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叶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62041发布日期:2022-08-24 10:3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百叶帘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百叶帘,特别是一种可防止叶片大幅度地横向位移或被抽出,且在遮光状态时叶片闭合良好的百叶帘。


背景技术:

2.常见的百叶帘,大多具有上梁、下梁及多个叶片。上梁可被固定在窗框或墙壁上,用以悬挂叶片及下梁。百叶帘还包含梯绳及转向机构,梯绳具有前经线及后经线,并有多条纬线间隔地设置在前经线和后经线之间,使梯绳整体呈梯格状。转向机构设置于上梁,前述的梯绳的前经线和后经线的上端连接转向机构,使梯绳悬挂于上梁的下方。多个叶片分别对应穿置于各梯格中,并被纬线所支撑。转向机构可以卷收或释出前经线,并同时反向地释出或卷收后经线,进而使叶片倾斜,借以调控通过各叶片之间的间隙的光线多寡。
3.然而,叶片仅是穿置于梯绳的各梯格中,各梯格仅能支撑叶片,而没有限制叶片位移的功能,使得叶片得以被自由地从梯格抽出。再者,由于梯绳多为软质的绳线所构成,只要梯绳或叶片有较大幅度的摇摆,例如风吹或有人经过,或者在收合或展开叶片时施力不平均,叶片就容易产生左右参差不齐的现象。此外,为了方便组装,梯绳的纬线大多会略大于叶片短轴方向的宽度,当叶片倾斜时,尤其是叶片呈现几乎竖直的闭合状态时,叶片下倾的一侧容易产生往下滑动的现象,但各叶片滑动的距离往往不一致,导致各叶片在所对应的梯格中的相对位置不同。除了造成外观上杂乱之外,也会使得叶片与叶片之间容易产生漏光现象,影响遮光或保护隐私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百叶帘,以解决现有百叶帘的叶片容易横向位移,导致参差不齐或从梯绳被抽出的问题,以及在叶片闭合时,叶片之间容易漏光的问题。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百叶帘,包含一第一梁、一第二梁、多个叶片、一转向机构及一梯绳。第二梁位于第一梁的下方,多个叶片位于第一梁及第二梁之间,且此多个叶片包含一第一叶片,转向机构设置于第一梁。梯绳包含一第一经线、一第二经线、多个支撑件、多个约束件及多个限位件。第一经线具有多个第一位置,各第一位置之间的间距为一预定距离。第二经线与第一经线间隔地且大致平行设置,第二经线具有多个第二位置、多个第三位置及多个第四位置,各第二位置之间的间距为预定距离,且各第二位置分别对应于各第一位置设置,各第三位置分别邻近各第二位置设置,且各第二位置与各第四位置交错排列,各第三位置与各第四位置交错排列。多个支撑件设置于第一经线及第二经线之间,各支撑件的一端分别对应地设置第一经线的各第一位置,各支撑件的另一端分别对应地设置在第二经线的各第二位置。多个约束件分别对应地设置在第二经线的各第三位置,且此多个约束件包含一第一约束件。多个限位件分别对应地设置在第二经线的各第四位置,且此多个限位件包含一第一限位件。其中,第一经线的第一端及第二经线的第一端分别位于
第一梁,使梯绳悬挂于第一梁的下方,且第一经线的第二端及第二经线的第二端分别设置第二梁。各叶片设置在第一经线及第二经线之间,并对应地承靠于各支撑件上。第一经线的第一端及第二经线的第一端的至少其中之一设置于转向机构,当梯绳受转向机构带动而使得第一经线及第二经线产生相对移动时,多个支撑件随第一经线及第二经线的相对移动而改变角度,同时带动多个叶片改变角度。第一叶片邻近第二经线处设有一第一通孔,第一约束件穿过第一通孔后形成一第一约束环圈,且第一限位件穿过第一约束环圈,以使第一叶片的第一通孔保持被第一约束件或第一限位件的至少其中之一所穿设。
6.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多个支撑件包含一第一支撑件及一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较第二支撑件更靠近第一梁。前述的多个叶片还包含一第二叶片,前述的第一叶片承靠于第一支撑件,第二叶片承靠于第二支撑件。前述的多个约束件还包含一第二约束件邻近该第二支撑件设置,前述的多个限位件还包含一第二限位件。在第二经线上,设置第一约束件的第三位置、较设置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位置更靠近第一梁,设置第一限位件的第四位置、较设置第一约束件的第三位置更靠近第一梁,设置第二约束件的第三位置、较设置第二支撑件的第二位置更靠近第一梁,设置第二限位件的第四位置、较设置第二约束件的第三位置更靠近第一梁。第二叶片邻近第二经线处设有一第二通孔,第一限位件穿过第一约束环圈后形成一第一限位环圈,第二约束件穿过第二通孔后形成一第二约束环圈,第二限位件穿过第一限位环圈后,再穿过第二约束环圈。
7.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多个支撑件包含一第一支撑件及一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较第二支撑件更靠件第一梁。前述的多个叶片还包含一第二叶片,前述的第一叶片承靠于第一支撑件,第二叶片承靠于第二支撑件。前述的多个约束件还包含一第二约束件邻近第二支撑件设置,前述的多个限位件还包含一第二限位件。在第二经线上,设置第一限位件的第四位置、较设置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位置更靠近第一梁,设置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位置、较设置第一约束件的第三位置更靠近第一梁,设置第二限位件的第四位置、较设置第二支撑件的第二位置更靠近第一梁,设置第二支撑件的第二位置、较设置第二约束件的第三位置更靠近第一梁。第二叶片邻近第二经线处设有一第二通孔,第一限位件穿过第一约束环圈后形成一第一限位环圈,第二约束件穿过第二通孔后形成一第二约束环圈,该第二限位件穿过第一限位环圈后,再穿过第二约束环圈。
8.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多个支撑件包含一第一支撑件及一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较第二支撑件更靠近第一梁。前述的多个叶片还包含一第二叶片,前述的第一叶片承靠于第一支撑件,第二叶片承靠于第二支撑件。前述的多个约束件还包含一第二约束件邻近第二支撑件设置,前述的多个限位件还包含一第二限位件。在第二经线上,设置第一约束件的第三位置、较设置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位置更靠近第一梁,设置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位置、较设置第一限位件的第四位置更靠近第一梁,设置第二约束件的第三位置、较设置第二支撑件的第二位置更靠近第一梁,设置第二支撑件的第二位置、较设置第二限位件的第四位置更靠近第一梁。第二叶片邻近第二经线处设有一第二通孔,第二约束件穿过第二通孔后形成一第二约束环圈,第二限位件穿过第二约束环圈形成一第二限位环圈,第一限位件穿过第二限位环圈后,再穿过第一约束环圈。
9.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多个支撑件包含一第一支撑件及一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较第二支撑件更靠近第一梁。前述的多个叶片还包含一第二叶片,前述的第一叶片承靠
于第一支撑件,第二叶片承靠于第二支撑件。前述的多个约束件还包含一第二约束件邻近第二支撑件设置,前述的多个限位件还包含一第二限位件。在第二经线上,设置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位置、较设置第一约束件的第三位置更靠近第一梁,设置第一约束件的第三位置、较设置第一限位件的第四位置更靠近第一梁,设置第二支撑件的第二位置、较设置第二约束件的第三位置更靠近第一梁,设置第二约束件的第三位置、较设置第二限位件的第四位置更靠近第一梁。第二叶片邻近第二经线处设有一第二通孔,第二约束件穿过第二通孔后形成一第二约束环圈,第二限位件穿过第二约束环圈形成一第二限位环圈,第一限位件穿过第二限位环圈后,再穿过第一约束环圈。
10.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多个支撑件包含一顶端支撑件,为多个支撑件中最靠近第一梁的支撑件,且此顶端之撑件包含二调整单元。前述的多个叶片包含一顶端叶片,此顶端叶片设置于二调整单元之间。
11.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顶端叶片具有至少一凹陷部对应第一经线或第二经线。
12.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百叶帘还包含一升降机构、一拉绳及多个定位件,各定位件间隔地设置在第一经线及第二经线的至少其中之一,升降机构设置于第一梁及第二梁的其中之一,拉绳的第一端连接于升降机构,拉绳的第二端延伸到第一梁及第二梁的其中另一,且拉绳位于第一梁及该第二梁之间的部分通过多个定位件中的至少一个定位件,升降机构用以随第一梁与第二梁之间的距离变化而释出或收取拉绳。
13.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各约束件及各限位件呈环形,且约束件的周长小于限位件的周长。
14.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各约束件及各定位件呈环形,且定位件的周长小于约束件的周长。
15.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升降机构设置于第二梁,且拉绳连接于第一梁。
16.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升降机构设置于第二梁,且拉绳连接于转向机构。
17.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升降机构设置于第一梁,拉绳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二梁。
18.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百叶帘还包含一锚定件设置于第二梁,第一经线及第二经线借由锚定件连接于第二梁。
19.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多个限位件包含一固定限位件,为多个限位件中最靠近第二梁的限位件,此固定限位件随第二经线的第二端连接于前述的锚定件。
20.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各第三位置之间的间距为前述的预定距离。
21.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各第四位置之间的间距为前述的预定距离。
22.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各限位件呈环形,且限位件的周长大于前述的预定距离的两倍。
23.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多个约束件与前述的第二经线一体成形。
24.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多个限位件与前述的第二经线一体成形。
25.承上所述,依本实用新型的百叶帘,其可具有一或多个下述优点:
[0026] (1)借由在梯绳上设置多个对应于叶片的约束件,并透过约束件穿过叶片的通孔,再以相邻的限位件穿勾,如此依序环环相勾,可使各叶片的通孔保持有约束件或限位件通过,以限制叶片的横向移动。除了避免叶片从梯绳被横向的抽出之外,也可以在风吹或有人经过时,避免叶片有太大距离的移动,而能确保百叶帘的各叶片整齐地排列,解决外观杂
乱的问题。
[0027] (2)此外,借由约束件及限位件的配置,可以在叶片倾斜闭合时,限制叶片下滑的距离,确保各叶片之间叠靠的宽度一致,以使叶片的闭合良好,避免产生漏光的现象。
[0028] (3)进一步地,借由定位件的配置,可以限制百叶帘的升降拉绳的位置,使其紧靠梯绳的经线而呈现一体感,减少百叶帘在外观上呈现过多绳线而显得杂乱的视觉效果。同时,在收放下梁的过程中,定位件不影响升降拉绳的上下移动,但在升降拉绳被以水平方向拉动时,定位件会对升降拉绳提供阻力,使升降拉绳不易被拉出而不会形成绳圈,提升百叶帘的安全性。
