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组件、开合装置及自动窗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3346发布日期:2023-03-29 09:30阅读:43来源:国知局
悬挂组件、开合装置及自动窗帘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挂组件、开合装置及自动窗帘。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动窗帘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市面上的自动窗帘大多为电机加导轨的整体装置,用户需要在新房装修时就安装,或者拆除原有的导轨重新安装,而对于穿孔式罗马杆的窗帘,则诞生了适用于安装于罗马杆上,并带动窗帘开合的开合装置。
3.传统的安装于罗马杆上的开合装置通常包括悬挂于罗马杆上的悬挂组件和带动悬挂组件在罗马杆上移动的动力组件,由于悬挂组件的结构较为复杂,在组装时十分不方便,进而影响整个开合装置的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悬挂组件、开合装置及自动窗帘,能够使得悬挂组件的组装过程更加简单。
5.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悬挂组件,用于悬挂在罗马杆上,所述悬挂组件包括:
6.挂钩,所述挂钩上设置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内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口,所述挂钩包括对接的第一悬挂部和第二悬挂部,所述第一悬挂部和所述第二悬挂部合围成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连通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悬挂部和所述第二悬挂部的至少其一上;
7.第一移动轮,所述第一移动轮包括轮部和与所述轮部连接的轴部,所述轴部与所述安装部相连接,所述轮部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轮部的另一部分间隙穿过所述第一连通口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外部,所述轮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置腔外部的部分用于在所述罗马杆上滚动。
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悬挂部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悬挂部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对接组成所述第一容置腔。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钩上还设置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悬挂部和所述第二悬挂部合围成所述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连通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悬挂部和所述第二悬挂部的至少其一上;
10.所述悬挂组件还包括挂环,所述挂环包括依次相连的延伸部、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连通口内,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外部。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悬挂部上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悬挂部上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对接组成所述第二容置腔。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轴部设置在所述固定槽
内。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悬挂部上设置有第一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上设置有第一子槽,所述第二悬挂部上设置有第二子部,所述第二子部上设置有第二子槽,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对接组成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子槽和所述第二子槽对接组成所述固定槽,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均和所述轴部相抵持。
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挂组件还包括:
15.壳体,所述壳体内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所述挂钩;
16.盖体,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安装槽的槽口上并抵持所述挂钩,以使得所述挂钩抵持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所述盖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避位口,所述轮部的一部分通过所述避位口延伸至所述安装槽的外部,所述轮部延伸至所述安装槽外部的部分用于在所述罗马杆上滚动。
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轮部包括芯部和包裹于所述芯部表面的层部,所述芯部的材料的硬度大于所述层部的材料的硬度,所述芯部与所述轴部相连接,所述层部用于在所述罗马杆上滚动。
18.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开合装置,用于安装在罗马杆上,所述开合装置包括:
19.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悬挂组件;
20.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与所述悬挂组件相连接,且所述电机组件和所述悬挂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罗马杆相对的两侧,所述电机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悬挂组件沿所述罗马杆移动。
21.本技术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窗帘,用于安装在罗马杆上,所述自动窗帘包括:
22.窗帘布,所述窗帘布的一端用于悬挂于所述罗马杆上;及
23.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开合装置,所述开合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窗帘布悬挂于所述罗马杆的一端沿所述罗马杆移动。
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悬挂组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第一移动轮包括轮部和与轮部转动连接的轴部,且挂钩包括对接的第一悬挂部和第二悬挂部,第一悬挂部和第二悬挂部合围成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内设置有安装部,所以在组装悬挂组件时,可以先将第一移动轮放置在第一悬挂部和第二悬挂部之间,然后将轴部与安装部相连接,最后再将第一悬挂部和第二悬挂部对接在一起即可完成组装过程,上述悬挂组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使得悬挂组件的组装过程更加简单。
25.本技术提供的开合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以及本技术提供的自动窗帘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均同于本技术提供的悬挂组件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
