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零靠墙零重力沙发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855324发布日期:2023-10-26 00:21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零靠墙零重力沙发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动沙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零靠墙零重力沙发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正不断提高。对于家具的选择,消费者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功能,更多的是希望将家具的利用率达到最高,这才是现代化的思维。比如座椅或沙发,消费者更多的是在追求舒适性,诸如能够提供阅读、平躺等多种使用模式的功能,而随着研发的不断深入,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功能性沙发,例如零靠墙沙发、零重力沙发等等。

2、在专利cn217117973u中就提到了一种零靠墙沙发,包括沙发铁架、设置于沙发铁架两侧的两块侧扶手板及与两个侧扶手板的一端均连接的后背板;沙发铁架包括底座、活动设置于底座上的伸展机构及固定设置于底座两侧的若干扶手安装架;侧扶手板与扶手安装架连接。

3、专利cn214631170u中则提到了一种零重力沙发骨架,包括底架、可转动安装于底架上的座架、腿部伸展机构、设置于座架后部的靠背架和驱动装置,腿部伸展机构与座架的前部铰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底架,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连杆机构和电机,连杆机构连接座架和腿部伸展机构,电动推杆的伸出端连接连杆机构,在电机控制电动推杆伸出时,连杆机构带着座架、腿部伸展机构和靠背架转动,当转动到最高位置时,腿部伸展机构的位置高于靠背架的位置。

4、专利cn214127776u中提到了一种零靠墙功能沙发机械伸展装置,包括底座、联动组件、腿部组件和靠背组件,所述伸展装置具有腿部组件完全收拢的坐姿、腿部组件完全展开的tv姿和腿部组件与靠背组件完全展开的躺姿,所述底座上铰接有联动组件,联动组件的一端铰接有腿部组件,联动组件的另一端铰接有靠背组件,在坐姿向tv姿运动过程中,靠背组件在联动组件的牵引下向腿部组件的方向移动大于11cm,保证沙发完全零靠墙设置。

5、上述专利中,无论是零靠墙沙发还是零重力沙发,其都仅仅只能实现一个功能,即零靠墙沙发仅仅具备零靠墙的功能,而无法兼具零重力的功能,零重力沙发仅仅具备零重力的功能,而无法兼具零靠墙的功能,功能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零靠墙零重力沙发的控制方法,以使得零靠墙零重力沙发能够顺利的在坐姿状态与躺姿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同时对用户的头部起到保护作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零靠墙零重力沙发的控制方法,其创新点在于: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3、s1:首先,零靠墙零重力沙发处于初始状态;

4、所述零靠墙零重力沙发包括一沙发基座,所述沙发基座包括底架、连接在底架两侧的侧架以及设置在两个侧架之间的头枕架,在两个侧架之间还连接有连接侧板;

5、在头枕架的上方设置有头枕板,且头枕板由安装在头枕架上的摆动机构驱动进行上下摆动;

6、安装在沙发基座上的骨架,所述骨架包括靠背骨架部、大腿骨架部及小腿骨架部,且靠背骨架部、大腿骨架部及小腿骨架部之间相互铰接,所述靠背骨架部、大腿骨架部及小腿骨架部由一驱动单元驱动进行摆动,靠背骨架部与头枕架相连,并带动头枕架进行平移以及摆动动作,实现沙发在坐姿与躺姿之间进行切换;

7、初始状态即为坐姿状态,此状态时,头枕板处于水平状态,头枕架的一侧位于连接侧板的正上方,骨架处于收缩状态;

8、在躺姿状态时,头枕板的端部位于连接侧板的正上方,头枕架、靠背骨架部与大腿骨架部、小腿骨架部形成一v形躺面,且小腿骨架部远离大腿骨架部一侧的高度高于头枕板的高度;

9、s2:判断沙发是否需要由坐姿状态切换为躺姿状态,若需要,则进入步骤s3,若不需要,则沙发保持坐姿状态;