[0029]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3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百叶帘的第一实施例呈完全展开状态、且帘体呈透光状态的立体图。
[0031]
图2为的百叶帘的局部透视图。
[0032]
图3为图1的百叶帘的梯绳示意图。
[0033]
图4为图1的百叶帘移除操作杆的左侧视图。
[0034]
图5为图4的百叶帘移除第一梁及转向模块的局部放大图。
[0035]
图6为图1的百叶帘的左下侧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36]
图7为图1的百叶帘呈完全展开状态、且帘体呈闭合状态的立体图。
[0037]
图8为图7的左侧视图。
[0038]
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
[0039]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百叶帘的第二实施例呈完全展开状态、且帘体呈透光状态的立体图。
[0040]
图11为图10的百叶帘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41]
图12为图10的百叶帘的局部透视图。
[0042]
图13为图10的百叶帘的梯绳示意图。
[0043]
图14为图10的百叶帘移除操作杆的左侧视图。
[0044]
图15为图14的百叶帘移除第一梁及转向模块的局部放大图。
[0045]
图16为图10的梯绳及拉绳连接第一转筒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46]
图17为图10的百叶帘的左下侧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47]
图18为图10的百叶帘呈完全收合状态的立体图。
[0048]
图19为图10的百叶帘呈完全展开状态、且帘体呈闭合状态的立体图。
[0049]
图20为图19的左侧视图。
[0050]
图21为图20的局部放大图。
[0051]
图22为图10的百叶帘,其梯绳穿绕叶片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左侧视图。
[0052]
图23为图22的实施例的叶片呈闭合状态的局部左侧视图。
[0053]
图24为图10的百叶帘的梯绳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的示意图。
[0054]
图25为图24的梯绳结构,其穿绕叶片的局部左侧视图。
[0055]
图26为图25的梯绳结构,当叶片呈闭合状态的局部左侧视图。
[0056]
图27为图24的梯绳结构,其另一穿绕叶片的实施例的局部左侧视图。
[0057]
图28为图27的梯绳结构,当叶片呈闭合状态的局部左侧视图。
[0058]
图29为图10的百叶帘的梯绳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59]
图30为图29的梯绳结构,其穿绕叶片的局部左侧视图。
[0060]
图31为图30的梯绳结构,当叶片呈闭合状态的局部左侧视图。
[0061]
图32为图29的梯绳结构,其穿绕叶片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左侧视图。
[0062]
图33为图32的梯绳结构,当叶片呈闭合状态的局部左侧视图。
[0063]
图34为图10的百叶帘的梯绳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64]
图35为图34的梯绳结构,其穿绕叶片的局部左侧视图。
[0065]
图36为图35的梯绳结构,当叶片呈闭合状态的局部左侧视图。
[0066]
其中,附图标记:
[0067]
1百叶帘
[0068]
10第一梁
[0069]
20帘体
[0070]
2a顶端叶片21第一叶片22第二叶片
[0071]
23第三叶片2n最后叶片
[0072]
2ao凹陷部
[0073]
21o、22o、2no通孔
[0074]
30第二梁
[0075]
32锚定件
[0076]
322第一卡块322s第一卡槽
[0077]
324第二卡块324s第二卡槽
[0078]
34锚定件
[0079]
40转向机构
[0080]
42第一转筒44第二转筒46转向模块
[0081]
48轴杆462操作杆
[0082]
50梯绳
[0083]
52第一经线
[0084]
p1a、p11、p12、p13、p1n第一位置
[0085]
54第二经线
[0086]
p2a、p21、p22、p23、p2n第二位置
[0087]
p31、p32、p33、p3n第三位置
[0088]
p41、p42、p43、p4n、p4n+1第四位置
[0089]
d预定距离
[0090]
56a顶端支撑件
[0091]
56a1、56a2调整单元
[0092]
561第一支撑件562第二支撑件563第三支撑件
[0093]
56n最后支撑件
[0094]
581 第一约束件 582 第二约束件
ꢀꢀ
583 第三约束件
[0095]
58n 最后约束件
[0096]
581’第一约束环圈
ꢀꢀ
582’第二约束环圈
[0097]
58n’最后约束环圈
[0098]
601 第一限位件 602 第二限位件
ꢀꢀ
603 第三限位件
[0099]
60n 最后限位件 60n+1 固定限位件
[0100]
601’第一限位环圈
ꢀꢀ
602’第二限位环圈
[0101]
2 百叶帘
[0102]
10 第一梁
[0103]
20 帘体
[0104]
2a 顶端叶片
ꢀꢀ
21 第一叶片
ꢀꢀ
22 第二叶片
[0105]
23 第三叶片
ꢀꢀ
2n 最后叶片
[0106]
2ao 凹陷部
[0107]
21o、22o、2no 通孔
[0108]
30 第二梁
[0109]
32 锚定件
[0110]
322 第一卡块
ꢀꢀ
322s 第一卡槽
[0111]
324 第二卡块
ꢀꢀ
324s 第二卡槽
[0112]
34 锚定件
[0113]
40 转向机构
[0114]
42 第一转筒
ꢀꢀ
44 第二转筒
ꢀꢀ
46 转向模块
[0115]
48 轴杆
ꢀꢀ
462 操作杆
[0116]
70 梯绳
[0117]
72 第一经线
[0118]
p1a、p11、p12、p13、p1n 第一位置
[0119]
74 第二经线
[0120]
p2a、p21、p22、p23、p2n 第二位置
[0121]
p31、p32、p33、p3n 第三位置
[0122]
p41、p42、p43、p4n、p4n+1 第四位置
[0123]
82 第一定位件
[0124]
84 第二定位件
[0125]
d 预定距离
[0126]
76a 顶端支撑件
[0127]
76a1、76a2 调整单元
[0128]
761 第一支撑件 762 第二支撑件
[0129]
763 第三支撑件 76n 最后支撑件
[0130]
781 第一约束件 782 第二约束件
ꢀꢀ
783 第三约束件
[0131]
78n 最后约束件
[0132]
801 第一限位件 802 第二限位件
ꢀꢀ
803 第三限位件
[0133]
80n 最后限位件 80n+1 固定限位件
[0134]
92 第一拉绳
[0135]
94 第二拉绳
[0136]
100 升降机构
[0137]
102 驱动轮
ꢀꢀ
104 储簧轮
ꢀꢀ
106 弹簧
[0138]
108 卷线轮
ꢀꢀ
110 卷线轮
[0139]
200 梯绳
[0140]
21 第一叶片
ꢀꢀ
22 第二叶片
[0141]
21o、22o 通孔
[0142]
202 第一经线
[0143]
p11、p12、p13、p1n 第一位置
[0144]
204 第二经线
[0145]
p21、p22、p23、p2n 第二位置
[0146]
p31、p32、p33、p3n第三位置
[0147]
p41、p42、p43、p4n、p4n+1 第四位置
[0148]
2061 第一支撑件
ꢀꢀ
2062 第二支撑件
ꢀꢀ
2063 第三支撑件
[0149]
206n 最后支撑件
[0150]
2081 第一约束件
ꢀꢀ
2082 第二约束件
ꢀꢀ
2083 第三约束件
[0151]
208n 最后约束件
[0152]
2081’第一约束环圈
ꢀꢀ
2082’第二约束环圈
[0153]
2101 第一限位件
ꢀꢀ
2102 第二限位件
ꢀꢀ
2103 第三限位件
[0154]
210n 最后限位件
ꢀꢀ
210n+1 固定限位件
[0155]
2101’第一限位环圈
ꢀꢀ
2102’第二限位环圈
[0156]
212 第一定位件
[0157]
214 第二定位件
[0158]
300 梯绳
[0159]
21 第一叶片
ꢀꢀ
22 第二叶片
[0160]
21o、22o 通孔
[0161]
302 第一经线
[0162]
p11、p12、p13、p1n 第一位置
[0163]
304 第二经线
[0164]
p21、p22、p23、p2n 第二位置
[0165]
p31、p32、p33、p3n 第三位置
[0166]
p41、p42、p43、p4n、p4n+1 第四位置
[0167]
3061 第一支撑件
ꢀꢀ
3062 第二支撑件
ꢀꢀ
3063 第三支撑件
[0168]
306n 最后支撑件
[0169]
3081 第一约束件
ꢀꢀ
3082 第二约束件
ꢀꢀ
3083 第三约束件
[0170]
308n 最后约束件
[0171]
3081’第一约束环圈
ꢀꢀ
3082’第二约束环圈
[0172]
3101 第一限位件
ꢀꢀ
3102 第二限位件
ꢀꢀ
3103 第三限位件
[0173]
310n 最后限位件
ꢀꢀ
310n+1 固定限位件
[0174]
3101’第一限位环圈
ꢀꢀ
3102’第二限位环圈
[0175]
312 第一定位件
[0176]
314 第二定位件
[0177]
400 梯绳
[0178]
21 第一叶片
ꢀꢀ
22第二叶片
[0179]
21o、22o 通孔
[0180]
402 第一经线
[0181]
p11、p12、p13、p1n 第一位置
[0182]
404 第二经线
[0183]
p21、p22、p23、p2n 第二位置
[0184]
p31、p32、p33、p3n 第三位置
[0185]
p41、p42、p43、p4n、p4n+1 第四位置
[0186]
4061 第一支撑件
ꢀꢀ
4062 第二支撑件
ꢀꢀ
4063 第三支撑件
[0187]
406n 最后支撑件
[0188]
4081 第一约束件
ꢀꢀ
4082 第二约束件
ꢀꢀ
4083 第三约束件
[0189]
408n 最后约束件
[0190]
4081’第一约束环圈
ꢀꢀ
4082’第二约束环圈
[0191]
4101 第一限位件
ꢀꢀ
4102 第二限位件
ꢀꢀ
4103 第三限位件
[0192]
410n 最后限位件
ꢀꢀ
410n+1 固定限位件
[0193]
4101’第一限位环圈
ꢀꢀ
4102’第二限位环圈
[0194]
412 第一定位件
[0195]
414 第二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0196]
请参阅图1至图6,揭露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百叶帘。如图1及图2所示,百叶帘1包含第一梁10、帘体20、第二梁30、转向机构40及梯绳50,第一梁10可被固定在窗框或墙壁上,用以悬挂帘体20及第二梁30。帘体20包含多个叶片,在本实施例中,定义该些叶片由上至下依序为顶端叶片2a、第一叶片21、第二叶片22、第三叶片23
……
以及最后叶片2n,顶端叶片2a最靠近第一梁10,最后叶片2n最靠近第二梁30。第一梁10内具有空腔,转向机构40设置在第一梁10的空腔内,其中,转向机构40包含第一转筒42、第二转筒44、转向模块46及轴杆48,第一转筒42及第二转筒44分别设置在第一梁10内的左右两边,转向模块46设置在第一转筒42的左侧,轴杆48则穿过转向模块46、第一转筒42及第二转筒44,使转向模块46可以借由轴杆48带动第一转筒42和第二转筒44同步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梯绳50数量为二,梯绳50的上端分别对应地连接在第一转筒42及第二转筒44,使梯绳50悬挂于第一梁10的下方。
[0197]
本实施例的二梯绳50的结构可设置为相同或相似。如图3所示,梯绳50具有第一经线52、第二经线54、多个支撑件、多个约束件及多个限位件。第一经线52和第二经线54大致
上平行,第一经线52上定义有多个第一位置,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一位置p1a、p11、p12、p13

