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桌上升降桌的配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51805发布日期:2023-12-03 02:34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桌上升降桌的配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桌上升降桌的配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出现在桌前久坐不动或是长期站立等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办公情况,从长远角度来看,采取坐姿与站姿交替的方式才能有效避免产生如颈椎疾病、腰椎疾病等相关的职业疾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在这样的需求下,市场上开始出现可调节高度的升降桌,方便使用者根据自身情况和工作需求来随时调节桌面高度,但由于升降桌普遍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所适应的用户范围较窄,在此基础之上,又出现了一种桌上升降桌,即不需要改动原有固定桌的桌型结构,直接放置于普通桌面上来使用,可以通过调节桌上升降桌高度的方式来适应人体进行坐站交替行为时姿势的变化。

3、如专利号为202120248010.2所公开的一种桌上升降桌,该类型的桌上升降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该桌上升降桌为了确保高度调节时升降支架的稳定性,在升降支架下端连接了限制升降支架运动的底座框,增大了桌上升降桌的制作工艺和制作成本。并且由于升降支架上端部分固定在桌板底部,使用状态下升降支架下端在底部进行移动,导致桌板发生偏移,会朝着升降支架固定位置的所在方向移动,从桌上升降桌的整体外观来说,既不协调又影响美观,并且使得桌上升降桌的整体稳定性变差,桌板受力不均时极易发生倾倒。为了避免使用时发生桌体倾倒的情况,确保桌上升降桌的使用稳定性,就需要选择强度较高的支撑板作为桌板,进一步增加生产成本,并且此类桌上升降桌在调低高度的过程中,由于升降支架与桌板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小,使得升降支架对桌板的支撑力随之减小,在调节到较低高度后受压力作用,桌板在竖直方向上就会产生上下波动,安全性大打折扣,非常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桌上升降桌的配置及使用方法,改变桌上升降桌桌板底部的调节支架结构,去除现有技术中的底部支撑架框,将调节支架中的支撑架均设置为与桌板的移动连接,使得桌板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桌板与调节支架始终保持在上下相对位置上,桌板的中心始终与调节支架的中间位置上下对应,桌上升降桌的美观性和实用性得到提升,制作成本也大幅降低,并且在调节支架与桌板连接处增加了状态同步连杆,保证调节支架各结构之间实现同步运动。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桌上升降桌的配置及使用方法,

4、s1,安装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包括沿桌板底面水平活动设置的移动连杆以及相互铰接在一起的支撑杆一、支撑杆二,且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均各自成对设置,先将支撑杆一与支撑杆二中部对应铰接设置,预设支撑杆一的顶部与支撑杆二的顶部各自到铰接位置的距离相同,再将支撑杆一的顶部与一个移动连杆铰接;

5、s2,安装导轨和移动件,在桌板底部安装间隔成对设置的导轨,预设导轨的左右两端到桌板侧边的距离相同,导轨侧壁开有导槽,分别在支撑杆一与移动连杆铰接的位置和支撑杆二的顶部装上移动件,并将移动件插入导槽中,两个移动件在导槽内的初始位置到各自临近的导轨端部的距离相同,移动连杆处在两个导轨中间且平行于导轨设置,并且移动连杆平行于桌板底部;

6、s3,安装状态同步连杆,将状态同步连杆的一端与支撑杆二铰接,状态同步连杆另一端与桌板底部或导轨铰接;

7、s4,安装移动连杆位置调节装置,在桌板底部安装移动连杆位置调节装置,移动连杆位置调节装置平行于导轨设置,并且与移动连杆连接;

8、s5,使用状态下,在移动连杆位置调节装置的作用下移动连杆沿导轨水平滑移并停留在相应位置,移动连杆位置调节装置驱动移动连杆动作时,带动支撑杆一、支撑杆二及状态同步连杆转动,同时支撑杆一、支撑杆二的顶部同时移动且相互靠近或远离,使得桌板抬高或降低,并在抬高或降低的过程中支撑杆一与支撑杆二的铰接点与桌板中垂线始终在同一直线上,移动连杆调节至相应位置时,状态同步连杆将支撑杆一、支撑杆二顶撑保持在相应的状态。

9、作为优选,移动连杆整体呈u形,移动连杆包括间隔对称的侧连杆以及连接两个侧连杆的横杆,每个侧连杆均靠近一个导轨,在步骤s2中,安装好导轨后,侧连杆与导轨在水平方向上移动配合且在纵向方向保持相对固定,在步骤s4中,移动连杆位置调节装置安装好后,移动连杆位置调节装置作用于横杆上以使得移动连杆整体移动。u形结构的设计既能实现移动连杆与导轨的连接,又能便于移动连杆位置调节装置与移动连杆之间的连接,通过直接控制移动连杆位置调节装置来调节横杆的位置,使得移动连杆发生前后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进行滑移。

