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的组合式泡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5373发布日期:2022-10-05 00:24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的组合式泡茶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泡茶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的组合式泡茶器。


背景技术:

2.饮茶文化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喝茶可以防止人体内固醇升高,有防治心肌梗塞的作用,茶多酚还能清除机体过量的自由基,抑制和杀来病原菌。此外,喝茶还有提神、消除疲劳、抗菌等作用,因此,喝茶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3.专业人士泡茶时,需要的泡茶器具较多,一般为一整套泡茶器具,而且泡茶器具往往体积较大,不用时比较占地,不方便搬运,当外出时,对于爱喝茶、泡茶的人来说,不可能将一整套泡茶器具携带外出,携带时也极为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的组合式泡茶器,解决了现有的泡茶器体积较大,不用时比较占地,携带时也极为的不方便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携的组合式泡茶器,包括烧水壶、泡茶壶和多组水杯和茶叶桶,且烧水壶的底部设有一体式加热机构,所述烧水壶的上部盖设有壶盖,所述烧水壶、泡茶壶的开口处和壶盖底部的外沿分别设有第一圈板、第二圈板和第三圈板,所述泡茶壶的体积小于烧水壶的体积,所述烧水壶、泡茶壶和水杯的形态从上到下逐渐缩小,且泡茶壶活动设置于烧水壶的内侧,所述第三圈板、第二圈板和第一圈板从上到下依次压接,所述第一圈板的表面贯穿有多组固定机构,所述第二圈板和第三圈板的表面分别开设有多组第一贯穿口和第二贯穿口,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贯穿杆,所述贯穿杆的下部与第一圈板的表面限位滑动,且贯穿杆的底端设有弹簧,且弹簧夹设于第一圈板的底侧和贯穿杆的底端之间,所述贯穿杆的上部开设有转动槽,且转动槽处设有定位卡杆,所述定位卡杆的表面开设有活动槽口,且活动槽口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卡口,所述转动槽内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滑柱,且活动槽口套设在滑柱的外侧,且滑柱与活动槽口滑动连接,所述贯穿杆的上端贯穿于第一贯穿口和第二贯穿口处,且定位卡杆转动压接在第三圈板的上部;
6.所述烧水壶、泡茶壶和水杯均为三角体结构,所述茶叶桶为六角体结构,且烧水壶、泡茶壶、水杯和茶叶桶的菱角处均倒设有圆角。
7.优选的,所述泡茶壶内侧底部的外围开设有多组杯座槽,多组所述水杯设于泡茶壶内侧的杯座槽处,且多组之间两两叠放。
8.优选的,所述水杯的底部设有缓冲胶垫,所述茶叶桶的外侧设有隔离胶垫。
9.优选的,所述壶盖底部内侧的外围设有多组扣杯构件,且扣杯构件包括扣塞。
10.优选的,所述扣塞的外侧套设有塞套垫,所述扣杯构件扣设于水杯的杯口处,且塞套垫与水杯的杯口内侧压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圈板、第二圈板和第三圈板之间均垫设有胶圈,且胶圈分别与第
二圈板和第二贯穿口的底侧固定连接。
12.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的组合式泡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便携的组合式泡茶器,通过将烧水壶、泡茶壶和水杯设置为三角体结构,将茶叶桶设置为六角体结构,便于收纳存放,同时通过将定位卡杆与贯穿杆转动形成一条直杆并依次贯穿在第一贯穿口和第二贯穿口处,转动定位卡杆,使得定位卡杆与贯穿杆垂直,并且定位卡口卡在滑柱处,弹簧弹性拉动贯穿杆使得定位卡杆抵压在第三圈板的上部,便于将器件固定牢靠,收存后的体积小巧,便于携带。
