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烫烤盘的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89706发布日期:2022-10-22 01:11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防烫烤盘的烤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烤箱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防烫烤盘的烤箱。


背景技术:

2.目前,烤箱所采用的烤盘或烤架在烘烤食物时,都是全部放进烤箱内腔,接受高温烘烤,取出烤盘或烤架时,没有专门隔热的手持区,需要使用手套或支撑夹将烤盘或烤架取出,但使用隔热手套取出时,隔热效果取决于手套的厚度和手持的时间,太厚的手套不容易握紧烤盘或烤架,容易造成烤盘或烤架掉落,而且佩戴手套还容易使手套沾到食物表面,不卫生;使用支撑夹时,由于支撑夹与烤箱接触的支撑点单一,位置有局限性,当烤盘或烤架装载较重的食物时,支撑夹不能稳固地与烤盘或烤架固定,无法稳固地支撑烤盘或烤架,容易掉落;另外,烤盘或烤架取出后,由于残余高温的存在,不能直接放在桌子上,容易烫坏与烤盘接触的工作台表面。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防烫烤盘的烤箱,烤盘设置有受热区和手持区,便于手持取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4.一种带防烫烤盘的烤箱,其组成包括,烤箱本体,烤盘,所述烤箱本体包含内腔和门体,
5.所述烤盘包括受热区和手持区;
6.所述手持区至少包含一个手柄;
7.受热区与手持区之间设置有大于烤箱本体壁厚的间隙;
8.受热区一端与手持区一端固定连接形成烤盘的第一端;
9.所述受热区嵌入烤箱本体的内腔时,所述第一端被完全嵌入在烤箱本体左右侧壁开设的凹槽内,使所述手持区置于烤箱本体的外部;
10.所述烤箱本体内腔的左、右两侧内壁设置有用于支撑烤盘受热区的凸台。
11.进一步地,所述受热区与所述手持区为一体成型设计。
12.进一步地,所述手持区设置有2个;
13.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上设置有隔热硅胶。
14.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上设置有支撑结构。
15.进一步地,所述受热区与所述手持区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至少设置有一对,分布在烤箱本体左、右两侧侧壁上。
17.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的烤盘设置有手持区和受热区,受热区完全嵌入烤箱本体内腔,接受高温烘烤,手持区被置于烤箱本体外部,并设置有隔热层,取出时,手握手柄就可以方便地将烤盘取出,而不用担心手会被高温烫伤。
19.2、本实用新型在手柄上设置有支撑结构,当烤盘上设置有2个手柄时,支撑结构还
可以使烤盘与工作台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工作台的表面被高温破坏。
附图说明
20.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1.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烤箱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烤盘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烤盘的支撑结构示意图。
25.附图1中;
26.1-烤箱本体;2-门体;3-内腔;4-烤盘;
27.附图2中;
[0028]1‑ꢀ
烤箱本体;2-门体;42-手柄;
[0029]
附图3中;
[0030]
5-凹槽;6-凸台;
[0031]
附图4中;
[0032]
41-受热区;42-手柄;43-支撑结构;44-第一端;
[0033]
附图5中;
[0034]
43-支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说明本实施例。
[0036]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7]
一种带防烫烤盘的烤箱,其组成包括,烤箱本体1,烤盘4,所述烤箱本体1包含内腔3和门体2,所述烤盘4包括受热区41和手持区,如附图1和附图4所示;
[0038]
所述内腔3为烤箱的加热区域,所述内腔3的内部包含的使烤箱可以正常工作运转的结构为现有技术,不在本实用新型中赘述;
[0039]
所述内腔3可以容纳所述烤盘4的受热区41;
[0040]
所述烤盘4包括但不局限为具有一定深度的托盘或平面托盘或烤架或带有各种模具形状的托盘;
[0041]
所述受热区41为装载烘烤食物的区域,该区域完全嵌入到烤箱本体1的内腔3中;
[0042]
所述手持区为手可以握持的区域,所述手持区至少包含一个手柄42,可以手持手柄42,将烤盘4从烤箱本体1内取出;
[0043]
所述手持区设置有2个,可以确保左右手同时水平用力,便于烤盘4的水平取出;
[0044]
虽然,手柄42和受热区41仅通过第一端44连接,可以有效阻断一部分热量从受热
区41传递到手持区,再加上手持区始终置于烤箱本体1外部,热量可以随时散失,但为了防止手被烫伤,优选地,在所述手柄42上设置隔热硅胶,可以进一步阻断热量的传递,确保手柄42的温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还可以增加手部与手柄42的摩擦力,提高手持烤盘4的稳固性;
[0045]
进一步地,为了更有效地降低热量的传递效率,手持区和受热区41可以使用导热性能不同的材质;
[0046]
受热区41使用的材质为烤盘4通常使用的导热性能好的金属材质,例如:不锈钢材质;
[0047]
手持区的手柄42使用的材质为导热性能差的材质,例如:尼龙或陶瓷材料;
[0048]
受热区41与手持区之间设置有大于烤箱本体1壁厚的间隙,使烤箱本体1的侧壁可以插入到受热区41和手持区之间的间隙内,使手持区可以被隔在烤箱本体1的外部,避免手持区接触烤箱本体1内部的高温环境;
[0049]
受热区41一端与手持区一端固定连接形成烤盘4的第一端44;
[0050]
所述受热区41与所述手持区可以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手持区可更换;
[0051]
所述受热区41与所述手持区可以插入式紧固连接,便于更换;
[0052]
优选的,所述受热区41与所述手持区为一体成型设计,连接稳固、耐用。
[0053]
如附图2所示,所述受热区41嵌入烤箱本体1的内腔3时,所述第一端44被完全嵌入在烤箱本体1左右侧壁开设的凹槽5内,使所述手持区置于烤箱本体1的外部,并确保门体2可以正常关闭。
[0054]
所述凹槽5至少设置有一对,分布在烤箱本体1左、右两侧侧壁上;
[0055]
所述凹槽5的开口设置在左、右两侧侧壁与门体2接触的表面上,如附图3所示;
[0056]
在附图3中,所述烤箱本体1内腔3的左、右两侧内壁设置有用于支撑烤盘受热区41的凸台6;
[0057]
所述凸台6贯穿所述内腔3的侧壁,用于支撑烤盘4,使烤盘4在烤箱本体1内腔3内保持水平放置;
[0058]
所述凸台6至少设置有一对,分布在所述内腔3的左、右两侧内壁上。
[0059]
当烤盘4从烤箱本体1中取出后,其表面温度仍然大幅高于室温,烤盘4与工作台接触时,会对工作台造成损害,为了避免这种高温烤盘对工作台带来的损害,本实施例在手柄42上设置支撑结构43,使烤盘4与工作台保持一定高度,避免与工作台直接接触;
[0060]
所述支撑结构43可以设置在所述手柄42的两端,如附图4所示;
[0061]
所述支撑结构43也可以以所述手柄42的一端弯曲并向所述手柄42的另一端延申形成支撑结构43,如附图5所示。
[0062]
使用时,手持手柄42将烤盘4的受热区41沿凸台6完全嵌入到烤箱本体1的内腔3内,使烤盘4的第一端44完全嵌入凹槽5内,确保手柄42置于烤箱本体1的外部,关闭门体2,使烤箱开始正常工作;
[0063]
取出烤盘4时,打开门体2,手持手柄42将烤盘4从烤箱本体1的内腔3内取出,放置在工作台上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