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火板及应用其的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20207发布日期:2023-03-25 11:15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火板及应用其的烤炉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烤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火板及应用其的烤炉。


背景技术:

2.烧烤类食品具有独特风味,因此广泛受到人们的喜爱,燃气式烤炉具有使用方便,污染小、干净卫生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户外烧烤等场景,燃气烧烤炉包括多个炉头,炉头中喷出火焰加热放置在烤网上的食材,为了避免食材直接接触火焰,并防止食物上油滴落下堵塞炉头的火焰孔,通常在炉头和烤网之间设置分火板。
3.由于炉头靠近供气管一端燃气跟空气混合需要一段距离,温度上升相对较慢,而另一端炉头内的火焰燃烧充分、温度较高,从而导致烤网形成明显的高温区和低温区,不均匀的热量通过分火板传递至烤网会导致同一食材在烧烤时部分位置已烤焦,但部分位置还未熟透,影响食用口感及健康。
4.现有的分火板一般包括成一定角度连接而成的两个直板,每个直板侧壁上设置有开孔或百叶窗,对炉头的热量进行分火,但现有分火板结构仍不能很好的解决该问题,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烤制的食材受热更加均匀的需求,难以达到良好的烧烤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火板及应用其的烤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火板,包括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至少两个波形结构,所述波形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从而形成所述分火板,所述波形结构包括波峰结构和波谷结构,所述波谷结构上设有漏油孔,所述漏油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满足如下公式:其中:n为所述漏油孔编号,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布,n为正整数,dn为第n+1个所述漏油孔与第n个所述漏油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m为所述漏油孔总个数;至少部分所述漏油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满足如下公式:其中:ln为第n个所述漏油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k为系数。
7.优选地,2.5mm≤l1≤3.5mm,2.5≤k≤3.5。
8.进一步地,所述漏油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满足如下公式:
或者。
9.进一步地,所述漏油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满足如下公式:。
10.进一步地,所述波形结构两侧设有直板结构,两个相邻所述直板结构之间设有圆角结构,所述波峰结构和波谷结构由所述直板结构和所述圆角结构组合而成。
11.进一步地,所述波形结构满足如下公式:其中:δ=h/10,θ为相邻所述直板结构之间夹角,h为所述波形结构高度,l为单个所述波形结构宽度。
12.进一步地,所述h和所述l范围如下:27mm≤h≤30mm,55mm≤l≤58mm;或者,11mm≤h≤14mm,24mm≤l≤27mm。
13.进一步地,所述圆角结构r满足如下公式:。
14.进一步地,所述分火板两侧的所述直板结构上分别设置有数量相同的窗口。
15.进一步地,所述窗口的数量为两个。
16.进一步地,所述窗口在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分火板总高1/2处,所述窗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满足如下关系:其中,w为远离所述分火板的上边缘的所述窗口的下边缘与所述分火板的上边缘之间的距离,p为分火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总长,m为单个窗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总长。
17.可选地,所述窗口至少设置为两个,所述窗口整体尺寸呈渐变设置。
18.可选地,所述分火板的厚度渐变设置或者阶梯式设置。
19.进一步地,所述分火板两侧端部设有若干凸起。
20.一种烤炉,包括:壳体、燃烧器、烤架及均温板,所述燃烧器、所述烤架及所述均温板均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均温板设于所述燃烧器和所述烤架之间,所述均温板为上述分火板。
21.进一步地,所述均温板至少包括上下两层所述分火板。
2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分火板及其应用的烤炉具有下述有益效果:该分火板通过设置若干波形结构,并在波形结构的波谷结构上设置尺寸及间距呈现一定规律变化的漏油孔,该漏油孔能够收集从烤网上的食材落下的油滴,同时能够分层次释放来自炉头的热量,该漏油孔的设计可以弥补由于炉头热量造成的高温区及低温区的差异;波形结构的圆角结构能够避免热量聚集于顶端,防止局部热量过高,有利于热量均匀分布;分火板两侧窗口释放的热量能够更好的弥补靠近供气管一端炉头形成的低温区域,实践证明该种设计能够更好的对烤网上方的食材各个区域实现均温效果,从而利于烤制食物,能够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4.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5.图1为本发明分火板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分火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分火板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烤炉的剖面图。
