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10849发布日期:2023-02-10 20:35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


背景技术:

2.对于医疗环境而言,医疗净化工程利用空气净化设备,减少手术室及重症监护室内的细菌及病毒等,打造卫生安全的净化室。器官移植及脑神经等复杂手术必须在净化手术室内进行,普通手术也可以大幅度降低术后感染几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3.便于维修的气密门作为气密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同时还要求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但现有的便于维修的气密门为普通的向内或向外的推拉式,占用空间大,自动化程度低,急需改进一种可以平移的自动气密门。
4.中国专利(cn209539092u)公开了一种医用自动平移便于维修的气密门,包括门框,所述门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动力梁盒,所述动力梁盒的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人体感应传感器,所述动力梁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plc自动控制器,所述动力梁盒的内部安装有平移装置,并且,所述平移装置和所述人体感应传感器均与所述plc自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平移装置的下端活动连接有相配合的门体,所述门体的密封面的上端和两端边缘均卡接有真空气密胶条一,所述门框的下端安装有滑槽,所述门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从动滑轮,所述滑槽的内部两端均卡接有真空气密胶条二。
5.但是,上述所述的气密门中,门体下端的从动滑轮是埋设于滑槽内的,这样的结构就造成了不利于气密门的维修,当需要维修时,需要抬升门体,将其从滑槽中移出,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平移,且自动化程度高,气密效果好,且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包括:
8.门梁,安装于墙体上,且在门梁上设置有轨道,其中,轨道上设置有下沉式凹坑;
9.驱动组件,安装于门梁上,且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其中,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皮带轮结构;
10.门体,靠近轨道的一端与皮带轮结构之间通过连接吊架相连,远离轨道的一端高于地面,其中,在远离轨道一端的门体上设置有斜面,且该斜面的延伸方向与门体的移动方向相互平行;
11.导向吊架,与连接吊架并排设置,其中,导向吊架的一端与门体相连,导向吊架的另一端与轨道形成滚动配合;
12.内推组件,安装于地面上,且该内推组件上朝向门体的一侧与斜面之间形成楔形配合;
13.外顶组件,安装于墙体上,且外顶组件与斜面的背面抵靠配合,其中,外顶组件可沿垂直于门体方向移动;
14.其中,当导向吊架上与轨道形成滚动配合的一端进入凹坑中时,门体下沉并通过内推组件实现门体的“内塞”,实现门体的闭合;当导向吊架上与轨道形成滚动配合的一端移出凹坑时,门体上移并通过外顶组件实现门体的“外凸”,实现门体的开启。
15.在上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中,内推组件包括安装于地面上的内推件,且内推件上朝向斜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轮,其中,第一导轮与斜面之间为滚动配合,当门体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一导轮与斜面上靠近地面的一侧相抵靠,当门体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导轮与斜面上远离地面的一侧相抵靠。
16.在上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中,内推件上朝向斜面的一侧设置有凹腔,且第一导轮安装于凹腔内,其中,第一导轮的两侧分别与凹腔开口端的两侧相连,且第一导轮的一部分位于凹腔内,第一导轮的另一部分凸出于凹腔的腔口。
17.在上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中,内推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并排设置,其中,两个内推件之间的间距与门体在平移方向上的宽度相当。
18.在上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中,外顶组件包括安装于墙体上的外顶件,并在外顶件上安装有第二导轮和弹性件,其中,第二导轮与门体上斜面的背面滚动配合,且通过弹性件驱动第二导轮沿垂直于门体的方向移动,当门体处于开启状态时,弹性件处于自然伸展状态;当门体处于闭合状态时,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19.在上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中,外顶件包括两片相互平行的底板,分别为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其中,第一底板与墙体相连,第二底板内嵌于墙体内;两个空心圆柱,依次贯穿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且空心圆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相连,其中,两个空心圆柱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并在两个空心圆柱的侧壁上开设置有沿空心圆柱轴线方向延伸的滑槽,且两个空心圆柱内嵌装有弹性件;转轴,两端分别插入两个空心圆柱对应的滑槽内,并与对应空心圆柱中的弹性件端部相抵靠,其中,第二导轮嵌套于转轴上,并位于两个空心圆柱之间,通过第二导轮沿垂直于轴线方向的移动,使得转轴在滑槽内移动,实现弹性件的压缩和伸展。