p1n,各第一位置之间相隔预定距离d。第二经线54上定义有多个第二位置,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二位置p2a、p21、p22、p23

p2n,各第二位置之间同样相隔预定距离d。定义前述的多个支撑件由上至下依序为顶端支撑件56a、第一支撑件561、第二支撑件562、第三支撑件563
……
以及最后支撑件56n,顶端支撑件56a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位置p1a及第二位置p2a,第一支撑件561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位置p11及第二位置p21,第二支撑件562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位置p12及第二位置p22,第三支撑件563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位置p13及第二位置p23,以此类推,至最后支撑件56n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位置p1n及第二位置p2n。第二经线54上还定义有多个第三位置及多个第四位置,多个第三位置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三位置p31、p32、p33

p3n,各第三位置之间同样间隔预定距离d。多个第四位置由上至下依序为第四位置p41、p42、p43

p4n、p4n+1,各第四位置之间同样间隔预定距离d。
[0198]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经线54上的各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均不重叠,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二位置p2a、第四位置p41、第三位置p31、第二位置p21、第四位置p42、第三位置p32、第二位置p22,并以此类推至第四位置p4n、第三位置p3n、第二位置p2n,最后为第四位置p4n+1。多个约束件各别呈现由一绳线大致对折所构成,各约束件分别对应地设置于各第三位置。定义此些约束件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一约束件581、第二约束件582、第三约束件583
……
及最后约束件58n。第一约束件581设置于第三位置p31,第二约束件582设置于第三位置p32,第三约束件583设置于第三位置p33,以此类推,最后约束件58n设置于第三位置p3n。多个限位件各别呈现由一绳线大致对折所构成,各限位件分别对应地设置于各第四位置。定义此些限位件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一限位件601、第二限位件602、第三限位件603
……
、最后限位件60n,及固定限位件60n+1。第一限位件601设置于第四位置p41,第二限位件602设置于第四位置p42,第三限位件603设置于第四位置p43,以此类推,最后限位件60n设置于第四位置p4n,而固定限位件60n+1则设置于第四位置p4n+1。
[0199]
以图1左边的梯绳50和第一转筒42为例,进一步说明梯绳50的结构及配置。如图2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经线52的第一端及第二经线54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转筒42,第一经线52和第二经线54在第一梁10和第二梁30之间的区段大致上呈平行设置(例如,靠近第一梁10及/或第二梁30的第一经线52及第二经线54可能会呈现不平行状态),第一经线52通过帘体20的前侧,第二经线54通过帘体20的后侧,顶端支撑件56a包含二调整单元56a1、56a2,其中调整单元56a1在下,调整单元56a2在上,且顶端叶片2a设置于二调整单元56a1、56a2之间。第一叶片21承靠于第一支撑件561,第二叶片22承靠于第二支撑件562,第三叶片23承靠于第三支撑件563,以此类推,最后叶片2n承靠于最后支撑件56n。如图4所示,当第一经线52的第一位置p1a和第二经线54的第二位置p2a对齐时,其余的各第一位置p11~p1n及各第二位置p21~p2n同样分别成对齐状态,使得支撑件56a、561~56n呈现水平状态,而承靠于其上的叶片2a、21~2n同样也呈现水平的状态。换言之,支撑件56a、561~56n的倾斜角度,决定了承靠于其上的叶片2a、21~2n的倾斜角度。
[0200]
再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顶端叶片2a对应第一经线52和第二经线54处,各别设有凹陷部2ao,以使通过的第一经线52和第二经线54可以陷入所对应的凹陷部2ao(如图2所示)。如图5及图6所示,第一叶片21靠近第二经线54的一侧具有通孔21o,第二叶片22靠近第二经线54的一侧具有通孔22o,以此类推,最后叶片2n靠近第二经
线54的一侧具有通孔2no。第一约束件581穿过第一叶片21的通孔21o后形成第一约束环圈581’,第二约束件582穿过第二叶片22的通孔22o后形成第二约束环圈582’,以此类推,最后约束件58n穿过最后叶片2n的通孔2n后形成最后约束环圈58n’。位于第一叶片21上方的第一限位件601穿过第一约束环圈581’后形成第一限位环圈601’,位于第一叶片21和第二叶片22之间的第二限位件602,先穿过第一限位环圈601’,再穿过第二约束环圈582’后,形成第二限位环圈602’,以此类推,各约束件分别穿过各叶片后形成约束环圈,而位于叶片上方的限位件,先穿过前一限位件所形成的限位环圈后,再穿过下方的约束环圈,直到最后限位件60n穿过最后约束环圈58n’后形成最后限位环圈60n’,再以固定限位件60n+1穿过最后限位环圈60n’后形成固定限位环圈60n+1’。
[0201]
最后,如图4及图6所示,第一经线52的第二端、第二经线54的第二端及固定限位环圈60n+1’分别朝第二梁30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二梁30中的锚定件32结合。在本实施例中,锚定件32包含第一卡块322及第二卡块324,第一卡块322具有第一卡槽322s,第二卡块324具有第二卡槽324s。锚定件32具有通道,第一经线52的第二端伸入锚定件32后从第一卡块322一侧露出,接着环绕第一卡块322后嵌入并卡固于第一卡槽322s。第二经线54的第二端伸入锚定件32后从第二卡块324的一侧露出,接着环绕第二卡块324后嵌入并卡固于第二卡槽324s。固定限位环圈60n+1’延伸到锚定件32后,则直接套设于第二卡块324。借此使第一经线52的第二端、第二经线54的第二端及固定限位环圈60n+1’与第二梁30不能分离。补充说明,如图1所示,位在右边的梯绳50的第二端则是连接位在第二梁30右边的锚定件34。锚定件34与锚定件32的结构对称,位于右边的梯绳50的第一经线52、第二经线54及固定限位环圈60n+1’则以同于左边梯绳50连接锚定件32的相同方式连接锚定件34。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经线52的第二端、第二经线54的第二端及固定限位环圈60n+1’可以以其他方式连接于第二梁30,例如在第二梁30上设置孔洞,第一经线52的第二端、第二经线54的第二端及固定限位环圈60n+1’通过孔洞后打结固定,同样可以达到第一经线52的第二端、第二经线54的第二端及固定限位环圈60n+1’与第二梁30不能分离的目的。又或者仅将第一经线52和第二经线54固定于第二梁30,但将固定限位环圈60n+1’固定于第二经线54上,也能达到限制最后限位环圈60n的目的,以将最后约束件58n限制在最后叶片2n的通孔2no中。
[0202]
在本实施例中,梯绳50的第一经线52、第二经线54、支撑件561~56n、约束件581~58n以及限位件601~60n+1,为编织过程中一体成形,因此各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均不重叠。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撑件561~56n、约束件581~58n以及限位件601~60n+1也可以是独立形成的环圈,并各自结合于第一经线52和第二经线54上,例如以车缝或黏结等方式,使支撑件561~56n、约束件581~58n以及限位件601~60n+1固定在第一经线52及第二经线54上。支撑件、约束件以及限位件也可以设置在第二经线的相同位置,但约束件的长度仍需小于限位件的长度,以在穿绕叶片之后,可限制叶片大幅度横向位移。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各约束件为一绳段对折所形成的环圈,但不以此为限,各约束件也可以由完整的绳环所构成,并以绳环上的任意处连接于第二经线54。在本实施例中,各限位件为一绳段对折所形成的环圈,但不以此为限,各限位件也可以由完整的绳环所构成,并以绳环上的任意处连接于第二经线54。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约束件的周长仅需足够让约束件穿过叶片的通孔后、所形成的约束环圈可供限位件通过,且在支撑件改变倾斜角度时,不会影响叶片随支撑件的倾斜而改变角度即可。而限位件则需略大于两倍的预定距离d,方能穿勾约束环圈及限位环
