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烤组件、烘烤装置以及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84777发布日期:2022-11-05 08:46阅读:46来源:国知局
烘烤组件、烘烤装置以及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烘烤组件、烘烤装置以及集成灶。


背景技术:

2.作为一种便捷的烹饪器具,烤箱的使用在我国逐渐普及开。在利用烤箱烹制一些肉制品,例如牛排时,为保证色泽和口感,需要食材在被加热的时候可以瞬间达到较高温度,使得食材表面发生美拉德反应,从而形成金黄乃至深褐色的焦香脆壳,同时需要保证食材与烤盘接触时不能使烤盘温度急剧下降。
3.目前,烤箱的炙烤能力普遍较差,大都主要是利用辐射和对流换热,烤盘升温缓慢,并且,当食材放在烤盘上后,烤盘的温度会迅速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烘烤组件,能够加快烤盘的升温速度,并且当食材放在烤盘上后,烤盘的温度不会迅速下降。
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烘烤组件的烘烤装置以及集成灶。
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烘烤组件,其包括加热模块和烤盘,所述加热模块包括蓄热件及设置于所述蓄热件的内部的第一加热件;所述烤盘设置于所述蓄热件上,以使所述蓄热件与所述烤盘热导接。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烘烤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上述的烘烤组件在使用时,当把食材放在烤盘后,在第一加热件发热时,第一加热件产生的热能会先传递至蓄热件,再通过蓄热件传递至烤盘上。其中,通过将第一加热件设置在蓄热件的内部,第一加热件所发出的热能能够更全面地传到蓄热件上,可以提高蓄热件获得热量的效率,并且可以避免第一加热件产生的热能扩散至外界,减少第一加热件的热能损耗。并且,由于蓄热件与烤盘直接热接触,相比于传统的烤盘与第一加热件分离的形式,可以使烤盘更为快速,均匀地升温。此外,由于蓄热件比热容较大,食材与烤盘接触时,不会发生温度骤降的现象。另外,蓄热件能较好地储藏热能,使得食材被炙烤时,突破第一加热件功率限制,实际被加热时的功率增大。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蓄热件包裹于所述第一加热件外。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蓄热件的材质为铁合金或者铝合金。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蓄热件具有支撑面,所述烤盘的底面与所述支撑面贴合。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加热件包括第一加热管及第二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围绕所述第一加热管设置。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加热管包括多根并列且间隔设置的第一
加热段以及连接在每相邻两个第一加热段之间的第二加热段。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烘烤装置,包括:外壳,形成有烘烤空间;如上所述的烘烤组件,设置于所述烘烤空间的内部。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烘烤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上述的烘烤装置在使用时,当把食材放在烤盘后,在第一加热件发热时,第一加热件产生的热能会先传递至蓄热件,再通过蓄热件传递至烤盘上。其中,通过将第一加热件设置在蓄热件的内部,第一加热件所发出的热能能够更全面地传到蓄热件上,可以提高蓄热件获得热量的效率,并且可以避免第一加热件产生的热能扩散至外界,减少第一加热件的热能损耗。并且,由于蓄热件与烤盘直接接触,相比于传统的烤盘与第一加热件分离的形式,可以使烤盘更为快速,均匀地升温。此外,由于蓄热件比热容较大,食材与烤盘接触时,不会发生温度骤降的现象。另外,蓄热件能较好地储藏热能,使得食材被炙烤时,突破第一加热件功率限制,实际被加热时的功率增大。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包括底板,所述加热模块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蓄热件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有间隙。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模块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加热件连接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的外部设置有保温体。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烘烤空间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二加热件与所述加热模块间隔设置,所述烤盘位于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第二加热件之间。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集成灶,包括如上所述的烘烤装置。
22.上述的集成灶在使用时,当把食材放在烤盘后,在第一加热件发热时,第一加热件产生的热能会先传递至蓄热件,再通过蓄热件传递至烤盘上。其中,通过将第一加热件设置在蓄热件的内部,第一加热件所发出的热能能够更全面地传到蓄热件上,可以提高蓄热件获得热量的效率,并且可以避免第一加热件产生的热能扩散至外界,减少第一加热件的热能损耗。并且,由于蓄热件与烤盘直接接触,相比于传统的烤盘与第一加热件分离的形式,可以使烤盘更为快速,均匀地升温。此外,由于蓄热件比热容较大,食材与烤盘接触时,不会发生温度骤降的现象。另外,蓄热件能较好地储藏热能,使得食材被炙烤时,突破第一加热件功率限制,实际被加热时的功率增大。