20.在上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中,导向吊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连接吊架的两侧,其中,导向吊架包括支架,和连接于支架上的滚轮,且该滚轮与轨道形成滚动配合。
21.在上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中,轨道上设置有两个凹坑,且两凹坑之间的间距与两滚轮轮心之间的间距相等,使得两个滚轮能够同步进入对应的凹坑中,其中,凹坑开口端的两侧分别与轨道之间通过圆弧平滑过渡。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通过内推组件和外顶组件,使得门体的下沿能够安装于地面表面,在保证气密性的情况下,方便门体后续的维修。
24.(2)、通过设置导向吊架,保证门体在开启或者闭合过程中的直线度,另外,凹坑的两侧与轨道之间通过圆弧平滑过渡,使得门体在开启或者闭合过程中,滚轮能够平顺的进出凹坑,提高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使用的可靠性。
25.(3)、通过在轨道上设置凹坑,且凹坑与滚轮相配合,实现门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密
封,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内推件,且内推件上的第一导轮与门体上的斜面相贴合,使得第一导轮能够对门体产生一个内推的力,从而实现门体在内外方向上的密封,阻挡门体由于自重作用而产生向外倾斜的趋势,进而提高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的密封效果。
26.(4)、通过设置外顶组件,使得门体在平移过程中,不会受内推组件的约束,直接与墙体相接触,使得门体在平移过程中更为平顺,并且避免噪音的产生。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9.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30.图4是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31.图5是图1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32.图6是图1所示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3.图7是图6中e处的放大示意图。
34.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内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外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0是图9所示外顶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1是图10所示外顶组件的剖视图a-a。
38.图中,100、门梁;110、轨道;120、凹坑;200、墙体;300、驱动组件;310、驱动电机;320、皮带轮结构;400、门体;410、连接吊架;420、斜面;500、导向吊架;510、支架;520、滚轮;600、内推组件;610、内推件;611、凹腔;620、第一导轮;700、外顶组件;710、第二导轮;720、弹性件;730、第一底板;740、第二底板;750、空心圆柱;751、滑槽;76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40.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1.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包括:
42.门梁100,安装于墙体200上,且在门梁100上设置有轨道110,其中,轨道110上设置有下沉式凹坑120;
43.驱动组件300,安装于门梁100上,且驱动组件300包括驱动电机310,其中,驱动电机310的输出端连接有皮带轮结构320;
44.门体400,与皮带轮结构320之间设置有连接吊架410,其中,连接吊架410的一端与门体400相连,连接吊架410的另一端与皮带轮结构320相连,通过皮带轮结构320的周向旋转,实现门体400的开启与关闭;
45.导向吊架500,与连接吊架410并排设置,其中,导向吊架500的一端与门体400相连,导向吊架500的另一端与轨道110形成滚动配合,其中,当导向吊架500中与轨道110滚动
配合的一端滚入凹坑120内时,门体400下沉,实现门体400的关闭。
4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通过在轨道110上设置下沉式凹坑120,使得门体400在闭合时,实现门体400下沉,密封门体400下沿的缝隙,由此提高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的密封性,而且通过驱动电机310实现门体400的平移,提高了门体400平移时的自动化程度。
