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80601发布日期:2023-05-17 08:4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门窗,具体的,涉及一种窗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传统的窗墙系统是通过幕墙边框、窗边框及窗扇框的结构设计,以线传递的方式将自重和所受荷载传给主体结构的,此种窗墙系统常用于建筑外窗或室内隔断,比如衣帽间、厨房、卫生间、阳台与客厅的隔断等区域。但在小户型或是房间陈设较多的情况下,厚重的边框和窗扇不但会影响房间采光,还会降低门的通透度,更会使得室内空间的边界感增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窗结构,该窗结构在关闭状态下,从窗内外两侧观看时,其外观呈现出极窄的一体式结构,大幅提高了室内采光效率及通透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窗结构,包括:固定边框,截面呈“l”形,包括由窗内侧向窗外侧顺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框、第一断热条和第二支撑框;固定中挺,设在所述固定边框的中间,两端与所述固定边框固定相连,截面呈“t”形,包括由窗外侧向窗内侧顺次连接的第三支撑框、第二断热条和第四支撑框;活动窗,设在所述固定边框与固定中挺之间,一侧边铰接在所述固定边框上,包括截面呈“l”形的活动框及固定连接在活动框的窗外侧的第一玻璃,所述活动框具有第五支撑框以及向侧方延伸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第一玻璃与所述固定边框、固定中挺抵接的位置设有胶条;其中所述支撑框均为闭腔结构,当所述活动窗连接在所述固定边框和固定中挺上后,所述第五支撑框的内侧边不超过所述第二支撑框和第三支撑框的内侧边,所述内侧边为靠近所述第一玻璃一侧的侧边。

3、优选地,所述固定边框内设有两个所述固定中挺,两个所述固定中挺中间设有第二玻璃及固定第二玻璃的扣板;所述扣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支撑框上,所述第二玻璃的两侧分别通过胶条抵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框和所述扣板上。

4、优选地,所述扣板与所述第四支撑框通过螺栓连接。

5、优选地,所述第四支撑框的远离所述第三支撑框的一侧还设有第六支撑框;所述扣板外侧设有扣条,所述扣条的侧边分别扣接在所述扣板和所述第六支撑框的侧边上。

6、优选地,所述玻璃均为中空low-e玻璃。

7、优选地,所述活动窗的外侧边设有断热护边,所述断热护边与所述第五支撑框和所述第一玻璃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固定边框的上侧设有挡水板,下侧设有排水槽。

9、优选地,所述活动窗的窗外侧设有纱窗。

10、根据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发明所述的窗结构包括固定边框、固定中挺和活动窗。其中,固定边框截面呈“l”形,包括第一支撑框和第二支撑框,在固定边框的中间设有固定中挺,其两端与固定边框固定相连,且截面呈“t”形,包括第三支撑框和第四支撑框,活动窗设在固定边框与固定中挺之间,一侧边与固定边框铰接以实现开启和关闭功能,包括截面呈“l”形的活动框及固定连接在活动框的窗外侧的第一玻璃,该活动框具有第五支撑框以及向侧方延伸的连接板。上述支撑框均为闭腔结构,当门窗为关闭状态时,活动窗连接在固定边框和固定中挺上,此时第五支撑框的靠近第一玻璃一侧的侧边不超过第二支撑框和第三支撑框位于同一侧的侧边,从窗两侧观看时该窗结构的边框呈现出极窄的一体式结构,不仅外观上简洁美观,还可显著提高室内采光效率及通透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窗结构,该窗结构包括:固定边框,包括由窗内侧向窗外侧顺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框、第一断热条和第二支撑框;固定中挺,设在所述固定边框中间,两端与所述固定边框固定相连,包括由窗外侧向窗内侧顺次连接的第三支撑框、第二断热条和第四支撑框;活动窗,设在所述固定边框与固定中挺之间,一侧边铰接在所述固定边框上,包括活动框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框的窗外侧的第一玻璃,所述活动框具有第五支撑框及向侧方延伸的连接板。所述支撑框均为闭腔结构,当所述活动窗连接在所述固定边框和固定中挺上后,该窗结构在外观上呈现出极窄的一体式结构,可显著提高室内采光效率、通透度。

技术研发人员:孟迪,李浩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