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碎六叶刀结构以及果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70043发布日期:2023-03-29 14:02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碎六叶刀结构以及果汁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粉碎六叶刀结构,同时公开了一种具有粉碎六叶刀的果汁机。


背景技术:

2.搅拌刀头的形状和结构具有不同功能特性,通过高速旋转运动对材料切削使其粉碎或均匀混合,常用于搅拌机、破壁机、果汁机等设备。在饮料制作的时候,通常会将冰块与食材混合,通过高速旋转的刀头与冰块撞击,冰块切削粉碎形成颗粒或冰泥,以获得不同形态的混合饮料,如冰沙果汁。
3.中国专利cn204654705公开的一种手持式搅拌器套件,包括有搅拌器以及可拆卸地连接在搅拌器上端部的主机;所述的搅拌器包括刀轴以及固定连接于刀轴下端部的刀片,所述刀片作为搅拌器的主要工作部件,在主机的驱动下通过旋转切割容器内的物料使其破碎混合。现有的搅拌器刀片结构主要有:一字刀结构,一字刀的基础上在两侧各加一小刀刃;在同一平面上具有三个刀叶的三叶刀结构;具有四个刀叶且全部向上弯曲、或分别呈上、中、下结构分布的四叶刀。刀片在高速运行过程中,刀片碰上冰冻的冰块会把冰块撞击碎成大小不等的一定量的冰块,而冰块被分割的情形、状态往往由刀片的刀刃棱的形状(线、面)决定。
4.现有的迷你型破壁/果汁机使用的刀片通常为直线型刀棱或略有折弯,直线型刀刃棱的碎冰模式是遇冰就切削碎,但当容器的冰量较大时就会出现远离刀片的冰块还没被刀碰到就已被冰粒或雪花所包围而无法接触到刀片,也就无法被打碎,碎冰效果也因此而降低。
5.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提高破冰效率的粉碎六叶刀结构以及果汁机。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粉碎六叶刀结构,包括刀轴,所述刀轴的上端叠装设有上刀片、中刀片和下刀片,上刀片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刀翼,中刀片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刀翼,下刀片的两端均设有第三刀翼,所述第二刀翼里端与中刀片的连接处具有第一折弯线,第二刀翼沿第一折弯线向上折弯从而第二刀翼与中刀片之间形成夹角设置;所述第三刀翼的前侧边上设有切割刃,切割刃在旋转平面上的竖直投影呈内弧形设置。所述上刀片、中刀片和下刀片依次叠装并随着刀轴转动,第一刀翼、第二刀翼和第三刀翼均有一个刀轴的旋转方向一致的前侧边,其中第三刀翼的前侧边上形成有弧形的切割刃,可改善涡流并改变冰块、食材以及流体的受力方向,产生一个指向旋转中心的分力,使需要粉碎的食材能够在切割区域内停留时间,通过提升切割频率从而提升粉碎搅拌的效率。
9.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三刀翼里端与下刀片的连接处具有第二折弯线,第三刀翼沿第二折弯线向下折弯从而第三刀翼与下刀片之间形成夹角设置。所述第三刀翼从下刀片的端部向下折弯,在不扩大旋转半径的前提下延长了切割刃的长度。尤其在于,对于一些比重较大的食材如咖啡豆等,向下折弯的第三刀翼可以控制搅拌区域底部的食材流动,使食材向上翻起进入第二刀翼和第一刀翼的切割区域内。
10.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三刀翼外端设有延伸翼,第三刀翼外端与延伸翼之间具有第三折弯线,延伸翼沿第三折弯线向上折弯从而与旋转平面之间形成夹角设置;所述切割刃设置在第三刀翼前侧边和延伸翼前侧边上。所述延伸翼从第三刀翼的外端向上折弯,可以更好的将搅拌区域底部的食材翻起,提高搅拌区域内食材的流动性。其中,所述切割刃沿第三刀翼和延伸翼设置,切割刃除了本身的弧形特征外,还具有在竖直平面上的v字形折弯特性,可进一步地地提升切割粉碎控制区域和粉碎效果。
11.根据以上方案,所述中刀片具有一个在旋转平面上的中心轴l,第一折弯线与中心轴l之间的夹角为c1,c1的取值在20
°‑
30
°