圈,且不会影响各支撑件之间(即各叶片之间)的间距,因此约束件的周长明显小于限位件的周长。再者,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经线54系通过帘体20的后侧,但不以此为限,第二经线54和第一经线52也可以对调位置。又或者叶片21~2n邻近第一经线52和第二经线54处均设有通孔,则第一经线52和第二经线54上可同时都设有约束件和限位件对应叶片的通孔。
[0203]
借由上述配置,叶片21~2n分别受到约束件581~58n搭配限位件601~60n的限制,即便刻意将约束件从叶片的通孔抽出,也会将穿置于约束件的限位件带入通孔,使叶片21~2n的通孔21o~2no恒保持有约束件或限位件穿过,因此叶片不能被从梯绳50抽出。此外,由于约束件的周长很小,在横向上没有太多余裕的变形及偏摆的空间,使叶片21~2n不能大幅度地横向移动。在此须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百叶帘1的第一梁10的短轴方向的长度小于的叶片20a、21~2n的短轴方向的长度,而二组梯绳50的上端又分别连接于设置在第一梁10中的第一转筒42及第二转筒44,使得第一经线52和第二经线54在通过叶片2a后将呈现向内倾斜的角度,使得最靠近第一梁10的叶片2a,承受来自于第一经线52和第二经线54的较大压力。因此在叶片2a的两侧设有如图2所示的对应于第一经线52和第二经线54的凹陷部2ao,以钝化第一经线52和第二经线54向内倾斜的角度,减少压力对于叶片2a的影响,而嵌入凹陷部2ao的第一经线52和第二经线54,也会使得叶片2a不易横向移动。同时,利用支撑件56a的二调整单元56a1、56a2,使得设置于二调整单元56a1、56a2之间的叶片2a可以随支撑件的倾斜同步倾斜,不会因为没有约束件的限置,而独自翻转成有别于其他叶片21~2n的角度。
[0204]
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百叶帘之操作。请参阅图1、图2及图4所示的百叶帘1﹐其揭示了第二梁30位在距离第一梁10最远的位置,在此定义为完全展开的状态。当百叶帘1为完全展开状态时,在第一梁10和第二梁30之间的第一经线52及第二经线54,分别为彼此大致上平行且垂直延伸的状态。如图4所示,第一经线52上的第一位置p1a、p11~p1n,和第二经线54上的第二位置p2a、p21~p2n,两两等高相对,使得支撑件56a、561~56n均呈现水平间隔排列,而承靠于其上的叶片2a、21~2n同样也呈现水平间隔排列的状态,各叶片之间的间隙为最大,在此定义为透光状态。
[0205]
请参阅图2、图7至图9,在本实施例中,转向模块46还包含一外露于第一梁10的操作杆462,以供使用者驱动转向模块46。当使用者想要改变百叶帘1的透光程度时,可以借由转动操作杆462,以驱动转向模块46带动轴杆48转动,而轴杆48的转动会带动第一转筒42和第二转筒44同步且同向转动,连带使得连接于第一转筒42和第二转筒44的梯绳50改变状态。以图2左边的梯绳50为例,当使用者转动操作杆462而带动轴杆48转动,例如以图8的视角为轴杆48朝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一转筒42释出部分的第一经线52,并同步地卷收部分的第二经线54,使得在第一梁10和第二梁30之间的第一经线52长度增加,而第一梁10和第二梁30之间的第二经线54的长度减少,从而使得第一经线52和第二经线54之间的支撑件56a、561~56n产生前低后高的倾斜(以使用者面对百叶帘1的角度而言),并带动其上的叶片2a、21~2n同步倾斜,直到叶片2a、21~2n呈现如图8所示彼此边缘叠靠、且各叶片之间没有间隙的状态,在此定义为闭合状态。如图8及图9所示,此时叶片2a被夹在二单调整元56a1、56a2之间,而穿过通孔21o的第一约束件581吊着叶片21,第一限位件601从叶片2a底面和第二经线54之间的空隙向下弯折,之后穿过第一环圈581’,在第一叶片21底面和第二经线54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一限位环圈601’,并以此类推。各约束件581~58n的周长较小,在叶片21~
2n呈现几乎垂直的状态时,各约束件581~58n会分别吊着各叶片21~2n,对各叶片21~2n产生定位的作用,避免各叶片21~2n下滑移动和横向移动,使得相邻的各叶片彼此叠靠的范围大致相等,并且能左右对齐。此外,各限位件601~60n+1都隐藏在各叶片2a、21~25的背面,并大致被拉伸而无太多余裕,因此不影响各叶片2a、21~2n的闭合,而可以有效遮光,并保护隐私。其中,借由转向机构40在透光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调节帘体20的透光程度的作动原理及配置,为本领域的习用技术,于此不另赘述。此外,本实施例的梯绳50的数量为二,但不以此为限。梯绳50的数量可视需求调整,例如百叶帘1的幅宽愈宽,所需的梯绳50数量愈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经线52的第一端和第二经线54的第一端都连接于第一转筒42及第二转筒44,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经线的第一端和第二经线的第一端,也可以仅有其中之一连接于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其中另一则直接连接于第一梁,同样可以在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转动时,带动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产生相对移动,使支撑件产生倾斜而改变叶片的角度。
[0206]
请参阅图10至图16,揭露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百叶帘。如图10至图12所示,百叶帘2包含包含第一梁10、帘体20、第二梁30、转向机构40、梯绳70、第一拉绳92、第二拉绳94以及升降机构100。与前述实施例类似,第一梁10可被固定在窗框或墙壁上,用以悬挂帘体20及第二梁30。帘体20包含多个叶片,在本实施例中,定义该些叶片由上至下依序为顶端叶片2a、第一叶片21、第二叶片22、第三叶片23
……
以及最后叶片2n,顶端叶片2a最靠近第一梁10,最后叶片2n最靠近第二梁30。第一梁10内具有空腔,转向机构40设置在第一梁10的空腔内,其中,转向机构40包含第一转筒42、第二转筒44、转向模块46及轴杆48,第一转筒42及第二转筒44分别设置在第一梁10内的左右两边,转向模块46设置在第一转筒42的左侧,轴杆48则穿过转向模块46、第一转筒42及第二转筒44,使转向模块46可以借由轴杆48带动第一转筒42和第二转筒44同步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梯绳70数量为二,且梯绳70的上端分别对应地连接在第一转筒42及第二转筒44,使梯绳70悬挂于第一梁10的下方。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百叶帘2还包含第一拉绳92、第二拉绳94及升降机构100。第一拉绳92和第二拉绳94分别通过帘体20的前侧和后侧,并且有两组分别设置在百叶帘2的左边和右边,与梯绳70相邻。升降机构100设置在第二梁30的空腔中,第一拉绳92和第二拉绳94的上端连接于第一转筒42和第二转筒44,第一拉绳92和第二拉绳94的下端延伸到第二梁30,并连接于升降机构100。
[0207]
如图12所示,此升降机构100包含驱动轮102、储簧轮104、弹簧106、卷线轮108、卷线轮110。弹簧106一端连接于驱动轮102,另一端则卷绕于储簧轮104,并可根据驱动轮102的转动方向不同,而卷绕在驱动轮102上,或从驱动轮102释出而卷绕在储簧轮104上。卷线轮108偏右设置,卷线轮110偏左设置,使卷线轮108较卷线轮110更靠近驱动轮102。驱动轮102与卷线轮108、110都具有齿轮,经过齿轮直接或间接啮接而可彼此连动。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图10左边的第一拉绳92的第二端和第二拉绳94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并可卷绕在卷线轮110上,位于右边的第一拉绳92的第二端和第二拉绳94的第二端则分别连接并可卷绕在偏右的卷线轮108。当卷线轮108、110转动时,依照转动方向的不同,二组第一拉绳92和第二拉绳94可同步地被卷线轮108、110所卷收或释出。
[0208]
本实施例的二梯绳70的结构可设置为相同或相似,如图13所示,梯绳70具有第一经线72、第二经线74、多个支撑件、多个约束件、多个限位件多个第一定位件82及多个第二定位件84。第一经线72和第二经线74大致上平行,第一经线72上定义有多个第一位置,由上
至下依序为第一位置p1a、p11、p12、p13

