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清洗机的呼吸器组件及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25196发布日期:2022-12-20 23:3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清洗机的呼吸器组件及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清洗机的呼吸器组件及清洗机。


背景技术:

2.现有清洗机如洗碗机一般都具备存储功能,部分高端机型甚至可以代替部分消毒柜的功能,长期可以保存餐具,避免了洗完碗还要转移餐具的烦恼。通常来说,洗碗机通过热风烘干组件来对腔内湿度进行控制:比如洗净结束后通过热风对餐具进行烘干,又比如存储模式下通过定期(时序+时间计时控制)进行热风循环,降低返潮的风险,避免异味、细菌滋生等。上述烘干方式存在的问题是:不同地区的大气湿度大不相同,不同季节、气候下的大气湿度也是如此,这就需要一个智能调节腔内湿度的功能,使得腔内湿度控制在一个适合存储餐具的范围内,能实现较大程度的节能减排,也解决因开关机、插拔电源等操作、忘记设定存储模式、不知道设定多久的存储周期(到期后又需要重复启动保洁存储功能)等痛点。另外,定期热风烘干带来了能耗的增长,但烘干效率偏低,无法精准地针对湿度增大时的情况,湿度很大的返潮天气可能又无法满足烘干需求和条件。
3.呼吸器是洗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平衡内胆压强的功能,它能够释放洗碗机内胆内的气体,以此平衡洗碗机工作时内腔产生的高压气体,保证洗碗机的正常运行。呼吸器因自带“呼吸”功能,一定程度上连通腔内腔外空气,还是良好的测湿度的窗口,如申请号为cn 202210089843.8(公开号为cn 114305283 a)的中国发专利申请松开的《用于清洗机的呼吸器、清洗机及清洗机的控制方法》,该呼吸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呼吸口以及排气口,风机包括外壳,外壳上开设有与呼吸口相流体连通的进风口以及与排气口相流体连通的出风口,叶轮转动设于外壳中,驱动件与叶轮驱动相连并能控制叶轮的转速,该呼吸器还包括传感器和控制器,传感器设于气流的流动路径上,用于检测气流的参数,控制器设于壳体上,控制器的输入端与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风机的驱动件电连接,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检测的信号来控制驱动件,进而控制叶轮转速。上述清洗机可以根据传感器(包括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对风机叶轮转速进行相应控制,实现智能除湿,但上述清洗机的呼吸器内部结构复杂,洗净、干燥过程水汽较多,冷凝水严重,易对湿度传感部件产生过度潮湿的不良环境,因此在其内部布置湿度传感器较为困难,虽然,湿度传感器探头表面含薄膜结构,可透过湿度较大空气,能阻挡部分水滴、水雾,但在长时间高湿状态下会存在精度降低、冷凝水汇集等不良现象。此外,洗碗机在洗净、烘干工况下,呼吸器内部湿度较大,易对湿度传感器工况差生影响,因此需要有一定的水汽隔离组件,在存储模式下能开启,实现对腔内湿度进行测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能检测流入呼吸器内部的空气湿度的适用于清洗机的呼吸器组件。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湿度传感器直接受到腔内水流冲击的清洗机。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适用于清洗机的呼吸器组件,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上开有进风口和呼吸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具有湿度检测区,在所述湿度检测区内设有湿度传感器,湿度检测区与进风口之间通过风道相流体连通,在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导流风扇,从所述进风口流入风道的气流能带动导流风扇转动,并进而由导流风扇将气流导流至所述湿度检测区内。
7.导流风扇可以安装在多个不同位置,优选地,所述导流风扇安装在风道出口与湿度检测区之间的过道内。
8.进一步优选,所述风道出口处的上壁具有向下延伸的上挡风板,风道出口处的下壁具有向风道内部延伸并进而折弯向湿度检测区延伸的下挡风板,沿着空气流动方向,所述上挡风板设于下挡风板的下游,所述导流风扇设于上挡风板与下挡风板之间,导流风扇的上半部分的侧部暴露在所述风道内,导流风扇的下半部分暴露在所述湿度检测区内。
9.为了使导热风扇在外部气流的带动下能够自转,在所述壳体内安装有轴杆,所述导流风扇安装在该轴杆上并能绕轴杆自转。
10.为了使进风口流入的空气能够顺利被分流至湿度检测区,所述湿度检测区邻近所述进风口。
11.为了防止冷凝水堆积在湿度检测区而影响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检测区的底板自上而下朝进风口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湿度检测区朝向进风口的一侧设有使湿度检测区底部的冷凝水能够流向进风口的过水通道。
12.优选地,所述呼吸口设于所述进风口的上方,在进风口与呼吸口之间的流道内设有用来对从进风口流入的高温蒸汽进行冷凝的筋条,并且,且所述筋条能将凝结在筋条表面的冷凝水导流至所述进风口。这样,进风口流入的高温蒸汽在筋条表面冷凝后,可以顺利回流至进风口。
13.为了使冷凝水可以沿着湿度传感器向下滑落而不在测湿探头处滴入、汇聚,所述湿度传感器竖直安装在所述湿度检测区内。这样,能确保湿度传感器正常工作,降低短路风险。
14.湿度传感器可以有多种安装结构,优选地,在所述壳体上开有安装槽,所述湿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而被限制在竖直位置,湿度传感器的检测面朝向壳体内部的湿度检测区,在安装槽边缘设有用来卡住湿度传感器的卡扣。
15.为了使导流风扇和湿度传感器能够顺利安装,所述壳体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下壳体上,所述呼吸口设于所述下壳体上或者上壳体上。
