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堆叠收纳的扶手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47858发布日期:2023-03-04 04:07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堆叠收纳的扶手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子,尤其涉及一种可堆叠收纳的扶手椅。


背景技术:

2.常见的四脚支撑起来的椅子多为固定式脚架或折叠式脚架。不管是固定式脚架的椅子还是折叠式脚架的椅子,都存在无法前后或上下堆叠的问题,不但体积大、包装成本高、不便于仓储及运输,且当人们不用时不便于收纳,占用空间大。
3.因此,急需研发出一款便于堆叠收纳的扶手椅。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堆叠收纳的扶手椅,通过对扶手椅进行椅座翻转前倾和/或扶手折叠,可实现数个扶手椅的前后和/或上下堆叠,堆叠后,体积小,包装成本低,便于仓储及运输,而且便于收纳以节省空间。
5.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可堆叠收纳的扶手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7.一椅座与一椅背,该椅背连接于椅座;
8.一支撑架,其与椅座转动连接;
9.一椅座翻转控制装置,其包括连接于支撑架与椅座之间的一转动机构、及设置于椅座内且位于转动机构侧边的至少一止动机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连接于支撑架的两根连杆、及连接于两根连杆之间且转动设置于椅座背面上的一转动轴,其中,在该椅座背面分别形成有供两根连杆嵌入的两个限位槽、及供转动轴嵌入并转动的一转动槽,在该两个限位槽内分别形成有供连杆端部嵌入的让位槽。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于椅座背面上的一椅座支撑杆、及连接于椅座支撑杆的至少一脚架,其中,所述两根连杆连接于椅座支撑杆,且在该椅座背面形成有供椅座支撑杆嵌入的一卡槽。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椅座背面设置有一安装限位块,该安装限位块盖设于两个限位槽与转动槽上。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止动机构包括活动设置于椅座内的一拉手开关、连接于拉手开关的一锁舌、及设置于锁舌与椅座内壁之间的一压力弹簧,其中,在所述连杆靠近锁舌的一侧面上形成有供锁舌端部插入的一定位锁孔,且在该锁舌端部形成有一作用斜面。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椅座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止动机构的一容置腔,在该椅座上形成有连通至容置腔且供拉手开关拉出的一拉出口。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一扶手,在该扶手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一扶手弹力翻转机构,该扶手弹力翻转机构包括连接于支撑架且转动连接于
扶手的一扶手连接件、及转动设置于扶手内的一弹力翻转组件,其中,该弹力翻转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扶手的一扶手支撑块、及设置于扶手支撑块内的一扶手弹簧;在所述扶手内形成有供弹力翻转组件活动的一活动腔,在该扶手上形成有连通于活动腔且供扶手支撑块凸出的一开口。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扶手支撑块通过一第一转轴与扶手转动连接,且在该扶手支撑块上形成有一弹簧活动槽,所述扶手弹簧设置于弹簧活动槽内且套设于第一转轴上。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扶手连接件靠近扶手支撑块的一侧边上形成有一限位凸块,同时,所述扶手连接件通过一第二转轴与扶手转动连接。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扶手支撑块一端部形成有一限位钩,在该活动腔内壁上形成有供限位钩勾入的一限位槽。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0.(1)通过增设包含转动机构与止动机构的椅座翻转控制装置,可实现椅座连同椅背往前翻转,即前倾,前倾的扶手椅可前后堆叠在一起,前后堆叠后,体积小,包装成本低,便于仓储及运输,而且便于收纳以节省空间;同时,还可以对需要使用的椅子反向翻转到位后止动定位,提高椅子使用稳定性。
21.(2)通过为扶手增设扶手弹力翻转机构,用于对扶手进行折叠与展开操作,扶手展开时便于正常使用椅子,扶手折叠后便于对椅子进行上下堆叠,上下堆叠后,体积小,包装成本低,便于仓储及运输,实现对椅子的收纳以节省空间。
