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蒸汽冷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冷凝散热集成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2.目前家用电器中蒸汽烹饪类器具如电蒸箱、蒸汽烤箱、蒸微一体机、微蒸烤一体机、集成灶款电蒸箱、集成灶款蒸烤箱、集成灶款蒸微一体机、集成灶款微蒸烤一体机,以及洗碗机加热洗涤的热水蒸汽或热蒸汽对餐具杀菌等电器都具有热蒸汽;此类家用电器内胆都设置有排汽孔或排汽结构,用于平衡内腔压力及循环排放内腔多余的饱和废蒸汽。市场上现有产品均采用蒸汽直排,其问题是排放的蒸汽含有大量水分及湿度并蒸汽夹杂着食物气味及油脂,严重造成厨房环境污染、潮湿并对人体呼吸道有一定的伤害,以及影响机器使用寿命;排放的蒸汽能量严重损耗,造成能源浪费,且排放的热蒸汽存在烫伤隐患;另外,市场现有该类电器冷却散热结构为单纯的机体内部热量进风及出风对流的散热结构装置,无法达到冷却蒸汽作用,蒸汽排放和热量散热通道循环流通,没有实现蒸汽零排放和蒸汽冷凝液化回收及机体内部散热双重作用,产品存在高能耗、蒸汽污染、安全隐患、使用感受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冷凝散热集成风道结构,该结构能够将蒸汽类电器内腔中蒸汽加热所产生的饱和废蒸汽实现零排放和冷凝液化回收,同时对机体内部及机体门具有一定程度的散热冷却作用。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新型冷凝散热集成风道结构,包括机体、内胆和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设置在内胆外部,并设置在机体上;所述内胆设有一个或多个内胆出汽口,冷凝装置设有一个或多个蒸汽进汽口和冷凝水出口,内胆出汽口连通蒸汽进汽口;所述冷凝装置设有一个或多个进风口端和出风口端。
5.进一步的,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冷却风扇、散热翅片和散热管;所述散热翅片有若干个,散热管贯穿散热翅片且外壁与散热翅片的贯穿孔紧密接触;所述冷却风扇有一个或多个,冷却风扇安装在散热翅片一侧,对散热翅片和散热管吹风或吸风。
6.进一步的,还包括风道板;所述风道板内设有风道腔,冷凝装置安装在风道板的风道腔的固定槽内,冷凝装置吸风口端朝外或朝内;所述风道板安装在机体上。
7.进一步的,所述风道板上设置有风道腔出风口。
8.进一步的,所述机体的机体门上设有若干散热槽;所述风道板的风道腔出风口连通散热槽。
9.进一步的,还包括接水盘或储水盒;所述接水盘为敞口式接水盘;所述储水盒为封盖式储水盒,所述敞口式接水盘,冷凝装置冷凝水出口通过通水管直接连通到接水盘内;所述封盖式储水盒,储水盒进水口设有一个或多个,冷凝装置的冷凝水出口通过通水管连通
3、内胆4、内胆进水口4-1、机体门5、散热槽5-1、内胆出汽口6、通水管7、储水盒8、混气口8-1、储水盒进水口8-2、储水盒出水口8-3、通气管9、敞口式接水盘10。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3.实施例1:
44.如图1~图10所示,一种新型冷凝散热集成风道结构,包括冷凝装置1、机体2、风道板3、内胆4、机体门5;冷凝装置1包括冷却风扇1-1、固定架1-2、散热管1-3、散热翅片1-4;散热翅片1-4有若干个,散热管1-3贯穿散热翅片1-4且散热管1-3外壁与散热翅片1-4的贯穿孔紧密接触;冷却风扇1-1有一个,冷却风扇1-1安装在散热翅片1-4一侧,对散热翅片1-4和散热管1-3吹风或吸风;散热管1-3和散热翅片1-4固定在固定架1-2内;
45.风道板3内设有风道腔,冷凝装置1的固定架1-2安装在风道板3的风道腔的固定槽3-2内,冷凝装置1吸风口端朝外或朝内;风道板3安装在机体2顶部;风道板3上设置有风道腔出风口3-3;机体2的机体门5上设有若干散热槽;所述风道板3的风道腔出风口连通散热槽;
46.内胆4设有内胆出汽口6,冷凝装置1设有蒸汽进汽口1-3-1和冷凝水出口1-3-2,内胆出汽口6连通蒸汽进汽口1-3-1。
47.内胆4中产生的饱和废蒸汽从蒸汽进汽口1-3-1进入冷凝装置1的散热管1-3,蒸汽在散热管1-3被逐渐风冷成冷凝水滴,水滴汇聚成冷凝水,通过散热管内气压作用使其散热管中冷凝水从冷凝水出口1-3-2流出;上述过程中冷却风扇1-1产生强制空气风场气流,强制空气风场气流不断带走散热翅片1-4和散热管1-3上的热量,于此同时,空气风场气流通过风道腔出风口3-3及散热槽5-1流经机体门5上部排出,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出带走机体2内部的热量。
48.实施例2:
49.如图11~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冷却风扇1-1、散热管1-3和散热翅片1-4设置成两组,并排固定在固定架1-2内;然后将该固定架1-2固定在风道板3的固定槽3-2内。
50.实施例3:
51.如图16~图20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冷却风扇1-1、散热管1-3和散热翅片1-4设置成四组,并排固定在固定架1-2内;然后将该固定架1-2固定在风道板3的固定槽3-2内。
52.实施例4:
53.如图2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风道板3上设有封盖式的储水盒8;储水盒8上设有储水盒进水口8-2和储水盒出水口8-3,冷凝装置1的冷凝水出口1-3-2通过通水管7连通储水盒进水口8-2;在储水盒8上还设有混气口8-1;
54.当冷凝水从冷凝装置1中流出,并流入储水盒8时,混气口8-1用于储水盒8内与外界空气相通,让储水盒通气泄压才能让冷凝水流入储水盒8内;当储水盒8流入冷凝水后,通过储水盒出水口8-3排出,排出的冷凝水可回收利用。
55.实施例5:
56.如图2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也可在机体2外部设置封盖式的储水盒8;储水盒8上设有储水盒进水口8-2和储水盒出水口8-3,冷凝装置1的冷凝水出口1-3-2通过通水管7连通储水盒进水口8-2;在储水盒8上还设有混气口8-1;混气口8-1通过通气管9连通风道板3上的风道板通气口3-1;
57.当冷凝水从冷凝装置1中流出,并流入储水盒8时,混气口8-1用于储水盒8内与的外界空气相通,让储水盒通气泄压才能让冷凝水能流入储水盒8内;而此时,风道板3的风道腔为非封闭式,与外界空气相通,混气口8-1与风道腔内形成空气相通;当储水盒8流入冷凝水后,可通过储水盒出水口8-3排出,排出的冷凝水可回收利用。
58.实施例6:
59.如图2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机体2外部设置敞口式接水盘10;冷凝装置1的冷凝水出口1-3-2通过通水管7连通到敞口式接水盘10,敞口式接水盘10的冷凝水可抽拉取出清理。
60.实施例7:
61.如图2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内胆4上设有内胆进水口4-1;冷凝装置1的冷凝水出口1-3-2通过通水管7连通内胆进水口4-1;冷凝水回流到内胆4底部,可再次蒸发加热利用或手动擦拭清理。
6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