p1n,各第一位置之间相隔预定距离d。第二经线74上定义有多个第二位置,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二位置p2a、p21、p22、p23

p2n,各第二位置之间同样相隔预定距离d。定义前述的多个支撑件由上至下依序为顶端支撑件76a、第一支撑件761、第二支撑件762、第三支撑件763
……
以及最后支撑件76n,顶端支撑件76a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位置p1a及第二位置p2a,第一支撑件761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位置p11及第二位置p21,第二支撑件762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位置p12及第二位置p22,第三支撑件763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位置p13及第二位置p23,以此类推,至最后支撑件76n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位置p1n及第二位置p2n。第二经线54上还定义有多个第三位置及多个第四位置,多个第三位置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三位置p31、p32、p33

p3n,各第三位置之间同样间隔预定距离d。多个第四位置由上至下依序为第四位置p41、p42、p43

p4n、p4n+1,各第四位置之间同样间隔预定距离d。
[0209]
同于前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经线54上的各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均不重叠,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二位置p2a、第四位置p41、第三位置p31、第二位置p21、第四位置p42、第三位置p32、第二位置p22,并以此类推至第四位置p4n、第三位置p3n、第二位置p2n,最后为第四位置p4n+1。多个约束件各别呈现由一绳线大致对折所构成,各约束件分别对应地设置于各第三位置。定义此些约束件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一约束件781、第二约束件782、第三约束件783
……
及最后约束件78n。第一约束件781设置于第三位置p31,第二约束件782设置于第三位置p32,第三约束件783设置于第三位置p33,以此类推,最后约束件78n设置于第三位置p3n。多个限位件各别呈现由一绳线大致对折所构成,各限位件分别对应地设置于各第四位置。定义此些限位件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一限位件801、第二限位件802、第三限位件803
……
、最后限位件80n,及固定限位件80n+1。第一限位件801设置于第四位置p41,第二限位件802设置于第四位置p42,第三限位件803设置于第四位置p43,以此类推,最后限位件80n设置于第四位置p4n,而固定限位件80n+1则设置于第四位置p4n+1。多个定位件82设置在第一经线72上,多个第二定位件84设置在第二经线74上。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定位件82分别邻近第一经线72上的各第一位置p1a、p11~p1n设置,各第二定位件84分别邻近第二经线84上的各第二位置p2a、p21~p2n设置,但不以此为限。各第一定位件82及各第二定位件84也可以视需求调整设置的位置和数量。
[0210]
以图10左边的梯绳70、第一拉绳92、第二拉绳94和第一转筒42为例,进一步说明梯绳70的结构及配置。请一并参阅图10至图1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经线72的第一端、第二经线74的第一端、第一拉绳92的第一端及第二拉绳94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转筒42。如图16所示,当叶片21~2n呈现如图14所示的水平状态时,第一经线72和第一拉绳92从第一转筒42的前侧接触第一转筒42,并沿第一转筒42的外周面依序绕过第一转筒42的顶部和后侧之后,固定于第一转筒42的下部,第二经线74和第二拉绳94从第一转筒42的后侧接触第一转筒42,并沿第一转筒42的外周面依序绕过第一转筒42的顶部和后侧之后,同样固定在第一转筒42的下部。换言之,第一经线72、第二经线74、第一拉绳92及第二拉绳94连接于第一转筒42的位置,位在第一转筒42距离叶片最近的位置。当第一转筒42转动时,第一经线72和第一拉绳92会随着第一转筒42的转动,同步地被第一转筒42所卷收或释出。相对的,第二经线74和第二拉绳94则会同步地被第一转筒42所释出或卷收。
[0211]
从第一转筒42延伸而出的第一经线72和第二经线74,在第一梁10和第二梁30之间
的区段大致上呈平行设置(例如,靠近第一梁10及/或第二梁30的第一经线72及第二经线74可能会呈现不平行状态),第一经线72通过帘体20的前侧,第二经线74通过帘体20的后侧,并朝向第二梁30延伸。顶端支撑件76a包含二单调整元76a1、76a2,其中调整单元76a1在下,调整单元76a2在上,且顶端叶片2a设置于二调整单元76a1、76a2之间。第一叶片21承靠于第一支撑件761,第二叶片22承靠于第二支撑件762,第三叶片23承靠于第三支撑件763,以此类推,最后叶片2n承靠于最后支撑件76n。如图14所示,当第一经线72的第一位置p1a和第二经线74的第二位置p2a对齐时,其余的各第一位置p11~p1n及各第二位置p21~p2n同样分别成对齐状态,使得支撑件76a、761~76n呈现水平状态,而承靠于其上的叶片2a、21~2n同样也呈现水平的状态。换言之,支撑件76a、761~76n的倾斜角度,决定了承靠于其上的叶片2a、21~2n的倾斜角度。同于第一经线72和第二经线74,从第一转筒42延伸而出的第一拉绳92和第二拉绳94,在第一梁10和第二梁30之间的区段也大致上呈平行设置。第一拉绳92与第一经线72相邻,且第一拉绳92通过第一经线72上的至少一第一定位件82,并朝向第二梁30延伸。第二拉绳94与第二经线74相邻,且第二拉绳92通过第二经线上74的至少一第二定位件84,并朝向第二梁30延伸。
[021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及图11所示,顶端叶片2a对应第一经线72和第二经线74处,各别设有凹陷部2ao,以使通过的第一经线72和第二经线74可以陷入所对应的凹陷部2ao。如图15及图17所示,第一叶片21靠近第二经线74的一侧具有通孔21o,第二叶片22靠近第二经线74的一侧具有通孔22o,以此类推,最后叶片2n靠近第二经线54的一侧具有通孔2no。第一约束件781穿过第一叶片21的通孔21o后形成第一约束环圈781’,第二约束件782穿过第二叶片22的通孔22o后形成第二约束环圈782’,以此类推,最后约束件78n穿过最后叶片2n的通孔2n后形成最后约束环圈78n’。位于第一叶片21上方的第一限位件801穿过第一约束环圈781’后形成第一限位环圈801’,位于第一叶片21和第二叶片22之间的第二限位件802,先穿过第一限位环圈801’,再穿过第二约束环圈782’后,形成第二限位环圈802’,以此类推,各约束件分别穿过各叶片后形成约束环圈,而位于叶片上方的限位件,先穿过前一限位件所形成的限位环圈后,再穿过下方的约束环圈,直到最后限位件80n穿过最后约束环圈78n’后形成最后限位环圈80n’,再以固定限位件80n+1穿过最后限位环圈80n’后形成固定限位环圈80n+1’。
[0213]
最后,如图17所示,第一经线72的第二端、第二经线72的第二端及固定限位环圈80n+1’分别朝第二梁30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二梁30中的锚定件32结合。在本实施例中,锚定件32包含第一卡块322及第二卡块324,第一卡块322具有第一卡槽322s,第二卡块324具有第二卡槽324s。锚定件32具有通道,第一经线72的第二端伸入锚定件32后从第一卡块322一侧露出,接着环绕第一卡块322后嵌入并卡固于第一卡槽322s。第二经线74的第二端伸入锚定件32后从第二卡块324的一侧露出,接着环绕第二卡块324后嵌入并卡固于第二卡槽324s。固定限位环圈80n+1’延伸到锚定件32后,则直接套设于第二卡块324。借此使第一经线72的第二端、第二经线72的第二端及固定限位环圈80n+1’与第二梁30不能分离。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经线72的第二端、第二经线74的第二端及固定限位环圈80n+1’可以以其他方式连接于第二梁30,例如在第二梁30上设置孔洞,第一经线72的第二端、第二经线72的第二端及固定限位环圈80n+1’通过孔洞后打结固定,同样可以达到第一经线72的第二端、第二经线72的第二端及固定限位环圈80n+1’与第二梁30不能分离的目的。又或者仅将第一经
线72的第二端、第二经线72的第二端固定在第二梁30,但将固定限位环圈80n+1’固定于第二经线74上,也能达到限制最后限位环圈80n的目的,以将最后约束件78n限制在最后叶片2n的通孔2no中。第一拉绳92的第二端及第二拉绳92的第二端则是在通过锚定件32后,转折朝向升降机构100延伸,且第一拉绳92和第二拉绳94连接在卷线轮110上。锚定件34与图1中位于右边的梯绳70及固定限位环圈80n+1’以与锚定件32对称的方式结合,于此不另赘述。而图1中位在右边的第一拉绳92和第二拉绳94则是通过锚定件34后,转折朝向升降机构100延伸,最后连接在卷线轮108上。
[0214]
在本实施例中,梯绳70的第一经线72、第二经线74、支撑件761~76n、约束件781~78n、限位件801~80n+1、第一定位件82及第二定位件84,为编织过程中一体成形,因此各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均不重叠。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撑件761~76n、约束件781~78n、限位件801~80n+1、第一定位件82及第二定位件84也可以是独立形成的绳线或环圈,并各自结合于第一经线72和第二经线74上,例如以车缝或黏结等方式,使支撑件761~76n、约束件781~78n、限位件801~80n+1、第一定位件82及第二定位件84固定在第一经线72及第二经线74上。支撑件、约束件以及限位件也可以设置在第二经线的相同位置,但约束件的长度仍小于限位件的长度,以在穿绕叶片之后,可限制叶片大幅度横向位移。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约束件781~78n、限位件801~80n+1、各第一定位件82及各第二定位件84,分别都是由一绳段对折所形成的环圈,但不以此为限,约束件781~78n、限位件801~80n+1、各第一定位件82及各第二定位件84也可以由完整的绳环所构成,并以绳环上的任意处连接于第二经线74。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约束件的周长仅需足够让各约束件穿过叶片的通孔后、所形成的约束环圈可供限位件通过,且在支撑件改变倾斜角度时,不会影响叶片随支撑件的倾斜而改变角度即可。而限位件则需略大于两倍的预定距离d,方能穿勾约束环圈及限位环圈,且不会影响各支撑件之间(即各叶片之间)的间距,因此约束件的周长明显小于限位件的周长。再者,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经线74系通过帘体20的后侧,但不以此为限,第二经线74和第一经线72也可以对调位置。又或者叶片21~2n邻近第一经线72和第二经线74处均设有通孔,则第一经线72和第二经线74上可同时都设有约束件和限位件对应叶片的通孔。
