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盘内的插拔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6284发布日期:2022-10-05 00:3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底盘内的插拔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坐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底盘内的插拔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办公椅大部分都是通过在底盘内设置控制机构来控制座椅的各项功能;如现有座椅的倾仰调节功能,通过在底盘外设有一水平伸出的操作杆,用户通过俯身抽拉该操作杆以调节座椅倾仰。然而随着座椅的设计追求越来越简洁化,上述的操作杆露出在外的控制结构无疑影响座椅的美观性,且需要底盘具有较大的空间;再者,调节时用户需要把手伸到座椅下面去调节,操作也不方便。
3.当前座椅的底盘设计的越来越轻薄,内部空间也越来越小,故而想到通过拉线来控制座椅的倾仰功能,拉线的一端可以设置在椅座或椅背的一侧,拉线的另一端连接在底盘内的锁定件上;拉动拉线以控制锁定件伸缩,从而实现座椅倾仰解锁,占用空间小,且更方便用户操作。但是存在的问题在于:通过拉线控制锁定件的运动,仅能够控制锁定件的插拔运动;还需要另外设置锁定机构以实现对锁定件拔出后进行锁定,以及再次对锁定件解锁使锁定件复位;现有的一些办公椅的做法是通过在座椅外设置拉线开关,拉线开关能够对拉线运动后进行锁定与解锁,从而对锁定件进行锁定和解锁;但是这种拉线开关往往具有一定体积及厚度,即使是设置在座椅底盘的底部,结构仍比较突兀,导致结构不美观。
4.针对上述问题,故而提出设置一种位于底盘内的插拔控制机构以实现锁定件在插入位置和拔出位置之间的档位切换,使得拉线能够很方便的控制锁定件。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底盘内的插拔控制机构,通过弹性臂与配合齿体及环形导槽之间的配合;使得仅通过作用拉线使卡头绕环形导槽运动,即可使得锁定件由插入位置移动并锁定在拔出位置;以及再次使锁定件由拔出位置再次复位至插入位置;结构设计巧妙,且只需拉动拉线借口,操作非常简单。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底盘内的插拔控制机构,包括底盘,底盘内设有拉线、滑动件、锁定件及复位弹性件;所述拉线与滑动件连接,滑动件与锁定件连接;拉线能够作用于滑动件相对底盘滑移以使锁定件由插入位置运动至拔出位置;且复位弹性件使滑动件滑移后具有复位趋势;在滑动件上连接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弹性臂,弹性臂能够朝两侧发生弹性形变且形变后具有复位回正的趋势;底盘上设有一配合齿体,该配合齿体的周围设有环形导槽,环形导槽具有分别位于两侧且偏离弹性臂笔直方向的锁定槽道和复位槽道;弹性臂的端部设有限制在环形导槽内的卡头;在配合齿体远离滑动件端设有锁定槽口;拉线作用锁定件由插入位置运动至拔出位置时,弹性臂响应滑动件的运动相应发生弹性偏移使卡头进入锁定槽道,卡头沿锁定槽道移动并在弹性臂的回正作用力下卡入锁定槽口内以使锁定件锁定在拔出位置;当使锁定件由拔出位置再次复位至插入位置时,继续作用拉线使卡头退出锁定槽口,所
述弹性臂继续回正以使卡头能够进入复位槽道,滑动件在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移动并使锁定件再次移动至插入位置,所述弹性臂相应沿复位槽道移动至再次复位回正。
8.作为优选,所述配合齿体靠近滑动件端设有倾斜的第一切面;锁定件处于插入位置时,所述卡头靠近于该第一切面;且拉线作用滑动件移动时,卡头能够沿该第一切面移动并进入锁定槽道内。通过设置倾斜的第一切面,保证作用拉线时,弹性臂能够朝锁定槽道端弹性偏移。
9.作为优选,所述锁定槽口呈“u”型槽,锁定槽口包括靠近锁定槽道的第一侧壁及靠近复位槽道的第二侧壁;第二侧壁的长度长于第一侧壁的长度;所述卡头由锁定槽道进入锁定槽口时,卡头将与第二侧壁相抵。保证卡头能够卡入锁定槽口内;且锁定槽口为“u”型槽,能够进一步限制卡头,锁定效果更好。
10.作为优选,所述锁定槽所在位置仍偏离弹性臂的笔直方向。使得当使卡头退出锁定槽口时,弹性臂将会进一步复位回正,使得卡头与锁定槽口左右错开;使卡头能够进一步进入复位槽道内。
11.作为优选,在配合齿体远离滑动件端设有倾斜的第二切面;锁定件由拔出位置再次复位至插入位置时,卡头能够沿该第二切面移动并进入复位槽道。通过设置倾斜的第二切面,使得复位时,弹性臂能够偏转进入复位槽道进行复位。
12.作为优选,所述弹性臂为一弹簧钢条;弹性臂的一端连接在滑动件上;弹性臂的另一端折弯在环形导槽内以形成所述卡头。结构简单可靠。
