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清洁功能的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35446发布日期:2023-06-29 15:41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自清洁功能的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的设计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其涉及一种带自清洁功能的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1、空气炸锅,是一种可以用空气来进行“油炸”的机器,主要是利用空气替代原本煎锅里的热油,让食物变熟;同时热空气还吹走了食物表层的水分,使食材达到近似油炸的效果;在空气炸锅的烹饪过程中,空气炸锅的导风盘内壁以及锅体内壁上会有很多油污粘黏,其中锅体在完成烹饪后可以直接取出进行清洗;而导风盘的拆卸较为麻烦,进而使得清洗费时费力;如果空气炸锅在长时间使用后,导风盘上的油污在长时间不清理之后会愈发堆积厚重,使得清洗更加困难;当透视款空气炸锅的导风盘上存在较多油污时还会影响透视效果,影响人们观察食物的烹饪状态。

2、因此当前市面上部分款式的空气炸锅,会带有清洁功能;如申请号为cn202021928114.x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其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内具有烘烤腔,所述锅体上设有位于所述烘烤腔上方的热风对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设于所述锅体上,用于向所述热风对流组件的处于转动状态的对流风叶喷水,以使所述对流风叶将喷到其上的水打散成水汽并带动所述水汽飞溅到腔壁上以对所述腔壁进行清洗;该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可以实现自动清洗,解决由于空气炸锅自身结构原因导致的手动清洗困难的问题,便于空气炸锅的清洁保护;其原理是通过对流风叶将喷到其上的水打散成水汽并带动所述水汽飞溅到腔壁上;但是通常情况下,水汽飞溅较为分散,且其依赖于和对流风叶的碰撞改变飞溅方向,在对流风叶的离心力作用下飞溅方向不固定,使水汽不能聚集冲刷清洗,导致清洗位置不确定,无法保证清洗效果,有可能有的地方洗得到有的地方洗不到;而且,由于水撞击在对流风叶的位置会有不同,部分水汽飞溅的冲击力有限,很有可能直接滴下落到底部,无法对侧壁和顶壁形成冲刷力,而导致对于侧壁和顶部导风盘的清洗有限,因此清洗效果无法保证,极易导致油污残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清洗效果更佳的一种带自清洁功能的空气炸锅。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带自清洁功能的空气炸锅,包括电机、热风组件、机头组件、机身组件和设置在机头组件上的水箱,机头组件包括上壳体和罩设在上壳体内的导风盘,上壳体和导风盘围成冷风腔,所述电机设置于冷风腔内;热风组件包括加热元件和热风叶,所述机身组件包括内胆和包覆在内胆外的下壳体,机头组件扣合在机身组件上,导风盘和内胆形成烹饪腔,加热元件和热风叶位于烹饪腔上部,内胆内放置烹饪器具;电机的传动轴穿过导风盘与热风叶连接;还包括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设置在热风叶的上盛液槽以及出液口,水箱通过设置在机头组件上的液流通道给清洁组件提供清洁用清洗液;液流通道的出口投影落在热风叶所在平面上的盛液槽内,清洁液从液流通道的出口流入盛液槽内,在电机带动下热风叶转动,清洁液从出液口流出对烹饪腔及其内的部件进行清洗;自清洁功能启动时电机的转速不低于其正常工作时候的转速。

4、有益效果:

5、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热风叶上设置的盛液槽承接清洗液,再通过电机热风叶进行转动,进而将清洁液从出液口甩出,从出液口甩出的清洗液对烹饪腔及其内的部件进行清洗;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进行清洗;相较于通过对流风叶将喷到其上的水打散成水汽并带动所述水汽飞溅到腔壁上的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盛液槽的设置,使清洁液能够集中在盛液槽中,热风叶转动时将清洁液集中的从出液口甩至烹饪腔内壁上,使得液体冲击力度更大,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获得更好的清洁效果。

6、当清洁液流入热风叶上的盛液槽后,在清洁液自身重量的作用下,会造成电机传动轴所负担的重量增加,进而导致电机的转速降低;电机的转速降低则会造成热风叶旋转形成的离心力降低,使得清洁液的冲击力度降低,进而导致清洁效果不佳;在本实用新型中,自清洁功能启动时电机的转速不低于其正常工作时候的转速,进而避免热风叶旋转形成的离心力降低,以保证清洁液的冲击力度,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清洁效果更佳。

7、进一步的,热风叶的叶片包括翼根和翼尾,盛液槽沿热风叶的叶片从翼根向翼尾延伸设置。

8、有益效果:

9、在本实用新型中,盛液槽沿热风叶的叶片从翼根向翼尾延伸设置,使得热风叶在转动时,清洗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翼根向翼尾汇聚;叶片的翼根处靠近热风叶的中心点,使热风叶在旋转时,盛液槽也能很好的承接清洗液;尽量避免清洗液落入叶片之间的间隙中,造成清洁液无法进入盛液槽;进而使得盛液槽拥有足够量的清洁液支持本实用新型启动清洁功能。

