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甩水拖把的正反洗涤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91434发布日期:2023-02-04 08:39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甩水拖把的正反洗涤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具体公开一种洗涤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甩水拖把的正反洗涤机构。


背景技术:

2.甩水拖把已经在家庭清洁中被广泛应用,使用时省力方便,而对于常用的手压甩水拖把,虽然使用起来的确方便了许多;
3.根据申请号201520845936.4,公开了一种手压甩水拖把,包括拖把杆、拖把头及转动机构,所述拖把杆至少包括拖把杆下段及拖把杆上段,在洗涤时,当手握拖把杆上段向下压时,所述转动机构带动拖把杆下段正向旋转,并带动拖把头转动,所述拖把杆上段设置有摩擦组件,当手握摩擦组件向下压时,所述拖把杆下段正向旋转,所述拖把杆上段逆向旋转;
4.现有的拖把洗涤机构基本都是通过拖把杆子的下压产生一个同方向的旋转运动,从而带动布盘转动,一般拖把桶的洗涤部分是一个支架类的结构,对布盘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使得布盘在其上进行规律的旋转运动,对布进行一个清洗,这样的清洗方式仅仅只是使得拖把布头浸湿旋转很难清洗掉拖把布头上的顽渍污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甩水拖把的正反洗涤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正反洗涤的结构。
6.一种用于甩水拖把的正反洗涤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外部套接有齿轮托盘,所述齿轮托盘内腔内壁固定连接有外半齿轮,所述齿轮托盘内腔底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内半齿轮,所述齿轮托盘内腔底端面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内半齿轮和外半齿轮之间,所述齿轮托盘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上端面左侧设置有套环,所述内半齿轮上部卡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端盖上端面右侧活动连接有减速齿轮,所述减速齿轮的下部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上端面设置有的限位柱外部套接有水波轮驱动轴,所述水波轮驱动轴外壁底部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减速齿轮上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端盖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端盖,所述水波轮驱动轴上部和第一齿轮上端面设有的限位杆上部均贯穿延伸至第二端盖上部,所述限位杆上部套接有第三齿轮,所述水波轮驱动轴上部外壁套接有水波轮上盖,所述水波轮上盖与第三齿轮活动连接,所述水波轮驱动轴顶端外部套接有圆盘轴,所述圆盘轴外部套接有布盘插头,所述布盘插头底端面设置有圆盘,所述布盘插头与圆盘顶端活动连接。
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端盖上端面右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减速齿轮底端面中部设置有限位轴,且限位轴与限位孔相匹配。
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波轮上盖内腔底端面中部设置有内齿
轮,是内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
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圆盘轴底部凹形结构与水波轮驱动轴上端的凸型结构相匹配。
1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波轮驱动轴底部齿轮与减速齿轮的上部齿轮相啮合,且齿数比为:,所述减速齿轮的下部齿轮与第二齿轮的传动比为:。
1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轮上端面设置有的限位杆顶端面固定连接有六边形柱体,所述第三齿轮内圈开设有与六边形柱体相匹配的开口,且第三齿轮套接于六边形柱体外部。
1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布盘插头和圆盘轴之间通过销钉固定。
13.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有一种用于甩水拖把的正反洗涤机构。
14.有益效果:
15.1、通过齿轮托盘、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减速齿轮、水波轮驱动轴、内齿轮、水波轮上盖、布盘插头和圆盘轴,从而实现第一齿轮正反向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带动水波轮上盖内腔内齿轮转动,内齿轮带动圆盘转动,最终实现布盘插头顺时针转四圈,圆盘正反各转一周。
