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边缘密封结构和门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9718发布日期:2023-04-19 11:00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窗边缘密封结构和门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门窗密封,尤其涉及一种门窗边缘密封结构和门窗系统。


背景技术:

1、一般的,通常会在门或窗的边缘设计密封结构,起到在关门或关窗后的隔音和防漏风作用。

2、现有技术中,密封结构一般设置在门或窗边缘的竖边框上,具体的密封结构通常采用毛刷或胶条。以滑动门或滑动窗为例,在关门或关窗状态时,其中一扇门或窗的竖边框上的毛刷,会跟与其相邻的门或窗的竖边框相接触,使得相邻的两扇门或窗之间形成密封状态。

3、但是,在这种传统的密封结构中,由于在开关门或开关窗的过程中,毛刷或胶条会和与其相邻的竖边框互相干涉、摩擦而易出现变形损耗问题,使得这种传统的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不佳,且容易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窗边缘密封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传统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不佳,且容易失效的下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门窗边缘密封结构,应用于滑动门中的第一门窗和与其相邻的第二门窗之间,其中,该窗边缘密封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门窗的边框侧面的第一阻流条,所述第一阻流条向所述第二门窗的边框侧面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延伸,且不干涉所述第一门窗或所述第二门窗的移动;其中,当所述第一门窗与所述第二门窗两者的边框相对应时,所述第一阻流条配置为能够在其端部与第二门窗之间成形第一密封部,且所述第一密封部配置为能够增加流经所述第一阻流条与所述第二门窗之间的空隙的空气的流动阻力。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流条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凹槽;其中,当所述第一门窗与所述第二门窗两者的边缘相对应时,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门窗之间的空腔成形为所述第一密封部。

5、进一步的,所述门窗边缘密封结构还包括安装于第二门窗的第二阻流条,所述第二阻流条向所述第一门窗的边框侧面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延伸,且不干涉所述第一门窗或所述第二门窗的移动;其中,当第一门窗与第二门窗两者的边框相对应时,所述第二阻流条配置为能够在其端部与所述第一门窗之间成形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配置为能够增加流经所述第二阻流条和所述第一门窗之间的空隙的空气的流动阻力。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阻流条开设有第二凹槽;其中,当第一门窗与第二门窗两者的边缘相对应时,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门窗之间的空腔成形为所述第二密封部。

7、进一步的,当第一门窗与第二门窗两者的边缘相对应时,所述第一阻流条与第二阻流条之间配置为成形第三密封部,所述第三密封部连通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并且所述第三密封部配置为能够延长空气在所述第一门窗和所述第二门窗之间的流动路径。

8、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门窗与所述第二门窗的边缘相对应时,所述第一阻流条与所述第二阻流条呈相错位设置,以使所述第一阻流条与所述第二阻流条之间空间成形为所述第三密封部。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流条具有第一前端和第一后端;所述第一前端和所述第一后端均设置为能够向靠近第二门窗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后端位于所述第一前端中靠近所述第二门窗的运动范围的一侧;所述第一前端和所述第一后端两者之间的壁面呈圆弧过渡以成形为所述第一凹槽。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阻流条远端设有第二前端和第二后端,所述第二前端和所述第二后端均设置为能够向靠近第一门窗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后端位于所述第二前端中靠近所述第一门窗的运动范围的一侧;所述第二前端和所述第二后端两者之间的壁面呈圆弧过渡以成形为所述第二凹槽。

11、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门窗与所述第二门窗两者的边缘相对应时,所述第一阻流条与所述第二门窗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1mm,和/或,所述第二阻流条与所述第一门窗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1mm,和/或,所述第一阻流条与所述第二阻流条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1mm。

