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27343发布日期:2022-11-03 00:19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民对于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日益增加,诸如吸尘器、洗地机等一类能够方便清洁的表面清洁机受到了越来越多家庭的青睐,用户可以通过少量、简单的参与来实现对家庭地面的清洁。以洗地机为例,为了实现对墙角等区域的沿边清洁,通常将地刷上的辊刷设置成侧拆的方式,具体的将辊刷的一端与地刷上的驱动端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地刷的侧端磁吸,由于辊刷在对底面清洁过程中,其受力情况比较复杂,限位结构不合理容易导致使用时辊刷脱落等情况发生,而且用户安装辊刷中需要手动精准对位,无法实现快速、便捷的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至少部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5.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地刷主体和辊刷组件,所述地刷主体包括具有连接部的端面以及贯穿所述端面的辊刷腔,所述辊刷组件包括辊刷和闩锁件,所述闩锁件的一端和辊刷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闩锁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配合,所述辊刷的另一端从所述端面伸入辊刷腔内并与地刷主体转动连接,所述闩锁件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磁吸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第一磁吸部的外侧;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二磁吸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第二磁吸部的外侧,所述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吸合以使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配合将闩锁件固定在连接部上。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到辊刷的转动中心轴的距离小于第一磁吸部或第二磁吸部到辊刷的转动中心轴的距离。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凸起,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中的另一个上设有凹槽,所述凸起与凹槽配合以限制闩锁件在地刷主体的前后、左右方向上移动。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闩锁件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适配以限制闩锁件转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凸起,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中的另一个上设有凹槽,所述凸起与凹槽配合以限制闩锁件在地刷主体的前后方向上移动。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凸起以形成所述第二磁吸部,所述第一磁吸部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轮廓面积小于所述凸起的轮廓面积。
10.进一步的,所述闩锁件上还设有第三磁吸部,所述第三磁吸部设有第三凹槽且与
所述第一磁吸部相邻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闩锁件在辊刷的端面上的投影面积不小于辊刷端面面积的2/3。
12.进一步的,所述闩锁件上还设有拆卸部,与所述辊刷相对的闩锁件外侧面上设有延伸至辊刷内部的凹腔,所述拆卸部设于所述凹腔内以使拆卸时的抽拉力位于辊刷的转动轴线上。
13.进一步的,所述地刷主体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辊刷组件还包括外表面具有拖布的环形件,所述辊刷包括第一辊轴与第二辊轴,所述环形件包覆在第一辊轴、第二辊轴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辊轴、第二辊轴中的至少一个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以带动环形件与待清洁表面面接触。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辊轴、第二辊轴前后布置,其中所述第一辊轴的直径小于第二辊轴的直径,所述驱动电机与第二辊轴传动连接。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包括:
16.分别将第一限位部与第一磁吸部独立设置,第二限位部与第二磁吸独立设置,一方面能够简化第一、第二磁吸部的结构,将闩锁件的厚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提升沿边清洁的能力和效果;另一方面,在安装过程中,在磁吸的同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的自动配合限位,从而减少装配过程中的精度要求,方便用户快速安装辊刷组件。
附图说明
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表面清洁装置的地刷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20.图3是实施例一中的闩锁件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实施例一中的辊刷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实施例二的闩锁件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实施例三中的辊刷组件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实施例三中的辊刷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清洁机是可以是干式的吸尘器,也可以是干湿兼顾的洗地/擦地装置。具体的,所述清洁机可以是带有把杆并且由用户手动操作的手持式清洁机,例如手持式洗地机、手持式擦地机、手持式吸尘器等;还可以是具有驱动轮的清洁机器人,该清洁机器人能够根据自身存储的程序控制驱动轮行进,并控制清洁辊清洁地面。
27.实施例一:
28.结合图1-4所示,示出了一种表面清洁机,该表面清洁机包括机身(图中未示出) 和地刷,所述机身和地刷之间铰接,地刷200包括地刷主体100、辊刷组件200和辊刷盖 300,所述辊刷盖300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地刷主体100上,所述地刷主体100上包括端面以及辊刷腔110,所述辊刷腔110由地刷主体100与辊刷盖300共同围成,所述端面具有连接部120,所述辊刷腔110的一端贯穿所述端面,所述辊刷组件的至少部分伸入安装在所述辊刷腔110内。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端面为以附图参考方向中的地刷主体右侧端;所述辊刷组件200包括辊刷210和闩锁件220,辊刷210的外表面上的包覆有拖布,所述闩锁件 220的一端220a和辊刷210的一端210a转动连接,所述闩锁件220的另一端220b与地刷的端面的连接部120配合连接,所述辊刷的另一端210b从所述端面伸入辊刷腔110内并与地刷主体100转动连接,所述闩锁件220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磁吸部221和第一限位部 222,所述第一限位部222位于第一磁吸部221的外侧;所述连接部120上设有第二磁吸部 121和第二限位部122,所述第二限位部122位于第二磁吸部121的外侧,所述第一磁吸部 221与第二磁吸部121吸合以使所述第一限位部222与第二限位部122配合以至少在前后方向上限位。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吸合,使得在辊刷的转动中心轴方向上对闩锁进行限位;通过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配合,使得在端面所在的平面上对闩锁件进行限位,从而将闩锁组件固定在地刷主体上。