22.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23.图1为实施例一中扶手椅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实施例一中扶手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实施例一中扶手椅的分解图;
26.图4为实施例一中止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实施例一的部分剖面图;
28.图6为实施例一中5把扶手椅前后堆叠在一起的示意图;
29.图7为实施例二中扶手与扶手弹力翻转机构相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实施例二中扶手与扶手弹力翻转机构相结合的爆炸图;
31.图9为实施例二中扶手展开状态的剖面图;
32.图10为实施例二中扶手折叠状态的剖面图;
33.图11为实施例二中扶手安装示意图;
34.图12为实施例二中5把扶手椅上下堆叠在一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36.实施例一:
37.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堆叠收纳的扶手椅,包括:
38.一椅座1与一椅背2,该椅背2连接于椅座1;
39.一支撑架3,其与椅座1转动连接;
40.一椅座翻转控制装置4,其包括连接于支撑架3与椅座1之间的一转动机构41、及设置于椅座1内且位于转动机构41侧边的至少一止动机构42。由转动机构41的设置,可实现椅座1连同椅背2整体沿着支撑架3往前转动,此时,在重力作用下,椅座1与椅背2前倾;当需要使用椅子时,只需轻轻向后扳动椅背2,椅背2连同椅座1整体沿着支撑架3向后翻转,翻转到位后,由止动机构42对翻转到位后的椅座1进行止动定位。由此,通过增设包含转动机构41与止动机构42的椅座翻转控制装置4,可实现椅座1连同椅背2往前翻转,即前倾,前倾的扶手椅可前后堆叠在一起,如图6所示,5把扶手椅10前后堆叠在一起。前后堆叠后,体积小,包装成本低,便于仓储及运输,而且便于收纳以节省空间;同时,还可以对需要使用的椅子反向翻转到位后止动定位,提高椅子使用稳定性。
4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3所示,所述转动机构41包括连接于支撑架3的两根连杆411、及连接于两根连杆411之间且转动设置于椅座1背面上的一转动轴412,其中,在该椅座1背面分别形成有供两根连杆411嵌入的两个限位槽11、及供转动轴412嵌入并转动的一转动槽12,在椅座1翻转时,椅座1沿着转动轴412转动;在该两个限位槽11内分别形成有供连杆411端部嵌入的让位槽13,由让位槽13为椅座1翻转过程中的连杆411端部提供让位空间,使得椅座1能够顺利翻转。
42.具体的,所述支撑架3包括支撑于椅座1背面上的一椅座支撑杆31、及连接于椅座支撑杆31的至少一脚架32,其中,所述两根连杆411连接于椅座支撑杆31,且在该椅座1背面形成有供椅座支撑杆31嵌入的一卡槽14。椅座支撑杆31用于支撑椅座1,在椅座1往前翻转时,椅座支撑杆31脱离卡槽14,当需要使用椅子时,向后翻转到位后,椅座支撑杆31卡入卡槽14内,支撑椅座1。
4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架3有两个脚架32,两个脚架32一共有四个支撑脚321,且每个支撑脚321的下端均套接有脚垫,脚垫下端套接有脚轮。
44.为了便于安装,并对两根连杆411与转动轴412进行定位,本实施例在所述椅座1背面设置有一安装限位块15,该安装限位块15盖设于两个限位槽11与转动槽12上。由安装限位块15的安装,可对椅座1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定。
45.在进行具体翻转操作之前,先往外拉动下述拉手开关421,解除对椅座1的锁定;然后,对椅座1施加朝向前上方的作用力,椅座1沿着转动轴412转动,此时,连杆411的端部嵌入限位槽11的让位槽13中,当连杆411端部顶到让位槽13内壁时,说明转动到位,此时,在重力作用下,椅座1与椅背2前倾,便于椅子的前后堆叠,如图6所示,前后堆叠后,体积小,包装成本低,便于仓储及运输,而且实现对椅子的收纳以节省空间。
4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止动机构42包括活动设置于椅座1内的一拉手开关421、连接于拉手开关421的一锁舌422、及设置于锁舌422与椅座1内壁之间的一压力弹簧423,其中,通过压力弹簧423的设置,可控制锁舌422达到自动复位的目的;在所述连杆411靠近锁舌422的一侧面上形成有供锁舌422端部插入的一定位锁孔4110,且在该锁舌422端部形成有一作用斜面4221。
47.为了便于安装,在所述椅座1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止动机构42的一容置腔16,在该椅座1上形成有连通至容置腔16且供拉手开关421拉出的一拉出口161。
48.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椅子时,只需轻轻向后扳动椅背2,椅背2带动椅座1向后翻转时,连杆411上表面与锁舌422的作用斜面4221相接触,在重力作用下推动锁舌422后移,压力弹簧423被锁舌422后移时压缩,最终锁舌422进入连杆411的定位锁孔4110内,压力弹簧423复位并限制锁舌422,使得锁舌422不会自由移动,起到止动作用,防止椅子自动前倾翻转。