1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门窗系统,其包括第一门窗、第二门窗、能够嵌装于墙体的外框体以及如上所述的门窗边缘密封结构;所述第一门窗和所述第二门窗相平行设置,且均活动装设于所述外框体;所述门窗边缘密封结构装设于所述第一门窗的边缘与所述第二门窗的边缘之间,和/或,所述门窗边缘密封结构装设于所述第一门窗边缘和与所述外框体相对应的边缘之间,和/或,所述门窗边缘密封结构装设于所述第二门窗边缘和与所述外框体相对应的边缘之间。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门窗和所述第二门窗的边缘处均设有卡槽,第一阻流条和第二阻流条均具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嵌装于与所述卡槽中。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窗边缘密封结构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5、1)该门窗边缘密封结构通过在第一门窗的边框侧面装设向第二门窗的边框侧面方向延伸的第一阻流条,并在第一阻流条的端部与第二门窗相对应的边框侧面之间成形第一密封部,利用第一密封部增大第一门窗和第二门窗之间的空气的流动阻力,以达到提升第一门窗和第二门窗之间的密封性的目的,并且第一阻流条不干涉第二门窗的运动,可以起到避免密封结构失效的作用,有利于提升第一阻流条的使用寿命;

16、2)通过在第一阻流条端部设计壁面呈圆弧状的第一凹槽,使得流入第一凹槽内的空气会以旋流的形式在第一凹槽内运动,即流入第一凹槽内的空气会做旋流运动,以达到降低空气流出第一凹槽的速率的目的;

17、3)通过设计第二阻流条及其端部的第二凹槽,可以起到更进一步的增大空气的流动阻力的作用,以达到降低空气流动速率而进一步提升密封性的目的;

18、4)第三密封部内的空气的反向阻流作用,可以起到更进一步的增大空气在第一门窗和第二门窗之间的空气的流动阻力的作用,即更进一步的提升密封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门窗边缘密封结构,应用于滑动门中的第一门窗(1)和与其相邻的第二门窗(2)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边缘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流条(3)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凹槽(3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窗边缘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窗边缘密封结构还包括安装于第二门窗(2)的第二阻流条(5),所述第二阻流条(5)向第一门窗(1)的边框侧面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延伸,且不干涉所述第一门窗(1)或所述第二门窗(2)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窗边缘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流条(5)开设有第二凹槽(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窗边缘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当第一门窗(1)与第二门窗(2)两者的边缘相对应时,所述第一阻流条(3)与第二阻流条(5)之间配置为成形第三密封部(7),所述第三密封部(7)连通所述第一密封部(4)和所述第二密封部(6),并且所述第三密封部(7)配置为能够延长空气在所述第一门窗(1)和所述第二门窗(2)之间的流动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窗边缘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门窗(1)与所述第二门窗(2)的边缘相对应时,所述第一阻流条(3)与所述第二阻流条(5)呈相错位设置,以使所述第一阻流条(3)与所述第二阻流条(5)之间空间成形为所述第三密封部(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边缘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流条(3)具有第一前端(32)和第一后端(33);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门窗边缘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流条(5)远端设有第二前端(52)和第二后端(53),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窗边缘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门窗(1)与所述第二门窗(2)两者的边缘相对应时,所述第一阻流条(3)与所述第二门窗(2)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1mm,和/或,所述第二阻流条(5)与所述第一门窗(1)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1mm,和/或,所述第一阻流条(3)与所述第二阻流条(5)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1mm。

10.门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门窗(1)、第二门窗(2)、能够嵌装于墙体的外框体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门窗边缘密封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门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窗(1)和所述第二门窗(2)的边缘处均设有卡槽(8),第一阻流条(3)和第二阻流条(5)均具有卡接部(9),所述卡接部(9)嵌装于与所述卡槽(8)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门窗边缘密封结构和门窗系统,该门窗边缘密封结构包括安装于第一门窗的边框侧面的第一阻流条,第一阻流条向第二门窗的边框侧面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延伸,且不干涉第二门窗的移动;其中,当第一门窗与第二门窗两者的边框相对应时,第一阻流条配置为能够在其端部与第二门窗之间成形第一密封部,且第一密封部配置为能够增加流经第一阻流条与第二门窗之间的空隙的空气的流动阻力;通过在第一门窗的边框侧面装设向第一阻流条,利用第一密封部增大第一门窗和第二门窗之间的空气的流动阻力,以达到提升第一门窗和第二门窗之间的密封性的目的,并且第一阻流条不干涉第二门窗的运动,可以起到避免密封结构失效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许姜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欧派克家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