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锅盖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37950发布日期:2022-08-23 23:21阅读:67来源:国知局
智能锅盖手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容器使用过程中的数据检测和控制输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锅盖手柄,通用的、易于安装和使用的容器内部数据检测和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锅具是制作美味的食物必备工具, 简单的烹饪操作,可口的家居餐点,是和睦家庭润滑剂。在烹饪过程中,锅内的温度、时间等是影响食物烹饪结果的主要指标,在当前,这些主要是由烹饪者依据经验进行操作,并且要适时跟踪,稍有不甚,有可能导致失败或危险,比如:夹生、口感不佳、干烧、溢锅等。
3.有经验的烹饪者,会时常出错,而对于初学者更是难以控制。当出现浇干、溢锅、停火等情况时,还会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的、监测烹饪过程的、及时发现异常的智能锅盖手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位于锅盖上方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底部设置有下端穿过锅盖孔的螺杆,所述的螺杆下端设置有将基座固定于锅盖的螺母,所述的基座还设置有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检测锅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或/和检测是否存在溢锅的溢锅传感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除了新生产的锅盖可以直接出厂安装外,对于现有的、带有手柄的锅盖,也可快速更换,原本带有手柄的锅盖,可先拆除手柄,智能锅盖手柄的螺杆插入原手柄的安装孔,锅内侧用螺母锁紧,即可实现智能锅盖手柄的安装。安装智能锅盖手柄后,由传感器实现监测烹饪过程的温度,提高烹饪质量,及时发现溢锅异常,避免危险发生。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螺杆呈中空设置,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位于螺杆的中空部分内并靠近螺杆下端。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的中空部分用于容纳温度传感器,使结构更为精简,并使温度传感器更为接近锅内,提高检测精准度。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螺杆的中空部分固定设置有将温度传感器限位于螺杆的传感器支架,所述的传感器支架设置有供连接温度传感器的引线通过的引线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感器支架使温度传感器能够稳定保持在螺杆的端部位置,阻塞螺杆的导热通道,引线槽预防由传感器传输线绝缘破损引起的信号短路。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溢锅传感器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的螺杆包括杆身和下端端部,所述的杆身和下端端部之间设置有绝缘段,所述的第一电极电连接于杆身,所述的第二电极连接于下端端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理利用螺杆结构,形成溢锅传感器的检测端,当即将溢
锅时,杆身和下端端部会被烹饪产生的泡沫导通,进而产生电路闭合的电信号,从而巧妙实现溢锅的检测。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基座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的传感器连接于电路板,所述的电路板具有数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时间处理模块、按健控制模块、警报模块、通讯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路板具有实时数据处理、显示、计时、定时、报警、按键处理、通讯等功能。显示功能,把检测的实时数据即时直观展现出来。计时、定时功能,可对加工时间进行自由定制。报警功能,通过声、光,现场提示某种操作已经完成或当前处于某种危险状况。按键处理,可接受现场的功能操作和非正常状况的现场干预。通讯功能,可使用连接设备(手机、灶具、插座等)进行交互,可远程控制、远程数据呈现、远程警示。同时,螺杆的传感器进行实时数据进行采集,经过计算后,根据功能设置,进行定时、条件计时、报警、展现、数据网络传输等智能处理或分发操作,所谓条件计时,是设置计时开始的触发条件,比如温度到100度开始计时、出现溢锅后要停止计时等。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电源管理模块包括可充电电源及为可充电电源充电的充电接口。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合电源管理模块,则使智能锅盖手柄无需连接外部供电,提高便利性和实用性,只需根据提示从充电接口充电即可。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螺杆设置有限位于基座内的限位块,所述的基座位于限位块下方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的限位块与限位台阶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结构。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配合限位台阶,一方面,避免螺杆脱离基座,另一方面,作为第一防水结构的安装位置,避免水汽从螺杆伸出位置进入基座内,保证锅柄的正常运行。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隔离环,所述的隔离环位于锅盖开孔处,所述的隔离环端部设置有与锅盖内侧相抵的裙边,所述的裙边限位于锅盖内侧与螺母之间。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隔离环,避免锅盖的温度传导至螺杆后影响温度传感器的准确性,同时,在锅盖为玻璃材质时,隔离环能够将螺杆、螺母及基座与锅盖隔开,避免固定过程中与玻璃材质的锅盖直接接触而造成锅盖损坏。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隔离支撑件,所述的隔离支撑件位于基座底部并设置有供螺杆穿过的中心孔,所述的隔离支撑件围绕中心孔设置有与基座底部相抵的支撑平台,所述的支撑平台外缘向锅盖折弯并抵于锅盖外侧,在基座与锅盖之间形成一定距离的空腔。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隔离支撑件,避免锅盖的温度传导至基座,避免过高的温度影响基座内的元件正常运行。