16.2、底座、圆盘和布盘插头,底座可通过固定件与清洗桶固定连接,保证拖把能够快速清洗干净,圆盘上部设置有连接座,保证布盘插头可以旋转,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1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8.图1是本发明中甩水拖把的正反洗涤机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发明中底座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发明中齿轮托盘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发明中齿轮联动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发明中圆盘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底座;2、固定轴;3、齿轮托盘;4、外半齿轮;5、内半齿轮;6、第一齿轮;7、第一端盖;8、套环;9、第二齿轮;10、减速齿轮;11、水波轮驱动轴;12、第二端盖;13、第三齿轮;14、水波轮上盖;15、内齿轮;16、圆盘;17、布盘插头;18、圆盘轴。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26.诚如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针对于现有技术中拖把洗涤机构基本都是通过拖把杆子的下压产生一个同方向的旋转运动,从而带动布盘转动,一般拖把桶的洗涤部分是一个支架类的结构,对布盘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使得布盘在其上进行规律的旋转运动,对布进
行一个清洗,这样的清洗方式仅仅只是使得拖把布头浸湿旋转很难清洗掉拖把布头上的顽渍污渍,本公开提出一种可正反洗涤的结构。
27.实施例1
28.请参阅图1,一种用于甩水拖把的正反洗涤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固定安装于清洗桶内腔底端面,保证底座1的稳定性,在底座1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2,在固定轴2外部套接有齿轮托盘3,且齿轮托盘3呈开口向上的凹槽状,在齿轮托盘3内腔内壁固定连接有外半齿轮4,在齿轮托盘3内腔底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内半齿轮5,且内半齿轮5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且外半齿轮4与内半齿轮5交错设置,在齿轮托盘3内腔底端面安装有第一齿轮6,第一齿轮6可以与内半齿轮5和外半齿轮4相啮合,在齿轮托盘3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端盖7,且第一端盖7与齿轮托盘3固定卡接,且限位柱上端贯穿延伸至第一端盖7上部。
29.请参阅图1,在第一齿轮6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在第一端盖7上端面左侧设置有套环8,且限位杆上端贯穿延伸至套环8上部,套环8有效保护限位杆的稳定性,在内半齿轮5上端面设置有卡块,且内半齿轮5上部卡接有第二齿轮9,且第二齿轮9下端面设置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保证第二齿轮9旋转能够带动内半齿轮5发生旋转,在第一端盖7上端面右侧活动连接有减速齿轮10,且减速齿轮10的下部齿轮与第二齿轮9相啮合,在限位柱外部套接有水波轮驱动轴11,且水波轮驱动轴11外壁底部设置有齿轮,且齿轮与减速齿轮10上部齿轮相啮合,对第二齿轮9进一步减速,从而保证内半齿轮5减速,在第一端盖7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端盖12,且水波轮驱动轴11上部和限位杆上部均贯穿延伸至第二端盖12上部,在限位杆上部套接有第三齿轮13,在水波轮驱动轴11上部外壁套接有水波轮上盖14,水波轮上盖14与第三齿轮13活动连接,在水波轮驱动轴11顶端外部套接有圆盘轴18,圆盘轴18外部套接有布盘插头17,在布盘插头17底端面设置有圆盘16,且布盘插头17与圆盘16顶端活动连接,保证布盘插头17可以旋转,提高清洗的效率。
30.请参阅图1,为了保证证减速齿轮10正常旋转,在第一端盖7上端面右侧开设有限位孔,在减速齿轮10底端面中部设置有限位轴,且限位轴与限位孔相匹配,保证减速齿轮10能够正常与水波轮驱动轴11底部齿轮和第二齿轮9相啮合。
31.请参阅图1,为了保证圆盘16正常正反旋转,在水波轮上盖14内腔底端面中部设置有内齿轮15,且内齿轮15与第三齿轮13啮合,第三齿轮13可以正反旋转,从而带动内齿轮15正反旋转,内齿轮15带动水波轮上盖14正反旋转。
32.请参阅图1,为了保证水波轮驱动轴11与圆盘轴18稳定连接,圆盘轴18底部凹形结构与水波轮驱动轴11上端的凸型结构相匹配,插入后带动同向转动,保证正常旋转。
33.请参阅图1,水波轮驱动轴11底部齿轮与减速齿轮10的上部分齿轮相啮合,且齿数比为1:2,转动比减少一半,为水波轮驱动轴11旋转两圈,减速齿轮10旋转一圈,减速齿轮10的下部分齿轮与第二齿轮9的传动比同理,减速齿轮10旋转两圈,第二齿轮9旋转一圈,水波轮驱动轴11传动转丝四圈,第二齿轮9旋转一圈,带动齿轮托盘3旋转一圈。
34.请参阅图4,为了保证第三齿轮13正常旋转,在限位杆顶端面固定连接有六边形柱体,第三齿轮13内圈开设有与六边形柱体相匹配的开口,且第三齿轮13套接于六边形柱体外部,组成一体转动件。
35.实施例2
36.请参阅图5,为了保证拖把正常旋转清洗,布盘插头17和圆盘轴18之间通过销钉固
定,使之可以一体转动。
37.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杆子输入顺时针转动带动布盘插头17顺时针转动,布盘插头17带动圆盘轴18顺时针转动,圆盘轴18带动水波轮驱动轴11顺时针转动,水波轮驱动轴11带动减速齿轮10上层大齿轮转动同时通过1:2齿轮数比进行减速,减速齿轮10下层齿轮带动第二齿轮9转动同时通过1:2齿数比再次进行减速,通过第二齿轮9带动齿轮托盘3转动,内半齿轮5和外半齿轮4与第一齿轮6啮合,从而带动第一齿轮6转动,外半齿轮4啮合第一齿轮6时,第一齿轮6反向转动,当内半齿轮啮合第一齿轮6时为同向转动,从而实现第一齿轮6正反向转动,第一齿轮6带动第三齿轮13转动,第三齿轮13带动水波轮上盖14内腔内齿轮15转动,内齿轮15带动圆盘16转动,最终实现布盘插头17顺时针转四圈,圆盘16正反各转一周。
38.以上描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发明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