2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烘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隐藏蓄热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烘烤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隐藏蓄热件和保温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号:
30.烘烤组件100;加热模块110;蓄热件111;支撑面1111;第一加热件112;第一加热管1121;第一加热段11211;第二加热段11212;第二加热管1122;连接件1123;支撑件1124;烤盘120;
31.外壳200;烘烤空间210;底板220;
32.保温体300;
33.第二加热件400。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烘烤装置,其包括有烘烤组件100,烘烤组件100包括加热模块110以及烤盘120。
38.如图1至图3所示,加热模块110包括蓄热件111以及设置于蓄热件111的内部的第一加热件112。
39.蓄热件111采用蓄热材料制成,其中,蓄热材料的比热容大于400j/(kg
·
℃),例如铸铁或者铸铝等,第一加热件112设置在蓄热件111的内部,第一加热件112是电加热构件,第一加热件112通电后能够发热,当第一加热件112发热后,第一加热件112产生的热能能够传递给蓄热件111,蓄热件111能够储存热能。其中,通过将第一加热件112设置在蓄热件111的内部,第一加热件112所发出的热能能够更全面地传到蓄热件111上,可以提高蓄热件111获得热量的效率,并且可以避免第一加热件112产生的热能扩散至外界,减少第一加热件112的热能损耗。
40.烤盘120设置于蓄热件111上,以使蓄热件111与烤盘120热导接。
41.烤盘120设置在蓄热件111上,并且与蓄热件111相接触,如此,在第一加热件112发热时,第一加热件112产生的热能会先传递至蓄热件111,再通过蓄热件111传递至烤盘120上,由于蓄热件111与烤盘120直接接触,相比于传统的烤盘120与第一加热件112分离的形
式,可以使烤盘120更为快速,均匀地升温。此外,由于蓄热件111比热容较大,食材与烤盘120接触时,不会发生温度骤降的现象。另外,蓄热件111能较好地储藏热能,使得食材被炙烤时,突破第一加热件112功率限制,实际被加热时的功率增大。
42.上述的烘烤组件100在使用时,在第一加热件112发热时,第一加热件112产生的热能会先传递至蓄热件111,再通过蓄热件111传递至烤盘120上。其中,通过将第一加热件112设置在蓄热件111的内部,第一加热件112所发出的热能能够更全面地传到蓄热件111上,可以提高蓄热件111获得热量的效率,并且可以避免第一加热件112产生的热能扩散至外界,减少第一加热件112的热能损耗。并且,由于蓄热件111与烤盘120直接接触,相比于传统的烤盘120与第一加热件112分离的形式,可以使烤盘120更为快速,均匀地升温。此外,由于蓄热件111比热容较大,食材与烤盘120接触时,不会发生温度骤降的现象。另外,蓄热件111能较好地储藏热能,使得食材被炙烤时,突破第一加热件112功率限制,实际被加热时的功率增大。
4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蓄热件111包裹于第一加热件112外。如此,蓄热件111与第一加热件112的接触面积更大,能够进一步提高蓄热件111获得热量的效率。
44.蓄热件111的材质为铁合金或铝合金,蓄热件111浇铸于第一加热件112上。在将蓄热件111与第一加热件112结合时,可以先将第一加热件112放入模具内,然后往模具内倒入熔融态的蓄热材料,使得蓄热材料浇筑在第一加热件112上。待熔融的蓄热材料冷却后,就会形成与第一加热件112相结合的固态蓄热件111。采用浇铸的方式使蓄热件111与第一加热件112相结合,能够使得蓄热件111包裹在第一加热件112的外部,并且保证蓄热件111与第一加热件112的接触范围更大。
4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蓄热件111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第一加热件112的容纳腔,第一加热件112设置于该容纳腔内,且第一加热件112与容纳腔的腔壁接触。
46.蓄热件111包括可相互拆卸的两个部件,其中一个部件形成有容纳腔的一部分,另一个部件形成有容纳腔的另一部分,两个部件组合时,配合形成容纳腔。在将第一加热件112与蓄热件111组装时,可以先将第一加热件112放入其中一个部件内,然后再将两个部件装配,使得第一加热件112被放在容纳腔内。
47.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蓄热件111具有支撑面1111,烤盘120的底面与蓄热件111的支撑面1111贴合。如此,烤盘120被放在蓄热件111的支撑面1111上,可以使得烤盘120与蓄热件111接触,
48.烤盘120与蓄热件111可拆卸,从而方便食材的拿取以及烤盘120的清洗和维护。
49.烤盘120直接放置于蓄热件111的支撑面1111上,且烤盘120能够被挪走。
50.蓄热件111的矩形结构,蓄热件111的上表面为支撑面1111,烤盘120的下表面为平面,烤盘120的下表面与蓄热件111的上表面贴合,如此,可以保证烤盘120均匀受热。
51.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加热件112包括第一加热管1121以及第二加热管1122,第二加热管1122围绕第一加热管1121设置,第一加热管1121以及第二加热管1122在通电后均能够发热,通过将第二加热管1122围绕第一加热管1121设置,可以进一步使蓄热件111更均匀地受热。