之间。相对于所述中刀片的旋转方向而言,第二刀翼的刃口具有切割属性。第一折弯线与中心轴l之间的夹角为c1,中刀片旋转时朝向旋转方向的侧翼对于食材具有冲击和扰动的作用。所述中刀片的刃口具有切割粉碎小颗粒冰块的功能,且中刀片的侧翼可将大块和大颗粒冰块撞碎和撞散,从而提高碎冰效果。
12.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二刀翼与中刀片之间的夹角为c2,c2的取值在40
°‑
60
°
之间。相对于所述中刀片的旋转方向而言,第二刀翼的刃口具有切割属性。优选的c2=50
°
,使所述第二刀翼可以产生更好的破冰效果。
13.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切割刃的弧形半径为r,r的取值范围在30mm-50mm之间。
14.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一刀翼里端与上刀片的连接处具有第四折弯线,第一刀翼沿第一折弯线向上折弯从而第一刀翼与上刀片之间形成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刀翼的刃口具有切割粉碎小颗粒冰块的功能,所述第一刀翼与上刀片之间的夹角小于c2,第一刀翼的旋转轨迹处于第二刀翼和第三刀翼之间,以起到撞击破冰的效果。
15.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一刀翼与上刀片之间的夹角为c3,c3的取值范围在15
°‑
35
°
之间。
16.一种果汁机,包括主机、刀座和搅拌杯,刀座设于搅拌杯的下端口上,刀座上设有粉碎六叶刀结构,刀轴的下端穿过刀座上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刀座可安装在主机上从而使刀轴与主机传动连接。所述主机内设有控制模块、电机以及输出接头等部件,刀座适配主机的接口以实现配对连接,同样的搅拌杯的下端口与刀座适配,当搅拌杯、刀座安装在主机上时,电机通过刀座上的刀轴带动所述上刀片、中刀片、下刀片在搅拌杯内转动,从而实现粉碎、混合等果汁制备目的。
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粉碎六叶刀结构以及果汁机,上刀片、中刀片和下刀片依次叠装并随着刀轴转动,第一刀翼、第二刀翼和第三刀翼均均由一个刀轴的旋转方向一致的前侧边,其中第三刀翼的前侧边上形成有弧形的切割刃,可改善涡流并改变冰块、食材以及流体的受力方向,产生一个指向旋转中心的分力,使需要粉碎的食材能够在切割区域内停留时间,通过提升切割频率从而提升粉碎搅拌的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粉碎六叶刀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粉碎六叶刀结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粉碎六叶刀结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粉碎六叶刀结构与刀座装配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夹角c1与碎冰效率关系图;
24.图7是夹角c2与碎冰效率关系图;
25.图8是切割刃弧度半径r与粉碎效率关系图。
26.图中:
27.1、刀轴;2、上刀片;3、中刀片;4、下刀片;11、主机;12、刀座;13、搅拌杯;21、第一刀翼;22、第四折弯线;31、第二刀翼;32、第一折弯线;41、第三刀翼;42、切割刃;43、第二折弯线;44、延伸翼;45、第三折弯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29.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粉碎六叶刀结构,包括刀轴1,所述刀轴1的上端叠装设有上刀片2、中刀片3和下刀片4,上刀片2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刀翼21,中刀片3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刀翼31,下刀片4的两端均设有第三刀翼41,所述第二刀翼31里端与中刀片3的连接处具有第一折弯线32,第二刀翼31沿第一折弯线32向上折弯从而第二刀翼31与中刀片3之间形成夹角设置;所述第三刀翼41的前侧边上设有切割刃42,切割刃42呈内弧形设置。所述上刀片2、中刀片3和下刀片4依次叠装并随着刀轴1转动,第一刀翼21、第二刀翼31和第三刀翼41均有一个刀轴1的旋转方向一致的前侧边,其中第三刀翼41的前侧边上形成有弧形的切割刃42,可改善涡流并改变冰块、食材以及流体的受力方向,产生一个指向旋转中心的分力,使需要粉碎的食材能够在切割区域内停留时间,通过提升切割频率从而提升粉碎搅拌的效率。
