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杆及饮料制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81573发布日期:2022-12-31 15:10阅读:65来源:国知局
蒸汽杆及饮料制备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物或饮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汽杆及饮料制备机。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料制备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例如咖啡机能够方便快速的为用户提供咖啡,成为了办公、娱乐场所以及家庭生活常备的产品。随着全自动咖啡机领域的快速发展,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众所周知,目前,在家用和专业制备咖啡机器中(比如能制作卡布奇诺的咖啡机),存在一种加热和起泡液体的装置,该装置将液体(牛奶)、空气混合并通过蒸汽形成泡沫和加热液体。
3.这种加热和起泡液体的装置目前具有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操作方式,适合获得牛奶与空气的最佳混合,从而获得牛奶、空气和蒸汽的最佳液体奶沫。比如使用从喷嘴流出的蒸汽射流来起泡、搅打液体,以用于制备“卡布奇诺咖啡”的热饮料。将这种蒸汽射流推进到饮料的自由表面下方以进行起泡,且为了实现适当的搅打,操作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手工技能以得到可重复且品质好的液体奶沫。
4.但是,现有的加热和起泡液体的装置,结构比较复杂,零件数量较多,增加了成本。而且现有的装置存在液体能够沉降和凝结的区域和凹陷,同时无法完全拆卸,存在清洁死角,因此相当不卫生,需要借助专业工具进行清洗。另外,现有的装置加热和液体起泡的操作复杂,需要依靠操作者的个人经验,来控制空气、液体、蒸汽的比例,使用不方便。
5.为此,需要针对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使用方便的蒸汽杆。
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使用方便的饮料制备机。
8.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杆,包括转接头以及连接在转接头上的硬质管;所述转接头沿长度方向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蒸汽出口管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段伸入到所述硬质管内,所述硬质管的一端与所述转接头密封连接,所述硬质管的另一端形成入口,所述硬质管的管壁上设有连通硬质管内部的空气孔,所述第二段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硬质管长度的三分之一。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硬质管构造为金属管,所述金属管自一端到另一端的直径不变并且两端开口的直径相同。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接头的第一段的端部形成扩口结构,所述扩口结构构造为锥形开口,所述转接头与所述蒸汽出口管之间的密封圈形成在临近扩口结构的位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接头第二段的端部形成缩口结构,所述缩口结构构造为锥形缩口,自上而下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相对于转接头延伸方向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转接头延伸方向的倾斜角度。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接头的第二段上间隔设有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其中第一密封环构造为整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上分别设有缺口,第二密封环上的缺口和第三密封环上的缺口沿周向位置错开,所述空气孔位于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之间。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气孔包括第一空气孔和第二空气孔,所述第一空气孔和第二空气孔分别设置于所述硬质管的两端,并且所述第一空气孔和第二空气孔分别到对应的硬质管端面的距离相同。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连接所述蒸汽出口管的固定块和端盖,所述蒸汽出口管包括呈角度的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插入到所述固定块内,所述端盖覆盖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的弯折部。