13.作为优选,在所述滑动座的底面凹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限位槽;所述弹性臂部分嵌入在该限位槽内。使得弹性臂的主体部分始终沿前后方向保持笔直状态,继而使得弹性臂的卡头端在左右两侧发生弹性偏移后,弹性臂仍能够自行复位回正。
14.作为优选,在滑动件的底部设有一圆形嵌槽,所述弹性臂的后端相应弯曲形成圆形的连接部,连接部嵌入在该圆形嵌槽内,且连接部通过一固定螺丝与滑动件连接。使得弹性臂与滑动件之间连接稳固。
15.作为优选,所述复位弹性件为沿滑动件长度方向设置的弹簧;在所述底盘上设有与滑动件间隔的弹簧连接座,所述复位弹性件套设在拉线内,且复位弹性件设置在该连接座与滑动件之间。
16.作为优选,在滑动件上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导向槽,在底盘内对应设有滑动配合在该导向槽内的导座。使得滑动件能够稳定沿前后方向滑动,从而使得对锁定件的插拔控制更稳定;使弹性臂运动更平稳。
17.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18.首先,本实用新型的底盘内的插拔控制机构;通过在滑动件上设置弹性臂,在底盘内相应设置配合齿体及环形导槽;利用弹性臂与配合齿体及环形导槽之间的配合,实现利用拉线控制锁定件在插入位置和拔出位置之间的档位切换。弹性臂能够左右摆动并具有回正趋势;拉线作用锁定件由插入位置运动至拔出位置时,弹性臂能够自动偏转进入锁定槽道,使得卡头卡入锁定槽口内,从而对锁定件进行锁定;而当需要锁定件再次复位时,只需继续拉动拉线使卡头退出锁定槽口即可;滑动件能够在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移动并使锁定件再次移动至插入位置,而弹性臂能够自动进入复位槽道并沿复位槽道移动至再次复位回正。弹性臂的偏转动作都是自发进行的,而用户所有操作都只需拉动拉线即可;结构设
计巧妙,操作十分方便快捷。
19.其次,结构整体精简,所述弹性臂和配合齿件及环形导槽整体体积小,结构精简;对底盘内部的空间占用小;适用于绝大多数底盘。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该锁定件处于插入位置时底盘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配合齿体及环形导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锁定件处于拔出位置时底盘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3中局部a的放大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锁定件准备复位时底盘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拉线、滑动件及锁定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弹性臂与滑动件连接的立体状态示意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滑动件与底盘滑动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各附图标记为:底盘1;拉线2;滑动件3;锁定件4;弹性臂5;连接部5a;配合齿体6;环形导槽7;导向槽8;导座9;压板10;连接扭簧11;复位弹性件12;弹性连接座13;卡头14;固定螺丝15;圆形嵌槽16;限位槽17;锁定槽道18;复位槽道19;第一切面20;锁定槽口21;第一侧壁21a;第二侧壁21b;第二切面22。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至少一个”指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2.本实施例涉及各部位的参考方位,以锁定件所在的位置为后端为基准。
33.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34.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盘内的插拔控制机构,其包括底盘1,在该底盘1内设有拉线2、滑动件3及锁定件4;所述滑动件3与锁定件4连接,所述拉线2与滑动件3连接;继而通过拉动拉线2能够作用滑动件3相对底盘1移动以控制锁定件4插拔运动。且在滑动件3上连接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弹性臂5,该弹性臂5能够朝两侧发生弹性形变且形变后具有复位回正的趋势;所述底盘1的对应位置处设有一配合齿体6,该配合齿体6的周围设有用于与弹性臂5配合的环形导槽7;所述拉线2控制锁定件4插拔过程中,所述弹性臂5的端部将沿环形导槽7进行循环运动;且在弹性臂5与配合齿体6的配合作用下,使得作用拉线2即可实现锁定件4在插入位置和拔出位置之间的档位切换。
