘组件的设置,可以在输送物料时,对烹饪器具内的灰尘进行收集,一方面,能够避免灰尘聚集与物料的表面,提高物料的清洁度,另一方面,对灰尘进行收集,能够避免灰尘杂质进入室内对室内环境造成影响。

46、可以理解的是,在物料输送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风力对物料进行驱动,也就是将物料吹送至下料仓内,在吹送物料的过程中,物料表面上的灰尘会在风力的作用下与物料分离,此时,为了避免灰尘再次附着物料表面,通过集尘装置与下料仓相连通,使得灰尘能够在风力的作用下输送至集尘装置,保证物料的清洁度。

4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下料仓上还开设有出风口,集尘组件包括:集尘盒,设置于壳体上;出风管道,出风管道的一端与出风口相连通,另一端与集尘盒相连通。

48、在该技术方案中,集尘组件包括集尘盒和出风管道,其中,集尘盒通过出风管道与下料仓相连接,在输送物料的过程中,灰尘能够在风力的作用下经过出风管道进入集尘盒中。

4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沿重力方向上,下料口位于出风口的下方。

50、在该技术方案中,沿重力方向上,下料口可以设置于出风口的下方,具体地,沿重力方向上,下料口可以开设于下料仓的下表面,出风口可以开设于下料仓的上表面,这样,由于物料的重量相较于灰尘杂质的重量大,因此,当物料和灰尘的在风力的带动下流动至下料口处时,物料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落下,而不会从上方的出风口流出,并且灰尘会在风力的作用下继续流动而不会从下料口流出。相应地,当物料和灰尘在风力的带动下流动至出风口处时,由于出风口在上方,而物料的重量较大,因此物料不会从出风口流出,相反,灰尘的重量较小,因此在风力的作用下灰尘会直接从出风口流动至进料通道外部。通过下料口和出风口的相对位置的设置,既可以保证物料能够快速有效地从下料口流出,还能够有效地保证物料与灰尘的分离。

51、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