[0215]
此外,多个第一定位件82分别对应地设置在邻近第一位置p11~p1n处,多个第二定位件84分别对应地设置在邻近第二位置p21~p2n处,因此各第一定位件70彼此之间的距离,及各第二定位件72彼此之间的距离,大致也间隔预定距离d,但不以此为限。各第一定位件82之间的距离,以及各第二定位件84之间的距离,可视设计的需求而定,且不限制为等距配置。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82及第二定位件84仅分别供第一拉绳92及第二拉绳94通过,因此第一定位件82的周长和第二定位件84的周长,均小于约束环的周长,但亦不为所限。第一定位件82及第二定位件84的大小可视设计的需求而定,惟其孔径应大于第一拉绳92及第二拉绳94的绳径,以利第一拉绳92和第二拉绳94绳通过,并可于所对应的定位件中自由地上下移动。
[0216]
借由上述配置,叶片21~2n分别受到约束件781~78n搭配限位件801~80n+1的限制,即便刻意将约束件从叶片的通孔抽出,也会将穿置于约束件的限位件带入通孔,使叶片21~2n的通孔21o~2no恒保持有约束件或限位件穿过,因此叶片不能被从梯绳70抽出。此外,由于约束件的周长很小,在横向上没有太多余裕的变形及偏摆的空间,使叶片21~2n不能大幅度地横向移动。第一拉绳92被各第一定位环82所限制,不会在水平方向上远离第一经线72,
并且使第一拉绳92不易被以水平方向拉出而形成绳圈。第二拉绳94被各第二定位环84所限制,不会在水平方向上远离第二经线74,并且使第二拉绳94不易被以水平方向拉出而形成绳圈。
[0217]
在此须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百叶帘2的第一梁10的短轴方向的长度小于的叶片20a、21~2n的短轴方向的长度,而二组梯绳70的上端又分别连接于设置在第一梁10中的第一转筒42及第二转筒44,使得第一经线72和第二经线74在通过叶片2a后将呈现向内倾斜的角度,使得最靠近第一梁10的叶片2a,承受来自于第一经线72和第二经线74的较大压力。因此在叶片2a的两侧设有如图10及图11所示的对应于第一经线72和第二经线74的凹陷部2ao,以钝化第一经线72和第二经线74向内倾斜的角度,减少压力对于叶片2a的影响,而嵌入凹陷部2ao的第一经线72和第二经线74,也会使得叶片2a不易横向移动。同时,利用支撑件76a的二调整单元76a1、76a2,使得设置于二调整单元76a1、76a2之间的叶片2a可以随支撑件的倾斜同步倾斜,不会因为没有约束件的限置,而独自翻转成有别于其他叶片21~2n的角度。
[0218]
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百叶帘之操作。请参阅图10至图12及图14所示的百叶帘2﹐其揭示了第二梁30位在距离第一梁10最远的位置,在此定义为完全展开的状态。当百叶帘2为完全展开状态时,在第一梁10和第二梁30之间的第一经线72及第二经线74,以及,在第一梁10和第二梁30之间的第一拉绳92及第二拉绳94,分别为彼此大致上平行且垂直延伸的状态。当百叶帘2为完全展开状态时,在第一梁10和第二梁30之间的第一经线62及第二经线64,分别为彼此大致上平行且垂直延伸的状态。同时,升降机构100的弹簧106大部分卷绕在驱动轮102上并蓄积能量,而卷线轮108、110也释出大部分的第一拉绳92和第二拉绳94。当使用者想要改变如图10所示的百叶帘2其帘体20的遮光范围时,可以将第二梁30向上推动,使得第二梁30与第一梁10之间的距离减少。在第二梁30朝向第一梁10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梁30与第一梁10之间的距离变小,使得第一拉绳92和第二拉绳94变得松弛,同时升降机构100的弹簧106逐渐从驱动轮102释出而回绕在储簧轮104上,同时释出能量带动驱动轮102及卷线轮108、110转动,此时位于右边的第一拉绳92和第二拉绳94逐渐被卷线轮108所卷收,而位于左边的第一拉绳92和第二拉绳94逐渐被卷线轮110所卷收。直到将第二梁30向上堆动到如图18所示的最高位置为止,定义此第二梁30位在距离第一梁10最近位置的状态为完全收合状态。使用者利用移动第二梁30,以在完全展开状态和完全收合状态之间调节帘体20的遮光范围。在第二梁30相对第一梁10移动过程中,升降机构100配合第二梁30和第一梁10的距离变化,卷收或释出第一拉绳92和第二拉绳94之作动原理,以及当不再移动第二梁30,使第二梁30停留于结束操作的位置之技术,都属于本领域的习用技术,于此不另赘述。第一拉绳92和第二拉绳94的数量并不限制各为二,其数量可是百叶帘2的宽度而定,惟需至少有一第一经线92及一第二经线94,以使百叶帘2的第二梁30可以维持水平,不会任意倾斜。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100是以弹簧盒为例,但不以此为限。在本领域中有多种机构,包含手动或电动,可以带动第二梁30改变位置,端视需求而定。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100是配置在第二梁30的空腔处,并位在锚定件32、34之间,但不以此为限。根据第二梁30的空腔大小及锚定件的位置,升降机构100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梁30的空腔中的其他位置,第一拉绳92和第二拉绳94也可以直接连接在第一梁10。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升降机构100也可设置在第一梁10中,第一拉绳92和第二拉绳94则连接于第二梁30。
[0219]
请参阅图10、图14、图19至图21,在本实施例中,转向模块46还包含一外露于第一梁10的操作杆462,以供使用者驱动转向模块46。当使用者想要改变百叶帘2的透光程度时,可以借由转动操作杆462,以驱动转向模块46带动轴杆48转动,而轴杆48的转动会带动第一转筒42和第二转筒44同步且同向转动,连带使得连接于第一转筒42和第二转筒44的梯绳70改变状态。如图14所示,第一经线72上的第一位置p1a、p11~p1n,和第二经线74上的第二位置p2a、p21~p2n,两两等高相对,使得支撑件76a、761~76n均呈现水平间隔排列,而承靠于其上的叶片2a、21~2n同样也呈现水平间隔排列的状态,各叶片之间的间隙为最大,在此定义为透光状态。以图10左边的梯绳70为例,当使用者转动操作杆462而带动轴杆48转动,例如以图14的视角为轴杆48朝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一转筒42释出部分的第一经线72,并同步地卷收部分的第二经线74,使得在第一梁10和第二梁30之间的第一经线72长度增加,而第一梁10和第二梁30之间的第二经线74的长度减少,从而使得第一经线72和第二经线74之间的支撑件76a、761~76n产生前低后高的倾斜(以使用者面对百叶帘2的角度而言),并带动其上的叶片2a、21~2n同步倾斜,直到叶片2a、21~2n呈现如图19至图21所示彼此边缘叠靠、且各叶片之间没有间隙的状态,在此定义为闭合状态。
[0220]
如图20及图21所示,此时叶片2a被夹在二调整单元76a1、76a2之间,而穿过通孔21o的第一约束件781吊着叶片21,第一限位件801从叶片2a底面和第二经线74之间的空隙向下弯折,之后穿过第一环圈781’,在第一叶片21底面和第二经线74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一限位环圈801’,并以此类推。各约束件781~78n的周长较小,在叶片21~2n呈现几乎垂直的状态时,各约束件781~78n会分别吊着各叶片21~2n,对各叶片21~2n产生定位的作用,避免各叶片21~2n下滑移动和横向移动,使得相邻的各叶片彼此叠靠的范围大致相等,且左右对齐。此外,各限位件801~80n+1都隐藏在各叶片2a、21~25的背面,并大致被拉伸而无太多余裕,因此不影响各叶片2a、21~2n的闭合,而可以有效遮光,并保护隐私。其中,借由转向机构40在透光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调节帘体20的透光程度的作动原理及配置,为本领域的习用技术,于此不另赘述。此外,本实施例的梯绳70的数量为二,但不以此为限。梯绳70的数量可视需求调整,例如百叶帘2的幅宽愈宽,所需的梯绳70数量愈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经线72的第一端和第二经线74的第一端都连接于第一转筒42及第二转筒44,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经线的第一端和第二经线的第一端,也可以仅有其中之一连接于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其中另一则直接连接于第一梁,同样可以在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转动时,带动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产生相对移动,使支撑件产生倾斜而改变叶片的角度。
[0221]
梯绳70除了前述的实施例,是在各约束件从叶片的顶面朝向底面穿过个叶片的通孔之后,形成各约束环圈,再由位在各叶片上方的限位件,先穿过前一限位件所形成的限位环圈之后,再穿过约束环圈,并以此类推而依序地环环穿绕。在梯绳结构70不变的前提下,还有其他的穿绕方式,也可以达到限制叶片大幅度地横向移动的目的。例如图22及图23所示,为梯绳70的另一种穿绕态样。图中,同样以第一约束件781由上而下穿过第一叶片21的第一通孔21o,并形成第一约束环圈781’。第二约束件782同样由上而下穿过第二叶片22的第二通孔22o,并形成第二约束环圈782’。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位在第二叶片22下方的第三限位件803向上弯折,通过第二约束环圈782’后,形成第三限位环圈803’,而位在第一叶片21下方的第二限位件802,则向上弯折穿过第三限位环圈803’之后,再穿过第一约束环圈781’,并形成第二限位环圈802’。位在顶端叶片2a下方的第一限位件801,再向上弯折穿
过第二限位环圈802’,之后可以固定在第二经线74上,或固定在第一转筒42及第二转筒44上(图未示)。如有搭配升降机构,则第一拉绳92同样可以通过设置于第一经线72的第一定位件82,第二拉绳94可以通过设置于第二经线74的第二定位件84,以将第一拉绳92和第二拉绳94限制在邻近梯绳70的位置,使外观呈现一体化,并避免第一拉绳92和第二拉绳94被以水平方向拉出而形成绳圈。
[0222]
以此类推,即各约束件同于前一实施例,都是由上而下穿过所对应的叶片的通孔,但各限位件则不同于前一实施例,而改以位在叶片下方的限位件向上弯折,依序先穿过更下方的限位件所形成的限位环圈后,再穿过上方的约束环圈。如此环环穿绕,同样可以使各叶片的各通孔保持有约束件穿过,达到限制叶片横向移动的目的。并在帘体呈现闭合状态时,可以吊着叶片,避免各叶片产生不一致的下滑移动,而可确保叶片之间的重叠范围一致,不会产生漏光现象。
[0223]
除了如图22及图23所示的梯绳的实施例,梯绳的约束件及限位件,也可以有其他的配置方式。
[0224]
请参阅图24至图26,揭露另一种梯绳结构。图中,梯绳200具有第一经线202、第二经线204、多个支撑件、多个约束件、多个限位件多个第一定位件212及多个第二定位件214。第一经线202上定义有多个第一位置,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一位置p11、p12、p13

