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档案资料分类管理的档案柜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6391851发布日期:2023-12-15 10:3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档案资料分类管理的档案柜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属于档案管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档案资料分类管理的档案柜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智能档案柜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可以实现从档案的生产,入盒,上架,下架,借阅,归还,销毁等环节的一个闭环管理,同时这些过程完整的记录在系统数据库中,实现档案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

2、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许多传统的企业和机构也开始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档案管理也不例外。在众多档案管理设备中,rfid智能档案密集柜的兴起,为机构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便利。rfid智能档案密集柜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在存取档案时无需人工录入,只需将档案放入柜内即可自动识别,实现档案的自动存取和管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企业和机构的不断壮大,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易丢失、易损坏,给员工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在这种情况下,rfid智能档案密集柜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难题。

3、授权公告号为cn112381194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慧档案柜的管理方法及智慧档案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打开相应的档案柜的抽屉门,于任务执行完成后关闭抽屉门,档案柜读取档案杆的状态数据,以及该抽屉内所有档案杆的标识信息并上传;若控制指令为盘点指令,则判断相应的抽屉号,根据抽屉号按顺序读取抽屉内所有档案杆对应的标识信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软件和硬件相结合,利用软件对智慧档案柜进行管理,大幅减轻了档案管理的压力和负担,简化了借档、还档和查档的流程,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增强用户使用档案柜的体验感。

4、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5、在对于较为保密的档案根据不同人员分类管理时,操作较为开放,即对于一些机密档案,应仅对指定人员才可以进行拿取,同时应减少在储存和拿取过程中人员的操作过程,保证档案的保密和安全性,对于拿取指令的调动也较为繁琐,当档案柜中新存入一份档案时,需人工获取信息后,再进行取出指令操作才能完成取出,在对于每日要查阅多份档案的工作人员而言,容易造成档案的遗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档案资料分类管理的档案柜,包括档案柜本体、开设于其内部的若干个储物仓、安装于档案柜本体正面的操作平台和用于视频录制的摄像头,所述档案柜本体的底部设有用于真空处理的真空处理仓,所述操作平台包括识别模组、显示模组、输入模组和单片机,每个所述储物仓处均安装有锁定机构。

2、进一步地,所述识别模组包括用于扫描二维码、条形码的条码扫描器和用于rfid识别的rfid读卡器,显示模组为多媒体显示屏,输入模组为用于编号输入的小键盘输入器。

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工作人员将档案存入档案柜时,操作较为简便,无需进行额外的信息录入。

4、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平台通过无线传输模块进行数据传输,无线传输模块集成于摄像头的内部。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对操作人员进行存取档案的视频拍摄,便于后期的查询工作,同时可以进行无线数据的信息输送。

6、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处理仓包括备料腔、检测腔、抽真空腔和通过销轴铰接的密封门,备料腔的内部放置有真空档案袋,检测腔的内部安装有密封试验仪,抽真空腔的内部安装有抽气泵,密封门处安装有通过单片机控制的磁力锁。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于一些需要进行真空处理、储存的档案进行条件支持。

8、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通过弹簧销铰接的仓门和通过单片机控制的电控锁。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自动开启仓门的功能。

10、进一步地,所述仓门处安装有用于显示储存状态的信号指示灯。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观察各个储物仓的使用情况。

12、进一步地,所述储物仓的内底壁安装有压力传感模块。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储存档案的自检工作,防止档案存取工作的遗漏。

14、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档案柜使用方法,包括上述的用于档案资料分类管理的档案柜,还包括以下使用步骤:

15、s1、入货阶段:

16、1)存放人员激活操作平台,将档案袋处的条形码通过识别模组进行识别;

17、2-1)单边机对条形码扫描器识别到的提前录入的档案信息和操作日期进行储存:

18、a、根据识别的档案信息选择开启电控锁控制的仓门以供存放档案袋;

19、b、根据识别的档案信息选择开启电控锁控制的仓门以供存放档案袋的同时开启磁力锁控制的密封门以供真空处理的密封门;

20、2-2)摄像头取消休眠,对存放人员操作画面进行拍摄本地储存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进行数据上传;

21、3)存放人员完成存货工作并等待自检:

22、a、关闭仓门后,压力传感模块检测感应到档案袋的压力,将检测信息传递至单片机,单片机进行完成存货记录,并控制信号指示灯变为红色,即完成存货工作;

23、b、关闭仓门后,压力传感模块检测未感应到档案袋的压力,将检测信息传递至单片机,单片机控制多媒体显示屏进行预设画面展示,同时通过喇叭单元进行警示音提醒;

24、4)单片机生成序列号;

25、s2、信息生成阶段:

26、1)单片机通过无线传输模组在网络覆盖的区域内,将存入的档案袋根据识别档案信息时记录的收件人和生成的序列号输送至终端服务器的数据库;

27、2)终端服务器的数据库根据接收到的收件人信息和生成的序列号进行根据收件人储存,并进行每日序列号的更新;

28、3)终端服务器的数据库根据单个收件人储存的单个或多个序列号通过读写器录入收件人工牌内部的rfid电子标签内;

29、s3、取件阶段:

30、1)收件人激活操作平台,将工牌靠近rfid读卡器处,rfid读卡器识别工牌内rfid电子标签录入的序列号,并将信息反馈至单片机,同时摄像头取消休眠,对取件人操作画面进行拍摄本地储存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进行数据上传;

31、2-1)单片机对读取的序列号识别,对于相匹配序列号的储物仓进行选择开启电控锁控制的仓门;

32、a、取件人员拿走打开仓门状态下储物仓内部的档案,并手动关闭仓门,压力传感模块将检测的空重信息传递至单片机,单片机进行完成取货记录,并控制信号指示灯变为绿色;

33、b、取件人员未完全拿走储物仓内部的档案,并手动关闭仓门,压力传感模块将检测的档案重量信息传递至单片机,单片机控制多媒体显示屏进行预设画面展示,同时通过喇叭单元进行警示音提醒;

34、2-2)单片机通过无线传输模组在网络覆盖的区域内,将取出的档案袋根据收件人信息和操作日期进行储存并输送至终端服务器的数据库。

3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6、1、在存取操作方面,无需人工的指令输入或信息录入,通过减少人工的涉入过程,对于档案的保密性而言,起到更好的保密效果;

37、2、在对于存入档案信息输送过程更加简洁,通过接入工作系统进行个人当日所存纳档案进行汇总和数据的发送,方便工作人员每日在工作系统中进行提醒,同时将取档案所需的介质置换为工作中随身携带的工牌,同时对于工牌中用于打卡或开门的电子标签进行每日统一录入,在第二日需拿取档案时即可使用工牌识别拿取,使整体的管理更加智能化;

38、3、增设了真空处理仓,可对需要真空储存的档案进行真空处理以及检测,保证其真空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