1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段的端部形成有蒸汽喷嘴,所述蒸汽喷嘴越过所述硬质管的长度的中间部分的位置。
1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接头第二段的端部包括蒸汽喷嘴,所述蒸汽喷嘴的孔径大于所述空气孔的孔径,所述空气孔的孔径范围为0.3-1.5毫米。
17.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饮料制备机,包括主机体,还包括如上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蒸汽杆,所述蒸汽出口管设置在主机体上。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蒸汽杆由两个零件组成,包括转接头和硬质管,相较于传统装置,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成本,而且转接头和硬质管可以轻松拆卸和组装,因此不存在清洁死角问题。在操作时,只需使蒸汽杆伸入到牛奶杯中,使牛奶自动起泡,简化了加热和液体自动起泡的操作。转接头的第二段的长度不小于硬质管长度的三分之一,可以实现对空气、液体以及蒸汽的混合进行更方便的控制,从而实现更好的加热和液体起泡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蒸汽杆的立体示意图;
20.图2是图1中的蒸汽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21.图3是图1中的蒸汽杆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
22.图4是图3中的蒸汽杆沿b-b线的剖视示意图;
23.图5是图4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蒸汽出口管的端盖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26.应该理解,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可以互换使用以将一个部件与另一个部件区分
开,并且这些术语并不旨在表示各个部件的位置或重要性。术语“上游”和“下游”是指相对于沿着流体通路的流体流动的相对位置。例如,“上游”可指更靠近沿着流体通路的流体流动的入口的位置,并且“下游”可指更靠近沿着流体通路的流体流动的出口的位置。
27.如本文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近似语言被应用于修饰任何定量表示,该定量表示可容许在不导致其相关的基本功能改变的情况下变化。因此,由诸如“大约”、“近似”以及“大致”的术语修饰的值不限于所指定的精确值。在至少一些情况下,近似语言可对应于用于测量值的仪器的精度。例如,近似语言可以指在百分之十(10%)的范围内。
28.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蒸汽杆100,以用于连接饮料制备机上的蒸汽出口管10的蒸汽杆为例进行说明。参照图1到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蒸汽杆100包括转接头20以及连接在转接头20上的硬质管30。转接头20用于与饮料制备机上的蒸汽出口管10进行可拆卸地连接,方便蒸汽杆100从饮料制备机上拆下进行清洗。
29.其中,硬质管30的一端与转接头20密封连接。转接头20沿长度方向包括第一段201和第二段202,第一段201和第二段202之间形成有台阶23,第一段201与蒸汽出口管10可拆卸地连接,第二段202伸入到硬质管30内,硬质管30可以抵接在台阶23上以方便连接定位。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硬质管30的一端与转接头20的第二段202密封连接,硬质管30的另一端形成入口。硬质管30的管壁上设有连通硬质管30内部的空气孔,这样,在硬质管30的入口和转接头20的出口之间以及硬质管30的空气孔与转接头20的出口之间分别形成液体通道a和空气通道b,液体通道a和空气通道彼b此连通,两个通道位于转接头和20硬质管30之间的空腔内,当蒸汽出口管10中的蒸汽从转接头20的出口处喷出,高速喷射出来的蒸汽将转接头20和硬质管30之间的空腔部分形成真空,产生压差,液体和空气分别沿着空腔的液体通道a和空气通道b进入该蒸汽杆中,液体和空气被吸入空腔并且经过乳化的液体从空腔中排出。
3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段202的长度不小于硬质管30长度的三分之一,可以对空气、液体以及蒸汽的混合进行更方便的控制,从而实现更好的加热和液体起泡效果。蒸汽杆由两个零件组成,包括转接头20和硬质管30,相较于传统装置,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成本,而且转接头20和硬质管30可以轻松拆卸和组装,因此不存在清洁死角问题。在操作时,只需使蒸汽杆伸入到牛奶杯中,使牛奶自动起泡,简化了加热和液体自动起泡的操作。另外,空气孔设置一个,空气孔相对于硬质管30的长度的中间部分更靠近第一段201设置,或者说空气孔相对于硬质管30的长度的中间部分更靠近硬质管30的端部,方便在牛奶起泡时空气的进入。