p1n,第二经线204上定义有多个第二位置,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二位置p21、p22、p23

p2n。定义前述的多个支撑件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一支撑件2061、第二支撑件2062、第三支撑件2063
……
以及最后支撑件206n,第一支撑件2061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位置p11及第二位置p21,第二支撑件2062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位置p12及第二位置p22,第三支撑件2063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位置p13及第二位置p23,以此类推,至最后支撑件206n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位置p1n及第二位置p2n。第二经线204上还定义有多个第三位置及多个第四位置,多个第三位置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三位置p31、p32、p33

p3n,多个第四位置由上至下依序为第四位置p41、p42、p43

p4n、p4n+1。第二经线204上的各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均不重叠,由上至下依序为第四位置p41、第二位置p21、第三位置p31、第四位置p42、第二位置p22、第三位置p32,并以此类推至第四位置p4n、第二位置p2n、第三位置p3n,最后为第四位置p4n+1。
[0225]
多个约束件分别对应地设置于各第三位置,定义此些约束件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一约束件2081、第二约束件2082、第三约束件2083
……
及最后约束件208n。第一约束件2081设置于第三位置p31,第二约束件2082设置于第三位置p32,第三约束件2083设置于第三位置p33,以此类推,最后约束件208n设置于第三位置p3n。多个限位件分别对应地于各第四位置,定义此些限位件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一限位件2101、第二限位件2102、第三限位件2103
……
、最后限位件210n,及固定限位件210n+1。第一限位件2101设置于第四位置p41,第二限位件2102设置于第四位置p42,第三限位件2103设置于第四位置p43,以此类推,最后限位件210n设置于第四位置p4n,而固定限位件210n+1则设置于第四位置p4n+1。多个定位件212设置在第一经线202上,多个第二定位件214设置在第二经线204上。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定位件212分别邻近第一经线202上的各第一位置p11~p1n设置,各第二定位件214分别邻近第二经线204上的各第二位置p21~p2n设置。
[0226]
与前述第二实施例的梯绳70的结构差异在于:各约束件不是设置在各支撑件的上方,而是改为设置在各支撑件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约束件2081由下往上穿过第一叶
片21的通孔21o后,在叶片21上方形成第一约束环圈2081’,第二约束件2082由下往上穿过第二叶片22的通孔22o后,在叶片22上方形成第二约束环圈2082’。位于第一叶片21上方的第一限位件2101穿过第一约束环圈2081’后形成第一限位环圈2101’,位于第一叶片21和第二叶片22之间的第二限位件2102,先穿过第一限位环圈2101’,再穿过第二约束环圈2082’后,形成第二限位环圈2102’。以此类推,各约束件分别由下往上穿过各叶片的通孔后形成约束环圈,而位于各叶片上方的各限位件,则依序先穿过前一限位件所形成的限位环圈后,再穿过下方的约束环圈,直到最后限位件210n穿过最后约束环圈208n’后形成最后限位环圈,再以固定限位件210n+1穿过最后限位环圈后形成固定限位环圈。
[0227]
再请图27及图28,揭露前述梯绳200在结构相同的前提下,另一种穿绕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同于前述实施例,第一约束件2081由下往上穿过第一叶片21的通孔21o后,在叶片21上方形成第一约束环圈2081’,第二约束件2082由下往上穿过第二叶片22的通孔22o后,在叶片22上方形成第二约束环圈2082’。与前述实施例的差异在于:位于第二叶片22下方的第三限位件2103向上弯折通过第二约束环圈2082’,并形成第三限位环圈2103’。位在第一叶片22和第二叶片21之间的第二限位件2102,向上弯折穿过第三限位环圈2103’后,再穿过第一约束环圈2081’,形成第二限位环圈2102’。以此类推,各约束件分别由下往上穿过各叶片后形成约束环圈,而位于各叶片下方的各限位件,则依序先穿过前一限位件所形成的限位环圈后,再穿过上方的约束环圈。最后,位在第一叶片21上方的第一限位件2101,向上弯折穿过第二限位环圈2102’,之后可以固定在第二经线304上,或固定在第一转筒42及第二转筒44上(图未示)。
[0228]
前述的各种梯绳结构,各约束件及各限位件,均是从第二经线朝向第一经线方向延伸,亦即各约束件及各限位件的一处设置于第二经线上,但各约束件及各限位件的自由端则位于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之间。在另一实施例中,各约束件及/或各限位件也可以朝向不同方向设置。
[0229]
请参阅图29至图31,揭示了另一种梯绳结构。图中,梯绳300包含第一经线302、第二经线304、多个支撑件、多个约束件、多个限位件多个第一定位件312及多个第二定位件314。第一经线302上定义有多个第一位置,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一位置p11、p12、p13

p1n,第二经线304上定义有多个第二位置,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二位置p21、p22、p23

p2n。定义前述的多个支撑件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一支撑件3061、第二支撑件3062、第三支撑件3063
……
以及最后支撑件306n,第一支撑件3061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位置p11及第二位置p21,第二支撑件3062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位置p12及第二位置p22,第三支撑件3063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位置p13及第二位置p23,以此类推,至最后支撑件306n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位置p1n及第二位置p2n。第二经线304上还定义有多个第三位置及多个第四位置,多个第三位置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三位置p31、p32、p33