47.优选地,导向吊架50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连接吊架410的两侧,其中,导向吊架500包括支架510,和连接于支架510上的滚轮520,且该滚轮520与轨道110形成滚动配合,当滚轮520进入凹坑120内时,实现门体400下沉,并闭合门体400;当滚轮520移出凹坑120时,开启门体400。
48.进一步优选地,轨道110上设置有两个凹坑120,且两凹坑120之间的间距与两滚轮520轮心之间的间距相等,使得两个滚轮520能够同步进入对应的凹坑120中,其中,凹坑120开口端的两侧分别与轨道110之间通过圆弧平滑过渡。
4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向吊架500,保证门体400在开启或者闭合过程中的直线度,另外,凹坑120的两侧与轨道110之间通过圆弧平滑过渡,使得门体400在开启或者闭合过程中,滚轮520能够平顺的进出凹坑120,提高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使用的可靠性。
50.优选地,门体400上远离轨道110的一端设置有与斜面420形成楔形配合的内推组件600,且该内推组件600包括安装于地面上的内推件610,其中,内推件610上安装有第一导轮620,门体400上朝向第一导轮620的一侧设置有斜面420,且该斜面420与第一导轮620向接触式配合。
5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轨道110上设置凹坑120,且凹坑120与滚轮520相配合,实现门体400在竖直方向上的密封,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内推件610,且内推件610上的第一导轮620与门体400上的斜面420相贴合,使得第一导轮620能够对门体400产生一个内推的力,从而实现门体400在内外方向上的密封,阻挡门体400由于自重作用而产生向外倾斜的趋势,进而提高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的密封效果。
52.进一步优选地,内推件610的数量为两个,且并排设置,其中,两个内推件610之间的间距与门体400在平移方向上的宽度相当,且内推件610上朝向门体400的一侧设置有凹腔611,第一导轮620安装于凹腔611内,且第一导轮620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凹腔611开口端的两侧壁相连。
53.优选地,门体400上远离轨道110的一端设置有外顶组件700,且该外顶组件700包括安装于墙体200上的外顶件,其中,外顶件上设置有与门体400接触式配合的第二导轮710,和驱动第二导轮710沿垂直于第二导轮710轴线方向移动的弹性件720。
5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外顶组件700,使得门体400在平移过程中,不会受内推组件600的约束,直接与墙体200相接触,使得门体400在平移过程中更为平顺,并且避免噪音的产生。
55.进一步优选地,外顶组件700的位置与内推组件600的位置相对应,并位于门体400的内外两侧,其中,内推组件600上的第一导轮620与门体400外侧上的斜面420形成接触式配合,外顶组件700上的第二导轮710与门体400内侧上的平面形成接触式配合。
56.进一步优选地,外顶件包括两片相互平行的底板,分别为第一底板730和第二底板740,其中,第一底板730与墙体200相连,第二底板740内嵌于墙体200内;两个空心圆柱750,
依次贯穿第一底板730和第二底板740,且空心圆柱75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底板730、第二底板740相连,其中,两个空心圆柱750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并在两个空心圆柱750的侧壁上开设置有沿空心圆柱750轴线方向延伸的滑槽751,且两个空心圆柱750内嵌装有弹性件720;转轴760,两端分别插入两个空心圆柱750对应的滑槽751内,并与对应空心圆柱750中的弹性件720端部相抵靠,其中,第二导轮710嵌套于转轴760上,并位于两个空心圆柱750之间,通过第二导轮710沿垂直于轴线方向的移动,使得转轴760在滑槽751内移动,实现弹性件720的压缩和伸展。
57.值得一提的是,设置弹性件720,便于门体400轻松的从凹坑120移出。
5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的工作原理,当门体400在闭合过程中,通过驱动电机310经皮带轮结构320带动门体400平移,使得门体400上的斜面420与第一导轮620抵靠配合,门体400上的平面与第二导轮710抵靠配合,此时弹性件720处于自然伸展状态,当滚轮520进入凹坑120后,门体400下沉,并通过第一导轮620与斜面420的配合实现门体的“内塞”,且弹性件720处于压缩状态,实现便于维修的医用气密门的关闭;当门体400在开启过程中,通过驱动电机310经皮带轮结构320带动门体400平移,使得滚轮520从凹坑120中移出,解除门体400对于第二导轮710的压迫,实现门体的“外凸”,使得弹性件710再次恢复至自然伸展状态。
5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0.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6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