35.如图5-8所示,所述的拉线3、滑动件3、锁定件4三者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底盘1内,所述的滑动件3与底座1滑动配合;在滑动件3上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导向槽8,在底盘1内对应设有位于该导向槽8内的导座9;使得滑动件3能够稳定相对底盘1前后滑移;且在滑动件3上端还设有压板10,该压板10通过螺丝连接在导座9上;压板10能够限制滑动件3脱离底盘1。且如图6所示,所述锁定件4设置在滑动件3的后端,且锁定件4与滑动件3之间通过一“l”型的连接扭簧11连接,使得滑动件3移动即可控制锁定件4插拔运动。所述的拉线2连接在滑动件3的前端,拉动拉线2即可控制滑动件3移动以带动锁定件4运动;且在所述的滑动件3与底盘1之间还设有复位弹性件12,该复位弹性件12为一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复位弹簧;在所述底盘1位于滑动件3的前方设有一弹簧连接座13,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拉线2上,复位弹簧设置在滑动件3与弹性连接座13之间。继而当使所述锁定件4由插入位置移动至拔出位置时,只需拉动拉线2作用滑动件3向前移动即可;且复位弹性件12将会受力挤压形变以提供滑动件3再次向后复位的弹力;使得当锁定件4位于拔出位置时,锁定件4具有再次复位至插入位置的趋势。
36.如图6-7所示,所述的弹性臂5为一弹簧钢条,弹性臂5的后端连接固定在滑动件3上;弹性臂5的前端露出在滑动件3外,且弹性臂5的前端向下折弯并形成一卡头14,该卡头14刚好限制在环形导槽7内;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在滑动件3的底部设有一圆形嵌槽16,所述弹性臂5的后端相应弯曲形成圆形的连接部5a,连接部5a嵌入在该圆形嵌槽16内,且连接部5a通过一固定螺丝15与滑动件3连接固定,使得弹性臂5与滑动件3之间连接稳固。且在滑动件3上还凹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限位槽16,所述弹性臂5的后部位于该限位槽16内;使得弹性臂5的主体部分始终沿前后方向保持笔直状态,继而使得弹性臂5 的前端在左右两侧发生弹性偏移后,弹性臂5仍能够自行复位回正。
37.如图1-5所示,具体如图2所示,所述的环形导槽7位于右侧的锁定槽道18和位于左侧的复位槽道19;且复位槽道19后端位于锁定槽道18后端的后方,相应的,所述配合齿体6的后端具有倾斜的第一切面20,该第一切面20靠近复位槽道19端相对该第一切面20靠近锁定槽道18端更靠后。当所述的锁定件4处于插入位置时,所述卡头14位于环形导槽8的后端,且卡头14靠近于第一切面20。当使锁定件4由插入位置移动至拔出位置时,拉动拉线2使滑动件3向前移动,且所述的卡头14将会同时沿第一切面20进入锁定槽道18内,且卡头14将会沿锁定槽道18向前移动;此时弹性臂5处于偏移状态。如图1-4所示,在配合齿体6的前端设有一锁定槽口21,所述锁定槽口21为“u”型槽,且锁定槽口21具有位于右侧的第一侧壁21a和位于左侧的第二侧壁21b;第二侧壁21b的长度长于第一侧壁21a的长度;当拉动拉线2至所述卡头14运动至复位槽道18的前端时,所述的卡头14将会在弹性臂5的复位作用力下偏移并先与第二侧壁21b相撞;此时会听到“嗒”的一声;然后松开拉线2即可,复位弹性件12将作用滑动件3稍微向后移动使得卡头14卡入锁定槽口21内,从而能够使锁定件4锁定在该拔出位置;实现对锁定件4的锁定功能。进一步说:当需要再次使滑动件3复位至插入位置时,只需继续拉动拉线2控制滑动件3向前移动,使卡头14沿第二侧臂21b向前移动至退出锁定槽口21;且所述锁定槽口21的所在位置仍然是偏离弹性臂5自然笔直方向的;继而当所述卡头14移动至第二侧壁21b的前方时,所述的弹性臂5将会进一步复位回正,使得卡头14与锁定槽口21左右错开。且在配合齿体6的前端还设有倾斜的第二切面22,该第二切面22靠近锁定槽口18端位于第二切面22靠近复位槽道19端的前方;继而此时再次松开拉线2,所述复位
弹性件12将作用滑动件3向后复位移动,同时所述的卡头14将会沿第二切面22偏移进入复位槽道19并沿复位槽道19向后运动;当卡头14沿复位槽道19再次移动至环形导槽7的后端时,所述的锁定件4也再次复位至插入位置。
38.继而,仅通过作用拉线2控制滑动件3运动,使卡头14沿环形导槽7运动一圈;即可控制锁定件4由插入位置运动并锁定在拔出位置,以及使锁定件4再次由拔出位置复位至插入位置。整个过程只需拉动拉线2即可,弹性臂5的卡头14沿环形槽道7运动并与配合齿体6配合能够实现锁定件4在插入位置和拔出位置之间的档位切换;结构简单可靠,设计巧妙;使得拉线2能够很方便的控制锁定件4的插拔运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