10、作为优选,每个侧连杆上至少通过轴销连接有两个移动件,所述移动件在导轨的导槽内移动。侧连杆与移动件通过轴销连接,提升移动过程中侧连杆的运动灵活度,设置两个以上轴销的目的是控制侧连杆即移动连杆整体仅做水平移动,防止其进行转动。

11、作为优选,所述移动件为导轮或导块。移动件的种类选择不影响桌上升降桌的整体运动,导轮或是导块都可以实现在导轨内的正常移动。

12、作为优选,支撑杆二的顶部与移动件为转动连接。支撑杆二的上端既可以在导轨内进行前后移动,又可以在导轨内进行左右转动,使用过程中帮助实现桌板与调节支架始终保持中间位置,不发生位置的偏移。

13、作为优选,桌板具有升高打开状态与降低合拢状态,在步骤s3中,安装好状态同步连杆后,在支撑杆一、支撑杆二的顶部同时移动且相互远离至靠近降低合拢状态时,状态同步连杆侧壁与靠近的一个轴销相抵接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桌上升降桌存在最低高度,在最低高度下状态同步连杆的一端正好抵住一个轴销,侧连杆即移动连杆整体无法再向前移动。

14、作为优选,状态同步连杆侧壁上凹设有与轴销配合的弧形槽,以适应两者的运动配合轨迹。弧形槽的设计使桌上升降桌的最低高度变得更低,实现状态同步连杆和轴销的抵接配合,避免使用时发生卡顿,并且由于桌板高度降低后,调节支架对桌板的竖直支撑力减小,弧形槽可帮助状态同步连杆对桌板产生一定的支撑力,有助于桌板平稳调节到最低位置。

15、作为优选,移动连杆位置调节装置为气杆,气杆的一端与桌板保持相对固定,气杆的另一端连接至移动连杆。利用气杆可以实现移动连杆位置的无极调节,即调节支架整体的无极调节,即桌板高度的无极调节,并且气杆的成本低,有助于控制桌上升降桌的制作成本。

16、作为优选,移动连杆位置调节装置还包括气杆连接座和控制件,所述气杆连接座固定在桌板底部,气杆一端与气杆连接座相连接,控制件安装于气杆座上并作用于气杆。气杆连接座固定在桌板底部,使得气杆水平贴近固定于桌板底部,控制件的设置便于使用者通过按压调节气杆位置来实现桌上升降桌高度的调节。

17、作为优选,移动连杆位置调节装置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一端与桌板保持相对固定,电动推杆的另一端连接至移动连杆。电动推杆相较于手动推杆而言,能更便捷有效地调节桌上升降桌到使用者的目标使用高度。

18、作为优选,两个支撑杆一的下端通过脚杆一连接,两个支撑杆二的下端通过脚杆二连接。在支撑杆下端设置脚杆连接,脚杆的存在使得支撑杆在移动时不易产生晃动和变形,脚杆一连接两个支撑杆一使得可以保持同步运动,同时脚杆一处在底部位置又作为支撑脚使用,脚杆二的作用同理,有助于提高桌上升降桌的整体使用稳定性,使其底部整体结构简洁更为牢固。

19、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

2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桌上升降桌的配置及使用方法,改变桌上升降桌桌板底部的调节支架结构的方式,去除现有技术中的底部支撑架框,将调节支架设计为包括沿桌板底面水平活动的移动连杆以及相互铰接在一起的支撑杆一、支撑杆二,且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均各自成对设置,并且在桌板底部设有移动连杆位置调节装置和间隔成对设置的导轨,从而实现调节支架与桌板间的相互连接,使得桌板上升或下降时,桌板和调节支架始终保持在上下相对位置上,桌板的中心始终与调节支架的中间位置上下对应,也就是调节支架不再形成偏置,桌上升降桌的美观性和实用性得到提升,制作成本也大幅降低。

21、并且在支撑杆二与桌板之间还设有状态同步连杆,状态同步连杆的一端与支撑杆二铰接,状态同步连杆的另一端则与桌板或导轨铰接,移动连杆位置调节装置驱动移动连杆动作时,带动支撑杆一、支撑杆二及状态同步连杆转动,支撑杆一、支撑杆二的顶部同时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相互靠近或远离对方使得桌板高度升高或降低,移动连杆调节至相应位置时,状态同步连杆将支撑杆一、支撑杆二顶撑保持在相应的状态,实现移动连杆、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同步运动,便于使用者便捷平稳地调节到目标使用高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