15.(2)、该便携的组合式泡茶器,通过将第一圈板、第二圈板和第三圈板之间设置胶圈,并在水杯的底部和茶叶桶的外侧分别设置缓冲胶垫和隔离胶垫,同时利用扣杯构件,防止收存的器件在携带过程中受到颠簸撞击碎裂,提高器件收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一;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一;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泡茶壶的结构俯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20.图中:1、烧水壶;11、第一圈板;12、固定机构;121、贯穿杆;1211、转动槽;1212、滑柱;122、弹簧;123、定位卡杆;1231、活动槽口;1232、定位卡口;2、泡茶壶;21、第二圈板;22、第一贯穿口;23、杯座槽;3、水杯;31、缓冲胶垫;4、茶叶桶;41、隔离胶垫;5、壶盖;51、第三圈板;52、第二贯穿口;53、扣杯构件;531、扣塞;532、塞套垫;6、胶圈;7、一体式加热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的组合式泡茶器,包括烧水壶1、泡茶壶2和多组水杯3和茶叶桶4,且烧水壶1的底部设有一体式加热机构7,烧水壶1的上部盖设有壶盖5,烧水壶1、泡茶壶2的开口处和壶盖5底部的外沿分别设有第一圈板11、第二圈板21和第三圈板51,泡茶壶2的体积小于烧水壶1的体积,烧水壶1、泡茶壶2和水杯3的形态从上到下逐渐缩小,且泡茶壶2活动设置于烧水壶1的内侧,第三圈板51、第二圈板21和第一圈板11从上到下依次压接,水杯3的底部设有缓冲胶垫31,茶叶桶4的外侧设有隔离胶垫41,壶盖5底部内侧的外围设有多组扣杯构件53,且扣杯构件53包括扣塞531,扣塞531的外侧套设有塞套垫532,扣杯构件53扣设于水杯3的杯口处,且塞套垫532与水杯3的杯口内侧压接,第一圈板11、第二圈板21和第三圈板51之间均垫设有胶圈6,且胶圈6分别与第二圈板21和第二贯穿口52的底侧固定连接,通过将第一圈板11、第二圈板21和第三圈板51之间设置胶圈6,并在水杯3的底部和茶叶桶4的外侧分别设置缓冲胶垫31和隔离胶垫41,同时
利用扣杯构件53,防止收存的器件在携带过程中受到颠簸撞击碎裂,提高器件收存的安全性,第一圈板11的表面贯穿有多组固定机构12,第二圈板21和第三圈板51的表面分别开设有多组第一贯穿口22和第二贯穿口52,固定机构12包括贯穿杆121,贯穿杆121的下部与第一圈板11的表面限位滑动,且贯穿杆121的底端设有弹簧122,且弹簧122夹设于第一圈板11的底侧和贯穿杆121的底端之间,贯穿杆121的上部开设有转动槽1211,且转动槽1211处设有定位卡杆123,定位卡杆123的表面开设有活动槽口1231,且活动槽口1231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卡口1232,转动槽1211内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滑柱1212,且活动槽口1231套设在滑柱1212的外侧,且滑柱1212与活动槽口1231滑动连接,贯穿杆121的上端贯穿于第一贯穿口22和第二贯穿口52处,且定位卡杆123转动压接在第三圈板51的上部,烧水壶1、泡茶壶2和水杯3均为三角体结构,茶叶桶4为六角体结构,且烧水壶1、泡茶壶2、水杯3和茶叶桶4的菱角处均倒设有圆角,泡茶壶2内侧底部的外围开设有多组杯座槽23,多组水杯3设于泡茶壶2内侧的杯座槽23处,且多组33之间两两叠放,通过将烧水壶1、泡茶壶2和水杯3设置为三角体结构,将茶叶桶4设置为六角体结构,便于收纳存放,同时通过将定位卡杆123与贯穿杆121转动形成一条直杆并依次贯穿在第一贯穿口22和第二贯穿口52处,转动定位卡杆123,使得定位卡杆123与贯穿杆121垂直,并且定位卡口1232卡在滑柱1212处,弹簧122弹性拉动贯穿杆121使得定位卡杆123抵压在第三圈板51的上部,便于将器件固定牢靠,收存后的体积小巧,便于携带。
23.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4.收存时,先将泡茶壶2放在烧水壶1的内部,然后再将水杯3两两叠放在泡茶壶2内部的外侧的杯座槽23处,最后将茶叶桶4放在泡茶壶2内部的中心,并且茶叶桶4的外侧抵压在水杯3的侧壁,然后将壶盖5盖在第二圈板21的上部,并且扣塞531扣在水杯3的杯口处,随后将定位卡杆123与贯穿杆121转动形成一条直杆并依次贯穿在第一贯穿口22和第二贯穿口52处,然后转动定位卡杆123,使得定位卡杆123与贯穿杆121垂直,并且定位卡口1232卡在滑柱1212处,弹簧122弹性拉动贯穿杆121使得定位卡杆123抵压在第三圈板51的上部。
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