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75092发布日期:2022-08-17 10:01阅读:68来源:国知局
电加热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加热器及烹饪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加热锅。


背景技术:

2.本专利的电加热锅,包括锅体和连接在锅体侧部的手柄组件,锅体底部设置有加热元件,手柄组件的末端设置有供电插座,供电插座通过手柄组件内部线路与加热元件电连接,通过在手柄组件设置有电路模块以及控制器件,控制器件有触控式,如开关按键、功能按键,控制器件也可以设置成机械式的,如档位按键开关、旋钮控制开关,工作时供电插座连接插座导线与市电连接,通过控制器件控制电加热锅的工作状态。由于电加热锅使用方便,可以适用于液体加热、烹饪食物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3.由于手柄组件相对较长,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不小心触碰到容易造成锅体翻倒,导致食材液体等倒出。如果连接有供电导线,更容易撩到,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加热锅手柄组件被触碰或者供电导线被撩到时锅体容易翻倒的问题,通过在手柄组件距离锅体侧部预设距离位置配置稳定支架,稳定支架的下端延伸至与锅体下端的支撑部齐平或靠近为电加热锅增加支撑点来解决。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电加热锅,包括:具有加热空间的锅体;连接在锅体侧部的手柄组件;加热元件,安装在锅体上用于为加热空间提供热量;供电接口,配置在手柄组件上;稳定支架,配置在手柄组件距离锅体侧部预设距离位置,稳定支架的下端延伸至与锅体下端的支撑部齐平或靠近。
7.由于在手柄组件距离锅体侧部预设距离位置配置稳定支架,稳定支架的下端延伸至与锅体下端的支撑部齐平或靠近为电加热锅增加支撑点,使得电加热锅放置稳固性更好,手柄组件被触碰或者供电导线被撩到时锅体不容易翻倒。
8.本专利中,手柄组件距离锅体侧部预设距离位置,所述的“预设距离位置”优选为手柄组件长度1/2以上,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调整;辅助支架最好安装在靠近手柄组件末端的位置,这样支撑的稳定性更好。
9.优选的,稳定支架与手柄组件可拆卸连接。采用这种方案方便生产制造、包装和收纳。
10.在一种实施例中,稳定支架的上端与手柄组件通过插接结构连接。采用这种结构简单,快捷。
11.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稳定支架的上端设置有附接头,附接头设有上侧开口的与手柄组件适配的附接卡槽,附接头通过附接卡槽卡接在手柄组件上。采用这种结构简单,快捷。采用这种结构,连接时附接头可以直接从手柄组件下侧向上插入或者末端插入,方便简单,即使手柄组件连接有供电导线,附接头也可以向上插入或者末端穿过导线插入,不影响
安装。
12.优选的,附接头与手柄组件之间设置有防转结构,可以防止稳定支架与手柄组件之间发生转动,影响连接的稳定性。
13.优选的,防转结构至少包括附接卡槽与手柄组件接合面之间的一组防转面,通过非圆的防转面实现两者相对的旋转自由度的限定。
14.具体的,防转面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5.设置在手柄组件下侧和附接卡槽底侧的第一防转面;设置在手柄组件下侧和附接卡槽左侧的第二防转面;设置在手柄组件下侧和附接卡槽右侧的第三防转面。
16.优选的,附接卡槽两侧壁上端设置成向内侧收口,并且附接卡槽两侧壁配置成具有弹性,使得附接卡槽上端可以弹性地包覆在手柄组件上,采用上述结构,附接卡槽上端的收口部可以弹性地包覆在手柄组件上,在转移电加热锅时不会脱离手柄组件。
17.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稳定支架的上端设置有附接头,附接头设有连通两侧的附接孔,附接头通过附接孔从末端套接在手柄组件上。由于附接孔外围都有阻挡,装配到手柄组件后连接更稳固,而且不会脱落。
附图说明
18.图1是实施例1的立体图
19.图2是实施例1的主视剖视图
20.图3是实施例2的局部爆炸图
21.图4是实施例2的立体图(拆除稳定支架)
22.图5是实施例3的立体图
23.图6是实施例3的局部爆炸图1
24.图7是实施例3的局部爆炸图2
25.图8是实施例3的主视图
26.图9是实施例4的立体图
27.图10是实施例4的局部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9.实施例1:
30.参见图1和图2,电加热锅,包括:具有加热空间100的锅体1;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加热空间100的锅盖2,连接在锅体1侧部的手柄组件3;加热元件h,安装在锅体1上用于为加热空间100提供热量;设置在手柄组件3的末端的供电接口4,配置在手柄组件3上;稳定支架5,配置在手柄组件3距离锅体1侧部预设距离位置,稳定支架5的下端延伸至与锅体1下端的支撑部齐平。工作时,供电接口4通过插座导线连接市电,电加热锅放置到承托平面时,锅体1下端和稳定支架5的下端同时接触承托面。
