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13878发布日期:2022-12-28 01:53阅读:40来源:国知局
坐垫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一种坐垫。


背景技术:

2.座椅主要包括椅面和椅背。人员坐于座椅上时,椅面为大腿、臀部提供支撑,椅背为腰部、背部提供支撑,以使得人体得到放松。
3.人员坐于座椅上时,人体处于放松状态,人体与座椅接触紧密,则导致接触部分空气流动性差,不利于汗液的排除,尤其是在会阴部和臀股沟处于湿热的情况下,会使人体感到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人体表面与椅面之间的空气流动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坐垫。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坐垫,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坐垫,包括垫体和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块间隔设于垫体的正面,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设有通气间距,所述支撑块用于供臀部接触。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坐垫铺设至椅面上,垫体的背面接触椅面,人员坐于座椅上时,人体的左臀部接触一个支撑块,人体的右臀部接触另一个支撑块,则两个支撑块之间的通气间距正对人体的会阴部和臀股沟(本技术中,臀股沟指人体左、右臀部之间的皮肤沟),空气在通气间距处流动,以带走湿热的空气,以利于人体的会阴部和臀股沟处保持干爽,提高舒适性。
8.优选的,所述通气间距的宽度随远离垫体而增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通气间距的开口宽度,以利于在通气间距内流动的空气与人体的会阴部和臀股沟的湿热空气接触,以带走湿热的空气。
10.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宽度和长度均随远离垫体而减小。
11.优选的,所述支撑块包括主体和接触块,所述主体设于垫体的正面,所述主体背离垫体的表面设有通气槽,所述接触块设于通气槽的槽底,所述接触块间隔设有多个,所述接触块用于供臀部接触。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坐于座椅上时,人体的臀部与接触块相接触,相邻接触块之间的间隙亦可供空气流动,利于人体臀部表面的汗液排除,提高舒适性。
13.优选的,所述支撑块间隔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沿垫体厚度方向贯穿支撑块,所述垫体间隔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沿垫体厚度方向贯穿垫体,所述连通孔连通透气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坐于座椅上时,人体的臀部与支撑块相接触,连通孔和透气孔均可供空气流动,利于人体臀部表面的汗液排除,提高舒适性。
15.优选的,所述支撑块还包括接触环,所述接触环连接于支撑块,所述接触环用于供臀部接触,所述接触环设于透气孔内,且所述接触环连通透气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体接触坐垫时,人体对坐垫的压力基本平行于垫体厚
度方向,接触环易于沿垫体厚度方向发生变形,接触环给人体以较为柔软的触感,提高舒适性。
17.优选的,所述垫体的背面设有若干相互连通的连通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通槽用于供空气流动,使得坐垫和椅面之间保持空气流通,带走坐垫的热量,利于降低垫体的温度,以提高舒适性。
19.优选的,所述连通槽内设有支撑条。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条提高靠垫的结构强度,以维持连通槽的大小,进而便于空气流动。
21.优选的,所述支撑条背离连通槽槽底的表面位于连通槽内。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垫体背面贴合椅面的情况下,支撑条背离连通槽槽底的表面与椅面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可用于供空气流动。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使用时,坐垫铺设至椅面上,垫体的背面接触椅面,人员坐于座椅上时,人体的左臀部接触一个支撑块,人体的右臀部接触另一个支撑块,则两个支撑块之间的通气间距正对人体的会阴部和臀股沟,空气在通气间距处流动,以带走湿热的空气,以利于人体的会阴部和臀股沟处保持干爽,提高舒适性;
25.2.连通槽用于供空气流动,使得坐垫和椅面之间保持空气流通,带走坐垫的热量,利于降低垫体的温度,以提高舒适性。
附图说明
26.图1是实施例1坐垫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8.图3是实施例1坐垫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30.图5是实施例2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实施例3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是图6中c处的放大图。
33.图8是实施例4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34.图9是实施例5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0是实施例6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1是实施例7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37.附图标记说明:1、垫体;11、连通孔;12、连通槽;2、支撑块;21、主体;22、接触块;23、接触环;24、通气槽;25、透气孔;3、通气间距;4、支撑条;5、支撑筒;51、气口;6、结构条。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1-1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坐垫。坐垫一体成型,用于铺设至椅面上,以供人体的腿部、臀部接触。