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开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所示的开合装置中的悬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2所示的悬挂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图3所示的悬挂组件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31.图5是图3所示的悬挂组件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图5所示的悬挂组件的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33.图7是图2所示的悬挂组件中的第一移动轮的主视图。
34.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35.100、悬挂组件;10、挂钩;10a、第一容置腔;10b、第一连通口;10c、第二连通口;11、第一悬挂部;11a、第一凹槽;11b、第一开口;11c、第三凹槽;11d、第三开口;111、第一子部;112、第一子槽;12、第二悬挂部;12a、第二凹槽;12b、第二开口;12c、第四凹槽;12d、第四开口;121、第二子部;122、第二子槽;123、限位凸缘;20、第一移动轮;21、轮部;211、芯部;212、层部;22、轴部;30、挂环;31、延伸部;32、连接部;33、限位部;40、壳体;40a、安装槽;41、凸起部;50、盖体;50a、避位口;51、凹陷部;200、罗马杆;300、电机组件;310、第二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3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9.在本技术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或“实施例”意味着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40.为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41.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悬挂组件100,用于悬挂在罗马杆200上,悬挂组件100包括挂钩10和第一移动轮20。
42.挂钩10上设置有第一容置腔10a,第一容置腔10a内设置有安装部,安装部可以为块、孔或者槽等,安装部用于连接第一移动轮20。第一容置腔10a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口10b,挂钩10包括对接的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合
围成第一容置腔10a,第一连通口10b设置在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的至少其一上。
43.可以理解,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可以采用粘结、通过螺钉连接或超声波压合连接的方式相连接,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也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如通过卡扣连接等。
44.其中,第一容置腔10a的大部分可以只设置在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的之一上,第一容置腔10a的其余部分(如槽壁等)设置在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的另一上,也可以将第一容置腔10a大致平均分为两部分并分别设置在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上。
45.第一连通口10b可以只设置在第一悬挂部11上,也可以只设置在第二悬挂部12上,亦可以在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上均只设置第一连通口10b的一部分。
46.请一并参考图4、图5和图6,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悬挂部1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1a,第二悬挂部12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2a,第一凹槽11a和第二凹槽12a对接组成第一容置腔10a;第一凹槽11a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1b,第二凹槽12a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开口12b,第一开口11b和第二开口12b合围成第一连通口10b;第二悬挂部12在第二凹槽12a的槽口边缘处设置有限位凸缘123,限位凸缘123经第一凹槽11a的槽口进入第一凹槽11a内并卡持于第一凹槽11a的槽壁,以实现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的可拆卸连接。
47.第一移动轮20包括轮部21和与轮部21连接的轴部22,轴部22与安装部相连接,轮部21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一容置腔10a内,轮部21的另一部分间隙穿过第一连通口10b并延伸至第一容置腔10a的外部,轮部21延伸至第一容置腔10a外部的部分用于在罗马杆200上滚动。
48.可以理解,轴部22可以设置在轮部21的一端或相对的两端。可以设置为轮部21与轴部22固定连接,如二者过盈固定连接,轴部22与安装部转动连接,即轮部21和轴部22可以一起在安装部上转动;或者,轮部21与轴部22转动连接,轴部22与安装部固定连接。其中,轮部21可以绕轴部22转动,轮部21可以与轴部22同轴设置,轴部22与安装部可以采用粘结、焊接或采用其他方式连接在一起,第一移动轮20可以间隔设置多个。
4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悬挂组件100,由于第一移动轮20包括轮部21和与轮部21转动连接的轴部22,且挂钩10包括对接的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合围成第一容置腔10a,第一容置腔10a内设置有安装部,所以在组装悬挂组件100时,可以先将第一移动轮20放置在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之间,然后将轴部22与安装部相连接,最后再将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对接在一起即可完成组装过程,上述悬挂组件10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使得悬挂组件100的组装过程更加简单。
50.可选地,轴部22可以采用金属或塑料材质等。
51.请参考图2至图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挂钩10上还设置有第二容置腔(图未示),第二容置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口10c,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合围成第二容置腔,第二连通口10c设置在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的至少其一上。
52.可以理解,其中,类似于第一容置腔10a,第二容置腔的大部分可以只设置在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的之一上,第二容置腔的其余部分(如槽壁等)设置在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的另一上,也可以将第二容置腔大致平均分为两部分且分别设置在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上。第二容置腔可以和第一容置腔10a相连通,比如,第二容置腔
可以和第一容置腔10a为同一容置腔的不同部位。
53.第二连通口10c可以只设置在第一悬挂部11上,也可以只设置在第二悬挂部12上,亦可以在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上均只设置第二连通口10c的一部分。