26.图中:1波峰结构、2波谷结构、3漏油孔、4直板结构、5窗口、6凸起、7分火板组件、8燃烧器、9烤架、1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2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烤炉的分火板,如图1-2所示,包括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分火板的横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分火板的纵向,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至少两个波形结构,所述波形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从而形成所述分火板结构,所述波形结构包括波峰结构1和波谷结构2,所述波谷结构2上设有漏油孔3,所述漏油孔3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n为所述漏油孔3编号,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布,n为正整数,dn为第n+1个所述漏油孔3与第n个所述漏油孔3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m为所述漏油孔3总个数;至少部分所述漏油孔3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满足如下公式:其中:ln为第n个所述漏油孔3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k为系数。
30.优选地,2.5mm≤l1≤3.5mm,2.5≤k≤3.5。
31.该漏油孔3能够收集从烤网上的食材落下的油滴,所述漏油孔3尺寸及间距遵循如上规律进行变化,烧烤炉根据上述变化释放不同量级的热量,越接近供气管一端炉头温度相对较低,对应分火板上漏油孔3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越大,越接近另一端炉头温度相对较高,对应分火板上漏油孔3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越小,以此弥补由于炉头热量造成的高温区及低温区的差异。
32.进一步地,所述漏油孔3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满足如下公式:或者,优选地,m≥8。
33.漏油孔3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排布并不完全符合等差数列变化规律,在个别位置进行适当调整效果更佳,上述两种变化规律的分火板也可同时应用于烧烤炉上,两者相互配合能够更加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均温效果,其中较优的参数选择为:l1=[2.8,3.2]mm,k=[2.8,3.2]。
[0034]
进一步地,所述漏油孔3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较优参数选择为:。
[0035]
对于漏油孔3间距的进一步限定,更趋向于优选值。
[0036]
进一步地,所述波形结构两侧设有直板结构4,两个相邻所述直板结构4之间设有圆角结构r,所述波峰结构1和波谷结构2由所述直板结构4和所述圆角结构r组合而成,圆角结构r可增加波形结构的波谷结构2表面积,有利于冲切加工漏油孔3,且具有一定弧度的圆角结构r可以避免热量过多聚集于波峰结构1及波谷结构2的尖端,防止局部热量过多集中,有利于热量均匀分布。
[0037]
进一步地,所述波形结构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δ=h/10,θ为相邻所述直板结构4之间夹角,h为所述波形结构高度,l为单个所述波形结构宽度。
[0038]
进一步地,所述h和所述l范围如下:27mm≤h≤30mm,55mm≤l≤58mm;或者,11mm≤h≤14mm,24mm≤l≤27mm。
[0039]
其中较优参数选择为:28.4mm≤h≤29mm,56.4mm≤l≤57mm,此时θ的范围是82.2
°
≤θ≤95.6
°
;或者,12.4mm≤h≤13mm,25.9mm≤l≤26.5mm,此时θ的范围是83.7
°
≤θ≤98.8
°
,上述参数范围能够保证分火板具有良好的均温效果。
[0040]
进一步地,所述圆角结构r满足如下公式:。
[0041]
对圆角结构r分段设置可防止θ相对较小时,圆角适当大一些可以防止尖端过于尖锐,过渡更加平缓。
[0042]
进一步地,所述分火板两侧的所述直板结构4上分别设置有数量相同的窗口5,参见图3,所述窗口5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能够释放热量,使得靠近供气管一端炉头上方的分火板的释放更多热量使得分火板整体温度更加均匀,所述出风口朝向下,能够防止油渣掉入炉头。
[0043]
进一步地,由于靠近供气管一端炉头的两侧边缘温度相对更低,较佳的实施例为将所述窗口5分别设置于炉头低温区对应位置的所述分火板两侧各两个以释放更多热量。
[0044]
进一步地,所述窗口5在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分火板总高1/2处,所述窗口5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满足如下关系:其中,w为远离所述分火板的上边缘的所述窗口的下边缘与所述分火板的上边缘之间的距离,p为分火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总长,m为单个窗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总长,两个窗口5的整体宽度不超过燃气炉一端1/3,避免对热量不均匀性进行过度弥补,上述设置对窗口5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进行限定,使其控制在合理范围。
[0045]
可选地,所述窗口5至少设置两个,可以设置多个所述窗口5,使其从分火板一端向另一端整体尺寸呈渐变设置,与渐变的漏油孔3原理一样,渐变设置的窗口5可以传导出不同量级的热量,以弥补高温区与低温区之间的差异。优选的,每个侧边上的窗口5设置为两个。
[0046]
可选地,所述分火板的厚度渐变设置或者阶梯式设置,不同厚度的分火板的导热性能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在高温区分火板厚度设置较厚,低温区分火板厚度设置较薄,通过厚度渐变或阶梯式设置的分火板可以弥补不同温度区域产生的差异,更有利于实现均温效
果。
[0047]
进一步地,所述分火板两侧端部设有若干凸起6,所述凸起6可以对所述分火板起到支撑作用,同时相邻两个分火板并排放置边缘相接时,所述凸起可形成条形孔,也能够实现所述漏油孔3的作用。
[0048]
为实现更好的均温效果,优选地,可以包括具有上下两层分火板的分火板组件7,上下两层分火板两者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可以实现热量的二次分配,进而使得热量分布更加均匀。如图4所示,烤炉包括壳体10、燃烧器8、烤架9及均温板,所述燃烧器8、所述烤架9及所述均温板均设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均温板设于所述燃烧器8和所述烤架9之间,所述均温板为分火板组件7。
[0049]
燃烧器8的火焰通过加热分火板组件7并进行热量分配后,进而更加均匀地加热放置在烤架9上的食材。
[0050]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