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00442发布日期:2023-01-18 01:05阅读:44来源:国知局
无线充电桌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桌。


背景技术:

2.在会议中存在对电子设备充电的需求,相关技术中存在带有无线充电装置的会议桌。但会议桌的桌面较大,会议桌一般由多个桌体拼接形成,并且由于需要供多人同时使用,会议桌也需要多个无线充电装置,多个无线充电装置往往需要与多个供电设备连接,由此产生了布线杂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桌,包括:主桌体以及一个或多个次桌体,主桌体与一个或多个次桌体拼接形成无线充电桌;多个无线充电装置,多个无线充电装置分别设置在主桌体以及一个或多个次桌体;供电装置,供电装置与主桌体电连接;其中,设置在主桌体的无线充电装置和设置在一个或多个次桌体的无线充电装置与供电装置电连接。
4.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设置在与主桌体相邻的次桌体的无线充电装置通过与主桌体相邻的次桌体的电路以及主桌体的电路与供电装置电连接。
5.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设置在与主桌体不相邻的次桌体的无线充电装置通过与主桌体不相邻的次桌体的电路、其他次桌体的电路以及主桌体的电路与供电装置电连接。
6.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主桌体的桌面以及一个或多个次桌体的桌面由多块板材叠加贴合形成,至少一块板材开设有容置槽,容置槽被其他板材封闭以形成封闭的容置空间,无线充电装置以及主桌体的电路或次桌体的电路设置在容置空间中。
7.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主桌体的电路包括多个主桌体电源接口;主桌体的桌面底部开设有多个主桌体开孔,主桌体开孔与主桌体的容置空间相通,主桌体电源接口从主桌体开孔露出;在多个主桌体电源接口中,其中一个作为主桌体电源输入口与供电装置电连接,其他主桌体电源接口作为主桌体电源输出口与相邻的次桌体的电路电连接。
8.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主桌体开孔包括一个主桌体中部开孔以及一个或多个主桌体边缘开孔;主桌体中部开孔开设在主桌体的桌面底部远离使用者的边缘的中部;主桌体边缘开孔开设在主桌体的桌面底部远离使用者的桌角;其中,主桌体电源输入口从主桌体中部开孔露出,主桌体电源输出口从主桌体边缘开孔露出。
9.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次桌体的电路包括多个次桌体电源接口;次桌体的桌面底部开设有多个次桌体开孔,次桌体开孔与次桌体的容置空间相通,次桌体电源接口从次桌体开孔露出;次桌体电源接口包括一个次桌体电源输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次桌体电源输出口;其中,次桌体电源输入口与主桌体电源输出口或相邻的其他次桌体的次桌体电源输出口连接,次桌体电源输出口与相邻的其他次桌体的次桌体电源输入口连接。
10.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次桌体开孔开设在次桌体的桌面底部远离使用者的桌角位
置。
11.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主桌体以及多个次桌体拼接成中空的矩形。
1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桌,将设置在每个桌体上的无线充电装置与同一个供电装置连接,减少了所需的供电装置的数量,使无线充电桌更加简洁。
附图说明
13.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桌的示意图;
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桌的示意图;
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桌的示意图;
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桌的示意图。
18.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其仅以不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示意性方式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0.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若全文中涉及“第一”、“第二”等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描述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先后次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应该理解为“第一”、“第二”等描述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若全文中出现“和/或”,其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上方”“下方”“顶部”“底部”等,仅用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为也包含除了图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21.参见图1-图4,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无线充电桌,包括:主桌体10以及一个或多个次桌体20,主桌体10与一个或多个次桌体20拼接形成无线充电桌;多个无线充电装置30,多个无线充电装置30分别设置在主桌体10以及一个或多个次桌体20;供电装置40,供电装置40与主桌体10电连接;其中,设置在主桌体10的无线充电装置30和设置在一个或多个次桌体20的无线充电装置30与供电装置40电连接。