54.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悬挂部11上设置有第三凹槽11c,第二悬挂部12上设置有第四凹槽12c,第三凹槽11c和第四凹槽12c对接组成第二容置腔;第三凹槽11c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开口11d,第四凹槽12c的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开口12d,第三开口11d和第四开口12d合围成第二连通口10c。
55.悬挂组件100还包括挂环30,挂环30包括依次相连的延伸部31、连接部32和限位部33,限位部33设置在第二容置腔内,连接部32位于第二连通口10c内,延伸部31位于第二容置腔的外部。
56.可以理解,挂环30的延伸部31用于与其他零部件(如电机组件300等)相连接,限位部33不能经第二连通口10c移动至第二容置腔的外部。
5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组装悬挂组件100时,可以先将挂环30的连接部32和限位部33放置在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之间,然后将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对接在一起,并将限位部33限定在第二容置腔内,连接部32限定在第二连通口10c内即可完成组装过程,操作方便,能够使得带有挂环30的悬挂组件100的组装过程更加简单。
58.可选地,挂环30的材质为金属,保证挂环30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59.请继续参考图3至图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上设置有固定槽(图中未示出),轴部22设置在固定槽内。如此,可以对轴部22进行很好地限位和固定,避免其发生随意移动。
60.可选地,第一悬挂部11上设置有第一子部111,第一子部111上设置有第一子槽112,第二悬挂部12上设置有第二子部121,第二子部121上设置有第二子槽122,第一子部111和第二子部121对接组成安装部,第一子槽112和第二子槽122对接组成固定槽,第一子部111和第二子部121均和轴部22相抵持。
6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组装悬挂组件100时,可以先将轴部22放置在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之间,并将轴部22限定在第一子槽112或第二子槽122内,然后将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对接在一起,使得第一子部111和第二子部121均和轴部22相抵持即可完成组装过程,操作方便,能够使得悬挂组件100的组装过程更加简单。
62.请参考图3和图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悬挂组件100还包括壳体40和盖体50。
63.壳体40内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槽40a,安装槽40a内设置有挂钩10。
64.盖体50盖设在安装槽40a的槽口上并抵持挂钩10,以使得挂钩10抵持于安装槽40a的底壁,盖体50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40,盖体50上设置有避位口50a,轮部21的一部分通过避位口50a延伸至安装槽40a的外部,轮部21延伸至安装槽40a外部的部分用于在罗马杆200上滚动。
6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使用悬挂组件100时将多个挂钩10同时悬挂于罗马杆200上,从而使得悬挂组件100在罗马杆200上移动时更加稳定。
66.本实施例中,盖体50与壳体40通过卡扣连接,如壳体40上设置有凸起部41,盖体50上设置有凹陷部51,当盖体50与壳体40相连接时,凸起部41配合卡入凹陷部51内。如此,可以使得盖体50和壳体40的组装过程更加简单、方便。
67.可选地,凹陷部51可以设置在盖体50相对的两侧壁上,凸起部41与凹陷部51对应设置。
68.可以理解,也可以在壳体40上设置有凹陷部,盖体50上设置有凸起部。
69.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盖体50与壳体40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或磁性吸附件连接。
70.请参考图3和图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轮部21包括芯部211和包裹于芯部211表面的层部212,芯部211的材料的硬度大于层部212的材料的硬度,例如,芯部211的材料为pom(polyformaldehyde,聚甲醛)或者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等硬质材料,层部212的材料为tpee(thermoplastic polyester elastomer,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或者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软质塑料,芯部211和层部212通过双射注塑或者模内注成型,芯部211与轴部22相连接,层部212用于在罗马杆200上滚动。
7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既能保证轮部21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又能使得轮部21在罗马杆200上滚动时噪音较小。
72.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开合装置,用于安装在罗马杆200上,开合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的悬挂组件100和电机组件300。
73.电机组件300与悬挂组件100相连接,且电机组件300和悬挂组件100分别设置在罗马杆200相对的两侧,电机组件300用于带动悬挂组件100沿罗马杆200移动。
7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开合装置,由于包括悬挂组件100和电机组件300,悬挂组件100的第一移动轮20包括轮部21和与轮部21转动连接的轴部22,且挂钩10包括对接的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合围成第一容置腔10a,第一容置腔10a内设置有安装部,所以在组装悬挂组件100时,可以先将第一移动轮20放置在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之间,然后将轴部22与安装部相连接,最后再将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对接在一起即可完成悬挂组件100的组装过程,上述开合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从而能够使得开合装置的组装过程更加简单。
75.可选地,电机组件300包括电机和与电机转动连接的第二移动轮310,电机组件300悬挂于悬挂组件100的挂钩10上,电机组件300带动第二移动轮310在罗马杆200上滚动。
76.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窗帘,用于安装在罗马杆200上,自动窗帘包括窗帘布及如第二方面的开合装置。
77.窗帘布的一端用于悬挂于罗马杆200上,开合装置用于带动窗帘布悬挂于罗马杆200的一端沿罗马杆200移动。
7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窗帘,由于其中的开合装置包括悬挂组件100和电机组件300,悬挂组件100的第一移动轮20包括轮部21和与轮部21转动连接的轴部22,且挂钩10包括对接的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合围成第一容置腔10a,第一容置腔10a内设置有安装部,所以在组装悬挂组件100时,可以先将第一移动轮20放置在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之间,然后将轴部22与安装部相连接,最后再将第一悬挂部11和第二悬挂部12对接在一起即可完成悬挂组件100的组装过程,上述自动窗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从而能够使得开合装置的组装过程更加简单,即使得自动窗帘的组装过程更加简单。
79.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
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