29.现有技术中,通常将第一限位与第一磁吸部、第二限位部与第二磁吸部一体设置,会使第一、第二磁吸部的结构复杂,从而占用更多的空间,导致闩锁件比较厚,影响沿边清洁的效果,而且用户安装对位不方便。本实施例中,分别将第一限位部与第一磁吸部独立设置,第二限位部与第二磁吸独立设置,一方面能够简化第一、第二磁吸部的结构,将闩锁件的厚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提升沿边清洁的能力和效果;另一方面,在安装过程中,在磁吸的同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的自动配合限位,从而减少装配过程中的精度要求,方便用户快速安装辊刷组件。
30.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120由地刷主体的由侧面内凹形成,所述闩锁件220与所述连接部120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一磁吸部设有由铁磁性的金属材料,第二磁吸部设有磁铁,所述金属材料一体注塑于闩锁件。
31.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限位部222或第二限位部122到辊刷的转动中心轴o-o的距离大于第一磁吸部221或第二磁吸部121到辊刷的转动中心轴o-o的距离。
32.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限位部222或第二限位部122到辊刷的转动中心轴o-o的距离小于第一磁吸部221或第二磁吸部121到辊刷的转动中心轴o-o的距离。具体的,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配合至少限制辊刷组件相对于地刷主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同时限制闩锁件相对于地刷主体在前后、上下方向上移动以及在所述地刷侧壁面上相对于地刷主体转动。
33.通过将所述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到辊刷的转动中心轴的距离设置为小于第一磁吸部或第二磁吸部到辊刷的转动中心轴的距离,能够减小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到辊刷的转动中心之间的力臂,防止因为两者之间的限位间隙放大而影响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的吸合可靠性。
34.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2、3所示,所述第一限位部222和第二限
位部122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凸起,所述第一限位部222和第二限位部122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222上设置凸起,所述第二限位部122上设置凹槽。优选的,所述凸起为锥台结构,所述凹槽结构与所述锥台相互适配。使得闩锁件只能在地刷主体的前后、左右方向上移动,同时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限制闩锁件在辊刷的转动轴方向上移动,如此将闩锁件固定在连接部上。
35.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部120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闩锁件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适配以限制闩锁件在地刷主体的上下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限位部 222和第二限位部122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凸起,所述第一限位部222和第二限位部122中的另一个上设有凹槽,所述凸起与凹槽配合以限制闩锁件在地刷主体的前后方向上移动。同时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限制闩锁件在辊刷的转动轴方向上移动,如此将闩锁件固定在连接部上。
36.进一步的,结合图2、4所示,所述闩锁件220上还设有拆卸部225,所述拆卸部 225位于闩锁件220上与所述辊刷210相对的外侧面上,以使拆卸时的抽拉力位于辊刷的转动轴线上。
37.通过在闩锁件与所述辊刷相对的外侧面上设置拆卸部,使得在通过抓住拆卸部来拆卸辊刷时,施加的作用力在辊刷的转动轴线上,因此不会有力臂,闩锁件上不会有扭矩力,避免了拆卸过程中因施力不当对闩锁件的损伤,进而延长使用寿命。相应地,闩锁件的强度就能适当降低,可以采用更薄的闩锁件,能尽可能避免在使用辊刷清理边角过程中的不利影响,能清理更多的边角。
38.与所述辊刷相对的闩锁件外侧面上设有延伸至辊刷210内部的凹腔,所述拆卸部设于所述凹腔内。
39.通过将拆卸部设置在位于辊刷内的凹腔中,充分利用了辊刷的内部空间,避免外占用其外部空间,使得在清理时能也够减少辊刷与墙壁之间的清理死区。
40.所述闩锁件220在辊刷端面上的投影面积不小于辊刷端面面积的2/3。如此,能够通过将闩锁件将辊刷端面封闭在辊刷腔内,防止外部物体从辊刷端面被卷入。优选的,所述闩锁件在辊刷端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等于辊刷端面面积,即闩锁件全部封闭所述辊刷端面。
41.实施例二:
42.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连接部120上设有第一凹槽 123,所述第一凹槽123内设有凸起以形成所述第二磁吸部121,所述第一磁吸部221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第二凹槽223,所述第二凹槽223的轮廓面积小于所述凸起的轮廓面积。
43.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磁吸部设置与凸起的第二磁吸部相对应的凹槽,能够增强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之间的磁吸力,使得闩锁件于端面更好的吸合固定。另外,还将所述第二凹槽的轮廓面积设置小于所述凸起的轮廓面积,使得形成第二磁吸部的凸起能够对闩锁件进行抵顶,防止因为闩锁件变形而导致凸起伸入所述第二凹槽。
44.进一步的,所述闩锁件220上还设有偏离第一磁吸部的第三凹槽224,所述第三凹槽224靠近所述第二凹槽223设置且其底部设有第三磁吸部。
45.通过设置第三凹槽以及第三磁吸部,能够进一步的增强磁吸力,进一步提升辊刷组件的安装便捷性,同时也使辊刷组件能够更加牢固的固定在地刷主体上。
46.实施例三:
47.如图6、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二的区别在于:所述地刷主体还包括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所述辊刷组件还包括外表面具有拖布的环形件213,辊刷包括第一辊轴212与第二辊轴211,所述环形件213包覆在第一辊轴212、第二辊轴211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第二辊轴中的至少一个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以带动拖布与待清洁表面面接触。
48.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单辊清洁,清洁辊与待清洁表面之间实质上为线接触,清洁米埃纳基与效果有限,而通过设置环形件与待清洁表面面接触实现清洁,能够有效的提升清洁面积,进而提升清洁效率。
4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辊轴212、第二辊轴211前后布置,其中所述第一辊轴212的直径小于第二辊轴211的直径,所述驱动电机与第二辊刷211传动连接。
50.一方面,由于驱动电机只与第二辊轴传动连接,第一辊轴实际上通过环形带动而旋转,通过将第一辊轴的直径小于第二辊轴的直径,能够减小第一辊轴对环形件的阻力,从而更好的驱动第一辊轴转动。另一方面,由于第一辊轴直径小,使得地刷也能够设置成前端低矮的形状,方便地刷至少部分进入沙发等底部进行清洁。
51.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5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3.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