10、s3:由摆动机构动作驱动头枕板进行摆动,并实时监测头枕板的摆动位置,并判断头枕板是否摆动到位,若头枕板摆动到位,则进入步骤s4,若头枕板未摆动到位,则重复步骤s3;

11、s4:由驱动单元动作,驱动靠背骨架部、大腿骨架部及小腿骨架部进行摆动,同时靠背骨架部带动头枕架进行平移以及摆动,实现骨架的伸展,在动作的同时,对骨架的伸展状态以及头枕架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以判断骨架及头枕架是否动作到位,若骨架及头枕架动作到位,则说明沙发已达到躺姿状态,若骨架及头枕架未动作到位,则重复步骤s4;

12、s5:判断沙发是否需要由躺姿状态切换为坐姿状态,若需要,则进入步骤s5,若不需要,则沙发保持躺姿状态;

13、s6:由驱动单元动作,驱动靠背骨架部、大腿骨架部及小腿骨架部进行摆动,同时靠背骨架部带动头枕架进行平移以及摆动,实现骨架的收缩,在动作的同时,对骨架的伸展状态以及头枕架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以判断骨架及头枕架是否动作到位,若骨架及头枕架动作到位,则进入步骤s7,若骨架及头枕架未动作到位,则重复步骤s6;

14、s7:由摆动机构动作驱动头枕板进行摆动,并实时监测头枕板的摆动位置,若头枕板摆动到位,则说明沙发已达到坐姿状态,若头枕板未摆动到位,则重复步骤s7。

15、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一对并列安装在头枕架内的头枕摆臂以及用于安装头枕摆臂的安装支架,在头枕架上还开有容头枕摆臂穿过的通孔,所述头枕摆臂的一侧与安装支架相连,另一侧穿过头枕架上的通孔后与头枕板固定连接,所述头枕摆臂由安装在安装支架上的直线电机驱动进行摆动,从而带动头枕板进行上下摆动。

16、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与步骤s7中,对于头枕板的摆动位置是否到位的判断依据为:根据直线电机的行驶距离来判断,在头枕架上还安装有对直线电机位置进行检测的第一位移传感器,通过第一位移传感器对直线电机的行驶距离进行检测,若第一位移传感器检测到直线电机行驶到位,则说明头枕板摆动到位,若第一位移传感器检测到直线电机行驶未到位,则说明头枕板未摆动到位。

17、进一步的,所述枕摆臂由两个并列分布的摆杆共同组成,摆杆为弧形杆,所述摆杆的顶侧与头枕板相连,在头枕板的底端面上还安装有用于与同一个头枕摆臂的两个摆杆相连的固定块,所述安装支架由活动支架与固定支架组合而成,其中,固定支架与头枕架固定相连,活动支架与固定支架之间铰接,两个摆杆分别为第一摆杆、第二摆杆,其中,第一摆杆的底端通过第一过渡连杆与固定支架之间铰接,第二摆杆的底端通过第二过渡连杆与活动支架之间铰接,且第二摆杆的底端的高度高于第一摆杆的底端的高度,第二过渡连杆与活动支架的连接点的高度高于第一过渡连杆与固定支架的连接点的高度,所述活动支架由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直线电机驱动进行摆动,进而带动第一摆杆、第二摆杆进行摆动,实现头枕摆臂的摆动。

18、进一步的,所述靠背骨架部、大腿骨架部、小腿骨架部与驱动单元之间的配合为:

19、所述靠背骨架部包括第一臂杆、第二臂杆以及第一连接座,第一连接座固定在头枕架上,第一臂杆、第二臂杆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接座的两侧,且第一臂杆、第二臂杆的一侧均与第一连接座之间铰接;

20、所述大腿骨架部包括第三臂杆、第四臂杆以及第二连接座,第一臂杆的另一侧与第二连接座铰接,第二臂杆的另一侧与第三臂杆固定连接,且第二臂杆与第三臂杆形成一v形结构,第三臂杆的一侧与第二连接座铰接,第三臂杆的另一侧与第四臂杆铰接;

