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57366发布日期:2023-04-20 02:5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饮水装置,具体设计一种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


背景技术:

1、目前,饮水机常见的加热方式:热罐、沸腾胆和即热管。热罐加热成本低,但占用体积大且有千滚水的风险;沸腾胆加热为机外加热方式,但使用热水仍需等待;即热管加热具有即热即用的优点,从根本上杜绝了千滚水的问题,且即时用热水也更符合用户的热水使用需求;在相关技术中,即热管在加热过程中的排气分外机内排气和机外排气两种,机外排气一般选择从出水嘴排气,在局部水温过高产生的水蒸气过度时,会因排气不顺畅而造成负压,出现断流或出水喷射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

2、一种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包括,

3、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内部中空形成水汽分离腔;

4、出水头,安装在所述基座的出水口处,且设置有出水通道;

5、所述出水通道插入到所述出水口内,并且出水通道的端面朝向所述基座的内腔延伸设有挡水筋。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汽分离腔对混有蒸汽的水流进行气泡的分离,同时对水流的流速进行减速缓冲,并且设置挡水筋对水流进行混合以及对气泡的净化,使进入到出水通道的水流平稳且顺畅,避免出现断流或喷射的问题。

7、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通道至少包括有第一出水通道、第二出水通道和第三出水通道;且所述的三个出水通道伸入到出水口内的端面分别为第一过水面、第二过水面和第三过水面;所述挡水筋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水面上。

8、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汽分离腔内沿着水路方向依次设置有分流板、水汽分离板以及下水挡板,所述下水挡板至少设置有两个,并且将出水口分成第一下水管路、第二下水管路和第三下水管路;

9、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第二出水通道和第三出水通道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下水管路、第二下水管路和第三下水管路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进入到蒸汽分离腔内的水流进行气泡的分离以及流速的缓冲,使进入到出水通道的水流速度稳定,避免出现飞溅。

11、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下水管路位于所述第二下水管路和第三下水管路之间;所述下水挡板上朝向所述第二下水管路的一侧设置有凹部,两侧的凹部在第二出水通道的上方形成扩水区域。

12、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下水管路、第二下水管路和第三下水管路的管口高度依次增高。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三个下水管路设置高度差,保证在不同的出水量时能够进行不同的排水,水量少时可以通过其他的下水管路进行排气,确保出水和排气的流畅。

14、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分流板和所述下水挡板设置在底座内朝向上盖延伸,所述水汽分离板设置在上盖上朝向底座延伸。

15、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板呈v型设置,且开口方向朝向出水口。

16、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汽分离板的下端高度低于所述第三下水管路的管口高度。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水汽分离板对水流进行减速,避免速度较大的水流直接冲击进入到出水通道内产生飞溅。

18、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头由亲水类材料制成。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主体跟出水头材质分离,主题采用不亲水材料加速下水,出水头采用亲水类材料,使不同出水通道的水流均匀混合。

20、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和所述出水头的衔接处还套设有衔接管,所述衔接管的内壁上设有l型卡槽,所述基座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l型卡槽配合的卡块。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2、1.通过水汽分离腔对混有蒸汽的水流进行气泡的分离,同时对水流的流速进行减速缓冲,并且设置挡水筋对水流进行混合以及对气泡的净化,使进入到出水通道的水流平稳且顺畅,避免出现断流或喷射的问题;

23、2.对三个下水管路设置高度差,保证在不同的出水量时能够进行不同的排水,水量少时可以通过其他的下水管路进行排气,确保出水和排气的流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至少包括有第一出水通道(201)、第二出水通道(202)和第三出水通道(203);且所述的三个出水通道伸入到出水口内的端面分别为第一过水面、第二过水面和第三过水面;所述挡水筋(210)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水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分离腔(a)内沿着水路方向依次设置有分流板(122)、水汽分离板(111)以及下水挡板(123),所述下水挡板(123)至少设置有两个,并且将出水口分成第一下水管路(120.1)、第二下水管路(120.2)和第三下水管路(12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水管路(120.1)位于所述第二下水管路(120.2)和第三下水管路(120.3)之间;所述下水挡板(123)上朝向所述第二下水管路(120.2)的一侧设置有凹部(b),两侧的凹部(b)在第二出水通道的上方形成扩水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水管路(120.1)、第二下水管路(120.2)和第三下水管路(120.3)的管口高度依次增高。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0)包括底座(120)和上盖(110),所述分流板(122)和所述下水挡板(123)设置在底座(120)内朝向上盖(110)延伸,所述水汽分离板(111)设置在上盖(110)上朝向底座(120)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122)呈v型设置,且开口方向朝向出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分离板(111)的下端高度低于所述第三下水管路(120.3)的管口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头(200)由亲水类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0)和所述出水头(200)的衔接处还套设有衔接管(300),所述衔接管(300)的内壁上设有l型卡槽,所述基座(100)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l型卡槽配合的卡块(12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内部中空形成水汽分离腔;出水头,安装在所述基座的出水口处,且设置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插入到所述出水口内,并且出水通道的端面朝向所述基座的内腔延伸设有挡水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水汽分离腔对混有蒸汽的水流进行气泡的分离,同时对水流的流速进行减速缓冲,并且设置挡水筋对水流进行混合以及对气泡的净化,使进入到出水通道的水流平稳且顺畅,避免出现断流或喷射的问题;2.对三个下水管路设置高度差,保证在不同的出水量时能够进行不同的排水,水量少时可以通过其他的下水管路进行排气,确保出水和排气的流畅。

技术研发人员:金军,徐洋,胡孟溪,郑丽燕,桂雨辰,张宏泽,胡鑫涛,金国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祈禧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