2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桌,将设置在每个桌体上的无线充电装置30与同一个供电装置40连接,减少了所需的供电装置40的数量,使无线充电桌更加简洁。
23.无线充电桌具体可以为会议桌,或者其他可以同时供多人使用的桌子,或者其他需要由多个桌体(本技术中用“桌体”来指代主桌体10和次桌体20组成的集合)拼接形成的桌子。多个桌体可以通过适合的方式拼接成任意形状,如方形、圆形、椭圆形、环形、以及其
他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24.多个无线充电装置30分别设置在主桌体10以及一个或多个次桌体20,即,主桌体10和次桌体20均设置有无线充电装置30。无线充电装置30可以包括降压快充模块以及一个或多个无线发射端。来自供电装置40的电流先经过降压快充模块处理为无线发射端能够使用的电流之后,再输送到一个或多个无线发射端,以对待充电的电子设备充电。当无线发射端为多个时,无线发射端可以分布在单个桌体的多个不同位置,以实现同时对多个电子设备充电。
25.主桌体10内设置有电路,主桌体10上的无线充电装置30可以通过主桌体10内的电路与供电设备电连接。主桌体10内的电路可以包括一条或多条输电线以及一个或多个与输电线电连接的电源接口,电源接口用于与其他匹配的接口可拆卸的连接以实现电流传输,主桌体10上的无线充电装置30可以与输电线和/或电源接口电连接。供电设备可以通过输电线与主桌体10电连接,更为具体地,供电设备可以通过输电线与主桌体10内的电路电连接,电流经输电线传输至主桌体10内的电路,再经主桌体10内的电路传输至无线充电装置30。
26.供电装置40可以为电源适配器,供电装置40可以将市电转换为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以及直流电流;供电装置40也可以为其他电源,如电池,发电机等,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27.设置在主桌体10的无线充电装置30和设置在一个或多个次桌体20的无线充电装置30与供电装置40电连接,即,所有桌体设置的所有的无线充电装置30都与供电装置40电连接,供电装置40能够为所有桌体设置的所有的无线充电装置30供电。通过单个的供电装置40为所有的供电装置40供电,可以减少供电装置40的数量,进而避免了多个桌体与多个供电装置40电连接时造成的布线杂乱的情况。
28.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在与主桌体10相邻的次桌体20的无线充电装置30通过与主桌体10相邻的次桌体20的电路以及主桌体10的电路与供电装置40电连接。主桌体10和次桌体20内部均可以设置电路,电路可以包括一条或多条输电线以及一个或多个与输电线电连接的电源接口,电源接口用于与其他匹配的接口可拆卸的连接以实现电流传输。
29.对于与主桌体10相邻的次桌体20,其设置的无线充电装置30可以通过自身的电路和主桌体10的电路实现与供电装置40的电连接。具体地,由于该次桌体20设置的无线充电装置30原本就与该次桌体20内的电路电连接,此时仅需使该次桌体20内的电路与主桌体10内的电路电连接,即可实现该次桌体20设置的无线充电装置30与供电装置40电连接,而无需再额外设置单独的电源线与供电装置40电连接,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少布线。
30.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在与主桌体10不相邻的次桌体20的无线充电装置30通过与主桌体10不相邻的次桌体20的电路、其他次桌体20的电路以及主桌体10的电路与供电装置40电连接。
31.对于与主桌体10不相邻的次桌体20,其设置的无线充电装置30可以通过自身的电路、其他次桌体20的电路以及主桌体10的电路与供电装置40电连接,其他的次桌体20可以是沿电流方向设置在主桌体10和该次桌体20自身之间的其他次桌体20。具体地,由于该次桌体20设置的无线充电装置30原本就与该次桌体20内的电路电连接,此时仅需使该次桌体20内的电路与相互之间已经实现电连接的其他次桌体20的电路和主桌体10的电路电连接,即可实现该次桌体20设置的无线充电装置30与供电装置40电连接,而无需再额外设置单独
的电源线与供电装置40电连接,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少布线。
32.如图3所示出的,考虑到主桌体10上设置的电源接口数量小于与主桌体10相邻的次桌体20数量的情况,对于与主桌体10相邻的次桌体20,其设置的无线充电装置30同样可以通过自身的电路、其他次桌体20的电路以及主桌体10的电路与供电装置40电连接。
33.通过上文的描述,可以理解,本技术通过在桌体内设置电路,并且使不同桌体内的电路电连接,形成了一条贯穿每个桌体的主电路,每个桌体设置的无线充电装置30连接在这条主电路上,因此,仅需一个供电装置40即可为所有的无线充电装置30供电,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减少了布线数量,使无线充电桌整体更加简洁。
34.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桌体10的桌面以及一个或多个次桌体20的桌面由多块板材叠加贴合形成,至少一块板材开设有容置槽,容置槽被其他板材封闭以形成封闭的容置空间,无线充电装置30以及主桌体10的电路或次桌体20的电路设置在容置空间中。
35.电路可以设置在桌体的内部,具体地,可以设置在桌面的内部。桌面内形成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可以为封闭结构,电路以及无线充电装置30可以设置在封闭的容置空间中,这样可以使避免对桌面的载物面造成的结构破坏,影响美观性。