31.进一步的,转接头20可以是软胶的材质,一般多采用橡胶材质,也可以是硅胶材质,方便与硬质管30进行插接以及密封。硬质管30优选采用金属材质,即硬质管30构造为金属管,金属管自一端到另一端的直径不变并且两端开口的直径相同,方便与转接头20的连接和拆卸。金属材质的蒸汽杆强度高、耐高温,且壁厚可以做到很薄,如金属管的管壁厚度大致在0.3-0.8毫米之间,本实施例优选为大致0.5毫米,节约成本的同时清洗更加方便。可以采用304、316l等不锈钢材料,强度高且不会对食品安全有影响。
32.其中,转接头20的第一段201的端部形成扩口结构203,扩口结构203构造为锥形开口,转接头20与蒸汽出口管10之间的密封圈205形成在临近扩口结构的位置,扩口结构方便转接头20与蒸汽出口管10的快速连接,密封圈205临近扩口结构设置可以增强转接头20和
蒸汽出口管10之间的密封,并且便于两者之间的连接定位。而且密封圈205与转接头20为一体成型结构,在转接头20与蒸汽出口管10连接时更加方便可靠。
33.转接头20的第二段202的端部还形成缩口结构204,缩口结构204构造为锥形缩口,自上而下包括第一部分241和第二部分242,第一部分241和第二部分242可以直接连接或者通过圆弧过渡连接。第二部分242形成蒸汽喷嘴,即蒸汽喷嘴形成在第二段202的端部,优选蒸汽喷嘴越过硬质管30的长度的中间部分的位置,以使牛奶起泡时更加可靠。进一步的,第一部分241的高度大于第二部分242的高度,并且第一部分241相对于转接头20延伸方向的倾斜角度α1大于第二部分242相对于转接头20延伸方向的倾斜角度α2。其中,α1大致为5-10度,优选为大致8度;α 2大致为2-5度,优选为大致3度。缩口结构204的设置能够更好的控制蒸汽进入,以提高蒸汽流速,使奶沫的形成效果更好,用户的操作更简单。
34.继续参照图2,转接头20的第二段202上间隔设有第一密封环221、第二密封环222和第三密封环223,三个密封环均与转接头20一体成型,其中第一密封环221构造为整环,第二密封环222和第三密封环223上分别设有缺口225和226,第二密封环222上的缺口225和第三密封环223上的缺口226沿周向位置错开,其中空气孔位于第一密封环221和第二密封环222之间。这样不会影响空气进入到转接头20和硬质管30之间的空腔内,同时空气孔的位置可以设置的足够远离硬质管30的入口,从而防止液体从空气口进入。
3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空气孔设置一个,位于硬质管的一端。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空气孔设置两个,即空气孔包括第一空气孔31和第二空气孔32,第一空气孔31和第二空气孔32分别设置于硬质管30的两端。当硬质管30与转接头20拆卸清洗时,无论哪一端与转接头20插接,都可以实现空气孔位置的正确对应,从而拆装非常简单方便,实现了防呆的功能。当硬质管的一端或者另一端与转接头20连接时,第一空气孔31或第二空气孔32在第一密封环221和第二密封环222之间即可,而且第一空气孔31和第二空气孔32沿硬质管30周向可以位置错开,不会影响空气的流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空气孔31和第二空气孔32分别到对应的硬质管端面的距离相同,可以保证进空气的位置相同,保证打奶沫的一致性。
36.本实施例中,优选蒸汽喷嘴的孔径d大于空气孔的孔径,可以使奶沫效果更好,并且将空气孔的孔径范围设置为0.3-1.5毫米,相对于孔径更大或者更小,奶沫的含水量最低,相同体积的牛奶进行发泡,发泡的奶沫体积更大。
37.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饮料制备机,包括主机体,其中主机体上设有如上实施例中的蒸汽杆100,蒸汽出口管10设置在主机体上。饮料制备机可以是茶饮机、咖啡机、奶茶机等等冲泡饮料的装置。
38.参照图2和图6所示,蒸汽出口管10包括呈角度的第一管101和第二管102,第一管101和第二管102优选呈钝角设置,如93-105度之间的钝角,优选为大致95度。第一管101插入到固定块40内以与机体内部的供蒸汽管连接,固定块40可以用于将蒸汽出口管10与机体的连接以及密封。蒸汽出口菅10上还连接有端盖50,端盖50覆盖第一管101和第二管102的弯折部,以用于密封蒸汽出口管10的第二管102远离转接头部分的一端。端盖50可以通过内部的第一卡勾51和两个第二卡勾52与蒸汽出口管10的端部卡接,设置端盖50可以提升饮料制备机整体的美观以及防止误触蒸汽出口管发生危险。其中,固定块40和端盖50可以作为蒸汽杆100的一部分一起从机体上拆卸;也可以作为机体的一部分,清洗时只需拆卸转接头
20和硬质管即可。
39.本实用新型的蒸汽杆及饮料制备机,蒸汽杆由两个零件组成,包括转接头和硬质管,相较于传统装置,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成本,而且转接头和硬质管可以轻松拆卸和组装,因此不存在清洁死角问题。在操作时,只需使蒸汽杆伸入到牛奶杯中,使牛奶自动起泡,简化了加热和液体自动起泡的操作。空气孔相对于硬质管的中部更靠近第一段设置,第二段的端部延伸到越过硬质管的中部的位置。可以实现对空气、液体以及蒸汽的混合进行更方便的控制,从而实现更好的加热和液体起泡效果。
40.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41.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