52.第一加热管1121呈弯折状延伸,第一加热管1121包括多根并列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加热段11211以及连接在每相邻两个第一加热段11211之间的第二加热段11212。通过使得
第一加热管1121呈弯折状延伸,在蓄热件111有限的体积内,可以提高第一加热管1121与蓄热件111的接触面积。
53.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加热件112包括间隔且并列排布的多根加热管。
54.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加热件112也可以是加热膜,或者加热块。
55.如图1所示,烘烤装置还包括外壳200,外壳200形成有烘烤空间210;烘烤组件100设置于烘烤空间210的内部。
56.外壳200为中空结构,外壳200的内部形成有烘烤空间210,烘烤组件100设置在烘烤空间210的内部,外壳200能够将烘烤组件100产生的热量集中在烘烤空间210内,能够避免因热量散失而影响烘烤效率。
57.外壳200包括后壳以及与后壳连接的前盖,后壳的前侧设有开口,前盖可以打开或关闭开口。
58.可以理解的是,后壳与前盖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前盖可以在人工的操作下绕后壳转动而打开或关闭后壳的开口。
59.在其他实施例中,前盖也可以是推拉式的,前盖与后壳滑动连接,前盖可以在人工的操作下相对于后壳滑动而打开或关闭后壳的开口。
60.结合图1与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200包括底板220,加热模块110设置于底板220上,且蓄热件111与底板220之间形成有间隙。如此,蓄热件111与底板220不直接接触,当第一加热件112发热后,蓄热件111在储存第一加热件112的热量后,蓄热件111的热量不会传递给底板220,能够提高储热效果,防止热量散失。
61.可以理解的是,蓄热件111可以被支撑着而与底板220之间形成间隙,蓄热件111也可以被悬挂着而与底板220之间形成间隙。
62.如图2、图4所示,加热模块110还包括与第一加热件112连接的支撑件1124,支撑件1124设置于底板220上。如此,可以使得蓄热件111与底板220之间形成间隙。
63.第一加热管1121与第二加热管1122通过连接件1123连接成一个整体,支撑件1124的一端与连接件1123连接,另一端穿过蓄热件111与底板220相抵。
64.其中,连接件1123为杆状构件,用于连接这第一加热管1121与第二加热管1122。
65.连接件1123为发热构件,其也能够在通电后进行发热,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加热效果。
66.在另一实施例中,蓄热件111通过一挂绳悬挂而与底板220之间形成间隙。
67.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200的烘烤空间210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加热件400,第二加热件400与加热模块110间隔设置,烤盘120位于加热模块110与第二加热件400之间。如此,在烘烤过程中,加热模块110可以对放置在烤盘120内的食材的一侧进行加热,而第二加热件400可以对放置在烤盘120内的食材的另一侧进行加热。
68.第二加热件400设置在加热模块110的上方,烤盘120放置在加热模块110上,并位于加热模块110与第二加热件400之间。其中,加热模块110可以对放置在烤盘120内的食材的下侧进行加热,而第二加热件400可以对放置在烤盘120内的食材的上侧进行加热。
69.其中,第二加热件400为加热管。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加热件400也可以是加热膜,或者加热块。
70.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200的外部还设置有保温体300。保温体300
采用保温材料制成,例如,保温体300为发泡层。保温体300覆盖在外壳200的外部,用于对烘烤空间210进行保温,防止烘烤空间210内的热量散失。
71.外壳200的下侧、上侧、左侧、右侧以及后侧均设置有保温体300。
72.上述的烘烤装置在使用时,当把食材放在烤盘120后,在第一加热件112发热时,第一加热件112产生的热能会先传递至蓄热件111,再通过蓄热件111传递至烤盘120上。其中,通过将第一加热件112设置在蓄热件111的内部,第一加热件112所发出的热能能够更全面地传到蓄热件111上,可以提高蓄热件111获得热量的效率,并且可以避免第一加热件112产生的热能扩散至外界,减少第一加热件112的热能损耗。并且,由于蓄热件111与烤盘120直接接触,相比于传统的烤盘120与第一加热件112分离的形式,可以使烤盘120更为快速,均匀地升温。此外,由于蓄热件111比热容较大,食材与烤盘120接触时,不会发生温度骤降的现象。另外,蓄热件111能较好地储藏热能,使得食材被炙烤时,突破第一加热件112功率限制,实际被加热时的功率增大。
7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涉及一种集成灶,包括如上的烘烤装置。
74.上述的种集成灶在使用时,当把食材放在烤盘120后,在第一加热件112发热时,第一加热件112产生的热能会先传递至蓄热件111,再通过蓄热件111传递至烤盘120上。其中,通过将第一加热件112设置在蓄热件111的内部,第一加热件112所发出的热能能够更全面地传到蓄热件111上,可以提高蓄热件111获得热量的效率,并且可以避免第一加热件112产生的热能扩散至外界,减少第一加热件112的热能损耗。并且,由于蓄热件111与烤盘120直接接触,相比于传统的烤盘120与第一加热件112分离的形式,可以使烤盘120更为快速,均匀地升温。此外,由于蓄热件111比热容较大,食材与烤盘120接触时,不会发生温度骤降的现象。另外,蓄热件111能较好地储藏热能,使得食材被炙烤时,突破第一加热件112功率限制,实际被加热时的功率增大。
7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7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