49.而在翻转椅座1进行堆叠以便于收纳时,压缩压力弹簧423,同时,向外拉动拉手开关421,并稍微用力转动座椅1时,锁舌422随着被拉出定位锁孔4110,释放对连杆411的锁定,便于椅座1可往前翻转,当翻转到位后,锁舌422端部顶在连杆411外壁上,在重力作用下,椅座1与椅背2前倾,便于椅子的前后堆叠,如图6所示,5把扶手椅10上下堆叠在一起。前后堆叠后,体积小,包装成本低,便于仓储及运输,实现对椅子的收纳以节省空间。
50.实施例二:
5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如图7至图10所示,在所述支撑架3上设置有一扶手5,在该扶手5与支撑架3之间设置有一扶手弹力翻转机构6,用于对扶手5进行折叠与展开操作,扶手展开时便于正常使用椅子,扶手折叠后便于对椅子进行上下堆叠,如图12所示,上下堆叠后,体积小,包装成本低,便于仓储及运输,实现对椅子的收纳以节省空间。
52.具体的,该扶手弹力翻转机构6包括连接于支撑架3且转动连接于扶手5的一扶手连接件61、及转动设置于扶手5内的一弹力翻转组件62,其中,该弹力翻转组件62包括转动连接于扶手5的一扶手支撑块621、及设置于扶手支撑块621内的一扶手弹簧622。
53.通过为扶手5增设由扶手支撑块621、扶手弹簧622与扶手连接件61组合而成的扶手弹力翻转机构6,当使用者需要进行上下堆叠式收纳椅子时,可按压扶手支撑块621并将扶手支撑块621收纳进扶手5内,并将扶手5向下折叠,从而便于将多把椅子上下垂直堆叠,上下堆叠后,体积小,包装成本低,便于仓储及运输,以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
54.对于扶手弹力翻转机构6的安装,本实施例在所述扶手5内形成有供弹力翻转组件62活动的一活动腔51,在该扶手5上形成有连通于活动腔51且供扶手支撑块621凸出的一开口52,使得扶手支撑块621部分穿出开口52,以便于在需要折叠扶手5时,对扶手支撑块621的按压,在按压扶手支撑块621时,扶手支撑块621可绕着第一转轴623在活动腔51内转动。
55.对于扶手支撑块621与扶手弹簧622的安装,本实施例所述扶手支撑块621通过一第一转轴623与扶手5转动连接,且在该扶手支撑块621上形成有一弹簧活动槽6211,所述扶手弹簧622设置于弹簧活动槽6211内且套设于第一转轴623上。
56.在扶手5展开与折叠到位后,为了对扶手支撑块621进行限位,本实施例有两种方式,分别为:
57.第一种方式:在所述扶手连接件61靠近扶手支撑块621的一侧边上形成有一限位凸块611,如图8所示,由限位凸块611顶住扶手支撑块621,防止扶手支撑块621发生自由摆动。
58.第二种方式:在所述扶手支撑块621一端部形成有一限位钩6212,在该活动腔51内壁上形成有供限位钩6212勾入的一限位槽511,如图8与图9所示,在展开到位后,由限位钩6212勾入限位槽511内,防止扶手支撑块621发生自由摆动。
59.在具体结构设计中,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选用其中一种。
60.同时,所述扶手连接件61通过一第二转轴610与扶手5转动连接,以便于扶手连接件61在受力时可绕着第二转轴610发生小幅度的转动,使得扶手连接件61的限位凸块611能够对扶手支撑块621进行定位。
61.在扶手5处于展开状态时,如图9所示,在扶手弹簧622的弹力作用下,扶手支撑块621向开口52外摆动,直到扶手支撑块621顶住扶手连接件61,由扶手连接件61对扶手支撑块621进行定位,或者直到限位钩6212勾入限位槽511内,由限位槽511对扶手支撑块621进行定,此时,由扶手支撑块621撑起扶手5,对扶手5进行定位,使扶手5保持展开状态。
62.当需要折叠扶手5时,可往里按压扶手支撑块621,同时,对扶手5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使得扶手支撑块621沿着第一转轴623转动,并往活动腔51内移动,直到扶手支撑块621完全进入活动腔51内,则扶手5折叠到位,此时,由扶手连接件61的限位凸块611顶住扶手支撑块621,扶手弹簧622被压缩,完成扶手5折叠操作,如图10所示。扶手5折叠后,可进行多把椅子的上下垂直堆叠,如图12所示,5把扶手椅上下堆叠在一起。上下堆叠后,体积小,包装成本低,便于仓储及运输,以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
63.当需要展开扶手5时,往上拉动扶手5,结合扶手弹簧622的弹性恢复力,将扶手支撑块621往外弹出,直到扶手支撑块621顶住扶手连接件61,或者直到限位钩6212勾入限位槽511内,由扶手支撑块621对扶手进行支撑,完成扶手5的展开操作,如图9所示。
64.在上述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中,各部件之间采用螺丝固定,不但稳定性高,而且便于拆装,拆装方式简单,特别是,可将扶手5拆卸,如图11所示,还可以将椅座1与椅背2拆卸,然后再包装,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包装尺寸,降低运输成本。
6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