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7020发布日期:2022-11-23 00:45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领域,特别是一种锅具。


背景技术:

2.锅具一般是由锅体、锅盖、把手组成,在明火煮食中,把手往往会被火焰加热至很高的温度,对于金属把手来说,把手与锅的连接部位容易因为热应力导致开裂,而对于塑料把手来说,高温容易让把手老化甚至是直接碳化。
3.另外,明火炒菜散发出的油烟是食用油和食物在高温条件下,产生的大量热氧化分解产物。烹调时,油脂受热,当温度达到食用油的发烟点170℃时,出现初期分解的蓝烟雾,随着温度继续升高,分解速度加快,当温度达250℃时,出现大量油烟,并伴有刺鼻的气味,油烟粒度在0.01微米-0.3微米。油烟的大量产生对人和环境都存在负面的影响。
4.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一种能减少把手少升温的锅具,也希望能找到一种少油烟的锅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把手升温少的锅具。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7.一种锅具,包括锅体、把手组件和减热板,把手组件把手本与锅体的外侧壁连接;减热板与锅体或把手组件连接,减热板位于把手组件与锅体连接部位的下侧,把手组件在减热板正上方部分的宽度小于减热板的宽度。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把手组件包括把手本体和连接块,连接块与锅体的外侧壁连接,把手本体与连接块连接,把手本体的材质为塑料。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把手组件还包括隔热片,隔热片设在把手本体上,隔热片包住把手本体把手组件与锅体连接部位的下侧,隔热片与把手本体之间设有间隙。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减热板与锅体连接,减热板与把手组件之间设有间隙。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减热板往下倾斜设置。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减热板呈往下弯曲的弧形。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减热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溢流缺口。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减热板的左右两侧往上延伸形成散热翼,左右两侧的两个散热翼之间的上端距离远而下端的距离近,手组件与锅体连接部位设在两个散热翼之间。
15.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 ,所述锅体包括内锅和集热壳,集热壳设在内锅之外,锅体的外侧壁为集热壳的外壁,集热壳的底部与内锅的底部连成一体或相互贴合地紧密连接,集热壳与内锅的中部相互分离,集热壳的边缘与内锅扣接在一起。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集热壳包括底板和侧壳,底板与内锅的底部紧密连接,底板的外缘与侧壳的下缘连接,侧壳的上缘与内锅扣接 在一起。
17.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8.减热板的宽度较大,当锅受到明火的加热时,火苗会被减热板挡住,降低了锅体与把手组件连接部位的升温,保护了把手组件,减热板的宽度大于把手组件在减热板正上方部分的宽度也能提高减热板的散热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减热板的升温速度。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在把手位置进行剖开的剖视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在把手位置进行剖开的剖视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再一些实施例在把手位置进行剖开的剖视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内锅和集热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25.参照图1至图4,这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26.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锅具,包括锅体、把手组件和减热板3,把手组件把手本与锅体的外侧壁连接;减热板3与锅体或把手组件连接,其中图1是减热板3与锅体连接,而图2是减热板3与把手组件连接,减热板3位于把手组件与锅体连接部位的下侧,把手组件在减热板3正上方部分的宽度小于减热板3的宽度。减热板3的宽度较大,当锅受到明火的加热时,火苗会被减热板3挡住,降低了锅体与把手组件连接部位的升温,保护了把手组件,减热板3的宽度大于把手组件在减热板3正上方部分的宽度也能提高减热板3的散热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减热板3的升温速度。
27.如图1至图3所示,把手组件包括把手本体11和连接块12,连接块12与锅体的外侧壁连接,把手本体11与连接块12连接,把手本体11的材质为塑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把手组件的把手本体11由金属制成,可以通过焊接的工艺将把手本体11与锅体相连,而对于一些塑料材质的把手本体11,需要通过连接件将锅体和把手本体11连接在一起。由于有减热板3的设置,大大降低了塑料材质的把手本体11的老化,另外,塑料材质的把手本体11容易制成各种优美的形状,而且价格低廉,让产品具有更好的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金属制成的把
手本体11,由于有减热板3的设置,所以也能很好的减少把手本体11与锅体连接部位的热冲击,保障了把手本体11与锅体的连接寿命和可靠性。
28.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护塑料制成的把手本体11,如图2所示,把手组件还包括隔热片13,隔热片13设在把手本体11上,隔热片13包住把手本体11把手组件与锅体连接部位的下侧,隔热片13与把手本体11之间设有间隙,间隙的设置,能有效降低热量往把手本体11进行传递。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减热板3与锅体连接,减热板3与把手组件之间设有间隙,间隙的设置,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有效降低热量往把手本体11上进行传递。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减热板3往下倾斜设置,这样的设置,被火焰加热的空气上升遇到减热板3后,会跟随减热板3的倾斜而往下流出,减少了热量往把手本体11上进行传递。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减热板3呈往下弯曲的弧形,弧形的减热板3有利于将热量进行聚拢然后定向引导远离把手本体11,从而减少对把手本体11的升温。
32.在一些实施例中,减热板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溢流缺口32,炙热的空气可以从溢流缺口32溢出,避免或减少了炙热的空气从中间流出而对把手本体11进行热量的传递。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减热板3的左右两侧往上延伸形成散热翼31,左右两侧的两个散热翼31之间的上端距离远而下端的距离近,手组件与锅体连接部位设在两个散热翼31之间,散热翼31的设置能增加减热板3的散热面积和提高遮挡炙热空气的效果,能减少减热板3的温度升高,进而减少了把手组件的温度升高。
34.由于锅底在一定程度上靠近灶火的内焰,温度高,并且食物均聚集在锅具的底部,能起到降温的效果。而锅内侧壁却更靠近灶火的外焰,温度低,食物跟锅的边缘侧接触少,降温效果差。导致了锅内侧壁的实际温度会比锅底高。这样的现象,除了让灶火能量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外,还会导致锅里的食用油在高温的锅内侧壁产生烟气。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的锅,所述锅体包括内锅21和集热壳,集热壳设在内锅21之外,锅体的外侧壁为集热壳的外壁,集热壳的底部与内锅21的底部连成一体或相互贴合地紧密连接,集热壳与内锅21的中部相互分离,集热壳的边缘与内锅21扣接在一起,在明火煮食时,中部的灶火会直接加热集热壳的底部,从而较为直接地对内锅21的底部进行加热,而四周的灶火会直接加热集热壳的四周壁,集热壳的四周壁被加热后,会将热量传递到内锅21的内部,从而提高了灶火热量的利用率,也让锅体内壁的温度区域设置更为合理。
35.由于集热壳的结构较为复杂,为了便于制造,参照图4,集热壳包括底板23和侧壳22,底板23与内锅21的底部紧密连接,底板23的外缘与侧壳22的下缘连接,侧壳22的上缘与内锅21扣接在一起,内锅21、底板23和侧壳22分别制造,然后再连接在一起,这样能对内锅21、底板23和侧壳22分别选用不同的材质进行制造,节约成本的同时能满足其各自的功能、加工工艺要求,比如内锅21和侧壳22采用不锈钢,而底板23采用铝和不锈钢的复合材料,底板23的铝层与内锅21的底部连接,而底板23的不锈钢层与侧壳22连接。
3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