31.由于在手柄组件3距离锅体1侧部预设距离位置配置稳定支架5,稳定支架5的下端延伸至与锅体1下端的支撑部齐平为电加热锅增加支撑点,使得电加热锅放置稳固性更好,手柄组件3被触碰或者供电导线被撩到时锅体1不容易翻倒。
32.本专利中,手柄组件3距离锅体侧部预设距离位置,所述的“预设距离位置”优选为手柄组件3长度1/2以上,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调整;辅助支架5最好安装在靠近手柄组件3末端的位置,这样支撑的稳定性更好。
33.手柄组件3内部设置有电路模块e1,用于控制加热元件h的工作状态,如功率大小等,还包括控制器件e2,用于向电路模块e1输入控制指令。控制器件e2通常有按键,如电源按键、功能按键、童锁等;控制器件e2也可以是触控屏,如附图2所示。
34.由于制造精度,辅助支架5的下端与锅体下端的支撑部1.1可能存在偏差,这种情况下辅助支架5的下端与锅体下端的支撑部1.1靠近,如辅助支架5比锅体1下端的支撑部1.1短一些或凸出一些,为了不影响支撑效果,需要控制偏差在
±
1-3mm以内为最佳。+表示凸出1-3mm,-表短1-3mm。在辅助支架5下端凸出时,可以由辅助支架5下端与锅体下端远端的支撑部1.1同时支撑锅体1;在辅助支架5下端短时,在锅体1向手柄组件3倾斜一定角度时辅助支架5下端接触支撑面,稳定锅体1。当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辅助支架5下端可以比支撑部1.1位置短1-5mm以内。
35.在实际应用中,辅助支架5下端比支撑部1.1短一些效果会更好,这样在一些平整度不高的表面可以防止干涉锅体1支撑部1.1与支撑面的接触。
36.本实施例中,锅体1下端有脚垫1.1,脚垫1.1为支撑部。
37.稳定支架5优选安装在靠近手柄组件3末端的位置,这样支撑的稳定性更好。
38.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手柄组件3的末端连接有供电导线,供电导线(未示出)与市电连接。
39.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锅体1设有连接供电导线(未示出)的供电接口(未示出)。
40.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锅体1连接有供电导线(未示出)。
41.实施例2:
42.参见图2至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稳定支架5与手柄组件3可拆卸连接。采用这种方案方便生产制造、包装和收纳,具体的稳定支架5的上端与手柄组件3通过插接结构连接。采用这种结构简单,快捷。
43.插接结构包括设置有手柄组件3下侧的插孔3.1,以及设置有稳定支架5上端的插接部5.2。优选的,插接部5.2下端设置有限定沿5.21,用于限定插接部5.2的插入深度。
44.在其他实施例中,插接结构也可以是包括设置有手柄组件3下侧的插接部,以及设置有稳定支架5上端的插孔。
45.其他结构描述请参见实施例1。
46.实施例3:
47.参见图5至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稳定支架5的上端设置有附接头5.1,附接头5.1设有上侧开口的与手柄组件3适配的附接卡槽5.10,附接头5.1通过附接卡槽5.10卡接在手柄组件3上。采用这种结构,连接时附接头5.1可以直接从手柄组件3下侧向上插入或者末端插入,方便简单,快捷,即使手柄组件3连接有供电导线,附接头5.1也可以向上插入或者末端穿过导线插入,不影响安装。
48.附接头5.1与手柄组件3之间设置有防转结构,可以防止稳定支架5与手柄组件3之间发生转动,影响连接的稳定性。
49.防转结构至少包括附接卡槽5.10与手柄组件3接合面之间的一组防转面,通过非
圆的防转面实现两者相对的旋转自由度的限定。
50.防转面包括设置在手柄组件3下侧和附接卡槽5.10底侧的第一防转面5.11,设置在手柄组件3下侧和附接卡槽5.10左侧的第二防转面5.12,设置在手柄组件3下侧和附接卡槽5.10右侧的第三防转面5.13。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防转面5.11、第二防转面5.12和第三防转面5.13,也可以设置其中一种或任意两种组合。
51.附接卡槽5.10两侧壁上端设置成向内侧收口,并且附接卡槽5.10两侧壁配置成具有弹性,使得附接卡槽5.10上端5.14可以弹性地包覆在手柄组件3上,采用上述结构,附接卡槽5.10上端5.14的收口部可以弹性地包覆在手柄组件3上,在转移电加热锅时不会脱离手柄组件3。
52.在手柄组件3下侧的第一防转面5.11靠近锅体1的边沿设置有限位凸起5.15,当稳定支架5安装到手柄组件3时,附接卡槽5.10底壁抵靠在限位凸起5.15上。
53.其他结构描述请参见实施例1。
54.实施例4:
55.参见图9和图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稳定支架5的上端设置有附接头5.1,附接头5.1设有连通两侧的附接孔5.16,附接头5.1通过附接孔5.16从末端套接在手柄组件3上。由于附接孔5.16外围都有阻挡,装配到手柄组件3后连接更稳固,而且不会脱落。
56.其他结构描述请参见实施例1。
57.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