2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基座包括底壳,所述的底壳顶部设置有安装口及与固定于安装口的上盖,所述的上盖与底壳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结构。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盖和底座组成安装元件的安装腔,配合第二防水结构,避免水汽从间隙进入基座内,保证锅柄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25.图1为智能锅盖手柄和锅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智能锅盖手柄和锅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智能锅盖手柄和锅盖的剖视图;
28.图4为智能锅盖手柄和锅盖的电路连接图;
29.图5为智能锅盖手柄具有延长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
”ꢀ
、“下
”ꢀ
、“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
ꢀ“
第一”、“第二”、“第三
”ꢀ
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2]
如图1—图4所示,配合锅盖a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锅盖手柄,包括位于锅盖上方的基座1,基座1底部设置有下端穿过锅盖孔的螺杆2,螺杆2下端设置有将基座1固定于锅盖的螺母21,基座1还设置有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检测锅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3或/和检测是否存在溢锅的溢锅传感器,除了新生产的锅盖可以直接出厂安装外,对于现有的、带有手柄的锅盖,也可快速更换,原本带有手柄的锅盖,可先拆除手柄,智能锅盖手柄的螺杆2插入原手柄的安装孔,锅内侧用螺母21锁紧,即可实现智能锅盖手柄的安装。安装智能锅盖手柄后,由传感器实现监测烹饪过程的温度,提高烹饪质量,及时发现溢锅异常,避免危险发生。
[0033]
螺杆2呈中空设置,温度传感器3位于螺杆2的中空部分22内并靠近螺杆2下端,螺杆2的中空部分22用于容纳温度传感器3,使结构更为精简,并使温度传感器3更为接近锅内,提高检测精准度。
[0034]
螺杆2的中空部分22固定设置有将温度传感器3限位于螺杆2的传感器支架31,传感器支架31设置有供连接温度传感器3的引线通过的引线槽32,传感器支架31使温度传感器3能够稳定保持在螺杆2的端部位置,阻塞螺杆2的导热通道,引线槽32预防由传感器传输线绝缘破损引起的信号短路。
[0035]
溢锅传感器包括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螺杆2包括杆身23和下端端部24,杆身23和下端端部24之间设置有绝缘段25,第一电极51电连接于杆身23,第二电极52连接于下端端部24,合理利用螺杆2结构,形成溢锅传感器的检测端,当即将溢锅时,杆身23和下端端部24会被烹饪产生的泡沫导通,进而产生电路闭合的电信号,从而巧妙实现溢锅的检测,通过电路闭合实现触发的电路为现有电路,未对其进行详述,杆身23为公共端,作为引线b和公共端形成温度传感器3的电路,作为引线c和公共端形成溢锅传感器的电路。
[0036]
基座1内设置有电路板4,传感器连接于电路板4,电路板4具有数据处理模块、显示
模块、时间处理模块、按健控制模块、警报模块、通讯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电路板4具有实时数据处理、显示、计时、定时、报警、按键处理、通讯等功能。显示功能,把检测的实时数据即时直观展现出来,可为设置于上盖16的显示器。计时、定时功能,可对加工时间进行自由定制。报警功能,通过声、光,现场提示某种操作已经完成或当前处于某种危险状况。按键处理,可接受现场的功能操作和非正常状况的现场干预,可为设置于上盖16的按钮。通讯功能,可使用连接设备(手机、灶具、插座等)进行交互,可远程控制、远程数据呈现、远程警示。同时,螺杆2的传感器进行实时数据进行采集,经过计算后,根据功能设置,进行定时、条件计时、报警、展现、数据网络传输等智能处理或分发操作,所谓条件计时,是设置计时开始的触发条件,比如温度到100度开始计时、出现溢锅后要停止计时等,整合上述模块的电路为现有电路,未对其进行详述。
[0037]
电源管理模块包括可充电电源41及为可充电电源41充电的充电接口42,配合电源管理模块,则使智能锅盖手柄无需连接外部供电,提高便利性和实用性,只需根据提示从充电接口42充电即可,充电接口42可为有线充电接口或无线充电接口。
[0038]
螺杆2设置有限位于基座1内的限位块26,基座1位于限位块26下方设置有限位台阶11,限位块26与限位台阶11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结构12,防水结构可为防水圈或防水胶等,限位块26配合限位台阶11,一方面,避免螺杆2脱离基座1,另一方面,作为第一防水结构12的安装位置,避免水汽从螺杆2伸出位置进入基座1内,保证锅柄的正常运行。
[0039]
还包括隔离环13,隔离环13位于锅盖开孔处,隔离环13端部设置有与锅盖内侧相抵的裙边131,裙边131限位于锅盖内侧与螺母21之间,增设隔离环13,避免锅盖的温度传导至螺杆2后影响温度传感器3的准确性,为了使裙边131与螺母21更好的配合,裙边131与螺母21之间还设置有金属垫片132,同时,在锅盖为玻璃材质时,隔离环13能够将螺杆2、螺母21及基座1与锅盖隔开,避免固定过程中与玻璃材质的锅盖直接接触而造成锅盖损坏。
[0040]
还包括隔离支撑件14,隔离支撑件14位于基座1底部并设置有供螺杆2穿过的中心孔141,隔离支撑件14围绕中心孔141设置有与基座1底部相抵的支撑平台142,支撑平台142外缘向锅盖折弯并抵于锅盖外侧,在基座1与锅盖之间形成一定距离的空腔143,增设隔离支撑件14,避免锅盖的温度传导至基座1,避免过高的温度影响基座1内的元件正常运行。
[0041]
基座1包括底壳15,底壳15顶部设置有安装口及与固定于安装口的上盖16,上盖16与底壳15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结构151,防水结构可为防水圈或防水胶等,上盖16和底座组成安装元件的安装腔,配合第二防水结构151,避免水汽从间隙进入基座1内,保证锅柄的正常运行。
[0042]
如图5所示,基座1侧面延伸设置有柄体17,增设柄体17,形成另一种锅柄形式,使形式更为多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