10、进一步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覆盖于盛液槽的槽口上形成封闭的流道;所述盖板上设置与盛液槽相通的进液口,所述液流通道的出口对应进液口设置。

11、有益效果:

12、在本实用新型中,盖板覆盖于盛液槽的槽口上形成封闭的流道,尽可能的避免热风叶转动时将清洗液从盛液槽的槽口甩出,造成盛液槽内的清洗液减少,导致甩至烹饪腔内壁液体的冲击力度降低;同时使得盛液槽内的液体能够沿其活动,使得液体汇聚至出液口喷出,进而使得液体从出液口喷出时的液压更大,进而使得清洁的效果更佳。

13、进一步的,在热风叶的上表面设置有汇水槽,所述汇水槽靠近叶片的翼根处设置,各盛液槽均与汇水槽相通。

14、有益效果:

15、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热风叶的上表面设置有汇水槽,所述汇水槽靠近叶片的翼根处设置,各盛液槽均与汇水槽相通,进而使得能够容纳的液体容量更大、液压也更大,提升清洁效果;同时使得液体会均匀处于盛液槽和汇水槽内,当热风叶转动时,液体能够均匀地甩至烹饪腔内壁上,使得清洁效果更佳,并减少清洁的用时。

16、进一步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覆盖于盛液槽的槽口上;所述盖板至少部分覆盖至汇水槽,液流通道的出口在汇水槽所在平面的投影落在对应未被覆盖的汇水槽区域内;或者,盖板一直覆盖至汇水槽,对应汇水槽处的盖板上设置开口,液流通道的出口对应开口设置。

17、有益效果:

18、盖板至少部分覆盖至汇水槽,进而尽量避免热风叶转动时,处于汇水槽中的清洁液从汇水槽的槽口甩出,导致盛液槽和汇水槽内的液体容量降低,液体的压力也同步降低,以至于出液口甩至烹饪腔内壁的液体的冲击力度降低;当盖板至少部分覆盖至汇水槽后,可以很好的解决汇水槽中的清洁液从汇水槽的槽口甩出的问题,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清洁效果更佳。

19、有益效果:

20、盖板一直覆盖至汇水槽,对应汇水槽处的盖板上设置开口,液流通道的出口对应开口设置,进而便于清洁液从液流通道流入汇水槽中并均匀分散于盛液槽和汇水槽内,提升清洗效果;同时,由于该开口的设置,便于清洁液从液流通道流入汇水槽,使得清洁功能的启动时盛液槽和汇水槽内拥有足够的清洁液,也能避免液体容量降低和液体的压力同步降低所造成的喷向烹饪腔的液体冲击力降低的情况;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清洁效果更佳。

21、进一步的,所述出液口设置在叶片的翼尾处,且出液口朝向导风盘和/或内胆的内壁。

22、有益效果:

23、在本实用新型中,热风叶在转动时,清洗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翼根向翼尾汇聚,出液口设置在叶片的翼尾处,便于清洁液从出液口甩出;并且出液口朝向导风盘和/或内胆的内壁,使得清洁液从出液口甩出后能够快速到达导风盘和/或内胆的内壁,尽量避免清洁液在从出液口甩出的飞行过程中导致势能衰减,造成对导风盘和/或内胆的内壁的冲击力降低。

24、进一步的,所述盛液槽的宽度自翼根向翼尾处逐渐变窄。

25、有益效果:

26、在本实用新型中,盛液槽的宽度自翼根向翼尾处逐渐变窄;通过缩小内径起到增压的效果,进而使得甩至烹饪腔内壁的液体,获得更大的冲击力度,进而能够获得更好的清洁效果。

27、进一步的,盛液槽对应旋转方向的槽壁为弧面或斜面。

28、有益效果:

29、在本实用新型中,盛液槽对应旋转方向的槽壁为弧面或斜面;进而使得热风叶转动时,盛液槽内的清洁液在离心力和槽壁的引导下快速的汇聚到盛液槽的端部。

30、进一步的,液流通道和水箱之间还设有阀门组件,以控制水箱及液流通道给清洁组件供液与停止供液。

31、有益效果:

32、在本实用新型中,阀门组件的设置便于控制清洗模式的开启与否。

33、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延伸至出液口所在盛液槽的上方。

34、有益效果:

35、在本实用新型中,盖板延伸至出液口所在盛液槽的上方;通过盖板的设置,尽量的将盛液槽的槽口封闭;尽可能避免盛液槽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盛液槽的槽口甩出,导致盛液槽和汇水槽内的液体容量降低,液体的压力也同步降低,以至于从出液口甩至烹饪腔内壁的液体力度降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