p3n,多个第四位置由上至下依序为第四位置p41、p42、p43

p4n、p4n+1。第二经线304上的各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均不重叠,由上至下依序为第四位置p41、第三位置p31、第二位置p21、第四位置p42、第三位置p32、第二位置p22,并以此类推至第四位置p4n、第三位置p3n、第二位置p2n,最后为第四位置p4n+1。
[0230]
多个约束件分别对应地设置于各第三位置,且各约束件同于前述各实施例,都是朝向第一经线302方向延伸,而位于第一经线302和第二经线304之间。定义此些约束件由上
至下依序为第一约束件3081、第二约束件3082、第三约束件3083
……
及最后约束件308n。第一约束件3081设置于第三位置p31,第二约束件3082设置于第三位置p32,第三约束件3083设置于第三位置p33,以此类推,最后约束件308n设置于第三位置p3n。多个限位件分别对应地设置于各第四位置。不同的是,各限位件的延伸方向不同于各约束件的延伸方向,而是分别是朝向远离第二经线304的方向延伸。定义此些限位件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一限位件3101、第二限位件3102、第三限位件3103
……
、最后限位件310n,及固定限位件310n+1。第一限位件3101设置于第四位置p41,第二限位件3102设置于第四位置p42,第三限位件3103设置于第四位置p43,以此类推,最后限位件310n设置于第四位置p4n,而固定限位件310n+1则设置于第四位置p4n+1。多个定位件312设置在第一经线302上,多个第二定位件314设置在第二经线304上。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定位件312分别邻近第一经线302上的各第一位置p11~p1n设置,各第二定位件314分别邻近第二经线304上的各第二位置p21~p2n设置。
[0231]
与前述第二实施例的梯绳70的差异在于:在穿绕叶片时,各限位件不是从第一经线302和第二经线304之间向下弯折延伸,而是从第二经线304的外侧向下弯折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约束件3081由上往下穿过第一叶片21的通孔21o后,在叶片21下方形成第一约束环圈3081’,第二约束件3082由上往下穿过第二叶片22的通孔22o后,在叶片22下方形成第二约束环圈3082’。位于第一叶片21上方的第一限位件3101,沿着第二经线304的外侧向下弯折,穿过第一约束环圈3081’后形成第一限位环圈3101’。位于第一叶片21和第二叶片22之间的第二限位件3102,沿着第二经线304的外侧向下弯折,先穿过第一限位环圈3101’,再穿过第二约束环圈3082’后,形成第二限位环圈3102’。以此类推,各约束件分别由上往下穿过各叶片的通孔后形成约束环圈,而位于各叶片上方的各限位件,则沿着第二经线304的外侧向下弯折,依序先穿过前一限位件所形成的限位环圈后,再穿过下方的约束环圈,直到最后限位件310n穿过最后约束环圈308n’后形成最后限位环圈,再以固定限位件310n+1穿过最后限位环圈后形成固定限位环圈。如图31所示,当帘体20呈现如图19至图21所示的闭合状态时,各限位件不会堆栈在各叶片和第二经线304之间,而会在第二经线304外侧环环穿绕。
[0232]
再请参阅图32及图33,揭露前述梯绳300在结构相同的前提下,另一种穿绕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约束件3081由上往下穿过第一叶片21的通孔21o后,在叶片21下方形成第一约束环圈3081’,第二约束件3082由上往下穿过第二叶片22的通孔22o后,在叶片22下方形成第二约束环圈3082’。与前述实施例的差异在于:位于第二叶片22下方的第三限位件3103,沿着第二经线304的外侧向上弯折,通过第二约束环圈3082’并形成第三限位环圈3103’。位在第一叶片22和第二叶片21之间的第二限位件3102,沿着第二经线304的外侧向上弯折,穿过第三限位环圈3103’后,再穿过第一约束环圈3081’,形成第二限位环圈3102’。以此类推,各约束件分别由上往下穿过各叶片的通孔后形成约束环圈,而位于各叶片下方的各限位件,则沿着第二经线304的外侧向上弯折,依序先穿过前一限位件所形成的限位环圈后,再穿过上方的约束环圈。最后,位在第一叶片21上方的第一限位件3101,向上弯折穿过第二限位环圈3102’,之后可以固定在第二经线304上,或固定在第一转筒42及第二转筒44上(图未示)。
[0233]
再请参阅图34至图36,揭示了另一种梯绳结构。图中,梯绳400包含第一经线402、第二经线404、多个支撑件、多个约束件、多个限位件多个第一定位件412及多个第二定位件
414。第一经线402上定义有多个第一位置,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一位置p11、p12、p13

p1n,第二经线404上定义有多个第二位置,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二位置p21、p22、p23

p2n。定义前述的多个支撑件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一支撑件4061、第二支撑件4062、第三支撑件4063
……
以及最后支撑件406n,第一支撑件4061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位置p11及第二位置p21,第二支撑件4062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位置p12及第二位置p22,第三支撑件4063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位置p13及第二位置p23,以此类推,至最后支撑件406n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位置p1n及第二位置p2n。第二经线404上还定义有多个第三位置及多个第四位置,多个第三位置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三位置p31、p32、p33

p3n,多个第四位置由上至下依序为第四位置p41、p42、p43

p4n、p4n+1。第二经线404上的各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均不重叠,由上至下依序为第四位置p41、第二位置p21、第三位置p31、第四位置p42、第二位置p22、第三位置p32,并以此类推至第四位置p4n、第二位置p2n、第三位置p3n,最后为第四位置p4n+1。
[0234]
本实施例的梯绳400中,多个约束件分别对应地设置于各第三位置,且各约束件都是朝向第一经线402方向延伸,而位于第一经线402和第二经线404之间。定义此些约束件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一约束件4081、第二约束件4082、第三约束件4083
……
及最后约束件408n。第一约束件4081设置于第三位置p31,第二约束件4082设置于第三位置p32,第三约束件4083设置于第三位置p33,以此类推,最后约束件408n设置于第三位置p3n。多个限位件分别对应地设置于各第四位置,且各限位件分别是朝向远离第二经线404的方向延伸。定义此些限位件由上至下依序为第一限位件4101、第二限位件4102、第三限位件4103
……
、最后限位件410n,及固定限位件410n+1。第一限位件4101设置于第四位置p41,第二限位件4102设置于第四位置p42,第三限位件4103设置于第四位置p43,以此类推,最后限位件410n设置于第四位置p4n,而固定限位件410n+1则设置于第四位置p4n+1。多个定位件412设置在第一经线402上,多个第二定位件414设置在第二经线304上。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定位件412分别邻近第一经线402上的各第一位置p11~p1n设置,各第二定位件414分别邻近第二经线404上的各第二位置p21~p2n设置。
[0235]
与前述实施例的梯绳300的差异在于:在穿绕叶片时,各约束件不是由上往下穿过各叶片的通孔,而是由下往上穿过各叶片的通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约束件4081由下往上穿过第一叶片21的通孔21o后,在叶片21上方形成第一约束环圈4081’,第二约束件4082由下往上穿过第二叶片22的通孔22o后,在叶片22上方形成第二约束环圈4082’。位于第一叶片21上方的第一限位件3101,沿着第二经线404的外侧向下弯折,穿过第一约束环圈4081’后形成第一限位环圈4101’。位于第一叶片21和第二叶片22之间的第二限位件4102,沿着第二经线404的外侧向下弯折,先穿过第一限位环圈4101’,再穿过第二约束环圈4082’后,形成第二限位环圈4102’。以此类推,各约束件分别由下往上穿过各叶片的通孔后形成约束环圈,而位于各叶片上方的各限位件,则沿着第二经线404的外侧向下弯折,依序先穿过前一限位件所形成的限位环圈后,再穿过下方的约束环圈,直到最后限位件410n穿过最后约束环圈408n’后形成最后限位环圈,再以固定限位件410n+1穿过最后限位环圈后形成固定限位环圈。
[0236]
总括本实用新型的百叶帘的梯绳结构,至少具有第一经线、第二经线、多个支撑件、多个约束件、多个限位件。各支撑件间隔地设置在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之间,各约束件
间隔地设置在第二经线上,各限位件间隔地设置在第二经线上。各约束件可以选择设置在各支撑件的上方或下方,各限位件可以选择朝向第一经线方向延伸,而位于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之间,或朝向远离第二经向的方向延伸,而位于第二经线的外侧。在穿绕叶片时,各约束件可以依照设置的位置,选择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穿过各叶片的通孔,以形成各约束环圈。各限位件亦可选择从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之间向上弯折或向下弯折通过相邻的约束环圈、或沿第二经线的外侧向上弯折或向下弯折通过相邻的约束环圈。惟限位件在穿过约束环圈之前,应先穿过前一限位件所形成的限位环圈(第一个弯折的限位件除外),以对前一限位件构成限制,使各叶片的通孔恒保持有约束件或限位件通过。
[0237]
借由本实用新型的百叶帘在梯绳设有约束件,搭配限位件穿绕,可以将叶片限制在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之间,并避免叶片被抽出。且约束件的周长较小,可使叶片不能大幅度地横向移动。而梯绳的定位件则可以有效的限制拉绳的位置,使拉绳与梯绳尽量靠近,在视觉上呈现一体化,使百叶帘整体外观较简洁,且定位件也可避免拉绳被以水平方向抽出而形成绳圈,能够增加百叶帘的安全性。
[0238]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