40.实施例1
41.参照图1,坐垫包括垫体1和支撑块2。
42.垫体1用于铺设至椅面上,且垫体1的背面用于接触椅面。
43.支撑块2设有两个,两个支撑块2连接于垫体1的正面,且两个支撑块2间隔设置以在两个支撑块2之间形成通气间距3。
44.支撑块2的宽度和长度均随远离垫体1而减小,以使得通气间距3的宽度随远离垫体1而增大。人体坐于坐垫上时,一个支撑块2用于供人体的左臀部接触,另一个支撑块2用于供人体的右臀部接触。
45.参照图1和图2,支撑块2包括主体21、接触块22和接触环23。
46.主体21连接于垫体1的正面。主体21的宽度和长度均随远离垫体1而减小。主体21背离垫体1的表面设有通气槽24,通气槽24的周向内壁与主体21的外周具有相似或相同的曲率。接触块22设有多个,且多个接触块22间隔设于通气槽24的槽底处。接触块22背离通气槽24槽底的表面用于供人体接触。
47.支撑块2间隔设有多个透气孔25。透气孔25与接触块22一一对应,即接触块22在垫体1表面的投影覆盖透气孔25在垫体1表面的投影。且透气孔25沿垫体1厚度方向贯穿支撑块2(接触块22和主体21)。垫体1间隔设有多个连通孔11,连通孔11沿垫体1厚度方向贯穿垫体1,连通孔11与透气孔25一一对应并相互连通。同时,连通孔11的内周平齐于透气孔25的内周,即透气孔25在垫体1背面的投影与连通孔11在垫体1表面的投影完全重合。
48.接触块22、透气孔25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接触块22、透气孔25的形状可以是:六边形、矩形、圆形、菱形或三角形等。
49.本实施例中,接触块22和透气孔25均为正六边形,且两者的中心重合。同时,相邻两个接触块22之间,相邻的边长相互平行;以使得一个接触块22的周侧环绕有六个接触块22。
50.接触环23设有多个,且接触环23与透气孔25一一对应。接触环23位于透气孔25内,且接触环23的外周连接于透气孔25的内周,并使得接触环23连通透气孔25。接触环23的端面平齐于接触块22背离通气槽24槽底的表面。
51.接触块22和接触环23之间设有圆角,以在人体接触坐垫时,提高舒适性。
52.参照图3和图4,垫体1的背面且位于任意相邻的连通孔11之间均设有连通槽12,多个连通槽12相互连通。连通槽12内设有支撑条4,支撑条4连接于连通槽12槽底。支撑条4背离连通槽12槽底的表面位于连通槽12内,以使得垫体1的背面接触椅面时,支撑条4背离连通槽12槽底与椅面之间存在间隙。
53.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坐垫铺设至椅面上,垫体1的背面接触椅面,人员坐于座椅上时,人体的左臀部接触一个支撑块2,人体的右臀部接触另一个支撑块2,则两个支撑块2之间的通气间距3正对人体的会阴部和臀股沟,空气在通气间距3处流动,以带走湿热的空气,以利于人体的会阴部和臀股沟处保持干爽,提高舒适性。
54.实施例2
55.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接触块22和透气孔25均为矩形,且多个接触块22呈矩形阵列,即一个接触块22的周侧环绕有八个接触块22。
56.本实施例中,接触块22和透气孔25均为正方形。
57.实施例3
58.参照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接触块22和透气孔25均为菱形。接触块22的对角线与透气孔25的对角线重合,且菱形的一个对角线竖直。
59.支撑块2还包括支撑筒5和结构条6,支撑筒5设为菱形,且支撑筒5的对角线与接触块22的对角线重合。支撑筒5内设有呈菱形的气口51。结构条6位于透气孔25内,且结构条6的一端连接于透气口51的内周,结构条6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筒5的外周。
60.且本实施例中,结构条6与菱形的对角线重合。
61.实施例4
62.参照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接触块22和透气孔25均为圆形,多个接触块22呈矩形阵列。
63.实施例5
64.参照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接触块22和透气孔25均为三角形。且本实施例中,接触块22和透气孔25为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中的底边平行于支撑块2宽度方向。
65.沿支撑块2宽度方向分布的多个接触块22中:相邻的两个接触块22之间,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朝向相反。
66.沿支撑块2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接触块22中:相邻的两个接触块22之间,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朝向相反。
67.实施例6
68.参照图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接触块22和透气孔25均为三角形。三角形的一条边平行于支撑块2宽度方向。
69.沿支撑块2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接触块22中:所有三角形的顶角朝向一致。
70.沿支撑块2宽度方向分布的多个接触块22孔中:相邻的两个接触块22之间,两个三角形的顶角朝向相反。
71.本实施例中,接触块22和透气孔25为等边三角形。
72.实施例7
73.人体(大腿、臀部)与坐垫的实际接触区域可以视为两个近似椭圆形的区域。
74.参照图1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任一支撑块2背离另一个支撑块2的一端以及两个支撑块2的后端均设为弧形,并向外凸出,以使得支撑块2呈近似椭圆形,以供大腿、臀部接触。
75.同时,两个支撑块2后端的弧形,使得在垫体1后端中部形成透气槽,人体坐于透气坐垫上时,透气槽可用于正对臀股沟位置。
7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