30.所述第三刀翼41里端与下刀片4的连接处具有第二折弯线43,第三刀翼41沿第二折弯线43向下折弯从而第三刀翼41与下刀片4之间形成夹角设置。所述第三刀翼41从下刀片4的端部向下折弯,在不扩大旋转半径的前提下延长了切割刃42的长度。尤其在于,对于一些比重较大的食材如咖啡豆等,向下折弯的第三刀翼41可以控制搅拌区域底部的食材流动,使食材向上翻起进入第二刀翼31和第一刀翼21的切割区域内。
31.所述第三刀翼41外端设有延伸翼44,第三刀翼41外端与延伸翼44之间具有第三折弯线45,延伸翼44沿第三折弯线45向上折弯从而与旋转平面之间形成夹角设置;所述切割刃42设置在第三刀翼41前侧边和延伸翼44前侧边上。所述延伸翼44从第三刀翼41的外端向上折弯,可以更好的将搅拌区域底部的食材翻起,提高搅拌区域内食材的流动性。其中,所述切割刃42沿第三刀翼41和延伸翼44设置,切割刃42除了本身的弧形特征外,还具有在竖直平面上的v字形折弯特性,可进一步地地提升切割粉碎控制区域和粉碎效果。
32.所述中刀片3具有一个在旋转平面上的中心轴l,第一折弯线32与中心轴l之间的夹角为c1,c1的取值在20
°‑
30
°
之间。相对于所述中刀片3的旋转方向而言,第二刀翼31的刃
口具有切割属性。第一折弯线32与中心轴l之间的夹角为c1,中刀片3旋转时朝向旋转方向的侧翼对于食材具有冲击和扰动的作用。所述中刀片3的刃口具有切割粉碎小颗粒冰块的功能,且中刀片3的侧翼可将大块和大颗粒冰块撞碎和撞散,从而提高碎冰效果。
33.如图6所示,所述c1的取值在20
°‑
30
°
之间,当c1取值在0-20
°
时,随着c1的增大,破冰效率是不断增大的,当c1=20
°
时,破冰效率达到最大值;当c1取值在20
°‑
30
°
时,破冰效率位置最大;当c1取值大于30
°
时,碎冰效率随着角度增大而减小。
34.所述第二刀翼31与中刀片3之间的夹角为c2,c2的取值在40
°‑
60
°
之间。相对于所述中刀片3的旋转方向而言,第二刀翼31的刃口具有切割属性。优选的c2=50
°
,使所述第二刀翼31可以产生更好的破冰效果。
35.如图7所示,所述c2的取值在40
°‑
60
°
之间,优选的所述c2=50
°
。当c2取值15
°‑
40
°
之间时,随着c2增大,碎冰效率是不断增大的,当c2=40
°
时,碎冰效率达到最大值;当c2取值40
°‑
60
°
之间时,碎冰效率维持最大,且不变;当c2取值大于60
°
时,碎冰效率随着角度增大而减小。
36.如图8所示,所述切割刃42的弧形半径为r,r的取值范围在30mm-50mm之间,优选的r=40mm。同上所述,r的取值影响了切割刃的粉碎效果,如图8中所示,r的取值范围在30mm-50mm之间可以获得最佳的粉碎效率。
37.所述第一刀翼21里端与上刀片2的连接处具有第四折弯线22,第一刀翼21沿第一折弯线32向上折弯从而第一刀翼21与上刀片2之间形成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刀翼21的刃口具有切割粉碎小颗粒冰块的功能,所述第一刀翼21与上刀片2之间的夹角小于c2,第一刀翼21的旋转轨迹处于第二刀翼31和第三刀翼41之间,以起到撞击破冰的效果。
38.所述第一刀翼21与上刀片2之间的夹角为c3,c3的取值范围在15
°‑
35
°
之间。
39.如图4-5所示,一种果汁机,包括主机11、刀座12和搅拌杯13,刀座12设于搅拌杯13的下端口上,刀座12上设有粉碎六叶刀结构,刀轴1的下端穿过刀座12上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刀座12可安装在主机11上从而使刀轴1与主机11传动连接。所述主机11内设有控制模块、电机以及输出接头等部件,刀座12适配主机11的接口以实现配对连接,同样的搅拌杯13的下端口与刀座12适配,当搅拌杯13、刀座12安装在主机11上时,电机通过刀座12上的刀轴1带动所述上刀片2、中刀片3、下刀片4在搅拌杯13内转动,从而实现粉碎、混合等果汁制备目的。
4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