36.为了便于在桌面内加工出容置空间,桌面可以为多块板材叠加贴合形成的多层结构,最上一层作为载物面,载物面保持其完整性,在其他层中可以选择一层或多层开设容置槽,容置槽的形状可以与无线充电装置30的形状以及组成的电路物理结构(如导线和电源接口自身的形状以及排布形成的形状等)所呈现的形状相匹配,电路以及无线充电装置30可以设置在容置槽中。
37.开设容置槽之后,需要对容置槽进行封闭以形成容置空间。对容置槽进行封闭时,如果开设的容置槽未贯穿开设有容置槽的板材,则可以直接用形成载物面的板材对容置槽进行封闭,此时仅需两块板材即可叠加贴合形成桌面;如果开设的容置槽贯穿开设有容置槽的板材,此时需要其他板材形成容置槽的底面,载物面形成容置槽的顶面,以封闭容置槽,此时需三块板材即可叠加贴合形成桌面。当然,可以同时在多块板材上开设容置槽,或者同时使用多块板材形成容置槽的底面或顶面,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38.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桌体10的电路包括多个主桌体电源接口11;主桌体10的桌面底部开设有多个主桌体开孔,主桌体开孔与主桌体10的容置空间相通,主桌体电源接口11从主桌体开孔露出;在多个主桌体电源接口11中,其中一个作为主桌体电源输入口111与供电装置40电连接,其他主桌体电源接口11作为主桌体电源输出口112与相邻的次桌体20的电路电连接。
39.不同桌体之间可以通过电源线实现电连接。为了便于主桌体10与其他次桌体20形成电连接,主桌体10的电路可以包括多个主桌体电源接口11,以便于与多个与主桌体10相邻的次桌体20形成电连接;主桌体电源接口11可以与电源线的接头可拆卸连接,以便于电源线的安装和拆卸。由于主桌体10的电路设置在主桌体10的桌面的容置空间内,可以为主桌体电源接口11开设主桌体开孔,使主桌体电源接口11通过主桌体开孔露出,便于电源线与主桌体电源接口11的插接。
40.主桌体10的多个电源接口中,可以选择一个作为主桌体电源输入口111,电源输入口与供电装置40电连接,以将供电装置40的电流引入无线充电桌;主桌体10的其他电源接口可以作为主桌体电源输出口112,主桌体电源输出口112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具体取决于
主桌体10和次桌体20的拼接方式以及与主桌体10相邻的次桌体20的数量。引入主桌体10的电流一路为主桌体10的无线充电装置30供电,其余电流可以分为多路(如,两路)分别引至主桌体电源输出口112,以实现为与主桌体10相邻的次桌体20供电。
41.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桌体开孔包括一个主桌体10中部开孔以及一个或多个主桌体10边缘开孔;主桌体10中部开孔开设在主桌体10的桌面底部远离使用者的边缘的中部;主桌体10边缘开孔开设在主桌体10的桌面底部远离使用者的桌角;其中,主桌体电源输入口111从主桌体10中部开孔露出,主桌体电源输出口112从主桌体10边缘开孔露出。
42.可以理解,桌体有四条边,使用者在使用桌体时,四条边可分为使用者所在的边、使用者两侧的边以及使用者的对边,本技术中,使用者的对边即为远离使用者的边缘。而为了使桌面的载物面保持美观,开孔需要开设在桌面的底部,即桌面的底面。
43.主桌体电源输入口111从主桌体10中部开孔露出,即电源输入口111设置在桌面底面远离使用者的边缘的中部,这样可以便于电流进入主桌体10之后向主桌体10的两侧方向传输,并且可以便于识别电源输入口111以及主桌体。
44.用于露出主桌体电源输出口112的开孔可以位于桌角位置,具体可以为远离使用者的桌角,可以理解,四个桌角中有两个桌角与使用者距离较近,有两个桌角离使用者距离较远,离使用者距离较远的桌角即为远离使用者的桌角。通过将开孔开始在远离使用者的位置,可以提高安全性,并可以防止连接两个桌体的电源线成为使用者的障碍物。并且,通过将主桌体电源输出口112的开孔设置在桌角,可以减少连接两个桌体的电源线的长度,节约电源线。
45.在一些实施例中,次桌体20的电路包括多个次桌体电源接口21;次桌体20的桌面底部开设有多个次桌体开孔,次桌体开孔与次桌体20的容置空间相通,次桌体电源接口21从次桌体开孔露出;次桌体电源接口21包括一个次桌体电源输入口211以及一个或多个次桌体电源输出口212;其中,次桌体电源输入口211与主桌体电源输出口112或相邻的其他次桌体20的次桌体电源输出口212连接,次桌体电源输出口212与相邻的其他次桌体20的次桌体电源输入口211连接。
46.次桌体20设置有多个次桌体电源接口21,次桌体电源接口21从次桌体开孔露出,便于电源线与次桌体电源接口21的插接。次桌体电源接口21可以包括一个次桌体电源输入口211以及一个或多个次桌体电源输出口212,次桌体电源输入口211用于将电流引入次桌体20。引入次桌体20的电流,一路为无线充电装置30供电,一路引至次桌体电源输出口212,以实现为其他次桌体20供电。对于与主桌体10相邻的次桌体20,次桌体电源输入口211可以与主桌体电源输出口112通过电源线实现电连接;对于与主桌体10不相邻的次桌体20,次桌体电源输入口211可以与其他的与该次桌体20相邻的次桌体20的次桌体电源输出口212电连接。
47.在一些实施例中,次桌体开孔开设在次桌体20的桌面底部远离使用者的桌角位置。次桌体20无需与供电装置40直接电连接,对于次桌体20而言,其仅需考虑与其他相邻桌体的连接即可,因此次桌体电源接口21设置在桌面底部远离使用者的桌角位置,提高安全性并便于与其他桌体电连接。
48.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桌体10以及多个次桌体20拼接成中空的矩形。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形成能供更多使用者同时使用的会议桌,同时,可以便于将供电装置40
设置在矩形的中空位置。多个桌体之间可以依次电连接,并且,存在相邻的一对桌体,这两个桌体之间不进行电连接,防止短路。
49.对于本技术的实施例,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5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