21、所述小腿骨架部包括第五臂杆、第六臂杆、第七臂杆、第八臂杆、第九臂杆及第十臂杆,第五臂杆与第六臂杆并列分布,且第五臂杆、第六臂杆的一侧分别与第三臂杆铰接,第五臂杆的另一侧与第七臂杆铰接,第六臂杆的另一侧与第八臂杆铰接,第七臂杆的另一侧与第八臂杆的另一侧均铰接在第九臂杆上,所述第六臂杆上还铰接有第十臂杆,第十臂杆的另一侧与第三臂杆铰接;

22、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安装在底架上的两个固定摆臂以及直线驱动器,分别为靠近头枕架的第一固定摆臂以及远离头枕架的第二固定摆臂,所述第一固定摆臂、第二固定摆臂的底侧均与底架之间铰接,第一固定摆臂的上侧与第二连接座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二固定摆臂的上侧通过依次铰接的第三过渡连杆、第四过渡连杆的配合与第二连接座的另一侧铰接,第三过渡连杆还与第三臂杆铰接,所述第二固定摆臂的中部位置还铰接有第五过渡连杆,第五过渡连杆的另一侧通过铰接的第六过渡连杆与第四臂杆铰接,在第五过渡连杆与第二连接座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拉簧,所述直线驱动器的一侧安装在底架,另一侧通过连杆与第三臂杆铰接,并驱动第三臂杆进行摆动,进而带动整个骨架进行动作。

23、进一步的,在步骤s4与步骤s6中,判断骨架及头枕架是否动作到位的依据为:根据直线驱动器的行驶距离来判断,在底架上还安装有对直线驱动器位置进行检测的第二位移传感器,通过第二位移传感器对直线驱动器的行驶距离进行检测,若第二位移传感器检测到直线驱动器行驶到位,则说明骨架及头枕架已动作到位,若第二位移传感器检测到直线驱动器行驶未到位,则说明骨架及头枕架未动作到位。

24、进一步的, 所述小腿骨架部远离大腿骨架部的一侧还设置有踏板,踏板的一侧与小腿骨架部之间铰接,所述踏板由安装在小腿骨架部上的直线驱动器驱动进行摆动,在踏板与小腿骨架部之间还连接第二拉簧。

25、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基于零靠墙零重力沙发,在由坐姿变为躺姿时,先进行头枕板的摆动,以对用户的头部起到保护以及提前支撑的作用,再进行骨架与头枕架的动作,直至达到零重力、零靠墙状态,提高用户的舒适度,也避免在姿态切换时,用户的头部磕到墙面;在由躺姿变为坐姿时,先进行骨架与头枕架的动作,再进行头枕板的摆动,以保证在动作的过程中,对用户的头部起到很好的支撑以及保护作用。

26、对于零靠墙零重力沙发的设计,通过头枕板独立的摆动、头枕架的平移与摆动、骨架的摆动相结合,能够同时实现沙发的零重力与零靠墙的功能,使得用户躺在沙发上时更加的舒适,同时也避免用户坐在沙发时进行状态切换时,出现用户的头部撞击到墙面的现象,对用户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7、头枕板的摆动,采用头枕摆臂、安装支架以及直线电机的配合来实现,从而实现了头枕板相对于头枕架的独立摆动,从而可在状态切换时,对用户的头部起到一个保持、托起以及保护的作用,避免在切换的过程中,用户头部随意转动而出现撞击墙面的现象。

28、头枕摆臂的设计,采用底部高度相异的两个摆杆以及连接在不同位置的两个过渡连接杆的配合来实现头枕板的摆动,使得头枕板的摆动更加的稳定。

29、骨架的摆动,通过靠背骨架部、大腿骨架部、小腿骨架部之间的相互连接,再配合驱动单元中的固定摆臂、直线驱动器来实现,从而使得骨架形成v形躺面的基础上,还能带动头枕架进行平移以及摆动,为同时实现零重力、零靠墙的功能提供了基础。

30、对于小腿骨架部上连接的踏板,通过直线驱动器、第二拉簧的配合来实现踏板的摆动,方便后续在踏板上安装脚踏实现脚踏的翻转功能,以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