1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清洗机,包括有内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所述的呼吸器组件,所述呼吸器组件的壳体安装在所述内胆上,在内胆的侧壁上开有与呼吸器组件的进风口相流体连通的出风孔。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呼吸器组件能通过导流风扇,将从进风口流入呼吸器内部的空气导流至湿度检测区内,通过湿度检测区的湿度传感器对从进风口流入的空气进行检测,结构较为新颖,导流风扇可起到一定的水汽隔绝作用,利于提升湿
度传感器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该呼吸器组件应用于清洗机时,可以避免湿度传感器直接接触腔内水流冲击,降低了传感器泡水短路的风险,并且,清洗机腔体内的正压气流在导风风扇的作用下流经湿度检测区域,湿度传感器能更为准确地检测清洗机腔内湿度。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呼吸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所示呼吸器组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1所示呼吸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21.图4为图1所示呼吸器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洗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图5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5.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呼吸器组件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下壳体12上开有进风口13和呼吸口14,从进风口流入壳体内部的空气能通过呼吸口排出至壳体1外部。壳体1内部具有湿度检测区15,湿度检测区邻近进风口13。在湿度检测区15内设有湿度传感器2,湿度检测区15与进风口13之间通过风道16相流体连通。在风道16出口与湿度检测区15之间的过道内安装有导流风扇3,在壳体1内安装有轴杆31,导流风扇3安装在该轴杆31上并能绕轴杆31自转。从进风口13流入风道16的气流能带动导流风扇3转动,并进而由导流风扇3将气流导流至湿度检测区15内。导流风扇3除了将气流导流至湿度检测区15内外,还起到了一定的水汽隔绝作用,利于提升湿度传感器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6.风道16出口处的上壁具有向下延伸的上挡风板17,风道16出口处的下壁具有向风道内部延伸并进而折弯向湿度检测区延伸的下挡风板18,沿着空气流动方向,上挡风板17设于下挡风板18的下游,导流风扇3设于上挡风板17与下挡风板18之间,导流风扇3的上半部分的侧部暴露在风道16内,导流风扇3的下半部分暴露在湿度检测区15内,导流风扇3可以因风压进行自转、从而引导风量进行传导。
27.从进风口13流入的高温蒸汽会在壳体1内部产生冷凝水。本实施例中,湿度检测区15的底板19自上而下朝进风口13方向倾斜设置,湿度检测区15朝向进风口的一侧设有使湿度检测区15底部的冷凝水能够流向进风口13的过水通道。当在湿度检测区15形成冷凝水时,冷凝水能通过该过水通道回流至进风口13,从而防止冷凝水堆积在湿度检测区15而影响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本实施例中,呼吸口14设于进风口13的上方,在进风口13与呼吸口14之间的流道内设有用来对从进风口流入的高温蒸汽进行冷凝的筋条110,并且,且筋条110能将凝结在筋条110表面的冷凝水导流至进风口13。
28.为避免冷凝水滴入、汇聚,湿度传感器需要竖直安装。本实施例中,在壳体1上开有安装槽111,湿度传感器2安装在安装槽111内而被限制在竖直位置,湿度传感器2的检测面朝向壳体1内部的湿度检测区15,在安装槽111边缘设有用来卡住湿度传感器的卡扣112。安装结束后对安装缝隙进行打胶处理,以防止蒸汽外溢。
29.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清洗机包括内胆4,上述呼吸器组件安装在内胆4的外壁上,具体安装结构为:内胆的侧壁上开有出风孔41,呼吸器组件的壳体1安装在内胆4的外壁上,下壳体12的进风口13对准出风孔41,使出风孔41与进风口13相流体连通,内胆1内部的空气能通过出风孔41和进风口13流入壳体1内部。另外,内胆4上还安装有排气组件(图中未示)和热风组件(图中未示),排气组件和热风组件均为现有常规设计,在此不再展开模式。
30.在清洗机的热风组件风扇(图中未示)的作用下,腔内呈正压状态,部分风流经通往湿度检测区15的风道16后,导流风扇3自转、从而引导风量进行传导,进入湿度检测区15,一定湿度的空气覆盖探头区域,实现湿度值的检测。
31.该清洗机在呼吸器组件的壳体1内部安装湿度传感器2,对清洗机内胆4内部的湿度进行检测,当内胆1内部湿度偏大的时候,对电源板反馈湿度值信号,能智能做出指令进行热风烘干。克服了需要定期开启存储功能的缺陷,平时自动将湿度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自动检测湿度来控制热风组件的模式能降低能耗,也能在湿度较大的天气更好地满足烘干需求。
32.在洗净、干燥模式下,清洗机腔内气压略有提升,主要通过排气组件实现气压平衡,呼吸器组件内部不会形成显著空气流动,湿度传感器2在导流风扇3隔离下工况较为稳定。该模式下,湿度传感器2的测湿区域密封由导流风扇3协助实现。在缺乏正压形成的气流状态下,导流风扇3基本维持静止,冷凝水在风扇左侧位置冷凝,并沿着风扇叶片滑落,在下方斜坡回流,进入进风口13底部,进而回收至内胆4内部。在热风组件风扇的“鼓风”工况下,风量增大,导流风扇3顺时针自转,并将腔内空气传导至湿度检测区15,完成对腔内空气湿度的检测,通过反馈的湿度值信号来判断是否需要开启加热ptc热风烘干,防止腔体返潮。
33.在存储模式下,可定期打开排气组件进行腔内空气测湿,在正压气流作用下,导流风扇3叶片能缓缓将空气引导至湿度测试区15附近,检测湿度值偏大时,热风组件的加热ptc开启,进入烘干模式。
34.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流体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
35.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