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89086发布日期:2023-08-20 17:4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自动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清洁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清洁设备,例如扫地机器人、扫拖一体机等已被家庭广泛采用。具有扫地功能的清洁机器人,为了实现扫地功能,会设置清洁刷以将地面不同尺寸的垃圾卷起,并抽吸送入垃圾收集箱中。

2、清洁刷的结构及设置方式已成为影响自动清洁设备清洁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现有的单刷结构不能提高自动清洁设备的清洁效果,且不能针对不同的清洁面材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清洁,从而限制了自动清洁设备的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清洁设备,能够解决自动清洁设备在清洁过程中清扫能力低下的问题。具体如下:

2、本公开提供一种自动清洁设备,包括:

3、移动平台,配置为在操作面上移动;

4、行走轮,装配于所述移动平台;

5、清洁模组,装配于所述移动平台,配置为对所述操作面进行清洁,所述清洁模组包括:

6、第一滚刷,沿垂直于所述移动平台前后轴线的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滚刷包括:第一刷构件;第一轴杆;以及第一填充物,所述第一填充物配置为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杆上使得所述第一填充物与所述第一轴杆共轴;以及

7、第二滚刷,沿与所述第一滚刷平行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滚刷包括:第二刷构件;以及第二轴部件;

8、其中,所述第一填充物为弹性构件,所述第二轴部件为刚性构件,并且第一填充物具有第一内径和第一外径,以使第一填充物具有预设厚度。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部件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填充物的外径。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部件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填充物的内径。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充物最低点所在的平面低于所述第二轴部件最低点所在的平面。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刷构件包括:

13、第一筒状构件,配置为套装于所述第一填充物外侧使得所述第一筒状构件与所述第一轴杆共轴;以及

14、第一刷件,自所述第一筒状构件外表面沿远离所述第一筒状构件的方向延伸。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刷构件包括:

16、第二筒状构件,配置为套装于所述第二轴部件外侧使得所述第二筒状构件与所述第二轴部件共轴;以及

17、第二刷件,自所述第二筒状构件外表面沿远离所述第二筒状构件的方向延伸。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刷件自所述第一筒状构件外表面沿远离所述第一筒状构件的方向延伸的最远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刷件自所述第二筒状构件外表面沿远离所述第二筒状构件的方向延伸的最远距离。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刷件自所述第一筒状构件外表面沿远离所述第一筒状构件的方向延伸的最远距离构成的外轮廓形成所述第一滚刷的外径,所述第二刷件自所述第二筒状构件外表面沿远离所述第二筒状构件的方向延伸的最远距离构成的外轮廓形成所述第二滚刷的外径,所述第一滚刷的外径与所述第二滚刷的外径大致相等。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滚刷的轴心与所述第二滚刷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一滚刷和/或所述第二滚刷的外径。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刷件自所述第一筒状构件外表面沿远离所述第一筒状构件的方向延伸的最远距离构成的外轮廓形成所述第一滚刷的外径,所述第二刷件自所述第二筒状构件外表面沿远离所述第二筒状构件的方向延伸的最远距离构成的外轮廓形成所述第二滚刷的外径,所述第一滚刷的轴心与所述第二滚刷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一滚刷和所述第二滚刷的外径之和的一半。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充物内径到所述第二轴部件外径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填充物内径与外径的差值。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滚刷和所述第二滚刷沿所述自动清洁设备行进方向前后设置。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滚刷外轮廓最低点所在的平面低于所述第一滚刷外轮廓最低点所在的平面。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滚刷和所述第一滚刷沿所述自动清洁设备行进方向前后设置。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滚刷外轮廓最低点所在的平面低于所述第二滚刷外轮廓最低点所在的平面。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部件由第二轴杆构成,或者包括第二轴杆和第二填充物,其中,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均为刚性构件。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部件由第二轴杆构成时,所述第二轴杆包括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结构沿所述第二轴杆轴向贯穿所述第二轴杆轴心延伸。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心结构的至少一端包括台阶部。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杆还包括配合件,所述配合件配置为装配于所述台阶部。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刷件和/或所述第二刷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刷件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筒状构件的周向上,多个第二刷件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筒状构件的周向上。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滚刷和所述第二滚刷的旋转方向相反。

33、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与相关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清洁设备,通过设置第一滚刷和第二滚刷的双滚刷结构,并将第一滚刷中的第一填充物设置为弹性构件,将第二滚刷设置为刚性构件,使得自动清洁设备能够基于软硬两种类型的滚刷对地面进行有效的清洁,提升了垃圾在第一滚刷和第二滚刷之间的通过性,并合理配置了软硬两种类型的滚刷与地面之间的干涉量,从而整体上提高了对地面的清洁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物最低点所在的平面低于所述第二轴部件最低点所在的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刷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刷构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刷件自所述第一筒状构件外表面沿远离所述第一筒状构件的方向延伸的最远距离构成的外轮廓形成所述第一滚刷的外径,所述第二刷件自所述第二筒状构件外表面沿远离所述第二筒状构件的方向延伸的最远距离构成的外轮廓形成所述第二滚刷的外径,所述第一滚刷的外径与所述第二滚刷的外径大致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刷的轴心与所述第二滚刷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一滚刷和/或所述第二滚刷的外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刷件自所述第一筒状构件外表面沿远离所述第一筒状构件的方向延伸的最远距离构成的外轮廓形成所述第一滚刷的外径,所述第二刷件自所述第二筒状构件外表面沿远离所述第二筒状构件的方向延伸的最远距离构成的外轮廓形成所述第二滚刷的外径,所述第一滚刷的轴心与所述第二滚刷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一滚刷和所述第二滚刷的外径之和的一半。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自动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刷和所述第二滚刷沿所述自动清洁设备行进方向前后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动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刷外轮廓最低点所在的平面低于所述第一滚刷外轮廓最低点所在的平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自动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刷和所述第一滚刷沿所述自动清洁设备行进方向前后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动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刷外轮廓最低点所在的平面低于所述第二滚刷外轮廓最低点所在的平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部件由第二轴杆构成,或者包括第二轴杆和第二填充物,其中,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均为刚性构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动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部件由第二轴杆构成时,所述第二轴杆包括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结构沿所述第二轴杆轴向贯穿所述第二轴杆轴心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自动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结构的至少一端包括台阶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自动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杆还包括配合件,所述配合件配置为装配于所述台阶部。

2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刷件和/或所述第二刷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刷件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筒状构件的周向上,多个第二刷件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筒状构件的周向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刷和所述第二滚刷的旋转方向相反。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一种自动清洁设备,包括:移动平台,配置为在操作面上移动;清洁模组,装配于所述移动平台,配置为对所述操作面进行清洁,所述清洁模组包括:第一滚刷,沿垂直于所述移动平台前后轴线的第一方向装配于所述清洁模组,所述第一滚刷包括:第一刷构件;第一轴杆;以及第一填充物,所述第一填充物配置为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杆上使得所述第一填充物与所述第一轴杆共轴;以及第二滚刷,沿与所述第一滚刷平行的方向装配于所述清洁模组,所述第二滚刷包括:第二刷构件;以及第二轴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填充物为弹性构件,所述第二轴部件为刚性构件,并且第一填充物具有第一内径和第一外径,以使第一填充物具有预设厚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成盼,林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